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某電材廠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某電材廠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2024-07-15 閱讀 1622

引?言

為了保證個人、企業、職工生命財產的安全,為了在因機械設備故障,操作失控等事故而發生突發性重大化學事故時,以最快的速度,有序、有效的搶險搶修實施救援,從而達到盡快控制事態發展,降低事故損失,保護環境,減少環境污染的目標,企業在生產經營管理活動中堅持"五同時"的原則,根據《安全生產法》和《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針對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在生產中做到"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為了預防事故的發生,特編制本預案。

一、引用文件

我單位在編制的應急救援預案中引用了以下有關法律、法規文件,通過在本應急救援預案引用而成為本預案的條文,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修改(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預案,同時,根據使用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應急救援預案。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70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60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83號)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344號)

《使用有毒物品作業場所勞動保護條例》(國務院令352號)

《危險化學品名錄》(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公告2003第1號)

《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編寫規范》(GB16483)

《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218)

《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J16)

《石油化工企業設計防火規范》(GB50160)

《常用化學危險品貯存通則》(GB15603)

《原油和天然氣工程設計防火規范》(GB50183)

《企業職工傷亡事故經濟損失統計標準》(GB6721)

二、術語、符號、代號

危險化學品:指屬于爆炸品、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易燃液體、易燃固體、自然物品和遇濕易燃物品、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蝕品的化學品。

危險化學品事故:指由一種或數種危險化學品或其能量意外釋放造成的人身傷亡,財產損失或環境污染事故。

應急救援:指在發生事故時,采取的消除,減少事故危害和防止事故惡化、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損失的措施。

重大危險源:指長期限的或臨時地生產、搬運、使用或者儲存危險物品,且危險物品的數量等于或者超過臨界量的單元(包括場所和設施)。

危險目標:指因危險性質、數量可能引起事故的危險化學品所在場所或設施。

預案:指根據預測危險、危險目標可能發生事故的別、危害程度,而制定的事故應急救援預案。要充分考慮現有物質、人員及危險源的具體條件能及時、有效地統籌指導事故應急救援行動。

分類:指對因危險化學品種類不同或同一種危險化學品引起事故的方式不同發生危險化學品事故而劃分的類別。

分級:指對同一類別危險化學品事故危害程度劃分的級別。

三、企業簡介

**恒利電材廠是1998年成立的一家私營合伙企業。位于**流源莊,占地面積246平萬米,建房用地屬于工業用地。

公司注冊資金10萬元人民幣,流動資金25萬元,上繳利稅8多萬元,從業人員7人。

四、安全管理現狀

**恒利電材廠十分重視安全管埋工作,公司成立由法人代表(經理)任組長的安全領導小組,建立健全了安全管理體系。各級各類人員都有安全管理責任制,有完善的經營、銷售管理制度,制定了危險物品安全管理制度。單位主要負責人參加了安監局的培訓,經考核合格,取得了上崗資格證書。

根據**恒利電材廠的申請,**公安局消防科于2005年6月29日,對該公司的消防安全工作進行了檢查,經過檢查,己經為**恒利電材廠出具了消防安全檢查意見書。

五、化學危險目標及具危險特性,對周圍的影響。

根據本公司經營化學危險物品種數量、危險性質以及可能引起化學事故的特點,確定(1)氧化鎳(2)電器線路為事故應急救援目標:

六、危險目標周圍可利用的安全、消防、個體防護的設備器材及其分布

在辦公室南側、倉庫內各配有5kg干粉滅火器4具,手推式滅火器兩具。消防锨、桶各2只,水管1條,防護服、防化學品手套、防毒口罩、自吸濾律式防毒面具各一套。

七、應急救援組織

1、應急救援組織

總指揮:董鳳貴

搶險組:董?建?王忠常?董連嶺

后勤組:王慶增

通訊員;劉?娟

2、組成人員

(1)董鳳貴(經理)負責發生危化品事故應急救總指揮。

(2)王慶增負責發生危化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啟動后的組織工作。

(3)劉?娟負責發生危化品的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啟動后的實施工作,報警聯絡。

3、主要職責

(1)組織制訂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2)負責人員、資源配置、應急隊伍的調動;

(3)確定現場指揮人員;

(4)協調事故現場有關工作;

(5)批準本預案的啟動與終止;

(6)事故狀態下各級人員的職責;

(7)危險化學品事故信息的上報工作;

(8)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調動;

(9)組織應急預案的演練;

(10)負責保護事故現場及相關數據。

八、報警通訊聯絡方式

1、24小時有效的報警裝置

辦公室電話:*****

2、24小時有效的內部、外部通訊聯絡方式

董鳳貴電話:******

董鳳貴手機:*******

九、事故發生后所采取的措施

(一)危險目標?氧化鎳

1、物質的理化常數:

溶解性:易溶于水、醇、醚,不溶于苯、石油醚;

2、對環境的影響: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徑: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吸入本品蒸氣或霧對呼吸道有強烈刺激性。眼直接接觸液體可致不可逆損傷甚至失明。口服中毒出現腹痛、胸口痛、呼吸困難、嘔吐、一時性運動和感覺障礙、體溫升高等。個別病例出現視力障礙、癲癇樣痙攣、輕癱。

毒理學資料及環境行為

急性毒性:LD50?4060mg/kg(大鼠經皮);LC502000mg/m,4小時(大鼠吸入)致突變性:微生物致突變:鼠傷寒沙門氏菌10μL/皿;大腸桿菌5ppm。姊妹染色單體交換:倉鼠肺353μOL。

致癌性:IARC致癌性評論:動物可疑陽性。

危險特性:爆炸性強氧化劑。過氧化氫本身不燃,但能與可燃物反應放出大量熱量和氣氛而引起著火爆炸。過氧化氫在pH值為3.5~4.5時最穩定,在堿性溶液中極易分解,在遇強光,特別是短波射線照射時也能發生分解。當加熱到100攝氏度以上時,開始急劇分解。它與許多有機物如糖、淀粉、醇類、石油產品等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在撞擊、受熱或電火花作用下能發生爆炸。過氧化氫與許多無機化合物或雜質接觸后會迅速分解而導致爆炸,放出大量的熱量、氧和水蒸氣。大多數重金屬(如锨、銅、銀、鉛、汞、鋅、鈷、鎳、鉻、錳等)及其氧化物和鹽類都是活性催化劑,塵土、香煙灰、碳粉、鐵銹等也能加速分解。濃度超過74%的過氧化氫,在具有適當的點火源或溫度的密閉容器中,會產生氣相爆炸。

3、現場應急監測方法:

便攜式氣體檢測儀

4、實驗室監測方法:

分光光度法(WS/T132-1999,作業場所空氣)

電化學法《食品中添加劑的分忻方法》,馬家驟等譯

5、環境標準:

前蘇聯(1975)工作環境空氣中最大允許濃度:1.4mg/m

6、應急處理處置萬法:

泄漏應急處理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人員至安全區,并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酸堿工作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進入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小量泄漏:用砂土、蛙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沖洗,洗水稀釋后放入廢水系統。

防護措施

呼吸系統防護:應該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眼睛防護:呼吸系統防護中已作防護。

身體防護:穿聚乙烯防毒服。

手防護:戴氯丁橡膠手套。

其它:工作現場嚴禁吸煙。工作畢,淋浴更衣。注意個人清潔衛生。

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脫去被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

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淺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埋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飲足量溫水,催吐,就醫。

滅火萬法:消防人員必須穿戴全身防火防毒服。盡可能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噴水冷卻火場容器,直至滅火結束。處在火場中的容器若己變色或從安全泄壓裝置中產生聲音,必須馬上撤離。滅火劑:水、霧狀水、干粉、砂土。

(二)電器電路

電器電路事故時由于非正常的作用與人或系統造成的。而觸電事故時最常見的電器電路事故,觸電事故又分為低壓單項觸電、低壓兩相觸電、跨步電壓觸電或高壓電擊。觸電原因及預防措施:

觸電原因:

(1)缺乏電器安全知識,如帶電拉高壓隔離開關;用手觸摸被破損的膠蓋刀閘等。

(2)違反操作規程,如在高壓線附近施工或運輸大型貨物,施工工具或貨物碰擊高壓線;帶電接臨時照明線及臨時電源;火線誤接在電動工具、外殼上等。

(3)維護不良,如大風刮斷的電路未能及時修理;膠蓋開關破損,長期不予修理等。

(4)電器設備存在安全隱患,如電器設備漏電;電器設備外殼沒有接地而帶電,閘刀開關或磁力啟動器缺少護殼;電線或電纜因絕緣磨損或腐蝕而損壞等。

預防措施:

(1)采用安全電壓,當電器設備電壓超過24V時,必須采用防治人直接帶電體的保護措施。

(2)保證絕緣性能:就是用絕緣才將帶電導體密封起來,使之不被人身觸及,從而防止觸電事故。

(3)采用屏護,防止人體有意或無意觸及或過分接近帶電的遮蓋、護罩、箱閘等安全裝置。

(4)保持安全距離。

(5)合理選用電器裝置:在潮濕、多塵以及有腐蝕性氣體的環境中,應采用密閉式電器設備;在有易燃易爆危險的環境中,必須采用防爆式電器設備。

(6)裝設漏電保護裝置。

(7)采用接地與接零。

救援措施

(1)對觸電人員要就迅速脫離電源

①抵押出電視幫助觸電者脫離電源的方法:

A、如果電源開關或電源插頭在觸電地點附近,可立即拉開開關或拔除插頭,切斷電源。

B、如果電源開頭或彩頭不再觸電附近,可用絕緣柄的電工鉗或用干燥木柄的斧頭切斷電源,或勇敢木板等絕緣物質插入觸電者身下,隔斷電源。

C、如果電線打落在觸電者身上或壓在身下,可用干燥木棒、木板或橡膠手套等絕緣物作為工具,拉開觸電者或挑開電線。

②高壓出電視幫助觸電者脫離電源的方法:

A、立即通知有關部門停電。

B、帶上絕緣手套、穿上絕緣靴,用相應電壓等級的絕緣工具拉開開關。

C、如果事故發生在線路上,拋擲裸金屬線使線路短路接地,破壞保護裝置工作,切斷電源。

(2)進行現場急救

觸電者脫離電源后,應根據觸電者的具體情況,迅速的對癥救治。

①如果觸電者上是不中、神志清醒,但有些心慌、四肢麻木、全身無力,但已清醒過來,應讓觸電者安靜休息,注意觀察病情醫生進行治療或送往醫院。

②如果觸電者傷勢較重,已經失去知覺,但心臟跳動和呼吸尚未中斷,應讓觸電者安靜的平臥,解開其緊身衣服以利于呼吸;保持空氣流暢,若天氣寒冷,則注意保暖,嚴密觀察,速請醫生治療或送往醫院。

③如果觸電者傷勢嚴重,呼吸停止或心臟跳動停止,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臟擠壓進行急救。若二者都已停止,則應同時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擠壓急救。但在送往醫院途中,不能終止急救。

④若觸電者同時發生外傷,應根據情況酌情處理。

十、事故處理

⑴工人視事故情況,迅速報警,通知應急救援組人員。

⑵總指揮下達按應急預案處置的指令,同時發出警報通知各指揮部成員和應急救援隊伍趕赴事故現場。

⑶指揮部根據事故狀態,命令應急救援隊立即開展救援工作。

⑷公司專職在值的消防員到達事故現場后,身體自衛防護器材穿戴整齊,首先查看有無中毒人員,以最快速度,將中毒人員脫離現場,同時,由消防隊員協助搶修隊進行工作。

⑸醫護人員根據中毒人員情況,進行相應的治療措施。

⑹當事故狀態得到控制,應急救援組織成員作認真細致的檢查,確認事故隱患已消除,恢復正常營業。

十一、預案分級響應條件

危險化學品一旦發生泄漏,預案開始啟動。

十二、事故應急救援終止程序

1、確定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結束。

2、通知本單位相關部門,周邊地區及人員事故危險的解除。

十三、應急培訓計劃

1、應急救援人員的培訓,每季度進行一次。

2、應急救援響應的培訓,每季度進行一次

3、社會或周邊人員應急響應知識的宣傳,每年一次。

十四、演練計劃

每半年進行一次演練,上半年演練危化品事故發生后應采取的處理措施。下半年演練受傷人員現場救護。

十五、附錄

政府有關部門聯系電話:

**市醫院:2037242**醫院:5512177

**環保局:2034442?**環保局:5573057

**勞動局:2227364?**勞動局:5522135

**安監局:2110311?**安監局:5565569

**消防大隊:2020119**消防大隊:119

篇2: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定期演練制度

為了著重加強救援隊伍的培訓,廠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從實際出發,針對危險目標可能發生的事故,每年至少組織一次模擬演習,一旦發生事故做到領導小組能正確指揮,救援隊伍能有效地排除險情,控制和消滅事故,搶救傷員,做好應急救援工作。

有關制度及規定:

本廠制定了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同時還要落實好以下幾項管理制度:

(1)建立安全例會制度,即每個月召開一次安全例會,會議由安全副廠長主持,廠長參加例會。

(2)每季度召開一次生產安全培訓,由生產副廠長主持。

(3)值班制度:建立晝夜值班制度。

(4)安全生產檢查制度:每月結合安全生產工作檢查,定期檢查應急救援工作的落實和器具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應急培訓和演練計劃

㈠應急救援人員的培訓

本廠危險化學品事故隊伍分三個層次開展培訓。

1、班組級

班組級是及時處理事故、緊急避險、自救互救的重要環節,同時也是事故及早發現、及時上報的關鍵,一般危險化學品事故在這一層次上能夠及時處理而避免,對班組職工開展事故急救處理培訓非常重要。每季開展一次,培訓內容:

⑴針對系統(或崗位)可能發生的事故,在緊急情況下如何進行緊急停車、避險、報警的方法;

⑵針對系統(或崗位)可能導致人員傷害類別,現場進行緊急救護方法。

⑶針對系統(或崗位)可能發生的事故,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和避免事故擴大化。

⑷針對可能發生的事故應急救援必須使用的防護裝備,學會使用方法。

⑸針對可能發生的事故學習消防器材和各類設備的使用方法。

⑹掌握存在危險化學品特性、健康危害、危險性、急救方法。

2、車間級

以車間主任為首、由安全員、設備、技術人員及工段長組成,成員能夠熟練使用現場裝備、設施等對事故進行可靠控制。它是應急救援的指揮部與班組級之間的聯系,同時也是事故得到及時可靠處理的關鍵。每年進行二次,培訓內容:

⑴包括班組級培訓所有內容。

⑵掌握應急救援預案,事故時按照預案有條不紊地組織應急救援。

⑶針對生產實際情況,熟悉如何有效控制事故,避免事故失控和擴大化。

⑷針對可能需要啟動廠級應急救援預案時,應采取的各類響應措施(如組織大規模人員疏散、撤離,警戒、隔離、向廠部報警等)。

⑸如何啟動廠級應急救援響應程序。

⑹事故控制有的洗消方法。

3、廠級

各單位日常工作把應急救援中各自應承擔的職責納入工作考核內容,定期檢查改進。每年進行一次。培訓內容:

⑴學習班組級、車間級的所有內容;

⑵熟悉廠級應急救援預案,事故單位如何進行詳細報警,生產安全科如何接事故警報;

⑶如何啟動廠級應急救援預案程序;

⑷各部門依據應急救援的職責和分工開展工作;

⑸組織應急物資的調運;

⑹申請外部救援力量的報警方法,以及發布事故消息,組織周邊社區、政府部門的疏散方法等;

⑺事故現場的警戒和隔離,以及事故現場的洗消方法。

㈡社區或周邊人員應急響應知識的宣傳

針對本廠可能發生的事故,每年進行一次的社區和周邊人員的應急響應的自身宣傳活動。宣傳內容:

1、本廠生產中存在的危險化學品的特性、健康危害、防護知識等;

2、本廠可能發生危險化學品事故的知識、導致那些危害和污染,在什么條件下,必須對社區和周邊人員進行轉移疏散;

3、人員是轉移、疏散的原則以及轉移過程中的注意安全事項。

4、對因事故而導致的污染和傷害的處理方法。

篇3:編制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規定

為加強對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防范,及時做好安全事故發生后的救援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和《建筑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的規定,制定本規定。

一、公司所屬分公司、工程項目部從事土木工程、房屋建筑工程、線路管道和設備安裝工程、建筑裝飾裝修工程的新建、擴建、改建和拆除等施工活動,均應當編制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分公司安全科負責分公司所屬工程所在地的建筑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監督管理。

二、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由工程項目承包單位編制。實行工程總承包的,由總承包單位編制。實行聯合承包的,由承包各方共同編制。、

三、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應包括如下內容:

(一)建設工程的基本情況。含規模、結構類型、工程開工、竣工日期;

(二)建筑施工項目經理部基本情況。含項目經理、安全負責人、安全員等姓名、證書號碼等;

(三)施工現場安全事故救護組織。包括具體責任人的職務、聯系電話等;

(四)救援器材、設備的配備;

(五)安全事故救護單位。包括建設工程所在市、縣醫療救護中心、醫院的名稱、電話,行駛路線等。

四、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應當作為安全報監的附件材料報工程所在地市、縣(市)負責建筑施工安全生產監督的部門備案,同時報分公司安全科備查。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應當告知現場施工作業人員。施工期間,其內容應當在施工現場顯著位置予以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