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管施工安全應急預案范本
為對工程拖管施工中可能發生的觸電、鉆破燃氣管道、鉆破通信光纜、拖管工作機械及吊裝等施工安全事故及時作出應急準備和響應,使事態發展能得到有效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或減少人員傷害、財產損失和對企業造成的負面影響,結合項目實際情況,特制定預案。
1、組織機構
項目部成立現場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由項目經理任現場總指揮,項目書記任副總指揮,項目副經理、施工員、安全主任、安全員、技術員、機械員、材料員、出納員和各班組長任組員。現場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項目部質量安全室,由項目安全主任擔任現場辦公室主任。(附:《項目部現場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名單》)
2、相關職責
(1)現場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職責:
1負責針對本項目工程特點確認高度危險源和重要環境因素,組織編制相應應急救援預案。
2負責組建應急救援隊伍,并組織應急培訓和演練。
3負責組織項目部有關部門或人員做好重大安全事故或突發性事件的預防和應急救援的各項準備工作。
4發生事故時,由現場總指揮發布和解除應急救援命令、信號;并負責組織、指揮救援隊伍實施救援行動;及時向公司應急指揮中心報告事故情況,必要時向當地政府發出救援請求。
5參與及配合事故調查,總結應急救援工作及經驗教訓。
(2)現場應急救援小組成員職責:
現場總指揮:負責組織、指揮本項目部的應急救援工作;根據現場情況確定危險目標,對已發生和潛在的危險或危害性作出評估和判斷,確定啟動應急響應等級。
現場副總指揮:協助現場總指揮工作,負責現場應急救援的有關指揮工作。
項目副經理:負責救援、警戒、治安保衛、疏散和道路管制工作和工程機械搶險、搶修工作的現場指揮。
作業班組長:負責救援、警戒、治安保衛、疏散和道路管制工作。
安全主任:負責信息收集以及內外部(外部:當地政府、消防、醫療救護部門)的緊急聯系電話,負責內外部聯絡傳達工作;負責急救工作中車輛、物料、人員等的調遣工作。
安全員:協助現場總指揮做好事故報警,負責事故現場危險、危害監測工作,情況通報及事故處置工作。
技術員:協助現場副總指揮做好應急救援,負責提供事故現場地質、腳手架等與事故處理相關的技術資料。
機械員:協助現場總指揮做好應急救援,負責工程機械搶險、搶修工作的現場指揮。
材料員:負責搶險救援物資的供應和運輸工作。
出納員:負責現場醫療救護指揮及中毒、受傷人員分類搶救和護送轉院工作。
(四)救援隊伍組建
救援隊伍是安全事故和突發事件中應急救援的骨干力量,擔負現場救援處置任務。項目部根據施工實際情況和需要,由項目副經理任隊長,相關作業班組或施工隊伍負責人任副隊長,建立不脫產的兼職應急救援隊,負責事故發生時的人員救護、工程搶險、搶修、安全防護等工作。(附:《應急救援隊人員名單》)
(五)培訓和演練
1、工程施工前或施工中項目安全主任對項目部現場應急救援小組成員和應急救援隊人員等相關人員進行一次應急知識培訓,使其明確各自的任務、職責,掌握一定的救援知識和技能;一旦發生事故,指揮機構能正確指揮,各救援隊伍能根據各自的任務及時有效地排除險情、控制事故、搶救傷員。
2、施工過程中,有條件時項目經理應組織現場應急救援小組成員和應急救援隊人員進行一次涌泥、電擊、路面塌陷、有害氣體對人體傷害等事故應急模擬演練。各組員按其職責分工,協調配合完成演練,以提高應急響應的能力。
根據實際需要可臨時增加應急培訓或演練次數。
(六)應急準備
1、應急救護物資的準備:簡易擔架、跌打損傷藥品、包扎紗布等緊急醫療用品。
2、應急搶險、搶修物資的準備:應根據施工實際情況或可能發生的觸電、鉆破燃氣管道、鉆破通信光纜及電纜、拖管工作機械及吊車等事故做一次演習,在現場適當儲備一些應急物資。并加強對配備的應急物資日常管理,保證隨時應急使用。
(七)應急響應級別
應急響應的級別根據事故大小可出現情況不太嚴重、無人員重傷或死亡情況時,由項目部自行組織救援、搶分為三級:
一級(項目級)響應:現場觸電及小型機械事故處理,應及時報告現場監理。
二級(公司級)響應:現場出現拖管工作機械及吊車設備情況比較嚴重、出現多人受傷或重傷或有人員死亡情況時,項目部應立即報告公司應急指揮中心,請求公司增援。由公司應急指揮中心協助指揮現場的救援組織、搶險和人員救護等工作,并負責事故的調查處理。項目部應將事故情況及時報告建設單位。
三級(社會級)響應:現場鉆破燃氣管道、鉆破通信光纜及路面坍塌情況非常嚴重、危及周邊的安全或出現人員傷亡情況較嚴重時,項目部應立即報告公司應急指揮中心,并在請示公司總經理同意后及時向當地政府及有關部門請求支援,以便及時有效地控制事故發展,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八)應急響應
1、管道拖管施工中發生觸電、鉆破燃氣管道及通信光纜時,項目部應立即啟動、實施應急救援預案,并根據事故嚴重程度等情況確定應急響應級別。
2、發生事故時,發現事故人員首先高聲呼喊,在由施工現場的作業人員通知現場安全員,安全員應立即報告項目經理(現場總指揮)和項目書記(現場副總指揮)。項目經理應根據事故或險情大小確定應急響應級別,并立即組織現場應急救援小組成員和應急救援隊等有關人員開展搶險、救援等工作。事故情況較嚴重時,項目經理應立即向公司應急指揮中心報警,情況非常嚴重時應同時向當地政府及有關部門請求支援;同時組織項目部人員采取積極的措施進行補救,向當地醫院打電話請求醫療救援,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3、有害氣體中毒事故
一旦發生有害氣體中毒事故,首先要使患者脫離中毒環境,立即疏散現場施工人員,然后再作其他有關處理。
在救援人員需要深入施工現場救人以前,最好先測試一下其中的空氣成分,根據測定情況,決定是先進入或是先改善進現場的空氣狀況。
4、緊急安全疏散
在發生重大燃氣管道破裂等事故可能對建筑物、人群安全構成威脅時,項目部現場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應對與事故應急救援無關的人員組織進行緊急疏散。事故現場施工人員務必做好自我保護,在等待救援人員到達前做好自我救護。
5、工程搶險搶修
有效的工程搶險、搶修是控制事故的關鍵。項目部現場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應指揮應急救援隊等搶險人員根據事先制定的應急方案或措施,在做好個體防護的基礎上,以最快的速度及時排除險情,防止事態擴大。
6、現場醫療救護
對發生氣體中毒的人員,根據中毒和傷害程度及時轉送各專業醫院;對發生負傷人員應立即進行救護,根據傷害程度轉送各專業醫院及時救治。嚴重時應進行人工呼吸搶救,并及時撥打120急救電話。
7、社會支援
一旦發生重大安全事故和突發事件,項目部搶險搶救力量不足或有可能危及社會安全時,現場應急救領導小組必須立即向公司報告,經公司領導同意后及時向當地政府通報,請求社會力量援助。社會援助隊伍進入施工現場時,項目部應責成專人聯絡、引導并告之安全注意事項。
(九)應急恢復
當事故得到控制后,項目部應立即成立事故調查組和恢復生產搶修組
事故調查組:由項目經理組織項目技術負責人、安全主任及有關人員成立事故調查組,對事故進行調查。調查事故發生原因、進行事故責任分析、確定處理意見和制定防范措施。
恢復生產搶修組:由項目經理組織,項目部各部室負責人和各作業班組人員組成道路、設備、電力等搶修小組,研究制定搶修方案并立即組織搶修,盡早恢復生產。
(十)應急救援預案評審與改進
應急救援處理完畢后,項目部現場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應組織有關人員對應急救援預案進行有效性評審,對應急響應和救援過程中所暴露出的缺陷和不足進行改進,不斷完善應急救援預案,提高其有效性。
篇2:編制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規定
為加強對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防范,及時做好安全事故發生后的救援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和《建筑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的規定,制定本規定。
一、公司所屬分公司、工程項目部從事土木工程、房屋建筑工程、線路管道和設備安裝工程、建筑裝飾裝修工程的新建、擴建、改建和拆除等施工活動,均應當編制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分公司安全科負責分公司所屬工程所在地的建筑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監督管理。
二、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由工程項目承包單位編制。實行工程總承包的,由總承包單位編制。實行聯合承包的,由承包各方共同編制。、
三、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應包括如下內容:
(一)建設工程的基本情況。含規模、結構類型、工程開工、竣工日期;
(二)建筑施工項目經理部基本情況。含項目經理、安全負責人、安全員等姓名、證書號碼等;
(三)施工現場安全事故救護組織。包括具體責任人的職務、聯系電話等;
(四)救援器材、設備的配備;
(五)安全事故救護單位。包括建設工程所在市、縣醫療救護中心、醫院的名稱、電話,行駛路線等。
四、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應當作為安全報監的附件材料報工程所在地市、縣(市)負責建筑施工安全生產監督的部門備案,同時報分公司安全科備查。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應當告知現場施工作業人員。施工期間,其內容應當在施工現場顯著位置予以公示。
篇3:施工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
施工現場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
為確保施工生產過程中各種重大風險因素得到有效防控,預防、控制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最大限度地降低生產安全事故造成的損失,特制定本預防監控措施和應急預案。
第一節編制依據
1.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1.2國務院《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
1.3國務院《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
1.4建設部《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
1.5天津市《建設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規定》
1.6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強制性條文、標準
1.7有關醫療急救常識
1.8《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規范》GB/T28001-20**
第二節事故分析
工程施工中易發生的重大事故及其發生的部位和環節如下:
2.1坍塌
⑴深基坑的土方工程施工未采取有效措施支護或放出適當的坡度;
⑵腳手架作業未支撐牢固。
2.2高處墜落
⑴從臨邊、洞口,包括屋面板、樓板邊、陽臺邊、預留洞口、樓梯口等處的墜落;
⑵從腳手架上墜落;
⑶在龍門架(井字架)物料提升機、塔吊安裝、拆除過程墜落;
⑷混凝土構件澆注時因模板支撐失穩倒塌,及安裝、拆除模板時墜落;
⑸結構和設備吊裝時墜落。
2.3觸電
⑴對經過或靠近施工現場的外電線路沒有或缺少防護,在搭設鋼管架、綁扎鋼筋或起重吊裝過程中,碰觸這些線路造成觸電;
⑵使用各類電氣設備觸電;
⑶電線破皮、老化,又無開關箱等觸電。
2.4物體打擊
主要發生在同一垂直作業面的交叉作業中和通道口出墜落物體的打擊。
2.5機械傷害
主要發生在垂直運輸機械設備、吊裝設備、樁機等的傷害。
2.6火災、爆炸
現場存放的汽油、柴油、油漆等油料及各類化學危險品等發生泄漏,防火措施不當,造成火災、爆炸。
2.7中毒、窒息
⑴亞硝酸鹽是工業用防凍劑,如果誤食就會中毒;
⑵吃腐爛變質的蔬菜、瓜果、用溫鍋水和枯井水煮粥、做飯、吃未腌透的咸菜等都會導致食物中毒;
⑶冬季取暖如果采用燃煤,如燃煤取暖設施(燃煤爐)使用不當,可導致煤氣中毒(一氧化碳中毒)。
第三節應急預案
3.1應急領導小組
3.1.1公司安全生產委員會為公司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公司安全生產辦公室。具體負責全局重大風險因素預防監控措施和應急準備、應急響應、應急救援、應急恢復、應急演練的組織領導和落實工作。
3.1.2本項目經理部也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的應急領導小組,成員配置由總承包項目管理班子和專業分包管理人員組長,辦公地點設立在項目經理部質量安全部,并公布聯系電話表。
3.2應急準備
3.2.1工程開工后,項目經理部組織一支救護隊,并進行救護演練。
3.2.2對應急人員進行應急準備相關培訓,培訓工作由公司項目管理部組織,生產、技術、安全、行政、消防保衛、機械動力部門進行各專業方面的培訓,保健站作救護方面的培訓,培訓要有記錄。
3.2.3制定并落實切實可行的安全方案,健全技術交底,備足備好應急工具和應急用品,踏勘好急救醫院路線,設置急救負責人。
3.3應急響應
3.3.1一般事故的應急響應
⑴當事故或緊急情況發生后,當事人立即向項目領導匯報,并采取應急措施,防止事態擴大。
⑵現場項目經理組織應急成員對事故進行處理,并在24小時內向公司項目管理部(安全管理部門)報告。
3.3.2.重大事故的應急響應
⑴重大傷害事故發生后,當事人或發現人應立即向現場經理(主管領導)報告,以便采取緊急措施,組織進行搶救(搶險)工作,防止事態擴大。
⑵項目經理部組織應急小組人員對事故按應急預案進行處理,并立即報告公司項目管理部(安全管理部門)。
3.3.3報警
緊急事故發生后,發現人應立即報警。報警時,要詳細準確報告出事地點、電話、單位、事態狀況即報警人姓名、地址、電話、單位。急救時,還要派人到主要路口迎接消防車或救護車輛。
3.3.4上報
緊急事故處理后,項目經理部負責人應在24小時內填寫《應急準備和響應報告書》一式二份,自留一份,報項目管理部(安全部門)一份。
生產安全事故報告程序流程圖
3.4應急措施
根據我公司組織機構體系、部門設置,以及項目經理部的職責分配,結合工程屬地實際情況,項目經理部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流程規定如下圖所示:
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程序流程圖
3.4.1坍塌事故
1)應急措施
⑴基坑支護、模板工程坍塌應急措施
嚴格制定基坑支護、模板單項安全施工方案,并認真執行。施工中必須做好監護工作,如發現基坑邊坡附近土體裂縫掉土、模板支撐系統變形等有塌方險情時,應停止作業,作業人員立即撤離,危險地段,并設置標示牌作出危險警告,防止他人誤入。必要時設專人看護;待查明原因采取補救措施后,在決定可否進行下步工作。
因塌方造成人身安全事故后,應立即采取兩方面的措施:
①立即扒挖,搶救傷員并密切注意傷員情況,防止二次受傷;
②對傷員上部的土體(模板、構件)采取臨時支護措施,防止因二次塌方傷及搶救者或加重事故后果。
③對危害大的復雜塌方,(如建筑物、構筑物基礎等),應立即上報公司,由工程部、技術部共同商定處理措施。
⑵腳手架坍塌事故應急措施
防止腳手架坍塌事故的主要方法是:腳手架的搭、拆必須嚴格按審批的腳手架單項施工方案執行,并加強日常檢查維護,重點檢查架體各種支撐及結構連接的受力情況。
一旦發生腳手架坍塌事故,要積極做好傷員的搶救工作,疏散周邊可能受到影響的人員,畫出危險地段進行表示,派專人看護現場防止誤入,并及時與"120"聯系急救傷員。
2)傷害急救
⑴骨折急救:當發生斷手(足)、斷指(趾)的嚴重情況時,要對傷員的傷
口包扎止血、止痛進行半握拳固定。當發生脊柱骨折時,由三人平托將病人放在木板或門板上運送,防止脊柱彎曲和扭轉;頸柱損傷病人運送時,由救護人員沿病人縱軸托頭略加牽引,頭與軀干一同轉至木板上,用沙袋與衣物將頸部兩側固定。
⑵止血急救:當發生傷口出現大出血時,必須及時對受傷者進行搶救,采取止血及其他對癥措施,用生理鹽水沖洗有傷部位,涂紅汞后,用消毒大紗布塊、消毒棉花緊緊包扎,壓迫止血;同時打120急救。肢體部位大的傷口出血不止者,在傷口上端用止血帶捆上止血,轉送途中每隔20分鐘放開止血帶一次,并迅速打急救電話:120到現場診治。
⑶人工呼吸及心臟按壓急救方法:
當發生傷員:停止呼吸,但心跳存在;或心跳停止,但呼吸存在;或呼吸、心跳均停止時;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及心臟按壓搶救。
①人工呼吸:病人仰面平躺,救護人員口對口對病人進行呼氣和吸氣,反復進行,人工呼吸頻率15~20次/分。
②心臟按壓:病人仰面平躺,救護人員面對病人雙手重疊,放在病人胸骨下段,以每分鐘60~80次/分速度,每次下按3~4cm,按后馬上抬手,以便進行下一次。
③人工呼吸加心臟按壓法:人工呼吸和心臟按壓同時進行,其人工呼吸和心臟按壓比是1:5頻率。
⑷腦出血的急救和轉送:
當傷員突發頭痛、嘔吐、昏迷、偏癱等神經系統癥狀時,要及時轉送。轉送時頭部抬高,解開衣領,不要轉動病人頭部。如病人又抽搐時,用硬物將上下牙墊上。
3)無論上述哪種情況,在搶救的同時,打"120"電話請求急救。
3.4.2觸電
⑴必須執行三級控制、兩級保護,各種機械設備必須做到"一機、一閘、一箱、一漏",做好用電防護。嚴禁亂拉、亂接電線及各種燈具,實行機械設備專人負責制,設專人經常檢查施工用電設施,及時處理事故隱患。
⑵當有人觸電時,搶救者首先要立即切斷電源,(拉閘、拔插頭),如觸電人距電閘太遠,用電工絕緣鉗、或干燥木柄鐵鍬、斧子等切斷電源,或用絕緣物(木板、木棍、)挑開觸電人身上的電線或拉開觸電人,使之脫離電源。切忌:直接用手或金屬材料及潮濕物拉電線或觸電人,以防解救人再次觸電。
⑶觸電人脫離電源后,如神志清醒,但有些心慌、四肢麻木、全身無力;或觸電人在觸電過程中曾一度昏迷,但已清醒過來,應使觸電人安靜休息,不要走動,嚴密觀察,必要時送醫院診治。
⑷觸電人已失去知覺,但心臟還在跳動,還有呼吸,應使觸電人在空氣清新的地方舒適、安靜的平躺,解開妨礙呼吸的衣扣、腰帶,若天氣寒冷要注意保持體溫,并迅速打急救電話:120到現場診治。
⑸如果觸電已失去知覺,呼吸停止,但心臟還在跳動,盡快把觸電人仰面平放,進行人工呼吸。
⑹如果觸電人呼吸和心臟跳動完全停止,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和心臟胸外按壓急救。
3.4.3高處墜落
⑴重點做好施工現場的"外防護、內封閉"的各項防護設施設置,加強"四口"、"五臨邊"的防護工作,做好專項交底及驗收檢查工作,并正確使用"三寶"防護用品。
⑵高處墜落可能造成的傷害有:顱腦損傷、胸部創傷(如肋骨骨折)、胸腔損傷、腹部創傷等。當發生有人自高處墜落摔傷時,應注意保護摔傷及骨折部位,避免因不正確的抬運使骨折錯位,并及時向工地負責人報告,撥打急救電話"120"或及時送醫院救治,送醫院途中不要亂轉病人的頭部,應將病人的頭部略抬高一些,昏迷病人取昏迷體位,防止嘔吐物吸入肺部。
⑶傷害急救
①骨折急救:當發生斷手(足)、斷指(趾)的嚴重情況時,現場要對傷員的傷口包扎止血、止痛進行半握拳固定。當發生脊柱骨折時,由三人平托將病人放在木板或門板上運送,防止脊柱彎曲和扭轉;頸柱損傷病人運送時,由救護人員沿病人縱軸托頭略加牽引,頭與軀干一同轉至木板上,用沙袋與衣物將頸部兩側固定。
②止血急救:發生傷口大出血時,必須及時對受傷者進行搶救,采取止血及其他對癥措施,用生理鹽水沖洗有傷部位,涂紅汞后,用消毒大紗布塊、消毒棉花緊緊包扎,壓迫止血;同時打120急救。肢體部位大的傷口出血不止者,在傷口上端用止血帶捆上止血,轉送途中每隔20分鐘放開止血帶一次。并迅速打急救電話:120到現場診治。
3.4.4火災、爆炸、爆燃
1)汽油、柴油、油漆等油料及各類化學危險品,應防止泄露,一旦發生泄漏現象應及時清理干凈被污染場所。
2)油品及化學品在采購、儲存、發放中發生的泄漏,由材料部門進行清理;機械設備在使用過程中發生的泄漏,由動力部門進行清理。
易燃、易爆物品的存放,要嚴格控制各類火源。
3)火災的類別與撲救
⑴火災按可燃物可分為五類:
①可燃氣體火災;
②可燃液體火災;
③固體可燃物火災;
④電器火災;
⑤金屬火災。
⑵下述火災不能用水撲救:
①三酸(硫酸、硝酸、鹽酸)引起的火災;
②清于水、不溶于水的易燃液體引起的火災;
③融化的鐵水、鋼水引燃的火災;
④高壓電器裝置的火災;
⑤用電設備絕緣不好引起的火災。
⑶具體撲救措施:
①發現者立即向周圍的人發出警報,并迅速切斷電源,向領導小組報告;
②在安全的情況下設法滅火和搶救傷員,并及時疏散被圍困人員,對受傷人員進行必要的搶救;
③打119報警并組織救火(控制火勢蔓延):建筑物起火,一端向另一端蔓延時,應從中間控制;中間起火,兩側控制;樓層著火,上下控制,以上層為主。
4)爆炸與爆燃
⑴爆炸與燃燒主要有:
①鍋爐爆炸事故;
②易燃、易爆液體燃爆(柴油、汽油、稀料、油漆、氧氣、乙炔氣、
天然氣)。
⑵發生爆炸事故后,要迅速將燒傷人員脫離火源,剪掉著火的衣服,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傷員休克、窒息、創面污染,必要時可用止痛劑,喝淡鹽水。現場除化學燒傷外,對創面一般不作處理,有水泡一般不要弄破,用潔凈衣服覆蓋,把重傷員及時送醫院救治。
3.4.5物體打擊
1)重點做好施工現場的"外防護、內封閉"的各項防護設施設置,加強"四口"、"五臨邊"的防護工作,做好專項交底及驗收檢查工作,正確使用"三寶"防護用品,并教育全體施工人員,嚴禁隨意投、撇物品。
2)高處墜落物打擊
⑴高處墜落物打擊可能造成的傷害有:顱腦損傷、胸部創
傷(如骨折)、胸腔損傷、腹部創傷等。當發生有人因物體打擊受傷或骨折時,應注意保護受傷或骨折部位,避免因不正確的抬運使骨折錯位,并及時向工地負責人報告,撥打急救電話"120"或及時送往當地醫院救治,并派人監護出事部位待作處理,防止此類事件的再次發生。
⑵傷害急救
①骨折急救:當發生斷手(足)、斷指(趾)的嚴重情況時,要對傷員的傷口包扎止血、止痛進行半握拳固定。當發生脊柱骨折時,由三人平托將病人放在木板或門板上運送,防止脊柱彎曲和扭轉;頸柱損傷病人運送時,由救護人員沿病人縱軸托頭略加牽引,頭與軀干一同轉至木板上,用沙袋與衣物將頸部兩側固定。
②止血急救:當發生傷口出現大出血時,必須及時對受傷者進行搶救,采取止血及其他對癥措施,用生理鹽水沖洗有傷部位,涂紅汞后,用消毒大紗布塊、消毒棉花緊緊包扎,壓迫止血;同時打"120"急救。肢體部位大的傷口出血不止者,在傷口上端用止血帶捆上止血,轉送途中每隔20分鐘放開止血帶一次,并迅速打急救電話:"120"到現場診治。
3.4.6中毒、窒息應急措施
1)食物中毒應急措施
⑴警惕誤食亞硝酸鹽中毒,亞硝酸鹽廠作為工業用防凍劑,施工現場要加強亞硝酸鹽的管理,防止誤食;不吃腐爛變質的蔬菜、瓜果;不用溫鍋水和枯井水煮粥、做飯;不吃未腌透的咸菜;食堂采購員購買食物要到有資質的店鋪、超市、飯店采購,避免食物中毒。
⑵發現飯后有人嘔吐、腹瀉等不正常癥狀時,要讓病人大量飲水,刺激喉嚨使其嘔吐,立即送往醫院,及時向當地衛生防疫部門報告,并保留剩余食物已備檢驗。
2)窒息事件應急措施
⑴目前,我單位冬季取暖不得采用燃煤,如燃煤取暖設施(燃煤爐)使用不當,可導致煤氣中毒(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發生,在冬季取暖前,一定要進行專項安全教育及檢查工作。
⑵煤氣中毒嚴重時,可導致窒息及危及生命。發生時,要緊急救治,發現人要立即打開門、窗通風,將病人抬放到通風處搶救(做人工呼吸),并及時撥打120急救電話。
3.4.7機械傷害
1)各種機械設備必須按規定配置齊全有效的各種安全保護裝置,必須執行三級控制、兩級保護,各種機械設備必須做到"一機、一閘、一箱、一漏",做好用電防護,實行機械設備專人負責制及班前檢查制,按要求辦理驗收證(必要時辦理準用證)。
2)傷害急救
⑴骨折急救:當發生斷手(足)、斷指(趾)的嚴重情況時,要對傷員的傷口包扎止血、止痛進行半握拳固定。將斷手(足)、斷指(趾)用消毒的敷料包好,切忌將斷指(趾)浸入酒精等消毒液中,以防細胞變質。然后將包好的斷手(足)、斷指(趾)放在無泄漏的塑料袋內,扎緊袋口,在袋周圍放一些冰塊,或用冰棍代替(切忌將斷手(足)、斷指(趾)直接放入冰水中浸泡),速隨傷者送往醫院搶救,以便獲得斷指再植的機會。當發生脊柱骨折時,由三人平托將病人放在木板或門板上運送,防止脊柱彎曲和扭轉;頸柱損傷病人運送時,由救護人員沿病人縱軸托頭略加牽引,頭與軀干一同轉至木板上,用沙袋與衣物將頸部兩側固定。
⑵止血急救:發生頭皮撕裂傷時,必須及時對受傷者進行搶救,采取止血及其他對癥措施,用生理鹽水沖洗有傷部位,涂紅汞后,用消毒大紗布塊、消毒棉花緊緊包扎,壓迫止血;同時打"120"急救。肢體部位大的傷口出血不止者,在傷口上端用止血帶捆上止血,轉送途中每隔20分鐘放開止血帶一次,并迅速打急救電話:"120"到現場診治。
3.5應急恢復
3.5.1事故、緊急情況得到遏制后,應急領導小組應組織相關部門進行事故損失評估、事故原因調查、清理廢墟,在短期恢復中應注意避免出現新的緊急情況。
3.5.2在進行應急恢復過程中應汲取事故和應急救援的經驗教訓,開展進一步的預防工作和減災行動。
3.5.3在進行應急恢復后,應急領導小組應組織有關部門以會議形式對"應急預案"的運行控制方法和有效性進行評審,必要時更改控制文件或修訂"應急預案"。
3.6應急演練
3.6.1應急預案制定后,由編制部門負責對有關責任人員和相關方進行培訓,講解有關預案內容,明確自我保護、防范事故的要求,示范搶救、撲救的方法,做到職責明確、技能熟練。
3.6.2應急預案由應急領導小組組織演練,演練完成后,由應急領導小組組織有關部門對演練過程中的外部聯系、現場補救、人員搶救、應急物資使用等方面的應急過程進行評審,演練過程中發現的不足項、整改項、改進項應逐一進行完善和改進,必要時對預案進行調整以提高其有效性和操作性。
3.6.3項目應急救援小組每年度組織不少于一次應急演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