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燙傷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格式

燙傷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格式

2024-07-15 閱讀 6650

一、范圍

1.生產球團、燒結礦、鐵水、時。

二、現象

正常生產過程中其溫度最高達1800多度,故現場操作人員必須注意防止臉部、頸部、手、手臂、胸部的燙傷。

三、可能引起燙傷的原因

生產過程中熔料飛濺和噴射,清理模具清理廢料時未戴防燙手套、防燙面罩和未使用鐵鉤、鋼釬而接觸熔料因此對臉部、頸部、手、手臂、胸部的燙傷。

燙傷的主要癥狀

1.小面積或輕度燙傷

燙傷害可根據傷及皮膚深度分為三度:

I度:僅為表皮燙傷,表現為局部干燥、微紅腫、無水泡、有灼痛和感覺過敏。

II度:傷及表皮和真皮,局部紅腫,且有大小不等的水泡形成淺2度。深者皮膚發白或棕色,感覺遲鈍,溫度降低,為深2度。

III度:為全皮層膚燙傷,有深達皮下脂肪、肌層、甚至骨骼。

2.大面積或重度燙傷

大面積或重度燙傷關鍵是通過燒傷的深度和面積判斷燒傷程度,如果是大面積或重度燙傷,則應盡快送醫院診治。

3.燙傷的現場急救

1)首先把衣服迅速脫下,立即到冷水中浸泡,以減輕疼痛和腫脹降低溫度,無法浸泡時,則用冷毛巾冷敷患處。

2)患處冷卻后,到醫務室用滅菌紗布或干凈的布由覆蓋包扎。包扎時要稍加壓力,緊貼創傷面,不留空腔。

4)燙傷后出現水泡破裂,又有臟物時,可用生理鹽水或冷開水沖洗,并保護創面,包扎時范圍要大些,防止污染傷口。

注意:燙傷后不要用消炎粉等藥物。應敷燙傷膏。

4.局部燙傷的應急處置

1)手和手臂的燙傷的急救

立即將傷手和手臂浸泡在冷水中,浸泡患處冷卻后敷燙傷膏,再用干凈布巾或滅菌紗布覆蓋包扎。

2)勁部、胸部的燙傷的搶救

立即脫掉衣服,用冰袋冷敷,以收縮局部血管,并迅速送醫院作進一步搶救。

3)眼睛燙傷的急救

如果是眼睛被燙傷,則立即將面部浸入冷水,并迅速送醫院作進一步搶救。

四、預防措施

1.正常生產不準隨意打開機器的防燙罩。

2.作業時要小心謹慎,嚴格執行操作規程。

3.在清理廢料時要戴好防護面罩和防燙手套,防止對頭、頸部的燙傷。

要求:各崗位的防護面罩、防燙手套、鐵鉤、鋼釬要完好齊全,不準在沒戴防護用品(防護面罩、防燙手套)和不用專用工具(鐵鉤、鋼釬)的情況下進行生產。

五、現場應急處置小組的職責及分工:

車間安全員:負責組織員工開展應急培訓和演練,檢查防護公用具完好齊全。

車間調度:負責調配和聯系相關人員及信息傳遞。

設備管理員:負責保證設備的防護完好和防燙工具的齊全,在設備防燙方面提供整改方案并實施。

段長:負責督促檢查現場工作的開展和落實情況。

當班班長長:隨時監督員工的操作,組織組員參加演練,提高員工意識,當班出現燙傷據傷情展開急救并報上級主管。

員工: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和使用防護用具、防燙工具,積極參加演練提高自我防燙意識和自救能力。

篇2:工業企業鋁粉生產線燙傷事故應急預案

工業公司鋁粉生產線燙傷事故應急預案

1.作業場地

鋁粉生產車間

2.適用崗位與作業性質

熔煉操作工,生產車間霧化制粉需要使用的,提速爐的運行與操作。

3.危險源辨別與分析

往提速爐里加鋁錠或從提速爐往熔鋁爐中加鋁液的過程中,因操作不當造成鋁液飛濺。當把坩堝內的鋁液到入有水跡或油跡的鋁排內,使水的溫度迅速升高,形成強大氣流,迫使鋁液飛濺的過程。

4.事故摸式和后果

當高溫的鋁液倒入有水跡或油跡的鋁排內,水和油溫度迅速升高,達到沸點,迫使鋁液飛濺,不僅會使人員大面積燙傷,還會使周圍的設備受到破壞。

5.現場應急措施

當操作人員小面積燙傷,應馬上用燙傷膏涂抹在傷口上,如大面積燙傷,應在涂抹傷口的同時,馬上向項目部負責人及特材公司領導報告。

6.報警與通訊

立即報告項目部負責人及特材公司經理,如有燙傷嚴重人員,要立即撥打醫院值班電話,請求幫助。特材公司經理必須馬上派車將受傷人員送往醫院。

7.應急處理救援措施

當發生燙傷事故后,班長必須為傷者涂抹燙傷膏,受傷嚴重的,必須報告項目部負責人,組織臨時搶救小組,特材經理派車將傷者送往醫院。

8.防護救援裝備

燙傷膏、酒精、棉球。

9.應急預案的實施職責

由項目部組織臨時搶救小組,特材負責制定,落實現場應急措施,應急處理求援措施。由特材公司經理或工業總公司主管領導現場指揮搶險急救。

篇3:某外國語中學燙傷事故應急預案

外國語中學燙傷事故應急預案

一、總則

(一)目地

為保證燙傷人身傷亡事件發生時,能及時、有效地應對,迅速采取積極措施保護師生生命,減輕傷情,減少痛苦,最大限度地減輕燙傷燙傷事故所帶來的傷害,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本預案。

(二)編制依據

根據教育部頒布的行政規章《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及《zz市教育系統燙傷事故應急預案》,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原則,制定本預案。

(三)工作原則

1.遵循預防為主,常備不懈的工作方針,貫徹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反應及時、措施果斷、依靠科學、加強合作的原則,建立群防群控、橫向到邊、縱向到人的工作網絡,充分調動師生員工參與防控的積極性。充分利用廣播、板報等媒體,對師生進行安全教育,切實增強師生員工的責任意識、防范意識。加強學生的監控和管理,及時查處學校的各項安全隱患。

2.處理遵循六原則:迅速報告原則;主動搶險、迅速處理的原則;生命第一的原則;科學施救、控制危險源、防止事態擴大的原則;保護財產安全,確保教育設施安全的原則;保護現場、收集證據的原則。

3.一旦燙傷事件發生,各部門要以最快的速度向領導小組報告,領導小組要及時向上級部門報告;校控制領導小組在最短的時間內設立臨時現場指揮部,及時組織力量開展現場應急救援工作。

(四)使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處置本校學生中發生的燙傷事故。

二、組織體系及職責任務

學校成立相應的防燙減災工作工作領導機構,負責部署、指導本地校園突發性燙傷事故的預防和處置工作。

突發燙傷事件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圖及主要職責

總指揮:z,統一協調指揮全校燙傷事件應急處理工作。

副總指揮:z,協助總指揮做好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理工作。

應急處置組:z,負責協調、溝通學校各部門之間的關系,落實上級指示。

醫療救護組:z,是全校應對燙傷事件的業務主管,負責學校突發燙傷事件工作的組織管理、業務指導與監督檢查,提供日常培訓指導。

后勤保障組:z,負責保障突發燙傷事件期間物資供應;負責消毒工作。

通訊聯絡組:z,組織車輛迅速展開對傷員的急救,送到附近醫院,有必要時應立即與120急救中心聯系,請求增援。

三、預防預警機制

1.校長根據安全工作的要求,建立學校安全工作管理網絡。督促各類人員落實安全制度,作為獎懲的依據。

2.加強學校校舍、場地、其他公共設施的管理工作,做好每周的安全檢查工作并做好記錄,發現問題及時向園長匯報,并掛上禁用牌.做到防患于未然。

3.加強對教師進行師德規范教育,增強責任意識和法制意識。在教育教學中,教師嚴禁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

4.開展多種形式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增強他們自我保護能力。

四、應急響應

(一)正常防燙傷事故工作

校醫在日常工作中應按照護理安全管理要求對學生進行護理,嚴防發生燙傷兒童事件,熱湯、熱粥等食物,溫度適宜再端入班級,并放在安全的地方,分發食品不要越過學生頭頂傳遞,要從學生身體側面送到學生面前。教師提開水壺或開水桶時均須加蓋,要注意避免燙傷周圍玩耍的學生。學生不得出入廚房,不得接近有火、有電、有煤氣、有熱水的地方。

(二)燙傷事件應急行動

1.發生燙傷事故時,班主任應及時向校醫或校長報告,校醫應在第一時間到達事故現場,及時采取緊急救援措施,同時與當班老師一起陪同學生前往醫院診治。

2.在事故發生區域設置警戒線,除搶救人員可以進出外,禁止任何無關人員進入事故發生區域,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

3.發生傷害事故,情形嚴重的,應由校方及時向上級有關部門匯報。

五、應急處置措施

燙傷的急救主要包括降溫及保護患處。如果燙傷后皮膚尚完整,應盡快使局部降溫,如將其置于水龍頭下沖洗,這樣會帶走局部組織熱量并減少進一步損害。

1.如果患者燙傷處已經起了水皰,應該保護局部或降溫。用干凈的水沖洗患處時,注意不要刺破或擦破水皰以防止感染,若傷處腫脹,應去掉飾物,連續用冷水沖洗傷處,然后用不帶黏性的敷料或潮濕的,最好是消毒墊子輕覆水皰之上,除非水皰很小,否則一定要將患者送往醫院。

2.如果患者的衣服和患處有黏連時,應該用剪刀將患處周圍的衣服剪開,盡可能讓患處暴露出來,用清潔的紗布輕輕覆蓋。

3.對于火燒傷:如果衣服著火,應注意不能跑動以免煽起火焰。用大毯子、衣服、抹布或類似物覆蓋大火。當衣服已經燒著時,應將衣服脫去,但要留下與身體黏著的部分。用潮濕被單或類似物將傷者包裹,送醫院檢查;如果皮膚已經燒壞,要用干凈的墊子覆蓋其上以保護傷處,減少感染危險。如果患者燙傷的程度十分嚴重,有些皮膚已經出現炭化的跡象,不要觸動患處,以免因處理過多,造成患處的二次損傷。

4.對于液體燙傷:燙傷是由燙的液體引起的燙傷,首先要用冷水沖走熱的液體,并局部降溫10分鐘,并用干凈、潮濕的敷料覆蓋。如果口腔燙傷,由于腫脹可能影響呼吸道,因此急救一定要快,使患者脫離熱源,置于涼爽處,并保持穩定的側臥位,等待救援。

5.對于化學品燙傷:當化學品(硫酸、火堿等)燙傷皮膚時,應馬上用干毛巾將殘留的化學物輕輕除去,然后用大量的冷水沖洗。但對硫酸等能夠和水起劇烈的化學反應的化學物,不可直接用水沖洗。對較重傷員,在做初步處理后,應及時撥打“120”急救電話或直接送往醫院治療。

六、后期處理

1.穩定師生情緒,要求各類人員不以個人名義向外擴散消息,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論。

2.如果個別家長來校探視,要做好家長的思想工作和接待工作。

3.事故發生后,要注意維護正常的學習秩序和工作秩序,班主任要做好燙傷人員的思想工作。

4.如有新聞媒體要求采訪,必須經過學校只要領導同意,未經同意,任何部門和個人不得接受采訪,以避免報道失實。

七、附則

1.對在事故中有突出表現的個人和單位予以表彰和獎勵,對事故的責任者給予紀律處分以及依法追求其刑事。

2.本預案由zz市外國語中學制訂與解釋,上交市教育局安保科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