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排土事故應急預案格式

排土事故應急預案格式

2024-07-15 閱讀 5229

1.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1事故類型

根據我礦開采工藝以及土巖性質,在生產過程中可能發生排土臺階滑坡,排土設備滑落到排土臺階以下,造成財產損失人員受傷。引起排土滑坡的主要原因是:

1)地形地貌險要,使軟弱邊坡處于不穩定狀態。

2)排棄時沙土與巖石的排放比例配備不合理,導致排土邊坡滑坡。

3)地質構造造成的排土邊坡結構變型、節里和裂隙發育、小斷層活動等對滑坡的滑動面起到控制作用。

4)水的物理作用、化學作用和力學作用對滑坡產生影響。

5)地震達到一定的烈度后會造成滑坡災害。

6)人為因素包括,爆破、機械振動、切坡和加載等。

1.2危險程度分析

在本礦生產過程中,排土臺階發生滑坡事故可能造成人員傷亡,設備損壞、生產終止等事故,給我礦生產帶來嚴重危害。

2.應急處置基本原則

事故應急處置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首先采取應急措施,搶救傷員、疏散人群,劃出隔離帶和警戒線,保護好現場。事故現場應急指揮領導小組應根據規程和現場情況提供技術支持,防止二次事故的發生。

2.1貫徹“安全第一,以防為主”的方針,克服麻痹思想和僥幸心理,切實做到責任、措施徹底落實。

2.2以人為本,安全第一。應急救援工作要始終把保障員工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切實加強應急救援人員的安全防護,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和危害,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揮專業救援力量的骨干作用和職工群眾基礎作用。

2.3各項救援工作要實行礦長負責制,各部門實行一把手負責制,分工協作,遵循局部利益服從全礦利益的原則,執行統一指揮。

2.4全礦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自主保安的義務和監督的義務,提高警惕、自主保安、群監群治。

3.組織機構及職責

3.1應急組織體系

圖2-1-10神山露天煤礦排土事故應急組織指揮體系

3.2指揮機構及職責

3.2.1應急救援指揮部及職責

總指揮:董文明(礦長)

第一副總指揮:馬金林(總工程師)

副總指揮:蘇勇(生產副礦長);劉貴鵬(機電副礦長);王補在(經營副礦長);劉翔虎、陳瑞珠、楊四平(礦長助理);

指揮部成員:史義寬(生產指揮中心主任);惠誠祥(安管辦主任);石志平(經營辦主任);鄭國翠(辦公室主任);梁二保(技術組主任);李向東(機電組主任);邱玉忠(調度組主任);王永峰(生產作業部主任);溫學峰、張華、李龍、林劍、王君、侯欣旺、張志剛(生產作業部副主任);楊炳文(物資供應站站長);何紅勇(后勤服務公司經理);蘇茹芝(醫務所所長);楊振剛(地測站站長);李志剛(康寧公司經理);

3.2.1.1指揮部成員職責:

1)總指揮職責:

①組織指揮本礦各方面的資源,開展排土事故應急搶險工作。

②組織制定排土臺階滑坡事故排險、搶險方案。

③下達各種排土事故應急處理指令。

④在處于應急狀態下,組織協調本礦的各種對外聯系。

2)副總指揮職責:

①協助總指揮負責滑坡事故應急搶險的具體指揮工作。

②當總指揮不在現場時,副總指揮自動承擔總指揮的一切職責。

3)成員職責:

①服從總指揮、副總指揮的指令,協助總指揮制定排土事故排險、搶險方案。

②指揮各搶險小組落實排土事故排險、搶險的具體措施,并及時向總指揮、副總指揮報告本搶險小組的工作情況。

3.2.2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

應急救援指揮部下設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設在神山露天煤礦生產指揮中心調度室。

主任:馬金林

副主任:蘇勇劉貴鵬王補在劉翔虎陳瑞住楊四平

成員:史義寬石志平鄭國翠王永峰惠誠祥梁二保李向東邱玉忠楊振剛楊炳文何紅勇蘇茹芝李志剛等相關人員。

3.2.2.1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職責:

1)負責應急救援指揮部的具體事務工作。

2)負責應急救援指揮工作的綜合協調和管理,根據排土事故情況和救援工作進展情況,及時向應急救援指揮部報告。

3)與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保持聯系,傳達應急救援指揮部的命令。

4)調動本礦應急救援力量,調配應急救援資源。

5)提供技術支持,組織本礦應急救援技術組參加救援工作,協調本礦醫療救護工作。

6)調用本礦應急救援基礎資料與信息。

7)排土事故災難擴大或專業領域救援力量、資源不足時,協調相關救援力量及設備增援。

8)完成應急救援指揮部交辦的其它事項。

3.2.2.2設立救災辦公室

救災辦公室設在礦調度室,聯系電話:0477-8110066;

主任:史義寬;

副主任:邱玉忠

調度員:孫建秀、王慶功、蘇玉梅、高瑞;

職責:負責承辦應急救援指揮部交辦的有關事項、應急救援工作的組織協調、信息處理、資料管理等工作;負責做好應急救援詳細記錄,必要時做好錄音。

3.2.3應急救援指揮部下設十個組,其職責如下:

1)現場搶險救災組

組長:蘇勇

副組長:王永峰王君張華林劍張志剛侯欣旺溫學峰

成員:礦有關科室、作業部成員。

職責:主要負責指揮現場搶險工作,實施應急救援指揮部制定的搶險救災方案和安全技術措施,組織現場搶救,處理突發災變。

2)技術組

組長:馬金林

副組長:梁二保楊振剛

成員:礦相關技術人員、地測站工作人員。

職責:主要研究制定搶救技術方案和措施,解決搶險過程中遇到的技術難題,協助現場搶險救災組搶險救災。生產技術組負責提供與搶險救災相關的圖紙、資料,參與救災搶險及恢復生產的準備工作;機電部門負責救災過程中機電設備的供應、搶修和正常運轉,掌握地方政府停送電工作,搶險救災物資及人員的運輸。

3)物資供應組

組長:楊炳文

副組長:施長順

成員:礦相關科室負責人、供應站其他人員。

職責:主要保證搶險救災中物資和設備的及時供應,并及時迅速運送到指定地點。

4)資金保障組

組長:石志平

副組長:陳志麗

成員:礦相關科室負責人、經營辦其他人員。

職責:主要負責搶險救災中所需的資金,并及時迅速的發放到到指定地點。

5)警戒保衛組

組長:溫學峰

副組長:李龍

成員:作業部穿爆組全體成員。

職責:主要負責在排土場設置警戒,疏散、戒嚴和維持秩序、交通等工作。

6)醫療救護組

組長:蘇茹芝

成員:駐礦醫務所工作人員。

職責:主要負責對受傷人員的醫療救護。

7)后勤保障組

組長:何紅勇

副組長:屈金太季蘭超

成員:生活服務部工作人員。

職責:負責接待有關人員,安排吃、住、行等工作。

8)安全監察組

組長:劉翔虎

副組長:惠誠祥

成員:安管辦所有人員。

職責:負責統計出入人數和被困人數,迅速匯報礦應急救援指揮部。按應急救援指揮部制定的救災方案,配合救護隊的救護工作及撤離事故現場人員,監督檢查救災方案的實施情況。

9)善后處理組

組長:史義寬

副組長:王永峰鄭國翠趙永剛

成員:參與救治傷員的醫院領導及醫護人員。

職責:負責核實遇難者身份并通知遇難者家屬。安排遇難者喪葬事宜,負責洽談撫恤條件和家屬的安撫工作。

10)信息發布組

組長:鄭國翠

副組長:白國君徐永紅

成員:綜合辦、安管辦等相關部門負責人。

職責:應急救援指揮部向公眾及媒體發布事故信息。

3.2.4聯絡方式

聯系電話、應急救援有關人員及聯系方式(見附件二)。

4.預防與預警

4.1危險源監控

4.1.1危險源監測監控的方式、方法

1)建立職能部門與群測群防相結合的監測隊伍,對重要的排土災害點建立專業隊伍為主的監測網點。

2)對其它地質災害點建立群測群防為主、并與專業隊伍指導和定期巡查相結合的監測網點,通過專業監測系統、群測群防監測系統、信息系統,實現對排土地質災害的適時監控。

3)技術部門定期對排土邊坡穩定性進行排查、分析,發現有滑坡跡象時立即采取措施,制止排土滑坡事故發生。

4.1.2預防措施

1)生產指揮中心技術組在有排土危險處設立固定觀測點,安排專人定期進行沉降觀測,并按規定做好記錄。

2)邊坡檢查員每旬巡視觀察排土場邊坡情況,并做好記錄,發現排土臺階有滑坡征兆及時采取處理措施。

3)排土臺階形成后,應定期進行邊坡穩定分析和評價,對影響生產安全的不穩定排土邊坡必須采取安全措施。

4)應定期巡視排土場邊坡,發現有滑坡征兆時,必須設明顯標志牌。對設有運輸管路、運輸機械和重要設施的排土邊坡,必須及時采取安全措施。

5)當排土臺階出現滑坡征兆或其他危險時,必須停止排土作業,制定安全措施。

6)排土場邊坡管理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a隨著排土場邊坡的形成和發展,必須定期進行邊坡穩定分析,如有不穩定因素應修改排土參數或采取防治措施。

b實施內排土場前,必須測繪地形,查明基底巖層的賦存狀態及巖石物理力學性質,測定排棄物料的力學參數,進行排土場設計和邊坡穩定計算,清除基底上不利于邊坡穩定的松軟土巖。

c內部排土場最下1個臺階的坡底與采掘工作面之間必須留有足夠40米安全距離。

d排土場必須采取有效的防排水措施,防止或減少水流入排土場。

4.2預警行動

4.2.1相關單位對排土臺階滑坡監測監控分析結果及隱患報礦應急指揮部辦公室。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對相關信息進行處理、識別、診斷、評價和判斷后,確定需要預警的排土事故類型和預警級別。

4.2.2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將確定的排土預警事故類型和預警級別報總工(第一副總指揮)審核、礦長(總指揮)審定后,通過電話、內網、電子顯示屏等向有關單位和人員發布運輸事故預警信息。情況緊急時,必須及時利用警笛報警、通訊網絡信息傳遞、人員廣播等方式進行預警。

4.2.3排土事故預警信息發布后需要采取下列措施:

1)相關單位啟動預警行動方案,采取相應預防性處置措施;

2)及時將處置情況報告應急指揮部;

3)應急指揮部密切跟蹤事態發展,檢查處置措施執行情況并做好相應的應急準備;

4)礦各應急工作組根據現場情況進入應急準備階段;

5)一旦達到排土事故標準時,啟動排土事故應急預案。

4.2.4應急指揮部辦公室根據事態跟蹤情況,確定事故預警符合終止條件后,經總工同意、礦長批準后,撤消發布的事故預警信息。

5.信息報告程序

5.1當發生排土事故時,現場人員或事故地點附近人員了解事故情況和事故性質后立即報告礦調度室,礦調度室負責事故記錄,并立即應急救援總指揮和相關領導報告。根據排土事故情況和總指揮的批示,礦調度室向公司調度室報告?,F場人員同時向本單位匯報,由值班領導啟動現場處置方案。

5.2排土場作業人員配備移動電話(見附件二),發生排土臺階滑坡事故時,現場人員及時通過報告礦調度室。

5.3礦調度室設立24小時值班專用電話,電話號碼:0477—8110066,各應急救援小組組長、主要部門(區隊)負責人聯系電話見附表二,手機保持24小時開通狀態。

5.4報告的內容:排土事故發生的單位、時間、地點、簡要經過、發生范圍、嚴重程度、人員傷亡情況、初步原因判斷、已采取的應急措施、事故搶險情況等。

5.5發生排土事故后,現場受困人員在立即開展自救和互救的同時,可通過喊話、敲擊物體等方式向周邊人員及救援人員求救。

5.6當排土事故需要外部力量救援時,由礦調度室統一向礦山救護隊等外部救援機構進行協調,請求外部救援隊伍增援。

5.7當接到地方部門發布橙色預警或紅色預警調度室迅速按應急響應計劃規定順序匯報礦領導及有關單位和部門。根據領導指示組織搶救工作。并迅速向采坑事故影響范圍的人員發出預警,組織人員撤離,啟動應急預案,減少人身和財產的損失。

6.應急處置

6.1響應分級

根據排土事故危害程度、影響范圍和單位控制事態的能力,本礦將排土事故和應急響應級別分為如下四個等級:

6.1.1特別重大排土事故:排土場發生大面積滑坡事故,造成30人以上被困災區,已經或可能導致30人以上死亡,造成排土場運輸道路嚴重堵塞或設備被掩埋,導致生產停止。為I級響應。

6.1.2重大排土事故:排土場發生大面積排土事故,造成10人以上29人以下被困災區,已經或可能導致10人以上29人以下死亡,或造成排土場道路堵塞或設備損壞,且影響正常生產。為Ⅱ級響應。

6.1.3較大排土事故:排土場發生大面積滑坡事故,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被困災區,已經或即將導致3-9人死亡,或造成排土場道路賭賽且不影響正常生產。為Ⅲ級響應。

6.1.4一般排土事故,排土場發生局部滑坡事故,造成1人以上3人以下被圍災區,已經或即將導致3人以下死亡,或未造成排土場道路堵塞。為Ⅳ級響應。

6.2響應程序

6.2.1應急啟動

1)礦井發生一般、較大排土事故時,應立即啟動本礦排土事故應急預案,開展事故搶險。

2)礦井發生重大、特大排土事故時,經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確認,由公司應急救援總指揮下達命令,啟動《神東煤炭分公司排土事故應急預案》。

3)礦調度室接到總指揮啟動排土事故應急預案命令后,立即通知排土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成員及成員單位相關人員到達指定地點,參加事故搶險。

6.2.2應急行動

1)神山露天煤礦發生較大以上排土事故后,在公司應急救援人員到達前,應首先啟動本礦排土事故應急預案,控制事故擴大,進行搶險自救。

2)礦應急救援指揮部要根據現場情況,對排土事故原因做出初步判斷。制定搶險方案和符合現場搶險救災的安全技術措施,經總指揮批準后組織實施。

3)專業搶險人員到達現場后,要按照應急預案、搶險方案進行搶險救災,并隨時向礦調度室匯報事態發展和搶險進展情況。

4)搶險過程要由現場搶險指揮部統一指揮,礦應急救援指揮部協調處理,提供必要的搶險所需物資及設備。

5)礦應急救援總指揮部根據事態發展和現場救援進展情況,及時向事故單位、搶險單位提出事故搶險救援指導性意見。事故單位、搶險單位要按照職責分工和領導指示進行應急處理和事故搶險。

6)礦山救護大隊、公司總醫院在接到事故搶險命令后,應迅速派人趕赴指定地點,協助事故單位進行搶險。

7)各部門應保持與礦應急救援指揮部的通信暢通。由礦調度室統一協調各方關系,并負責向上級有關部門匯報。

6.2.3資源調配

1)根據事故現場情況及本礦物資儲備情況,為事故地點搶險工作提供充足的物資供應。同時將有排土事故搶險救災經驗的人員調往事故現場協助處理。

2)事故單位在搶險過程中,如出現搶險物資短缺,需及時向礦應急救援指揮部匯報。指揮部接到匯報后,立即與物資供應站、公司設備管理中心或其他單位協調處理,保證救災物資及時到位。

6.2.4應急避險

1)排土事故發生后,事故地點人員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應積極進行自救,控制事態擴大。發生排土場道路堵塞時,被困人員要立即尋找安全地點躲避,等待救援。

2)在搶險救災過程中,要尋找最佳搶險路線和方法,盡可能縮短搶救時間,確保被困人員安全。

3)在搶險過程中,要指派專人觀察排土臺階變化情況,檢查事故地點周圍情況是否安全,同時要加強道路維修,確保退路安全暢通,以防再次發生排土滑坡事故。

6.2.5擴大應急

1)在排土事故應急過程中,當事故災情擴大時,由礦總指揮部決定擴大應急響應級別。

2)擴大應急響應后,礦現場搶險指揮部根據排土事故現場實際情況和救援能力,確定需要外援時,及時向礦應急救援指揮部匯報。

6.2.6應急結束

當應急救援完成,排土事故現場得以控制,作業環境符合有關標準,導致次生、衍生安全隱患消除,全體搶救人員安全撤離后,由調度室向指揮部進行匯報,指揮部總指揮下達命令,宣布應急結束。

6.3應急處置措施

6.3.1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事故處理方案,積極采取措施組織有關單位進行事故處理工作。

6.3.2根據災情區域,指派各地點搶險救災負責人和救災隊伍,立即到現場指揮搶險救災工作。

6.3.3根據指揮部安排,立即組織人員到達現場,進行搶險救災工作。

6.3.4排土場人員按礦調度通知精神,組織好人員撤離準備工作,重要崗位人員不得擅自撤離崗位,服從搶險救災人員的安排。

6.3.5供應站要組織好物資供應工作,按礦調度通知,立即將設備、設施運、安到指定地點,調度室立即安排車輛進行物資調運工作。

6.3.6機電組要做好供電系統的檢查維修工作,保證搶險救災正常、安全供電,并對有危險的地面架空線路進行排查,防止觸電事故。

6.3.7營救人員應沉著冷靜,根據災情和現有條件進行施工,行動中必須保證統一的指揮和嚴密的組織,防止災情擴大,避免二次事故的發生。

6.3.8事故單位在搶救過程有困難時,指揮部可抽調其他單位有經驗、有技術的骨干力量,進行緊急增援。

6.3.9搶救出傷員后,必須判斷傷情的輕重,人員較多時先搶救重傷人員,后搶救輕傷人員,并按照“三先三后”的原則,即①對窒息或心跳呼吸停止不久的傷員必須先復蘇后搬運。②對出血傷員必須先止血后搬運。③對骨傷的傷員必須先固定后搬運。

6.3.10救護隊按指揮部的命令,組織隊員做好受災人員的搶救和探查工作。

6.3.11各單位,各搶險地點的進展情況,隨時匯報指揮部。

6.3.12發生排土事故后,應急救援指揮部必須立即在現場設置警戒,除搶險人員外,禁止無關人員入內,防止發生后續事故。

7.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

7.1醫務室要配備創傷急救急救器械,確保在事故發生后第一時間對傷者進行正確的創傷急救。

7.2所有應急物資、應急工具及裝備沒有特殊情況不得使用,每天要有專人進行維護和檢查,其它原因使用后必須及時進行補充。

7.3所有應急救援所需物資、設備、設施、工具,確保其處于良好狀況、隨時可以投入正常使用。(應急物資詳見附件五)。

第十一章

篇2:房地產公司安全管理應急預案制度

房地產開發公司安全管理應急預案(制度)

為保證本公司安全管理工作順利而有效地進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消防法》、《山西省城市房地產安全生產條例》和市、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相關部署,并結合我公司房產經營管理和其他經濟工作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本預案,望公司部門及各單位務必遵照執行。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為指導,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在抓好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前提下,加強特殊時段的安全防護檢查和舉措,全面提升公司突發事件應急處理能力,最大限度地減輕減少損害,保障公司員工的生命財產安全。

二、本預案適用的范圍

(一)房屋結構性安全防護。

(二)供暖設備的生產安全。

(三)住宅樓及辦公經營性用房的用電和防火安全。

(四)施工現場的安全生產管理。

(五)上述各項工作所涉及的安全突發事件和其他安全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

三、組織領導

(一)公司成立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共組領導小組。公司行政辦公室、工程部、人事部、銷售部。經營部為此項工作的預案日常責任部門。

(二)公司下屬各單位、各部門應參照此預案,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建立相應的預案機制。并報送公司辦公室。

四、預案執行條件

由公司領導小組根據各部門業務分工,分別督促落實:

(一)公司物業部門應常對本區的住宅房屋進行巡查,并結合巡查情況制定和完成維修計劃,結合用戶的實際用電負荷,制定和落實電線化的更換計劃,結合本區的實際情況,準備一定數量的臨時性住房,作為俺去突發事件受災用戶的臨時過渡房。

(二)商業用房的用電及防火安全管理,必須作為各項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常抓不懈,公司領導小組不定期進行檢查。

(三)危改開發項目實施單位,在項目開工前,應將施工安全管理方案,報送工程部備案,工程部將結合此方案不定期地檢查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

(四)公司各單位要積極貫徹公司關于安全管理工作的部署和指導思想精神,結合本單位工作實際,適時地開展安全知識培訓,提升安全意識和相關技能。

五、應急預案措施

應急預案措施,原則上由公司領導小組通知執行,但各單位也可根據災害預防需要自行啟動。

(一)在春節和長假之前,應當巡查,及時加強維護措施,成立節日期間搶險應急分隊,準備充足的維修材料,以保證節日期間的應急需要。

(二)在大風、大雨、大雪等惡劣天氣時的檢查,防止結構性隱患形成實際災害,并將惡劣天氣中暴露出的重點列入維修計劃。

(三)春、秋、各干燥季節和夏季高溫季節,公司各部門各單位要重點防范火災隱患,檢修用電設施和消防器具,防止火災的發生。

(四)公司領導小組明確分工,責任到人。

(五)其他應急預備措施,由公司領導小組根據實際情況部署。

六、安全突發事件處理程序

(一)突發事件涉及單位應立即問公司領導小組報告,說明突發事件的時間、地點、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處理等基本情況。

(二)在不影響救護的前提下,妥善保護事故現場,不得故意破壞和毀滅有關證據。

(三)盡最大努力實施搶險救援,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公司各部門應配合、支持事故搶險,提供便利條件。

(四)調查處理:事故現場搶險救援完成之后,由公司應急領導小組督促事故涉及單位盡快開展現場勘察工作。做好當事人的問詢記錄,掌握客觀實際情況,形成事故調查報告,積極協助公安,消防部門完成此項工作,對不作為,亂作為或在處理時間時玩忽職守,不聽從指揮,造成重大損失的人員,由公司依據相關規定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將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七、本預案從年月日起開始執行。

山西**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年月日

篇3:某校舍安全應急預案

校舍安全應急預案

為有效防范重校舍安全事故的發生,及時消除校舍事故隱患和事故發生后,立足

于盡量減少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并且在第一時間充分調動各方面力量投入搶險

救助工作,根據上級主管部門的要求和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我校教育實際,特制定

本預案。

(一)領導小組職責

1、根據實際,制定應急處理工作預案,檢查,督導方案的實施。

2、領導,指揮應急處理工作,并為現場應急處理工作提供保障服務。

3、協調有關職能部門之間的合作配合,討論決定應急處理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向

上級匯報工作情況,必要時向有關單位發出救援請求。

(二)處置措施

1、發生校舍安全事故,各有關人員接到通知后,第一時間趕赴現場。

2、搶救過程中,組成人員要相互配合,團結一致,樹立全局觀念,提高搶險救援

的效率,組長要起到模范帶頭作用,保證搶救任務完成。

3、加強組織紀律,各組成人員要嚴格聽從現場指揮部,積極履行職責,發揚不怕

苦,不怕累的精神。

4、搶救過程中和搶救結束后,各組成人員不得擅離職守,更不得擅自離開。

5、搶救過程中要切實做好各項安全措施,保證搶救人員的人身安全,防止各類安

全事故的發生。

(三)其它事項

凡接到重特大事件緊急報告后,行動遲緩,措施不力,致使事故蔓延,擴大的要

依法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