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某焦化分廠粗苯區域事故應急預案

某焦化分廠粗苯區域事故應急預案

2024-07-15 閱讀 3451

一、?總則:

為了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應急管理工作的意見》,規范焦化分廠化產車間應急管理工作,提高應對風險和防范事故的能力,結合公司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生產方針,從預案入手,對安全進行科學管理,從而達到企業本質安全。

1、編制目的:

為了在事故發生時迅速組織搶險救援工作,做到有備無患,臨危不亂,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針對可能發生的事故制訂了以下救援預案。

2、編制依據

根據《安全生產法》和《國家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急預案》的相關內容,制定本預案。

3、適用范圍:

焦化分廠化產車間粗苯工段。

4、應急預案體系:

分廠成立事故應急領導小組

組?長:祁忠清

副組長:范藝宏

組?員:郭林田吉小慶?劉?月楊忠民楊啟倉王永杰呂小光衛建軍?姚?鋒薛紅安高少鵬馮?振?夏?章

5、應急工作原則:

在預案編寫過程中,充分考慮“安全第一、以人為本”的理念,發生危險化學品事故時優先保護人的安全。作為崗位人員必須做到處事不亂,應按預案要求盡可能采取正確的逃生方法進行撤離,并迅速將險情上報,等待救援。

二、?生產經營單位的危險性分析:

1、生產經營單位概況:

粗苯區域位于化產車間東邊,占地1100m2,有員工13人,采用四班三倒,崗位每班3人。有洗苯塔2座、終冷塔1座、管式爐1座、脫苯塔1座、洗油泵房1座、粗苯貯槽2個、事故槽1個。

2、危險源與風險分析:

粗苯區域為公司重大危險源,危險介質:粗苯、洗油、煤氣。粗苯為易燃有毒的液體,可能發生的事故有粗苯泄漏、污染環境,應特別注意對水體的污染,其蒸氣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引起著火爆炸,其蒸氣比空氣重,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火源引著回燃,若遇高熱,貯槽內壓增大,有開裂或爆炸危險,流速過快容易產生和積聚靜電,高濃度苯對中樞神經具有麻醉作用,很快引起痙攣、中毒,對皮膚粘膜有刺激致敏作用,可引起出血性白血病。洗油、煤氣也為易燃有毒物質,一旦發生泄漏,將可能引起火災、爆炸、中毒等事故。所以做好粗苯區域應急預案至關重要。

3、應急處置原則:

1)、首先疏散無關人員、搶救遇險人員,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

2)、阻斷危險物源,防止環境污染和財產損失;

3)、保持通信暢通,隨時掌握險情動態;

4)、正確分析現場情況,及時劃定危險范圍,并設立禁區。

三、?組織機構及職責:

1、組織機構:

組?長(分廠廠長):負責事故應急處理全面工作。

副組長(分廠副廠長):具體負責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的現場組織指揮(副廠長不在時,由生產技術科科長全權指揮)。

生產技術科科長:協助副廠長應急處置(救援)指揮工作,負責事故發生時工藝技術方面問題和組織處理。

電氣、設備主管:負責現場設備的損壞判斷、組織搶修方案的實施。

安全員:負責人身傷亡事故上報工作,監督各車間、崗位做好事故現場保護工作。

分廠辦公室主任:負責事故救援的后勤保障工作。

化產、檢修車間應急處置(救援)職責分工由各車間具體劃分。

工段長、車間主任是應急預案的直接組織者、指揮者和實施者。

2、職責:

崗位員工是事故處理的第一責任人,出現任何事故時,必須堅守崗位,冷靜處理,嚴格按照事故應急預案進行操作。在事故威脅到人身安全或達到無法控制時,由段長、車間主任或分廠決定有組織的撤離、疏散,不能擅自離開崗位。

3、應急組織體系:

成立4個應急救援組

1)現場指揮組:

組長:范藝宏

成員:郭林田?楊啟倉?吉小慶?楊忠民及公司調度

職責:負責現場小組人員具體安排及各種救援物資的調配,認真把握現場,提出合理應急救援方案并組織實施。

2)救護搶險組:

組長:王永杰?

成員:呂小光李杰薛紅安馮?振及其他工段長

職責:負責現場操作人員應急處理,根據分廠要求采取切實可行的救援辦法,對受傷員工進行搶救,出現泄漏量加大、著火、爆炸等情況組織人員疏散撤離。

3)后勤保障組:

組長:衛建軍

成員:薛紅安?夏?章

職責:負責救援物資供應,保證通訊工具暢通,為搶險救援工作服務(聯系消防隊及醫護人員)。

4)宣傳教育協調組:

組長:劉?月

成員:高少鵬?姚?鋒

職責:負責對現場人員教育宣傳工作,設立警戒區域,禁止非搶險人員進入,檢查救護人員防護用品。

4、應急物資裝備保障:

1、滅火器材:8Kg干粉滅火器9具、35Kkg滅火器2具、消防沙。

2、消防栓1個、消防水帶50米,位于苯槽北邊20米。

3、粗苯貯槽頂部安裝有降溫噴淋裝置。

4、粗苯貯槽設有防護堤。

5、防毒面具2個、空氣呼吸器1套。

6、搶修器材;化產車間檢修配備電、氣焊及其它維修設施。

四、?預防及預警:

1、危險源監控:

焦化分廠化產車間通過粗苯崗位工24小時點巡檢制度及車間、分廠、公司每周一次安全大檢查的形式,對危險源進行監控。

2、預警行動:

焦化分廠化產車間粗苯工段一旦發生粗苯、煤氣、洗油泄漏,著火、爆炸、人員中毒等事故,立即啟動應急預案。

3、信息報告與通知:

崗位一旦采取預警行動,首先報告調度及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由現場指揮組通知其他三組人員立即趕赴現場,進行調度指揮?;鹁娫?119、5322299,調度電話8835、8836、8837、8838,分廠電話:5326991,車間電話:5326946.

事故預案具體內容(處置方案):

1、洗苯塔發生著火或爆炸時應采取以下措施:

①粗苯工段系統停工,關閉通往洗苯塔所有油管閥門。

②打開洗苯塔煤氣旁通閥,關閉煤氣進出口閥門,從閥門內側及本體通往蒸汽進行滅火。根據情況打開頂部放散管放散,以防蒸汽憋壓。

③火勢大或其他原因,可及時切斷終冷器的煤氣出口閥門,關小終冷器旁通閥,關小回爐煤氣總管煤氣閥門,同時聯系風機房減低機后煤氣壓力。

④及時搶修煤氣主管,洗苯塔加盲板。

⑤組織恢復生產。

2、管式爐煤氣水封水位過高將煤氣封死導致加熱煤氣斷火引起管式爐爆炸時應采取以下措施:

①粗苯工段系統停工,關閉通往管式爐的所有煤氣和油管閥門。

②從管式爐本體通往蒸汽進行滅火。

③若火勢大,立即通知調度室派消防車到現場用泡沫滅火器滅火。

④管式爐滅火后,用蒸汽清掃管式爐爐膛。

⑤按程序重新開工,絕不允許立即排水,開煤氣進管式爐。

3、管式爐富油管道泄漏或煤氣脫壓引起著火或爆炸時應采取以下措施:

①粗苯工段系統停工,關閉管式爐的所有煤氣閥門和富油進出口閥門。

②組織人員滅火,若火勢大,立即通知調度室派消防車到現場用泡沫滅火器滅火。

③管式爐滅火后,及時搶修煤氣管道和管式爐。

④搶險后用蒸汽清掃管式爐爐膛。

⑤按程序重新開工。

4、粗苯苯槽泄漏造成著火應采取以下措施:

①迅速切斷貯槽進出口閥門。

②組織人員用干粉滅火器進行滅火。

③通知調度室立即派消防車到現場用泡沫滅火器滅火。

④立即啟用貯槽頂部噴淋系統,若噴淋的水量不夠,可接入消防水帶,用水槍對準槽體使其降溫。

⑤嚴密監視未著火槽體,對其采取隔離或降溫措施,有呼吸閥和防火罩的立即投入使用,關閉放散閥門。

⑥滅火后,對槽體進行全面檢查,發現損壞及泄漏的地方及時修理,并對地面上殘留粗苯污垢撒消防沙徹底清除。

⑦現場滅火人員必須穿防靜電服裝,必要時可浸濕工作服,佩戴浸濕口罩或防火、防毒面具,防止燒傷和中毒。

5、洗油泵房著火應采取以下措施:

①迅速停泵,并切斷泵的進口閥門和旁通閥門。

②同時組織油泵工用干粉滅火器進行滅火。

③及時上報調度室和消防隊,報警時要講清楚火情和著火地點。

④若火勢較大,應迅速接通消防水帶,用水對泵體和管路進行降溫。

⑤進入房內滅火人員應用水浸濕工作服,佩戴濕口罩或是防火、防毒面具,防止燒傷、中毒。

⑥消防車到后,應指出位置,使消防車迅速停放在合適地點。

⑦協助消防隊滅火,滅火后,應進行全面細致檢查,對損壞地方進行修復,并清除泵、管道和地面上油污。

⑧準備恢復生產。

五、?受傷人員救治:

受傷人員從事故現場救出后,進行救治,由公司醫護人員輕重分類,輕者送公司醫務室治療,重者立即送韓城市人民醫院治療。

治療方法:

1、皮膚接觸:立即脫去污染衣物,用肥皂水及大量請水徹底沖洗皮膚。

2、眼睛接觸:立即翻開上下眼臉,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15分鐘,就醫。

3、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時立及輸氧,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和心臟擠壓術并就醫。

4、食入:飲用足量溫水催吐,就醫。

六、?責任追究:

領導組成員在事故發生接報警后第一時間到達現場,按預案內容逐條落實,崗位搶險人員按規操作,情況發生變化時,按照要求啟動公司應急預案,凡在處理事故過程中玩忽職守,使事故擴大化,將按公司有關制度執行,必要時將上交由司法部門處理。

焦化分廠

2012年4月3日

篇2:粗苯工段職業危害規定

粗苯是煤熱解生成的粗煤氣中的產物之一,經脫氨后的焦爐煤氣中含有苯系化合物,其中苯為主要物質,所以稱為粗苯。由此可見,粗苯對人的危害和苯是類似的。

苯是一種無色、具有特殊芳香氣味的有毒液體,能與醇、醚、丙酮和四氯化碳互溶,微溶于水。苯具有易揮發、易燃的特點,其蒸氣有爆炸性。經常接觸苯,皮膚可因脫脂而變干燥,脫屑,有的出現過敏性濕疹。國際衛生組織已經把苯定為強烈致癌物質,長期吸入會破壞人體的循環系統和造血機能,導致白血病。

此外,婦女對苯的吸入反應格外敏感,妊娠期婦女長期吸入苯會導致胎兒發育畸形和流產。專家們稱之為“芳香殺手”。

現在預防苯中毒的方法只有三種:

改善工藝流程;

加強通風改善環境;

注意個人防護。

作為個人來說最容易實現的是第三點,避免接觸這些環境,對工作環境進行檢測,一旦發現問題立刻解決。行業人員按規定操作,定期體檢。

職業危害的預防措施

(一)、接觸粗苯的設備場所必須嚴格遵守安全制度,按規定穿著防護服裝,帶好防毒口罩和防護眼鏡、手套等個人防護用品。

(二)、不準在有苯汽設備與場所處吸煙、吃東西、喝水。

(三)、接觸有害氣體的員工班后要洗澡,工作服一定單獨儲存并經常清洗,嚴禁將工作服帶入其它場所或家中。

(四)、通風排毒排塵設備和局部排氣排風設備實行定人定崗管理,定時開閉,嚴格按規定跟班操作。

(五)、每年進行一次全體員工健康檢查,接觸有害氣體設備場所的員工實行上崗前和離崗后健康檢查

三、勞動防護與職業健康管理制度

1.總則

1.1為了認真貫徹執行《勞動法》有關規定,保障員工在生產勞動過程中的健康,避免有毒有害物質的侵害,制定本制度。

1.2本制度包括職工保健管理制度,勞保用品管理發放制度,職工保健、營養津貼審批發放制度,職工健康、特殊工種和有害作業人員定期體檢制度。

1.3本制度適用于我廠粗苯工段操作人員。

職工保健管理制度

2.1崗位操作工時生產勞動的主要群體。為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減少職工在工作中因身體原因造成的特殊困難,保護其健康,制定本制度。

2.2針對崗位職工大多在生產第一線的勞動狀況,每一年必須對職工進行體檢,并建立衛生檔案。發現患病的應及時給予治療。

2.3女工在月經、懷孕、哺乳期間,所在部門不得安排其從事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孕期、哺乳期禁忌從事的勞動,不得在正常勞動日以外延長其勞動時間,一般不得安排其從事夜班勞動。

2.4不得在女工懷孕期、產期、哺乳期內降低其基本工資或解除勞動合同。

2.5懷孕的女職工,在勞動時間內應當安排一定的休息時間,在勞動時間內進行的產前檢查,應當算作勞動時間。

2.6職工在其勞動保護的權益受到侵害時,有權向市勞動局提出申訴;受理申訴的部門應自收到申訴書之日起30日內作出決定;職工對處理不服的,可在收到處理決定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勞保用品管理發放制度

3.1為加強勞動保護用品管理,減少和消除職業危害,防止傷亡事故,根據國家有關法律和行政法規,結合我廠實際情況,制定本制度。

3.2勞動保護用品和勞動保護檢測儀器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標準。特殊防護用品和勞動保護檢測儀器,必須是經過勞動保護監察機構及其指定的檢驗單位鑒定合格的產品。

3.3根據各工種的工作性質和勞動條件,為操作工配備齊全符合要求的勞動防護用品;對特殊防護用品,應組織有關部門進行定期檢驗,不合格的、失效的一律進行更換。

3.4禁止將發放的勞動防護用品轉賣。

3.5對于粗苯區域及有靜電危險發生的場所,嚴禁穿戴化纖防護用品和帶釘鞋入內。

3.6各操作工應努力維護特殊防護用品的完好、安全、可靠,嚴禁將特殊防護用品挪作他用。

3.7職工應按規定要求正確穿戴和使用勞動保護用品。

附:勞保用品的發放范圍、使用年限及享受對象。

序號

項目

使用期限

數量

享受對象

01

工作服

1個月

2件

粗苯工段所有職工

02

安全帽

12個月

1頂

粗苯工段所有職工

03

掛膠手套

1個月

1副

粗苯工段所有職工

04

膠皮手套

1個月

1副

粗苯工段所有職工

05

勞保鞋

12個月

1雙

粗苯工段所有職工

06

防毒口罩

1個月

1只

粗苯工段所有職工

篇3:粗苯裝卸工安全操作規程

1、禁止穿戴尼龍物及帶釘鞋進入粗苯存儲區。

2、現場嚴禁煙火,不得有產生火花的碰撞。

3、裝運粗苯時,應站在上風,避免吸入苯氣。

4、卸車完畢應立即卸下卸車管,蓋好槽、車蓋,收好塔梯。

5、發現泄漏或外溢時,應立即采取措施。

6、在從事苯裝卸或發生苯泄漏的區域,禁止使用無線尋呼機、無繩電話等可產生靜電火花的工具。

7、禁止用苯洗手,發放易燃有毒物品,必須通過車間主任批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