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樁基工程應急預案專項方案
1、目的
為了保護天津LG渤化VCM/EDC項目樁基工程從業人員在施工過程中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保證本公司在出現生產安全事故時,能夠及時進行應急救援,從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生產安全事故給本公司及本公司員工所造成的損失,成立項目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小組。
當施工現場發生高空墜落、物體打擊、觸電、火災等意外事故情況時,應急準備和響應小組成員必須準確、迅速地按照應急預案的處理流程進行操作。注意保護事故現場,全力搶救傷員并且及時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有關情況。全體成員應齊心協力平息災害和防止事態的擴大、蔓延,盡最大的努力將災害控制在最小范圍。
2、重大風險
A:高空墜落、物體打擊事故
B:火災
C:施工機具傷害、觸電事故
3、應急準備和響應組織準備
3.1適用范圍:
適用于天津LG渤化VCM/EDC項目樁基工程施工全體人員、全部生產過程。
3.2應急準備和響應小組成員職責:
組?長:×××
⑴負責領導、組織應急預備方案措施的策劃;
⑵負責對所編制的應急預案作好人員安排及必要的資金準備;
⑶負責環境與職業健康安全方面,相關方的投訴的管理和監督,定期領導檢查、驗證應急措施及設施是否滿足要求;
⑷負責應急預案情況的報告,并指揮應急小組進行應急搶救及補救;及時通知有關部門及單位進行應急求助等工作;
⑸負責領導事故調查及追究肇事者的責任,并進行處理;負責逐級上報,項目部、公司按國家規定向地方有關部門報告。
副組長:×××
⑴在組長領導下負責編制應急預案措施并實施演習(條件許可);
⑵開工前向各施工管埋人員進行應急預案交底必要時向全體員工進行交底并記錄;
⑶定期檢查、驗證應急措施及設施是否滿足要求;
⑷在組長不在的情況下代替組長行使權、責;
⑸對應急事故進行搶救,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的進一步擴大;
⑹主持事故的調查和分析,并把結果和處理意見匯報告給組長。
安全負責人:×××
⑴參與編制應急預案措施;
⑵在組長、副組長不在的情況下代替其行使權、責;
⑶負責定期檢查、驗證應急措施及設施是否滿足要求,并監督實施。
⑷負責對各機組機長及各施工操作人員進行應急預案交底并記錄;
⑸負責監督各機長在各階段對施工作業人員的環境與職業健康安全的交底工作并檢查實施效果;
⑹負責對緊急預案進行培訓演習;
⑺對發生的應急事故進行搶救,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的進一步擴大;
⑻負責事故的調查和分析,并把調查結果形成記錄報告給組長;
⑼負責追究肇事者和責任人的責任,按有關規定對肇事者和責任人進行處罰,并對其進一步的進行教育。
其它組員
⑴參與編制應急預案措施;
⑵經常檢查、驗證應急措施及設施是否滿足要求;并具體落實;
⑶負責經常對施工操作人員進行應急預案交底并記錄;
⑷參加緊急預案的培訓及具體實施演習;
⑸對發生的應急事故進行搶救及現場看護,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的進一步擴大;
⑹參加事故的調查和分析,并提供事故線索。
3.3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組織成員經培訓或演習,掌握并且具備現場救援救護的基本技能。
3.4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程序
如發生產安全事故立即上報,具體上報程序如下:
現場第一發現人——現場管理人員——現場應急救援小組組長——向上級部門報告。
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后,應急救援組織立即啟動如下應急救援程序:
現場發現人:向現場管理人員報告
現場管理人員:控制事態保護現場組織搶救,疏導人員。
現場應急救援小組組長:組織組員進行現場急救,組織車輛保證道路暢通,送往附近某醫院。并向上級領導匯報。
3.5應急救援小組職責:
⑴組織檢查各施工現場及其它生產部門的安全隱患,落實各項安全生產責任制,貫徹執行各項安全防范措施及各種安全管理制度。
⑵進行教育培訓,使小組成員掌握應急救援的基本常識,同時具備安全生產管理相應的素質水平,小組成員定期對職工進行安全生產教育,提高職工安全生產技能和安全生產素質。
⑶制定生產安全應急救援預案,制定安全技術措施并組織實施,確定企業和現場的安全防范和應急救援重點,有針對性的進行檢查、驗收、監控和危險預測。
4、施工現場的應急處理設備和設施管理
4.1應急電話
4.1.1小組成員聯系電話
姓名
聯系電話
職務
備注
組長
副組長
安全負責人
4.1.2應急電話的正確使用
工傷事故現場重病人槍救應撥打120救護電話,請醫療單位急救。火警、火災事故應撥打119火警電話,請消防部門急救。發生搶劫、偷盜、斗毆等情況應撥打報警電話110,向公安部門報警。在施工過程中保證通訊的暢通,以及正確利用好電話通訊工具,可以為現場事故應急處理發揮很大作用。
4.1.3電話報救須知
撥打電話時要盡量說清楚以下幾件事:
⑴說明傷情(病情、火情、案情)和已經采取了些什么措施,以便讓救護人員事先做好急救的準備。
⑵講清楚傷者(事故)發生在什么地方,什么路幾號、靠近什么路口、附近有什么特征。
⑶說明報救者單位、姓名(或事故地)的電話或手機號碼以便救護車(消防車、警車)找不到所報地方時,隨時通過電話通訊聯系?;敬蛲陥缶入娫捄?應問接報人員還有什么問題不清楚,如無問題才能掛斷電話。通完電話后,應派人在現場外等候接應救護車,同時把救護車進工地現場的路上障礙及時予以清除,以利救護到達后,能及時進行搶救。
4.2其他應急設備和設施
由于在現場可能會出現一些不安全情況,甚至發生事故,或因采光和照明情況不好,在應急處理時就需配備應急照明,如可充電工作燈、電筒、油燈等設備。
由于現場有危險情況,在應急處理時就需有用于危險區域隔離的警戒帶、各類安全禁止、警告、指令、提示標志牌。
有時為了安全逃生、救生需要,還必須配置安全帶、安全繩、擔架等專用應急設備和設施工具。
5、主要應急預案措施
5.1高空墜落、物體打擊
當發生人員高空墜落或物體打擊時,現場第一發現人員應立即報告現場管理人員(或直接報告項目經理),現場管理人員到達事故現場了解情況的同時應立即撥打電話(138××××××××)報告項目經理(組長)并及時地對傷員進行包扎、搶救(如組長不在可以報告給副組長或其他組員,電話號碼見應急電話簿)。
組長聽取匯報情況后應根據傷員受傷的嚴重程度和受傷人數,決定是否撥打120急救電話或申請外援或通知現場人員立即把傷員送往醫院;同時立即指揮應急小組帶上簡單的醫療用品趕到現場,應急小組人員最多在5分鐘之內必須趕到現場,在未將傷員送抵醫院的時間內,應急小組人員需根據傷員的受傷情況對傷員進行簡單、必要地搶救(注意:若高空墜落比較嚴重,非專業醫療人員不能將傷者隨便移動以免骨胳錯位),并盡快把傷者送到就近醫院進行救治,而且需安排專人負責在醫院的看護工作,事故現場由應急小組成員進行專門看護、對圍觀人員進行疏散;由組長及副組長、安全負責人等對事故現場進行調查、分析,對安全措施不完善的立即采取補救措施;調查清事故發生的原因后上報上級有關部門及有關單位。
5.2火災
當發生火災時,首先發現人員應立即報告現場管理人員,現場管理人員視火災情況組織人員進行滅火和搶救傷員、疏散人群;并立即撥打(138××××××××)報告項目經理(組長)(如經理不在可以報告給副組長或其他組員,電話號碼見應急電話簿)。組長聽取匯報情況后根據火災的嚴重成度,撥打119消防電話及申請外援,如有火災受傷者通知現場人員立即把傷員送往醫院救治,同時立即指揮應急小組趕到現場,應急小組人員帶上消防器具最多在5分鐘之內必須趕到現場,進行火災撲救工作,火災傷亡者一般多為煙熏至死,所以第一就是排煙,讓傷者脫離火災現場,進行傷員搶救,疏散人群,同時組織滅火工作,直到消防單位撲救人員來后聽從消防人員的指揮,事故消除后,由組長及副組長、安全負責人等對事故現場進行調查、分析對安全措施不完善的立即采取補救措施;調查清事故發生的原因后上報上級有關部門及有關單位。
干粉滅火器使用方法
⑴該滅火器筒內充裝的是磷酸銨鹽(A、B、C)干粉,以及作為驅動力的氮氣??蓳錅绻腆w易燃物(A類)、易燃液體及可融化固體(B類)、易燃氣體(C類)和帶電器具的初起火災。
⑵拔出黑色拉環狀保險銷。
⑶將滅火器噴口對準火焰根部,按下壓把,滅火器噴嘴就會噴出粉霧狀滅火劑,迅速將火撲滅。
⑷使用時噴嘴與火的距離要近些,千萬不要超過2米,否則,藥粉不能完全發揮作用
⑸滅火器要放在醒目易取的地方,以免發生火險時,手忙腳亂,延誤撲救時機。
⑹要避免潮濕、雨淋、暴曬、烘烤或者腐蝕性的環境。
⑺要經常檢查壓力表顯示的壓力是否正常,有問題要及時檢修。?
⑻滅火器一經噴射使用后,必須重新充裝藥劑,方能再次有備無患。
5.3觸電
當發生觸電時,首先發現人員應立即切斷電源或使觸電者立即擺脫電源,并報告現場管理人員,現場管理人員立即撥打138××××××××報告項目經理(組長);如經理不在可以報告給技術負責人(副組長)或其他組員,電話號碼見應急電話簿);并立即對觸電者進行搶救,或找有經驗的電工人員對觸電者進行搶救。組長聽取匯報情況后根據觸電傷情的嚴重程度,撥打120急救電話及申請外援,同時立即指揮應急小組趕到現場,應急小組人員帶上簡單的醫療用品最多在5分鐘之內必須趕到現場,立即組織現場立即進行傷員搶救,根據傷者具體情況進行以下常見的三種搶救措施:1、若傷者有呼吸沒有心跳可用胸部擠壓法;2、若有心跳沒有呼吸可用人工呼吸法;3、若兩者都沒有胸部擠壓和人工呼吸同時進行;直到醫院醫務人員趕到現場,聽從醫務人員按排,并派專人負責在醫院的看護工作,事故現場由應急小組成員進行專門看護;由組長及副組長、安全負責人等對事故現場進行調查、分析對安全措施不完善的立即采取補救措施,調查清事故發生的原因后上報上級有關部門及有關單位。
6、嚴重創傷出血傷員的現場急救
創傷性出血現場急救是根據現場現實條件及時地、正確地采取暫時性地止血,清潔包扎,固定和運送等方面措施。
6.1燒傷
6.1.1盡快脫去著火或沸液浸漬的衣服,特別是化纖衣服。以免著火衣服和衣服上的熱源繼續作用,使創面加大加深。
6.1.2用水將火澆滅,或跳入附近水池。
6.1.3迅速臥倒后,慢慢的在地上滾動,壓滅火焰。禁止傷員衣服著火時站立或奔跑呼叫,以防增加頭面部燒傷后吸入性損傷。
6.1.4迅速離開密閉和通風不良的現場,以免發生吸入性損傷和窒息。
6.1.5用身邊不易燃的材料,如毯子、雨衣、大衣、棉被等,最好是阻燃材料,迅速覆蓋著火處,使與空氣隔絕。
6.1.6冷療。熱力燒傷后及時冷療可防止熱力繼續作用于創面使其加深,并可減輕疼痛、減少滲出和水腫。因此如有條件,熱力燒傷后宜盡早進行。越早效果越好。方法是將燒傷創面在自來水籠頭下淋洗或浸入水中(水溫以傷員能忍受為準,一般為15~20℃,熱天可在水中加冰塊),后用冷水浸濕的毛巾、紗墊等敷于創面。時間無明確限制,一般掌握到冷療之后不再劇痛為止,多需0.5--1小時。冷療一般適用于中小面積燒傷,特別是四肢的燒傷。對于大面積燒傷,冷療并非完全禁忌,但由于大面積燒傷采用冷水浸泡,傷員多不能忍受,特別是寒冷季節。為了減輕寒冷的刺激,如無禁忌,可適當應用鎮靜劑,如*、*等。
6.1.7迅速送醫院搶救,轉運時應快速、少顛簸,防止和減少創面污染。
6.2高空墜落
高空墜落是指,從高處墜落,受到高速的沖擊力,使人體組織和器官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壞而引起的損傷。通常有多個系統或多個器官的損傷,嚴重者當場死亡。
急救方法:
⑴去除傷員身上的用具和口袋中的硬物。
⑵在搬運和轉送過程中,頸部和軀干不能前屈或扭轉,而應使脊柱伸直,絕對禁止一個抬肩一個抬腿的搬法,以免發生或加重截癱。
⑶創傷局部妥善包扎,但對疑顱底骨折和腦脊液漏患者切忌作填塞,以免導致顱內感染。
⑷頜面部傷員首先應保持呼吸道暢通,撤除假牙,清除移位的組織碎片、血凝塊、口腔分泌物等,同時松解傷員的頸、胸部鈕扣。若舌已后墜或口腔內異物無法清除時,可用12號粗針穿刺環甲膜,維持呼吸、盡可能早作氣管切開。
⑸復合傷要求平仰臥位,保持呼吸道暢通,解開衣領扣。
⑹周圍血管傷,壓迫傷部以上動脈干至骨骼。直接在傷口上放置厚敷料,繃帶加壓包扎以不出血和不影響肢體血循環為宜,常有效。當上述方法無效時可慎用止血帶,原則上盡量縮短使用時間,一般以不超過1小時為宜,做好標記,注明上止血帶時間。
⑺有條件時迅速給予靜脈補液,補充血容量。
⑻快速平穩地送醫院救治
6.3觸電
觸電是由于電流通過人體所致的損傷。大多數是因人體直接接觸電源所致,也有被數千伏以上的高壓電或雷電擊傷。
接觸1000伏以上的高壓電多出現呼吸停止,200伏以下的低壓電易引起心肌纖顫及心搏停止,220~1000伏的電壓可致心臟和呼吸中樞同時麻痹。觸電局部可有深度灼傷,而呈焦黃色,與周圍正常組織分界清楚,有2處以上的創口,1個入口、1個或幾個出口,重者創面深及皮下組織、肌腱、肌肉、神經,甚至深達骨骼,呈炭化狀態。
急救方法:
⑴立即切斷電源,或用不導電物體如干燥的木棍、竹棒或干布等物使傷員盡快脫離電源。急救者切勿直接接觸觸電傷員,防止自身觸電而影響搶救工作的進行。
⑵當傷員脫離電源后,應立即檢查傷員全身情況,特別是呼吸和心跳,發現呼吸、心跳停止時,應立即就地搶救。
輕癥:即神志清醒,呼吸心跳均自主者,傷員就地平臥,嚴密觀察,暫時不要站立或走動,防止繼發休克或心衰。
呼吸停止,心搏存在者,就地平臥解松衣扣,通暢氣道,立即口對口人工呼吸,有條件的可氣管插管,加壓氧氣人工呼吸。亦可針刺人中、十宣、涌泉等穴,或給予呼吸*(如山梗菜堿、*、可拉明)。
心搏停止,呼吸存在者,應立即作胸外心臟按壓。
呼吸心跳均停止者,則應在人工呼吸的同時施行胸外心臟按壓,以建立呼吸和循環,恢復全身器官的氧供應。現場搶救最好能兩人分別施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臟按壓,以1:5的比例進行,即人工呼吸1次,心臟按壓5次。如現場搶救僅有1人,用15:2的比例進行胸外心臟按壓和人工呼吸,即先作胸外心臟按壓15次,再口對口人工呼吸2次,如此交替進行,搶救一定要堅持到底。
處理電擊傷時,應注意有無其他損傷。如觸電后彈離電源或自高空跌下,常并發顱腦外傷、血氣胸、內臟破裂、四肢和骨盆骨折等。如有外傷、灼傷均需同時處理。
現場搶救中,不要隨意移動傷員,若確需移動時,搶救中斷時間不應超過30秒。移動傷員或將其送醫院,除應使傷員平躺在擔架上并在背部墊以平硬闊木板外,應繼續搶救,心跳呼吸停止者要繼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在醫院醫務人員未接替前救治不能中止。
6.4骨折
開放性骨折診斷較易,閉合性骨折其局部多有腫脹、畸形。壓痛及軸心叩擊痛是判斷有無移位骨折及外觀有無畸形骨折的重要依據。傷處有異?;顒蛹肮遣烈羰窃\斷骨折的確定性體征。若骨折已明確診斷則不應再做此項檢查。
急救方法:
⑴肢體骨折可用夾板和木棍、竹竿等將斷骨上、下方兩個關節固定,若無固定物,則可將受傷的上肢綁在胸部,將受傷的下肢同健肢一并綁起來,避免骨折部位移動,以減少疼痛,防止傷勢惡化。
⑵開放性骨折,伴有大出血者,先止血,再固定,并用干凈布片或紗布覆蓋傷口,然后速送醫院救治。切勿將外露的斷骨推回傷口內。若在包扎傷口時骨折端已自行滑回創口內,則到醫院后,須向負責醫生說明,提請注意。
⑶疑有頸椎損傷,在使傷員平臥后,用沙土袋(或其他代替物)放置頭部兩側以使頸部固定不動。
⑷腰椎骨折應將傷員平臥在硬木板(或門板)上,并將腰椎軀干及兩下肢一同進行固定預防癱瘓。搬運時應數人合作,保持平穩,不能扭曲。平地搬運時傷員頭部在后,上樓、下樓、下坡時頭部在上,搬運中應嚴密觀察傷員,防止傷情突變。
⑸送醫院診治。
6.5人工呼吸
一個人呼吸停止后2-4分鐘內便會死亡,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對病人實行口對口的人工呼吸,將有起死回生的可能。
操作要領:
⑴病人仰臥,面部向上,頸后部(不是頭后部)墊一軟枕,使其頭盡量后仰。?
⑵挽救者位于病人頭旁,一手捏緊病人鼻子,以防止空氣從鼻孔漏掉。同時用口對著病人的口吹氣,在病人胸壁擴張后,即停止吹氣,讓病人胸壁自行回縮,呼出空氣。如此反復進行,每分鐘約12次。?
⑶吹氣要快而有力。此時要密切注意病人的胸部,如胸部有活動后,立即停止吹氣。并將病人的頭偏向一側,讓其呼出空氣。
注意事項:
⑴成人每次吹氣量應大于800毫升,但不要超過1200毫升。低于800毫升,通氣可能不足;高于2000毫升,常使咽部壓力超過食管內壓,使胃脹氣而導致嘔吐,引起誤吸。
⑵每次吹氣后搶救者都要迅速掉頭朝向病人胸部,以求吸入新鮮空氣。
⑶對小孩3秒一次,一分鐘20次。要規律地、正確地反復進行。
⑷進行4-5次人工呼吸后,應摸摸頸動脈、腋動脈或腹股溝動脈。如果沒有脈搏,必須同時進行心臟按摩。
6.6心臟按摩法
心臟按摩是從體外壓迫一度停止跳動的心臟,使之恢復跳動的一種急救方法。
操作要領:
⑴患者仰臥在硬板上或地上。
⑵搶救者站在或跪在病人側面(左側或右側均可),兩手相迭,將手掌根部放在病人的胸骨下方、劍突之上,借自己身體的重量,以手掌根部用力向下作適度壓陷,然后放松壓力,讓胸廓自行彈起。
⑶如此有規律地以每分鐘60-80次的速度按壓,向下按壓和松開的時間必須相等。按壓的間歇不再使胸部受壓,便于心臟充盈。但手掌根不要抬起離開胸壁,以免改變按壓的正確位置。
注意事項:
⑴搶救者的雙臂應繃直,雙肩應在患者胸骨的正上方,上半身可向前傾斜,利用上半身的體重和肩、臂部肌肉度和寬度應夠大。不然會使壓迫心臟的力量減少了按摩的作用。
⑵如患者在鋼絲床上,應在其背后墊一塊硬板,其長度和寬度應夠大。不然會使壓迫心臟的力量減弱而減小了按摩的作用。
⑶心臟大致位于胸腔的中央。在進行心臟按摩時,一定把一只手掌放在胸骨中央下三分之一處,用另一只手放在前一只手的上面加強力量。
6.7包扎止血法
包扎止血法是指用繃帶、三角巾、止血帶等物品,直接敷在傷口或結扎某一部位的處理措施。
操作要領:
⑴加壓包扎止血法:適用于小動脈、靜脈及毛細血管出血。用消毒紗布墊敷于傷口后,再用棉團、紗布卷、毛巾等折成墊子,放在出血部位的敷料外面,然后用三角巾或繃帶緊緊包扎起來,以達到止血目的。
⑵加墊屈肢上血法:在上肢一小腿出血,在沒有骨折和關節損傷時,可采用屈肢加墊止血。如上臂出血,可用一定硬度、大小適宜的墊子放在腋窩,上臂緊貼胸側,用三角巾、繃帶或腰帶固定胸部:如前臂或小腿出血,可在肘窩或國窩加墊屈肢固定。
⑶止血帶止血法:材料取彈性的橡皮管、橡皮帶。上肢結扎于上臂上三分之一處。下肢結扎于大腿的中部。結扎時應先將傷肢抬高,書部墊上敷料或毛巾等軟織物,將止血帶適當拉長,繞肢體兩周,在外側打結固定。要標明扎止血帶時間,每四十分鐘放松一次。
注意事項:
⑴如傷處有骨折時,須另加夾板固定。傷口內有碎骨或異物存在時,不得應用加壓包扎止血法。
⑵用止血帶止血,一定要扎緊,如果扎得不緊,深部動脈仍有血液流出。?
6.8繃帶包扎法?
用繃帶包扎傷口,目的是固定蓋在傷口上的紗布,固定骨折或挫傷,并有壓迫止血的作用,還可以保護患處。
操作要領:
⑴環形法:此法多用于手腕部,肢體粗細相等的部位。首先將繃帶作環形重疊纏繞。第一圈環繞稍作斜狀;第二、三圈作環形,并將第一圈之斜出一角壓于環形圈內,最后用粘膏將帶尾固定,也可將帶尾剪成兩個頭,然后打結。
⑵蛇形法:此法多用于夾板之固定。先將繃帶按環形法纏繞數圈。按繃帶之寬度作間隔斜著上纏或下纏。
⑶螺旋形法;此法多用于肢體粗細相同處。先按環形法纏繞數圈。上纏每圈蓋住前圈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呈螺旋形。
⑷螺旋反折法:此法應用肢體粗細不等處。先按環形法纏繞。待纏到漸粗處,將每圈繃帶反折,蓋住前圈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依此由下而上地纏繞。
注意事項:
⑴打好繃帶的要領是,不要過緊,也不能過松。不然會引起血液循環不良或松得固定不住紗布。如果沒經驗,打好繃帶后,看看身體遠端有沒有變涼,有沒有浮腫等情況。
⑵打結時,不要在傷口上方,也不要在身體背后,免得睡覺時壓住不舒服。
⑶在沒有繃帶而必須急救的情況下,可用毛巾、手帕、床單(撕成窄條)、長筒尼龍襪子等代替繃帶包扎。?
6.9骨折固定法
當發生骨折事故之后,為了使斷骨不再加重對周圍組織的損傷,為了減輕患者的疼痛和便于醫生的診治,在運送患者去醫院的途中,應進行必要的固定。
操作要領:
⑴肱骨骨折固定法:患者手臂呈屈肘狀,用兩塊夾板固定,一塊放于上臂內側,另一塊放在外側,用繃帶固定。如只有一塊夾板,則夾板放在外側加以固定,用三角巾懸吊傷肢。
⑵大腿骨折固定法:將傷腿拉直,夾板長度上至腋窩,下過腳跟。兩塊夾板放于大腿內、外側;有繃帶或三角巾纏繞固定。
⑶脊柱骨折固定法:病情多較嚴重。嚴禁亂加搬動,應輕巧平穩地在保持脊柱安定狀況下,移至硬板擔架上,用三角巾固定后,及早轉運。切勿扶持患者走動,或躺在軟擔架要上,這樣會使脊柱骨折加重對神經操作,引起終生截癱。
注意事項:
⑴有出血時應先止血和消毒包扎傷口,然后固定骨折。如有休克,同時進行搶救。
⑵對于大腿、小腿和脊椎骨折,一般應就地固定,不要隨便移動患者。
⑶固定力求穩妥牢固,要固定骨折的兩端和上下兩個關節。
⑷上肢固定時,肢體要彎著綁屈肘狀。下肢固定時,肢體要伸直綁。對已用夾板的手臂楨固定作用;還可對無夾板的傷肢想到夾板固定作用。
6.10徒手救護搬運法
危重患者,經過現場急救后,下一個步驟是迅速安全地將病人送往醫院。
操作要領:
⑴扶行法:救護人站于病人一側,使其身體略靠著救護人。
⑵抱持法:將病人抱起。
⑶背負法:將病人背起。如病人臥于地上,救護人可躺其一側,一手緊握傷者肩部,另一手抱其腿,用力翻身,使其伏于救護人背上,而后慢慢起來。
⑷椅托式:甲乙兩人在病人兩側對立,甲以右膝、乙以左膝跪地,各以一手入病人大腿之下互相緊握,另外之手彼此交替搭于肩上,支托患者背部。
⑸雙人拉車式:一個站在病人的頭部,兩手插其腋下,抱入懷內;一個站其足部,立在病人中間,然后步調一致前行。
⑹三人搬運法:三人并排,將患者抱起齊步前進。
注意事項:
⑴搬運抽風患者時,要在其上下牙齒間墊塞紗布或纏上紗布的筷子。
⑵上止血帶的患者,每隔40分鐘放松止血帶一次,每次約1-2分鐘。
⑶途中患者發生呼吸心跳驟停時,要積極搶救。?
⑷患者在車上應橫臥,身體與前進方向成垂直角度。
⑸夏天注意防暑,冬天預防凍傷。
6.11器械救護搬運法
對病情嚴重、路途遙遠又不適于徒手搬運的患者,應用器械救護搬運法。常用的器械有帆布擔架。繩絡擔架和被服擔架多為臨時制成。
操作要領:
⑴繩絡擔架的制作:用木桿或竹竿兩根,橫木兩根,扎成長方形的擔架狀,然后纏上較堅硬的繩索即成。
⑵被服擔架的制作:取兩件衣服或大衣,翻袖向內成兩管,插入木棒兩根,再將鈕扣妥善扣好即成。?
⑶將患者平穩輕巧地移上擔架,患者頭部向后,足部向前,便于觀察。行走時步調一致,并使患者保持在水平狀態。
注意事項:
⑴對脊柱骨折的患者,應用門板或其它硬板擔架,搬運時使其面向下,由3-4人分別用手托其頭、胸、骨盆和腿部,動作一致平放到擔架上;用三角巾或其它寬布帶將患者綁在擔架上以防移動。
⑵對頸椎骨折、高位胸椎骨折的患者,在搬運時,要有專人牽引頭部,患者臥在擔架上,并用沙袋或枕頭墊在頭頸部兩側,避免晃動。
⑶對頭部骨折的患者,一般無須特殊固定。在去醫院的途中,要保持頭部安定,頭稍墊高,頭部兩側放沙袋或枕頭固定,避免頭部來回晃動。
篇2:某管樁基礎工程事故應急預案
管樁基礎工程事故應急預案
"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是黨和國家安全生產工作的方針。安全生產,人人有責,以安全責任為中心,落實層級的責任制,除了要加強安全生產管理,消除事故隱患,防止職工傷亡事故的發生;另一方面對突發事故的發生,要果斷及時處理,采取有效補救措施,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造成不必要的損失?,F根據本項目的情況設立應急組織機構(見下頁),制定應急預案。
施工現場必須配備培訓急救人員,組建急救隊。應配備急救藥箱和擔架,藥箱內配足急救藥品。按消防規定配備足夠的滅火器材,定期更換滅火藥物。
1、發生人員傷亡事故后,施工現場應急處理措施一般規定。
當發生事故時,負傷人員或者最先發現事故的人,應立即報告項目經理或應急小組成員(電話見下頁),并應馬上組織人力現場搶救受傷害者(包括通知醫務人員到現場搶救),根據傷情需要,協助醫務人員送傷者到醫院(急救中心電話120)。
1-1事故發生后,各級人員應保持鎮靜,切實負起本身責任,主動控制局面。要有組織、有指揮和結合實際進行妥善處理。
1-2第一時間進行"救死扶傷",采取措施救護受傷(害)人員,對必須在現場進行緊急搶救的,應采取應急方法如止血、人工呼吸等進行施救。否則必須立即用工地的交通工具或截出租車將傷者送到就近醫院進行搶救。同時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蔓延及擴大。
1-3認真保護事故現場及善后工作。凡與事故有關的物體、痕跡、狀態不得破壞,劃出保護區禁止閑人進入。
應急組織機構
1-4因搶救受傷(害)人員,以及疏導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動現場某些物體時,必須做好現場標記、拍照、錄像或繪制現場簡圖,并寫出書面記錄,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痕跡、物證等。
2、發生火警、火災事故時,施工現場應急處理措施一般規定。
2-1應立即了解起火部位及燃燒的物質,積極搶救傷者及使用施工現場所有消防器材進行滅火自救工作。
2-2迅速準確地撥打119報警。在撥打119時,做到鎮靜撥號,說清火災單位的名稱、地址、電話號碼、燃燒部位、燃燒物質的性能等。
2-3報警后,派專人到約定的路口迎接消防隊。
2-4在消防部門到達前,對易燃、易爆的物質采取正確有效的隔離。根據火場情況,機動靈活地選擇滅火用具。
2-5在撲救現場,應行動統一,如火勢擴大,一般撲救不可能時,應及時組織撤退撲救人員,避免不必要的傷亡。
3、發生事故層級上報時限。
3-1輕傷事故,應在24小時內報告企業負責人、安全管理部門和基層工會組織。
3-2重傷事故,一般情況下,事故單位應在24小時內報上級主管單位,由上級主管單位分別報市有關部門。對涉外有影響的,事故單位應在事故發生后4小時內如實報上級主管單位。
3-3重傷3人或死亡2人的事故,事故單位應在事故發生后4小時內如實報上級主管單位,由上級主管單位分別報市有關部門。
3-4死亡3人以上重大、特別重大死亡事故應在事故發生后2小時內報市人民政府,同時報上級主管單位、市勞動行政部門、工會組織、公安部門。
3-5發生急性中毒、中暑事故,除報上級單位(工程部、黨群部、辦公室)外,應同時報告市衛生行政部門。
3-6發生爆炸物品爆炸事故和火災事故,除報上級主管單位(工程部、質安部、工會)外,應同時報告市公安部門。
4、發生觸電事故的應急措施
4-1觸電急救的要點是動作迅速,救護得法,切不可驚慌失措,束手無策。要貫徹"迅速、就地、正確、堅持"的觸電急救八字方針。發現有人觸電,首先要盡快使觸電者脫離電源,然后根據觸電者的具體癥狀進行對癥施救。
4-2脫離電源的基本方法有:
4-2-1將出事附近電源開關刀關掉、或將電源插頭拔掉,以切斷電源。
4-2-2用干燥的絕緣木棒、竹竿、布帶等物將電源線從觸電者身上撥離或者將觸電者撥離電源。
4-2-3必要時可用絕緣工具(如帶有絕緣柄的電工鉗、木柄斧頭以及鋤頭)切斷電源線。
4-2-4救護人可戴上手套或在手上包纏干燥的衣服、圍巾、帽子等絕緣物品拖曳觸電者,使之脫離電源。
4-2-5如果觸電者由于痙攣手指緊握導線纏繞在身上,救護人可先用干燥的木板塞進觸電者身下使其與地絕緣來隔斷入地電流,然后再采取其它辦法把電源切斷。
4-2-6如果觸電者觸及斷落在地上的帶電高壓線,且尚未確證線路無電之前,救護人員不可進入斷線落地點8~10米的范圍內,以防止跨步電壓觸電。進入該范圍的救護人員應穿上絕緣靴或臨時雙腳并攏跳躍地接近觸電者。觸電者脫離帶電導線后應迅速將其帶至8~10米以外立即開始觸電急救。只有在確證線路已經無電,才可在觸電者離開觸電導線后就地急救。
4-3在使觸電者脫離電源時應注意的事項:
4-3-1未采取絕緣措施前,救護人不得直接觸及觸電者的皮膚和潮濕的衣服。
4-3-2嚴禁救護人直接用手推、拉和觸摸觸電者;救護人不得采用金屬或其它絕緣性能差的物體(如潮濕木棒、布帶等)作為救護工具。
4-3-3在拉拽觸電者脫離電源的過程中,救護人宜用單手操作,這樣對救護人比較安全。
4-3-4當觸電者位于高位時,應采取措施預防觸電者在脫離電源后墜地摔傷或摔死(電擊二次傷害)。
4-3-5夜間發生觸電事故時,應考慮切斷電源后的臨時照明問題,以利救護。
4-3-6觸電者未失去知覺的救護措施:應讓觸電者在比較干燥、通風暖和的地方靜臥休息,并派人嚴密觀察,同時請醫生前來或送往醫院診治(急救電話120)。
5、發生坍(倒)塌事故應急預案
當發生坍(倒)塌事故后,搶救重點是集現場的人力、物力、設備盡快把壓在人上面的土方、構件搬離,受傷者抬出來并立即搶救。
5-1如傷員發生休克,應先處理休克。處于休克狀態的傷員要讓其安靜、保暖、平臥、少動,并將下肢抬高約20度左右,盡快送醫院進行搶救治療(急救中心民話120)。遇呼吸、心跳停止者,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擠壓。
5-2出現顱腦損傷,必須維持呼吸道通暢?;杳哉邞脚P,面部轉向一側,以防舌根下墜或分泌物、嘔吐物吸入,發生喉阻塞。有骨折者,應初步固定后再搬運。遇有陷骨折,嚴重的顱骶骨及嚴重的腦損傷癥狀出現,創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等覆蓋傷口,用繃帶或布條包扎后,及時送就近有條件的醫院治療。
5-3發現脊椎受傷者,創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等覆蓋傷口,用繃或布條包扎后,搬運時,將傷者平臥放在帆布擔架或
硬板上,以免受傷的脊椎移位、斷裂造成截癱或死亡。搶救脊椎受傷者,搬運過程,嚴禁只抬傷者的兩肩與兩腿或單肩脊運。
5-4發現傷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運傷者。應在骨折部位用夾板把傷位置臨時固定,使斷端不再移位或刺傷肌肉,神經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上、下關節為原則,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頭等。無材料的情況下,上肢可固定在身側、下肢與腱側下肢縛在一起。
5-5遇有創傷性出血的傷員,應迅速包扎止血,使傷員保持在頭低腳高的臥位,并注意保暖。
5-6一般傷口小的止血法:先用生理鹽水(0.9%Nacl)常溶液)沖洗傷口,涂上紅藥水,然后蓋上消毒紗布。用繃帶較緊地包扎。
5-7加壓包扎止血法:用紗布、棉花等作軟墊,放在傷口上再包扎,來增強壓力而達到止血。
5-8止血帶止血法:選擇彈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帶或三角巾,巾,帶狀布條等,上肢出血結扎在上臂1/2處(靠近心臟位置),下肢出血者扎在大腿上1/3處(靠近心臟位置)。結扎時,在止血帶與皮膚之間墊上消毒紗布棉墊,每隔25-40分鐘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鐘。
5-9動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時把傷者送往鄰近醫院搶救,運送途中應盡量減少斗簸。同時密切注意傷者的呼吸,脈搏,血壓及傷口的情況。
6、地下管線事故應急措施
6-1施工場應明確管線分布,經向有關部門申報,批準后方可施工,施工前應在管線部位設置標簽,現場專人指揮施工,開挖后裸露的管線應做保護措施。
6-2施工時發生線管破壞事故,應立刻停止施工,保護事故現場,同時向有關部門報告(電信搶修電話:10000、寶安區供電搶修電話:2****7),待搶修單位搶修完畢后方可繼續施工。
6-3施工時發生燃氣管破壞事故,應立刻停止施工,關閉施工電源,疏散現場所有人員到安全地以外,同時報告燃氣單位(搶修電話:2***8),并協助搶修。
6-4事故中造成傷亡,應按本預案1、1-4和3、3-6方法規定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