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幕墻門窗公司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為了貫徹落實國家“安全生產、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方針,實現企業安全管理目標。本著“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更好的處理在施工過程中發生的突發事故,提高傷員的生存率、降低傷殘程度和減少財產損失。結合我公司實際情況及建筑工程施工現場易發、常發安全事故,特制本定突發事故應急預案。
一、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各種突發事故的應急救援處理。包括:坍塌事故;高空墜落事故;物體打擊事故;觸電事故;機械傷害事故。
二、事故產生的原因及預防措施
1.坍塌事故長產生于腳手架上。
1、坍塌事故產生的原因
腳手架工程
1.1腳手架無搭設方案,尤其是落地式外腳手架,項目負責人將腳手架的施工承包給架子工,架子工有的按操作規程搭設,有的憑經驗搭設,根本未編制腳手架的施工方案;
1.2懸、掛、挑、門型腳手架無設計計算書;
1.3腳手架與建筑物的拉結不夠牢固;
1.4桿件間距與剪刀撐的設置不符合規范的規定;
1.5腳手板、立桿、大橫桿、小橫桿、扣件材質不符合要求;
1.6腳手架搭設前未進行交底,項目負責人未組織腳手架分段及搭設完畢的檢查驗收,即使組織驗收,也無量化驗收內容;
1.7腳手架上材料堆放不均勻,荷載超過規定;
1.8落地式和門型腳手架基礎不平、不牢,掃地桿不符合要求;
1.9掛、吊腳手架制作組裝不符合設計要求;
2、坍塌事故的預防
2.1腳手架必須根據工程特點和施工工藝要求編制相應的專項施工方案
2.2腳手架工程施工必須有設計計算書。
2.3嚴禁在腳手架上堆放過多的物料。
三、高空墜落事故
高空墜落事故多產生在腳手架上施工、高處作業、上下攀登時及樓梯口、電梯口(包括垃圾口)、預留洞口(包括管道井口)、尚未安裝欄桿的陽臺周邊、無外架防護的屋面周邊、框架工程樓層周邊、跑道、(斜道)兩側邊、卸料臺的外側邊等地點。
1、高空墜落事故的產生
1.1、作業人員安全意識薄弱,沒有正確佩戴與使用安全帽、安全帶。
1.2、施工現場“四口”、“五臨邊”安全防護措施不到位。
2、高空墜落事故的預防措施
2.1、“三寶”正確安全使用。
a、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安全帽:進入施工現場的員工必須戴好符合標準的安全帽,帽襯與帽殼之間必須保持4CM至5CM的間隙,并要系好帽帶,防止脫落,或者墜落物件把帽子打掉致傷頭部。
b、高處作業點的下方必須設安全網:凡無外架防護施工,必須在高度4M至5M處設一層固定安全網,每隔四層樓再設一道固定安全網,并同時設一層隨墻體逐層上升的安全網。凡外架、橋式架、插口架的操作層外側,必須設置小孔安全網,防止人、物墜落造成事故。
2.2、“四口”防護措施
a凡樓梯口、電梯口(包括垃圾口)、預留洞口(包括管道井口),必須設圍欄或蓋板、架網,混凝土預制樓板的預留洞口,可事先預埋鋼筋網。
b正在施工的建筑物所有出入口,必須搭設板棚或網席棚,棚的寬度應大于出入口,棚的長度應根據建筑物的高度,分別為5M至10M為宜。
3、“五臨邊”防護措施
在施工過程中,尚未安裝欄桿的陽臺周邊、無外架防護的屋面周邊、框架工程樓層周邊、跑道、(斜道)兩側邊、卸料臺的外側邊等,必須設置1M高的雙層圍欄或搭設安全網。
4.“架子把住十道關”
4.1材質關:嚴格按規定的質量、規格選擇材料。
4.2尺寸關:必須按規定的間距尺寸搭設立桿、橫桿、剪刀撐、欄桿等。
4.3鋪板關:架板必須滿鋪,不得有空隙和探頭板、飛跳板,并經常清除板上雜物,保持清潔、平整。木跳板厚度必須達到5CM。
4.4欄護關:腳手架外側和斜道兩側必須高1M高的欄桿和立網。
4.5連結關:必須按規定設剪刀撐和支撐,高于7M的架子,必須與建筑物連結牢固,不得搖晃。
腳手架兩端、轉角處以及每隔6-7根立桿應設一要支桿,與地面角度應不大于60度。
架子高度在7M以上和無法設支桿時,每高4M,水平每隔7M,腳手架與建筑物連結一個固定點。
剪刀撐、不論木、竹、鋼管腳手架均應在盡端雙跨內和中間每隔15M設縱向剪刀撐,其最大寬度不超過6跨,與地面呈45-60度夾角,從上到下連續設置。
4.6承重關:腳手架均布荷載,不超過27MP。在腳手架上堆磚,只允許單行側擺三層。用于裝修工程,架的荷載為20MP。其他架子(橋梁、吊籃、掛架、挑架等),必須經過計算和試驗確定承重荷載,如超載,應采取加固措施以保證安全。
4.7下關:必須為工人上下架子搭設馬道(斜道、跑道)或階梯。嚴禁施工人員從架子爬上爬下,造成墜落事故。
4.8雷電關:
凡金屬腳手架與一萬伏以上高壓輸電線路,水平距離必須保持5M以上,或者搭設隔離防護措施。
一般電線不得直接捆在金屬架桿上,必須捆扎時應加墊木隔離。
凡金屬腳手架高于周圍避雷設施者,架間每隔24M設一個避雷針,針端要主出最高架桿3.5M。
4.9挑梁關:懸挑式吊籃腳手架,除吊籃按規定加工、設籃護和立網外,挑梁架設要平坦和牢固。
4.10檢驗關:各種架子搭好后,工長必須組織架子工和使用工種共同檢查驗收,驗收合格后,方準上架操作。使用時,特別是大風、雷后,要檢查架子是否穩固,發現問題及時加固,確保使用安全。
10M以上的腳手架,在操作層下面留一層架板,以保證安全。如因材料不足不能留設安全層時,可在操作層下張設安全網,以防萬一。
四、物體打擊事故
物體打擊事故主要是指物體從高處墜落砸傷人的事故。
預防措施:
1、不準從高處向下拋擲工具、物料、高空作業將手持工具和零星物料等放在工具袋內。
2、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
3、出入通道、建筑物的出入口都應搭設防護棚。
4、起重吊裝作業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被起吊的重物下面和起重機桅桿下面嚴禁站人。
五、觸電事故
1、觸電事故常發生在臨電線路、配電箱等部位。觸電后造成傷者不同程度的燒灼傷,輕者頭暈、心悸及乏力等,重者呼吸停止或呼吸心跳均停止。
2、預防措施
2.1、在建工程外側與高壓線路的距離必須小于規范規定的安全距離,如不能滿足時,必須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
2.2、接地與接零系統必須符合規范規定要求;
2.3、施工現場的臨時用電系統必須采用TN-S系統;
2.5、保護零線與工作零線不能混接;
2.6、開關箱必須設置漏電保護裝置;
2.7、照明專用回路必須設置漏電保護裝置;
2.8、配電箱和開關箱必須按照“一機一閘、一漏一箱”的原則裝置;
2.9、配電箱應設置門鎖和防雨措施;
2.10、現場照明潮濕作業必須使用36V以下安全電壓;
2.11、嚴禁用其他金屬代替熔絲。
六、機械傷害事故
1、機械傷害事故的產生原因
1.1機械設備陳舊落后,缺乏安全防護保護裝置;
1.2工作人員違章作業;
1.3作業環境不符合要求。
2、機械傷害事故的預防措施
2.1機械工具所有外露的旋轉部分(如傳動帶、轉軸、傳動鏈、聯軸節、帶輪、齒輪、飛輪、鏈輪、電鋸等)都必須設置防護裝置(防護網或防護罩)。防護裝置必須安全牢固,并且性能可靠。
2.2為防止運行中的機械設備或零部件超過極限位置,應配置可靠的限位裝置。
2.3機械設備應設置可靠的制動裝置,以保證接近危險時有效的制動。
2.4機械設備的氣、液傳動機構,應設有控制超壓、防止泄露等裝置。
2.5機械設備在高速運轉中易甩出的部件,應設置防松脫裝置,并配置防護罩或防護網等安全裝置。
2.6機械設備應采取防噪聲措施,使機械設備的噪聲低于國家規定的噪聲標準。
2.7機械設備容易發生危險的部位,必須設有安全標志,安全色和標志應顏色鮮明、清晰、持久。
2.8機械設備中發生高溫、權低溫、強輻射線等部位,應有屏護措施。
2.9有電器的機械設備都應有良好的接地(或接零),以防止觸電,同時注意防靜電。
2.10在安裝機械設備的場地應設置必要的安全防護裝置,如防護欄柵、安全操作臺等。
2.11制定機械設備安全操作規程,堅持操作人員持證上崗制度。
2.12操作人員必須按規定佩帶防護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帶、防護鏡、女工防護帽等。
2.13操作人員必須嚴格招待安全操作規程,嚴禁違章作業。
篇2:編制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規定
為加強對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防范,及時做好安全事故發生后的救援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和《建筑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的規定,制定本規定。
一、公司所屬分公司、工程項目部從事土木工程、房屋建筑工程、線路管道和設備安裝工程、建筑裝飾裝修工程的新建、擴建、改建和拆除等施工活動,均應當編制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分公司安全科負責分公司所屬工程所在地的建筑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監督管理。
二、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由工程項目承包單位編制。實行工程總承包的,由總承包單位編制。實行聯合承包的,由承包各方共同編制。、
三、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應包括如下內容:
(一)建設工程的基本情況。含規模、結構類型、工程開工、竣工日期;
(二)建筑施工項目經理部基本情況。含項目經理、安全負責人、安全員等姓名、證書號碼等;
(三)施工現場安全事故救護組織。包括具體責任人的職務、聯系電話等;
(四)救援器材、設備的配備;
(五)安全事故救護單位。包括建設工程所在市、縣醫療救護中心、醫院的名稱、電話,行駛路線等。
四、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應當作為安全報監的附件材料報工程所在地市、縣(市)負責建筑施工安全生產監督的部門備案,同時報分公司安全科備查。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應當告知現場施工作業人員。施工期間,其內容應當在施工現場顯著位置予以公示。
篇3: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審查制度
1、認真仔細審查施工單位的應急救援預案是否具有針對性,是否突出重點。結合工程項目安全生產的實際情況,確定容易發生事故的重點部位,分析可能導致發生事故的事、物、人、機的救援措施,有針對性的制定應急救援預案。
2、督促檢查施工單位的應急救援預案中的組織機構是否落實,人員分工和職責是否明確,是否強調統一指揮,配合、協調是否一致。
3、要求應急救援預案程序簡單,具有可操作性。保證在事故突發時,能夠及時啟動,并能緊張有序地實施。
4、協助施工單位做好搶救傷員及財產的救援工作,并及時報告業主和上級有關部門。
5、督促施工單位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擴大,并保護好事故現場。
6、協助對事故發生的原因進行調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