液化氣供應站應急救援預案
為全面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和大經貿發E20**J112“關于重大危險源管理的通知”的有關規定,按照大連煤氣公司[1998]35號文件《關于加強對火災事故搶險預案》的要求,防止和減少突發性重、特大傷亡事故,并有效竭制火災事故的發生;在事故發生后,能夠組織起有效的救援措施,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減少人員傷亡和國家、人民生命財產的損失,特制定如下重大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一、組織機構及其職責
(一)危險品運輸重大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
總指揮:***
成員:***、***、***、朱秉全、張啟德、王增旭、王明陸、***、紀玉勇、李生
職責:大連東然管道安裝中心總指揮接到報告后,要立即趕赴事故現場查明情況后,決定下達啟動《大連東然管道安裝中心重大危險源應急救援預案》,負責組織有效地進行搶險、排險和人員救援工作。上述情況應以文字形式記錄在案。
大連東然管道安裝中心
突發性事故搶險指揮系統網絡組織體系圖
現場救援指揮部下設機構:現場搶險指揮組、現場搶險物資保障組、現場保衛警戒組、現場療救護組、人員疏散組、事故協調組。
1、現場搶險指揮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張啟德、***、于豐、李世杰、王星全
主要職責:
(1)接到事故現場總指揮部命令后,立即組織有關維修搶險人員,立即做好搶險前準備和接應工作。
(2)打開事故搶險庫,依據事故性質,配備相應搶險工具及配件。搶險人員應按照各自分工就位,備相關部門要積極協助,相互配合進行搶險救援工作。
(3)變電所應聽從指揮,在接到現場總指揮的斷電命令后方可斷電,同時協調好各部門用電。
(4)車隊接到命令后,罐車、拉瓶車及其它車輛在確保不引發火花的情況下,立即撤離事故現場,搶險用車要保證車輛安全。
(5)如果發生液化石油氣大量外溢時,車輛應采取滑行和推車辦法撤離事故現場。
(6)事故點部門要全力配合搶險救災工作。
2、現場搶險物資保障組
組長:李生
成員:陸瑤、陳洪芳
主要職責:
(1)做好搶險就災物資準備工作,保護好庫內物資及油庫區安全。
(2)組織相關人員做好緊急救護準備工作,配合救助醫院現場救護工作。
3、事故現場保衛警戒組
組長:李生
成員:張建軍、保安隊
主導職責:
(1)接到搶險指揮部的命令后,掛119火警電話或掛110電話求援公安、消防部門協助。
(2)立即通知門衛、保安隊警戒液化石油氣蔓延區,疏散人員、堵截車輛,儲配站周邊道路的封鎖.嚴禁一切火種進入事故現場。
(3)嚴格檢查進入廠區人員穿釘子鞋、穿化纖衣物,帶火柴、打火機、手機、尋呼機、拍照及車輛配戴防火帽情況。
(4)在附近道口手持小紅旗迎接消防隊。
(5)迅速通知事故現場周圍各廠礦、企業、居民嚴禁使用明火和易產生火花的行為如:開家用電器等。
4、現場醫療救護組
辦公室主任:李英湜
成員:王增旭、李生、張建軍、侯麗
主要職責:
(1)做好醫療救護物品的準備工作。
(2)組織相關人自做好緊急救護準備工作,配合救助醫院現場救護工作。
5、人員疏散組
組長:***
成員:王增旭、王建國、李國敏、莊紅旗、謝立成
主要職責:
(1)在發生重大險情或火災事故時,組織傳達大連東然管道安裝中心現場總指揮部的指令和通訊聯絡及其它相關工作,并協調各部門之間的聯絡。
接到火警或重大險情報告后,立即報告大連東然管道安裝中心總指揮并撥打119電話或110.
(2)接火警或發生重大險情電話。
(3)通知各科室、車間立即做好搶險救災準備工作。
(4)協調自來水公司的臨時供水,電業局臨時供電工作。
(5)各危險源發生火災或重大漏氣事故,按照《大連東然管道安裝中心應急救援預案》實施。
6、事故協調調查組
組長:***
成員:李英湜、***、***、朱秉全、王明陸、紀玉勇、王增旭、張風驥、李生
主要職責:
(1)積極組織有關人員協調上級部門進行事故調查工作。
(2)保護好事故現場,提供相關技術資料。
(3)積極組織職工恢復災后生產、供應工作。
(二)政府部門提供援助機構:
火警電話:119
大連市消防局
各區消防特勤大隊辦公室
二、重大危險源的確定及潛在危險源評估
(一)重大危險源物質的性質、使用或存儲量
(1)液化石油氣是多種碳氫化物的混合物。主要成分為丙烷、丁烷、丙烯、丁烯等,不合水分。國家標準規定液化石油氣中C1+C2<3%體積,C5以上<5%體積,H2S<20mg/m?;,不含有凝析水。
(2)物理性質
液化石油氣無色透明,具有烴類特殊氣味,在常溫常壓下呈氣態,加壓后呈液態,灌裝在專用的壓力容器和鋼瓶中。液化石油氣閃點和沸點都在0c以下,爆炸范圍較寬,一般在1.7-9.5%左右,因而,液化石油氣具有火災、爆炸、凍傷和中毒的危險、破壞性,使用中稍有不慎,就容易釀成災難。
(3)液化石油氣的氣體比空氣重約2.0倍,在空氣中流向低處而積存下來,很不容易散去,所以嚴禁私自傾倒殘液。隨溫度升高儲存在容器中的液態液化石油氣很快膨脹,所以鋼瓶嚴禁超量充裝避免造成事故。液態液化石油氣氣化時需要吸收大量熱量,造成周圍迅速降溫,所以使用液化石油氣要注意防止凍傷。
(4)化學性質
液化石油氣和空氣混合后,很容易燃燒。無論天氣多么寒冷,火柴的火花、靜電火花和鐵器與石器碰撞而產生的火花都能引起著火。
(5)液化石油氣在空氣中爆炸極限為1.7~9.5%。所以有少量泄漏就可造成爆炸。液化石油氣沒有如一氧化堿使人血液中毒的危險性.當它含量較低時,對人體很少危害。但如果濃度較高,否則會使人麻醉發暈,陷入休克狀態。液化石油氣能使普通橡膠管軟化發粘,溶解石油產品,所以用戶的輸氣軟管應使用專用耐油膠管。在設備上不得涂抹潤滑油和鉛油等。
(6)1立方米氣態液化石油氣燃燒需要25~30立方米空氣,所以使用液化石油氣場所一定要注意通風。
(7)液化石油氣的充裝
a)常用液化石油氣鋼瓶充裝重量一般標準為10公斤、15公斤、50公斤,占鋼瓶總容積的85%。
b)充裝容器為鋼制壓力容器。按照國家規定,鋼瓶使用期為15年,每個檢驗周期為4年,最后一次檢驗后只能使用3年。未按要求進行檢驗的鋼瓶嚴禁使用。
(三)危險品運輸車輛
遼BUG186
郭衛
瓶裝氣
(四)可能發生事故的類型
1、重大危險源突發性事故的特性含義:在貯、灌、運、銷液化石油氣過程中,因設備故障、操作失堤、填料破損、裝置失靈、人為破壞、自然災害和周邊地區的廠礦、企事業、
居民住宅等而誘發的突發性事故,直接影響正常生產、供應及危害職工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各種事故如:火災事故、設備事故、自然事故和重大責任事故。
(五)突發性事故初步設定以下3種類型:
(1)液化石油氣供應站發生火災事故(火災型)
(2)自然災害,人為操作失誤或破壞發生泄漏、火災事故。(火災型)
(3)各供應站的周邊地區突然發生火災、爆炸事故威脅廠區的安全。(火災型)
(五)事故影響范圍
1、上述類型事故發生會殃及站內人員的生命安全。
2、各供應站周邊的廠礦、企業。
(六)重大危險源發生事故導致的嚴重度
下面情況發生會導致重大或特大事故。
儲存液化氣鋼瓶車間液化石油氣罐閥體破裂液化石油氣大量外溢,或儲存車間因其它原因誘發火災爆炸事故。
三、報警系統及信息傳遞
(一)報警系統的組織通訊網絡圖
*********
總指揮部服務熱線:
職務
事故現場職務
姓名
電話
手機
總經理
總指揮
***
1、報警方法:
(1)撥打119、110,用手搖報警器發出警報(地點:球罐區2樓平臺上)。
2、報警步驟:
(1)無論任何部位發生險情,最先發現者立即向廠(站)領導報告。
(2)出現火情拔打119、110時,說明事故原因、性質、火勢、地點、主要道口迎接。
(3)報警要求:沉著冷靜、頭腦清醒。迅速準確、言語清楚;事故部位察看準確,危險性大小明了;禁止誤報.
(二)報警、接警應急處理方法:
1、重大危險源崗位應具備各級領導通訊錄和相關部門的聯系方式。
2、*********總指揮等(即總經理、主管部門負責人)。接到報警后,立即向全廠(站)發布安全警報。
按照《大連東然管道安裝中心應急救援預案》實施并迅速趕赴現場指揮決定搶險方案。
3、報警人應將報警的具體內容以錄音或記錄的方式記錄在案備查。
4、各部門及所屬范圍內出現的突發性事故,由發生事故所在車間、班組在當班負責人的帶領下,根據本崗位制定的應急救援預案進行搶險和緊急處置,并用最快速度向上一級領導或夜間總值班調度報告(值班調度應迅速報告給調度和大連東然管道安裝中心總指揮)。
(三)涉及政府有關部門及救援機構的聯系方式
1、醫院:緊急救護電話:120;
周邊醫院:大連海港醫院;大連第三人民醫院;大連第四人民醫院;大化燒傷專科醫院;石油職工醫院等。
2、公安機關:各區公安分局;備轄區派出所
(四)報警的標準、方法、信號
1、一般性事故發生時,用廠區的電話通知上級領導說明事故原因,無需撥打電話110、119、120.
2、重大或特大事故發生時,應手搖報警器發出警報,立即報告上級領導確定拔打電話110、119、120,組織人員以電話形式或以播形式周邊廠礦、企業、居民撤離現場。
四、應急搶險裝備、設施、物資
(一)根據大連東然管道安裝中心具體情況,在運行車間球罐區建立事故搶險庫,配備相應搶險器具,具體裝備清單:
表一:
名稱
數量
名稱
數量
名稱
數量
防火隔熱服
1套
搶險作戰服
6套
消防服
8套
搶險雨傘
2套
空氣呼吸器
2套
空氣瓶
2個
礦山水鞋
10雙
長皮手套
5付
棉手套
4付
表二:
名稱
數量
名稱
數量
名稱
數量
高壓注射堵漏槍
2把
自制堵漏卡具
3套
注射嘴
10個
堵漏膠棒
2盒
防爆手電
2部
自制集氣導流罩
1個
大力鉗
10把
自制止漏鉗
1把
止漏卡板
2付
臨時火炬
1架
點火器
1個
快速接口
5套
防爆風機
1臺
防爆電纜線
100米
插座
1個
木錘
2把
(二)特殊防護裝備應在以下特定情況下使用
1、當液化石油氣烴泵泄漏并引起火災、爆炸事故時,穿戴避火服和空氣呼吸器進入事故現場,疏導或切斷事故相關連的管線。
2、當自然災害,人為操作失誤或破壞發生泄漏、火災事故殃及儲配站時,應利用水幕系統保護儲罐防止過熱膨脹,發生爆炸泄漏事故。
3、當拉瓶車發生大漏氣或發生著火事故時應穿戴避火服和空氣呼吸器進人事故現場,將拉瓶車拖離事故現場。
4、當各供應站的周邊地區突然發生火災、爆炸事故威脅廠區的安全時,應利用水幕噴淋保護儲罐防止過熱膨脹,發生爆炸泄漏事故。
(三)應急救援保障協議
1、在緊急事態發生時,由于本廠能力有限,需有公安、消防、交通管理、特警及相關部門的緊急援助,包括:人員、設備、物資等,同時簽定互助協議保障特定時期的順利進行。
2、互助單位:大連市公安局、大連消防特勤大隊等。
五、應急救援措施
(一)緊急救援措施的程序
1、當供應站發生突發事件應結合《供應站應急救援預案》進行實施。
2、當運瓶車發生突發喜件應結合《運瓶車應急救援預案》進行實施。
(二)救援現場封鎖措施及方法
1、各站東西路段,由保安隊設專人站崗,封鎖道口。
2、具體方法:設置路障,用黃色警示標志繩索全封閉,維持現場秩序。
(三)人員疏散措施及方法
1、保持站外道路暢通嚴格控制無關人員進入事故現場。
2、具體方法:調動公安派出所警力協助維持現場秩序,快速疏散周圍群眾。
(四)交通疏導措施及方法
1、以各站大門東西路段,作為進出現場道路的選定。
2、具體方法:道路兩側設專人哨卡,手持小紅旗,引導過往車輛。保證道路順暢無阻。
(五)工程搶險措施及方法
1、根據出現事故的性質不同以各車間壓應急救援預案為基礎,進行現場搶險救護。
2、具體方法:按照應急救援預案的具體分工實施。
(六)現場醫療救護措施及方法
1、調動周邊醫院的醫療救護人員和設施配合搶險救援。
2、具體方法:在事故現場的站外設臨時救護站點,救護一般性傷員,對重傷員迅速轉移到就近醫院救護。
(七)站外救援措施及方法
1、快速啟動站外救援方案,說明事故情況,請求支援。
2、具體方法:在現場救災的同時,全面配合市政府救援隊伍,做好迎接和現場情況介紹。
(八)決定終止應急救援措施的方法
在液化石油氣大量泄漏或發生火災無法控制的情況下,若不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果斷撤離事故現場,一旦遇明火后發生爆炸,其后果將不堪設想,因此特別制定撤離、點火方案。
(1)發布撤離、點火權限現:現場滅火總指揮。
(2)確認事故泄漏部位,造成無法控制的大面積泄漏,如球罐、臥罐、液相主管線破裂及罐體破裂。
(3)火災發生后無法控制并危及到相鄰貯罐,若不撤離會造成再次爆炸事故。
(4)撤離、點火命令要求:及對、果斷,最大限度做到不危及現場人員的自身安全。不可貽誤戰機造成大面積泄漏而帶來更大的損失。
篇2:某某液化氣站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關規定,有公司向地方政府有關部門上報。7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7.1通訊與信息保障
消防工作辦公室實行24小時值班;經理、副經理及有關部門的負責人和關鍵崗位的管理人員手機保持24小時通訊暢通。
7.2物資保障
按照有關規定儲備應急救援物資,建立應急物資動態管理臺帳,保障應急救援物資管用有效。
7.3應急隊伍保障
消防滅火和搶險救援工作組要加強訓練,針對模擬事故進行應急演練,并加強救援和管理人員的培訓,建立定期演練制度,實戰性的綜合應急演練每年不少于1次,確保救援隊伍能適應急搶險救援的需要。
與臨近消防隊,定期開展各專業聯防活動,需要時通過消防值班室電話聯系,充分發揮聯防力量。
8附則8.1培訓和演練
每月對所有職工進行1次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培訓,熟悉應急預案和所有消防設施,明確自己的工作職責。
8.2預案修訂
根據場所變化和演練評估結果,定期對預案進行修訂,并組織學習。
9附件
(略)
篇3:D小區液化氣泄漏應急預案
小區液化氣泄漏應急預案
1.接到業主報警或發現液化氣泄漏后,公司員工應立即通知保安部經理或當班領班,并馬上趕到現場查看情況,必要時疏散人員,并禁用電氣設備(包括手機、電話和對講機)。
2.保安部經理或當班領班接報后,一方面立即派員前往現場支援,并通知工程物料部,另一方面視情況通知液化氣公司和消防支隊。
3.工程物料部接到通知后,急速趕赴現場,協助保安部施救。
4.若液化氣泄漏發生在室外,應馬上疏散周圍人員,建立警戒線,防止圍觀,并嚴禁煙火和使用電氣設備。
5.若液化氣泄漏發生在室內,要保持冷靜,謹慎行事,切記現場不可按門鈴、啟閉照明燈、開換氣扇、打報警電話、使用對講機以及關閉電閘,也不要脫換衣服,以防靜電火花引爆泄漏的氣體。
6.施救人員進入室內前,應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戴上防毒面具;沒有防毒面具,則用濕毛巾捂住口鼻、盡可能屏住呼吸;進入室內后,應立即切斷液化氣總閥,打開門窗,加快氣體擴散,并疏散現場范圍內的非相關人員,協助救援、搶修的消防人員和維修人員維持現場秩序。
7.發現有中毒、受傷者,應立即小心、妥善地將受傷人員抬離現場,送往安全地區,必要時施行人工呼吸,并通知醫療部門前來救護或將受傷人員送往醫院搶救。
8.保安部和工程物料部應詳細記錄液化氣泄漏的時間、地點、故障情況和修復過程。若有人員傷亡,應詳細記錄傷亡人員的姓名、性別、年齡、時間和搶救醫院。
9.保安員和設備巡檢人員在平時巡邏時應提高警惕,遇有異常氣味時,應小心處理,同時應掌握液化器總閘的位置和關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