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型焰火燃放安全預案
一、燃放技術
對于任何一次燃放,不管規模的大小,我們都將抽調精兵強將,配合主管部門、主辦部門嚴格把好產品質量關,堅決服從監督管理,把最好的焰火產品奉獻給首都人民。
二、安全警戒
焰火燃放點實行封閉管理,燃放作業人員現場組織,現場監護,管理人員憑“焰火燃放區工作證”進入燃放現場。警戒區域內禁止明火和無關人員進入;前期工作階段警戒范圍內燃放區域半徑500米,燃放警戒范圍偉半徑800米。
三、交通管制
建議請交通管理部門在燃放點四周邊相應部位配備3臺消防車,燃放點配備一些水桶、拖把、滅火器等簡易滅火器材,請主辦單位落實,堅決服從消防部門及主辦單位的現場監督管理。
四、救護
為防止萬一,燃放現場附近應派駐救護車輛及相關救護人員和醫療器械,請由主管部門負責聯系落實。
五、現場人員分工、崗位、職責
燃放作業現場,設1名指揮,2名副總指揮,10名以上名專業技術人員。
1.總指揮為整場焰火燃放總負責,保持與有關部門的緊密聯絡,下達各項工作任務,及時研究解決安全施工中的問題,負責對本公司所有參加燃放工作人員進行安全檢查、遵守操作規程,最受紀律等法規教育,正確引導好和檢查好燃放人員技術操作以及各項工作任務。
2.一名副總指揮具體負責燃放工程的技術設計及組織實施方案的編排、審核、落實工作,指導現場安全施工,檢查安全質量,負責審定瞎炮、啞炮、低炸等事故處理的技術措施及技術知道,負責電點火檢測、導火索連接、點火器材檢查、炮筒安裝、防火、防雨、個人防護裝備的落實及技術指導,參加故障的調查分析、排除,提出技術改進措施。
3.一名副總指揮具體負責后勤保障工作。
4.其他燃放專業技術人員具體按安全操作規程的要求,根據領導下達給自己的各項任務,不折不扣的做好安裝炮筒、點火器材保養檢測等各項工作,服從命令,聽從指揮,做好自身的安全防護措施。
六、有關器材和燃放產品的運輸、儲存及保管安全措施
1.燃放產品和器材的運輸
我公司持當地市公安(消防局)核發的“危爆物品購買證”和“爆炸物品運輸證”用危險品專用運輸車輛從瀏陽出發運至指定的燃放地點。
2.燃放產品的儲存和保管安全措施
進入燃放現場的箱式焰火產品車輛抵達后,燃放的焰火產品不需卸車,暫存于危險品專用車廂內,車輛停放在燃放現場合適位置(具體由消防管理部門審定),并請主管部門增派專人晝夜協助看守。
3.燃放時安全距離與安全警戒范圍工程的要求,請公安部門對半徑1000米以內的路段、工廠、企業單位、涉外單位、具名住宅等采取相應的安全警戒。
4.事故應急處理措施:
(1)萬一在燃放過程中有瞎炮、啞炮發生,待燃放結束10分鐘后由我們派技術人員進行檢查,然后取出帶回廠做技術分析后妥善銷毀。
(2)燃放過程中如出現低炸、火險造成現場人員受傷應及時將傷員轉移給救護人員搶救,及時報告指揮部,駐消防車及時將火險撲滅。
七、焰火燃放安全措施
1.我公司將嚴格按照生產出口煙花與要求,精選原料,達到產品合格率100%,嚴格把產品質量關。
2.產品用符合出口要求的紙箱裝箱,用危險品專用集裝箱運輸,專業危險押運人員負責押運,保證貨物安全抵達目的地。
3.安裝作業的管理
(1)安裝作業前應對燃放現場進行清理,清除易引起火災的雜物,檢查了解燃放場地周圍400米半徑范圍內的情況,根據當天風向和現場地形,合理安排炮位和燃放點,并留出足夠寬度的通道和燃放人員的安全停留位置。
(2)在安裝作業地段,必須設置明顯的工作范圍標志并安排警戒人員,在接近交通要道的方位或地段設置保護屏障。
(3)進入作業現場的工作人員,要佩戴胸標和臂標及鋼盔,安裝作業時間內,嚴禁與安裝作業無關的人員進入現場參觀,嚴禁煙火。
(4)裝填作業前,現場技術人員應對炮位逐個檢查驗收,檢查內容包括:炮筒的穩定性、垂直度、筒與筒的間距是否合理等。
(5)裝填作業應專人負責,嚴格按照設計編排要求,將禮花彈準確裝填進高計炮位中,裝填時應將禮花彈提升兩次,檢查有無筒隙過大現象,每個禮花彈用防水塑料袋裝好入炮筒,筒口用防水錫箔紙扎緊,再用塑料防雨布蓋住,這樣可防止下雨受潮,導火線連接完畢后,由在場技術人員進行再次檢查。
(6)燃放作業現場,我公司設1名總指揮,2名副總指揮,3名電控操作人員。
(7)禮花彈燃放彩用現代組合遙控電點火,一筒一彈,確保禮花彈發射高度不受筒溫,筒內殘渣等影響,從而保證在燃放過程中不發生瞎炮,啞炮,出筒低炸,禮花彈升空爆炸后,拋散藥離地面50-80米高度內全部熄滅,保證不發生火險和人身傷害事故。
(8)遠距離電控點火,并用專用起爆檢測儀電點火頭及導線網絡,確保每組點火成功,燃放作業人員穿防火工作服,戴工作帽,保證了現場燃放人員的安全。
4、由公安管理部門、主辦單位、燃放單位組成焰火晚會指揮部,統一指揮燃放技術及操作、安全警戒、交通管制、消防、救護等各項工作,燃放場地周邊建議停放消防車三輛,救護車一輛,對燃放點為中心500米半徑內進行警戒,必要時對相關路面進行交通管理制,嚴禁無關人員及車輛進入,建議由主辦單位提供配備必要的通訊器材,以便聯絡協調。
5.燃放完畢,待燃放單位檢查完畢,指揮長在收到確認安全的報告后,方可下達解除警戒命令、執行警戒任務的人員方準離開警戒崗位。
八、風雨防護措施
1.出廠產品的防雨措施
為配合焰火燃放,我們所生產的煙花產品均配有防火塑料袋,防水快引,防火點火用具等全套防水、防火專用產品。
2.路途運輸中的防雨辦法
運送燃放的花炮產品,全部由危爆專用貨柜車運載至目的地,該
車型具有防水、方火、方爆等性能,能保證產品的安全抵達以及防范風雨、水火的侵襲。
3.產品存放中的管理
所有燃放產品運到燃放方地點后,花炮產品不需卸車,暫存于危險品專用車廂內,車輛停放在燃放現場的合適位置(具體由消防管理部門審定),并請主管部門增派專人晝夜管理,看守。車輛中的每箱產品都用防雨塑料袋包裝封嚴,免受雨水侵襲。
4.燃放現場的防護方案
在每處產品的擺放發射點,都有專用的整體雨蓬遮擋風雨,保證產品在發射燃放的過程中少受風雨影響。而且,萬一預測有雨,我們還可發射100發12寸的“響天雷”防雨彈,將天上的云層散開,延緩風雨的來襲。
其他一切防雨措施都考慮并防雨到位,并將所有的防火布、防雨用具等準備到位隨時待命。
5.燃放現場的防風、防煙霧措施
對于大型的燃放,為了防止現場的風向影響,以及無風狀態下,對驅散煙霧等方面的考慮,我們可以設計多個燃放點輪流發射煙花。這樣既不會被煙云遮擋觀眾的視線,從而影響煙花的燃放效果,同時也可最大限度的避免大風狀態下,煙花在天空的綻放布局的整體感不受影響。
另外我們還會生產部分無煙產品,將無風或微風狀態下的煙霧影響降到最低程度。
所有這些措施,我們都會在焰火燃放前,在對當日的風向和風級,進行專業和專門的設計安排,竭盡全力的做到萬無一失。
篇2:某大型焰火燃放安全預案
一、燃放技術
對于任何一次燃放,不管規模的大小,我們都將抽調精兵強將,配合主管部門、主辦部門嚴格把好產品質量關,堅決服從監督管理,把最好的焰火產品奉獻給首都人民。
二、安全警戒
焰火燃放點實行封閉管理,燃放作業人員現場組織,現場監護,管理人員憑“焰火燃放區工作證”進入燃放現場。警戒區域內禁止明火和無關人員進入;前期工作階段警戒范圍內燃放區域半徑500米,燃放警戒范圍偉半徑800米。
三、交通管制
建議請交通管理部門在燃放點四周邊相應部位配備3臺消防車,燃放點配備一些水桶、拖把、滅火器等簡易滅火器材,請主辦單位落實,堅決服從消防部門及主辦單位的現場監督管理。
四、救護
為防止萬一,燃放現場附近應派駐救護車輛及相關救護人員和醫療器械,請由主管部門負責聯系落實。
五、現場人員分工、崗位、職責
燃放作業現場,設1名指揮,2名副總指揮,10名以上名專業技術人員。
1.總指揮為整場焰火燃放總負責,保持與有關部門的緊密聯絡,下達各項工作任務,及時研究解決安全施工中的問題,負責對本公司所有參加燃放工作人員進行安全檢查、遵守操作規程,最受紀律等法規教育,正確引導好和檢查好燃放人員技術操作以及各項工作任務。
2.一名副總指揮具體負責燃放工程的技術設計及組織實施方案的編排、審核、落實工作,指導現場安全施工,檢查安全質量,負責審定瞎炮、啞炮、低炸等事故處理的技術措施及技術知道,負責電點火檢測、導火索連接、點火器材檢查、炮筒安裝、防火、防雨、個人防護裝備的落實及技術指導,參加故障的調查分析、排除,提出技術改進措施。
3.一名副總指揮具體負責后勤保障工作。
4.其他燃放專業技術人員具體按安全操作規程的要求,根據領導下達給自己的各項任務,不折不扣的做好安裝炮筒、點火器材保養檢測等各項工作,服從命令,聽從指揮,做好自身的安全防護措施。
六、有關器材和燃放產品的運輸、儲存及保管安全措施
1.燃放產品和器材的運輸
我公司持當地市公安(消防局)核發的“危爆物品購買證”和“爆炸物品運輸證”用危險品專用運輸車輛從瀏陽出發運至指定的燃放地點。
2.燃放產品的儲存和保管安全措施
進入燃放現場的箱式焰火產品車輛抵達后,燃放的焰火產品不需卸車,暫存于危險品專用車廂內,車輛停放在燃放現場合適位置(具體由消防管理部門審定),并請主管部門增派專人晝夜協助看守。
3.燃放時安全距離與安全警戒范圍工程的要求,請公安部門對半徑1000米以內的路段、工廠、企業單位、涉外單位、具名住宅等采取相應的安全警戒。
4.事故應急處理措施:
(1)萬一在燃放過程中有瞎炮、啞炮發生,待燃放結束10分鐘后由我們派技術人員進行檢查,然后取出帶回廠做技術分析后妥善銷毀。
(2)燃放過程中如出現低炸、火險造成現場人員受傷應及時將傷員轉移給救護人員搶救,及時報告指揮部,駐消防車及時將火險撲滅。
七、焰火燃放安全措施
1.我公司將嚴格按照生產出口煙花與要求,精選原料,達到產品合格率100%,嚴格把產品質量關。
2.產品用符合出口要求的紙箱裝箱,用危險品專用集裝箱運輸,專業危險押運人員負責押運,保證貨物安全抵達目的地。
3.安裝作業的管理
(1)安裝作業前應對燃放現場進行清理,清除易引起火災的雜物,檢查了解燃放場地周圍400米半徑范圍內的情況,根據當天風向和現場地形,合理安排炮位和燃放點,并留出足夠寬度的通道和燃放人員的安全停留位置。
(2)在安裝作業地段,必須設置明顯的工作范圍標志并安排警戒人員,在接近交通要道的方位或地段設置保護屏障。
(3)進入作業現場的工作人員,要佩戴胸標和臂標及鋼盔,安裝作業時間內,嚴禁與安裝作業無關的人員進入現場參觀,嚴禁煙火。
(4)裝填作業前,現場技術人員應對炮位逐個檢查驗收,檢查內容包括:炮筒的穩定性、垂直度、筒與筒的間距是否合理等。
(5)裝填作業應專人負責,嚴格按照設計編排要求,將禮花彈準確裝填進高計炮位中,裝填時應將禮花彈提升兩次,檢查有無筒隙過大現象,每個禮花彈用防水塑料袋裝好入炮筒,筒口用防水錫箔紙扎緊,再用塑料防雨布蓋住,這樣可防止下雨受潮,導火線連接完畢后,由在場技術人員進行再次檢查。
(6)燃放作業現場,我公司設1名總指揮,2名副總指揮,3名電控操作人員。
(7)禮花彈燃放彩用現代組合遙控電點火,一筒一彈,確保禮花彈發射高度不受筒溫,筒內殘渣等影響,從而保證在燃放過程中不發生瞎炮,啞炮,出筒低炸,禮花彈升空爆炸后,拋散藥離地面50-80米高度內全部熄滅,保證不發生火險和人身傷害事故。
(8)遠距離電控點火,并用專用起爆檢測儀電點火頭及導線網絡,確保每組點火成功,燃放作業人員穿防火工作服,戴工作帽,保證了現場燃放人員的安全。
4、由公安管理部門、主辦單位、燃放單位組成焰火晚會指揮部,統一指揮燃放技術及操作、安全警戒、交通管制、消防、救護等各項工作,燃放場地周邊建議停放消防車三輛,救護車一輛,對燃放點為中心500米半徑內進行警戒,必要時對相關路面進行交通管理制,嚴禁無關人員及車輛進入,建議由主辦單位提供配備必要的通訊器材,以便聯絡協調。
5.燃放完畢,待燃放單位檢查完畢,指揮長在收到確認安全的報告后,方可下達解除警戒命令、執行警戒任務的人員方準離開警戒崗位。
八、風雨防護措施
1.出廠產品的防雨措施
為配合焰火燃放,我們所生產的煙花產品均配有防火塑料袋,防水快引,防火點火用具等全套防水、防火專用產品。
2.路途運輸中的防雨辦法
運送燃放的花炮產品,全部由危爆專用貨柜車運載至目的地,該
車型具有防水、方火、方爆等性能,能保證產品的安全抵達以及防范風雨、水火的侵襲。
3.產品存放中的管理
所有燃放產品運到燃放方地點后,花炮產品不需卸車,暫存于危險品專用車廂內,車輛停放在燃放現場的合適位置(具體由消防管理部門審定),并請主管部門增派專人晝夜管理,看守。車輛中的每箱產品都用防雨塑料袋包裝封嚴,免受雨水侵襲。
4.燃放現場的防護方案
在每處產品的擺放發射點,都有專用的整體雨蓬遮擋風雨,保證產品在發射燃放的過程中少受風雨影響。而且,萬一預測有雨,我們還可發射100發12寸的“響天雷”防雨彈,將天上的云層散開,延緩風雨的來襲。
其他一切防雨措施都考慮并防雨到位,并將所有的防火布、防雨用具等準備到位隨時待命。
5.燃放現場的防風、防煙霧措施
對于大型的燃放,為了防止現場的風向影響,以及無風狀態下,對驅散煙霧等方面的考慮,我們可以設計多個燃放點輪流發射煙花。這樣既不會被煙云遮擋觀眾的視線,從而影響煙花的燃放效果,同時也可最大限度的避免大風狀態下,煙花在天空的綻放布局的整體感不受影響。
另外我們還會生產部分無煙產品,將無風或微風狀態下的煙霧影響降到最低程度。
所有這些措施,我們都會在焰火燃放前,在對當日的風向和風級,進行專業和專門的設計安排,竭盡全力的做到萬無一失。
篇3:工作人員血源性病原體職業接觸應急處理預案
工作人員血源性病原體職業接觸應急處理預案
本規定中血源性病原體職業接觸是指:醫務人員在工作中,意外通過眼、口、鼻及其他粘膜、破損皮膚或或胃腸道外途徑(針刺、人咬傷、擦傷和割傷等途徑穿透皮膚或粘膜屏障)接觸HBV、HCV、HIV、梅毒等血源性病原體的狀態。
醫院工作人員發生血源性病原體職業接觸后,應立即按下述程序處理:
一、局部處理
1. 肥皂液和流動清水清洗污染局部皮膚。
2. 污染黏膜時,應用大量生理鹽水反復對黏膜進行沖洗;
3. 如有傷口時,輕輕由近心端向遠心端擠壓傷口,避免擠壓傷口局部,盡可能擠出損傷處的血液, 再用肥皂液和流動水沖洗傷口。
4.受傷部位的傷口沖洗后,應當用消毒劑,如用70%酒精或者0.5%碘伏進行消毒,并包扎傷口。
二、報告程序
1.在局部處理完成后,報告醫院感染管理科并填寫職業接觸登記表備案。
2.由醫院感染管理科對接觸者進行風險評估、調查,內容包括:接觸血源性病原體的類型、途徑、接觸后局部處理情況、職業接觸級別、病毒載量水平等評估感染風險、接觸者預防接種、免疫情況、對同時接觸多種血源性病原體的情況進行分析;必要時征得源患者同意后進行經血傳播疾病病原檢測 。
3.發生HIV接觸后,由醫院感染管理科負責向疾病預防控制部門報告(西安市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科:85521006 85525625 節假日:衛曉麗 13060422155)。
三、根據接觸病原體的種類采取相應的預防處置措施。
(一)乙型肝炎病毒(HBV)
1.對接觸者抽血檢測抗原抗體情況,了解既往免疫狀態。
2.無保護性抗體者,應在24小時內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并接種乙肝疫苗。
3.有保護性抗體者或為乙肝病毒感染者,無需處理。
4.在最后一劑疫苗接種1個月~2個月之后進行病毒抗體追蹤檢測。
(二)丙型肝炎病毒(HCV)
1.對接觸者抽血檢測抗體情況,了解既往狀態。
2.無接觸后預防措施。
3.接觸6周后檢測病毒RNA;6個月之后進行丙型肝炎抗體追蹤檢測。
(三)艾滋病病毒(HIV)
1.對接觸者抽血檢測抗體情況,了解既往狀態。
2.由疾控部門組織專家對接觸者進行評估,需要時由疾控部門向接觸者發放阻斷劑;追蹤檢測可在疾控部門或本院檢驗科進行。
3.接觸后的第4周、第8周、第12周及6個月時對艾滋病病毒抗體進行檢測。
(四)梅毒
1.對接觸者抽血檢測抗體情況,了解既往狀態。
2.預防性應用長效青霉素。
3.接觸后3個月檢測梅毒抗體。
(五)若發生其它血源性傳播疾病職業接觸,由傳染科、防保科、醫院感染管理科共同制定預防處理方案。根據疾病的平均潛伏期進行追蹤檢測。
四、群體性職業接觸處理報告、處理
1.報告程序:當醫院感染管理科接到3名以上工作人員在從事針對同一源患者的醫療活動而發生的血源性病原體職業接觸事件,立即進行核實、調查,確定為群體性職業接觸事件者向院領導匯報。
2.風險評估:由醫院感染管理科對接觸者進行風險評估、調查,內容包括:接觸人數、接觸血源性病原體的類型、途徑、接觸后局部處理情況、接觸者預防接種、免疫情況、對同時接觸多種血源性病原體的情況進行分析。
3.預防處置措施:
①對于HBV、HCV、梅毒等血源性病原體的群體性接觸事件,由醫院感染管理科依據血源性病原體的類型、暴露級別、接觸者免疫狀況等因素指導接觸者進行相應的檢測、預防用藥、免疫接種,并進行隨訪、監測。
②對于HIV群體性接觸事件,盡快向疾病預防控制部門報告;由疾控部門組織專家對接觸者進行評估,需要時由疾控部門向暴露者發放阻斷劑;追蹤檢測可在疾控部門或本院檢驗科進行。
五、預防處置費用及補償政策:
(一)本院正式職工及合同制人員發生血源性病原體職業接觸,各項檢測、預防用藥、免疫接種費用均由醫院承擔。進修、實習、試工人員在醫院工作期間發生職業接觸,其檢測費用由醫院承擔,但預防用藥及免疫接種費用由個人自付。
(二)發生職業接觸的醫務人員在隨訪期內確診已感染了血源性疾病,參考損傷時執行醫務人員職業防護規定程度,醫院給予適當的補償:
1.按照規定防護發生意外傷害的感染者,按照工傷申報程序進行申報鑒定,在鑒定結果未確定前,醫院承擔醫保費用中的全部自付部分,鑒定結果出來后按結果規定對待。
2.由于他人的違規操作造成當事人受傷而致感染的,違規者應承擔一定比例的費用及責任。
六、總結、分析:
每年對發生的職業接觸個案進行匯總,確定多發科室、多發人群、多發地點及危險因素;對群體接觸事件的危險因素進行分析,找出醫務人員自身防護不足之處,進行相關知識培訓、補充防護用品等,將接觸機率降至最低。
本預案與國家或上級部門法規有不符之處,按照國家或上級發布的法規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