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某奠基儀式慶典活動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某奠基儀式慶典活動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2024-07-15 閱讀 2744

為了保證此次奠基儀式的順利進行,及時應對突發事件,避免在奠基儀式活動中出現異常問題或現象,特制定此應急預案,措施如下:

(一)概況

內容:順義區后沙峪鎮住宅-商業-金融綜合項目工程奠基儀式

時間:2008年11月16日

地點:順義區

主辦單位:

承辦單位: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參加單位:略

(二)指揮機構的組成及職責

1、指揮組成員: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指揮組組長、副組長職責

(1)為突發事件的應急指揮人員;

(2)######領導、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領導負責此次活動的消防、治安、交通、秩序、緊急疏散、醫療救治工作。

(3)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領導:負責活動各項設施的搭建及搶修工作和保安人員的聯絡、調度、指揮。

(4)制定突然事件應急措施和方案。

(5)緊急疏散的確定,并指揮疏散。

(6)處理突發事件的遺留問題。

(三)突發事件應急小組的組成與職責

(1)通訊聯絡小組

組長:

成員:辦公室成員2-3人

職責:1、職責相關信息的收集

2、聯絡有關應急信息的收集

3、傳達指揮組的指示

4、與上級有關部門進行聯系匯報情況。

(2)會場應急小組

組長:

副組長: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領導

成員:保衛科人員3-4人

職責:1、各種災害事故的應急搶救。

2、維護現場秩序和治安防范。

3、緊急疏散的引導和指揮。

4、交通的疏導和車輛的安全管理。

5、阻止強行闖入會場的滋事人員。

6、勸阻滋事人員,制止過激行為。

(3)醫療搶救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醫生2名,護士6名,急救中心人員(安排999救護車一部到現場)

職責:1、確定安全區域作為救護區。

2、搶救因各種意外負傷或突發疾病人員。

3、運送病人到醫院救治。

(4)工程搶險及物資準備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順義區后沙峪鎮基建辦人員2-3人,豐達公司人員2-3人(安排施工人員若干名)

職責:1、會場內所有建筑物的維修和搶險。

2、活動所需的電力設備的維修和搶險。

3、搶險物資,滅火器材的準備和擺放。

(5)宣傳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公司人員2-3人,總會人員2-3人

職責:新聞宣傳口徑的掌握與媒體的接待。

(四)保安人員及消防器材的配備。

1、指揮組成員及應急小組成員的手機必須全部開通,配備對講機4部、警戒線2盤。

2、保衛人員的安排:會場外(圍墻外),北門(會場主出入口)安排4名保安,會場圍墻外安排4名保安流動巡邏。會場內(圍墻內):主席臺兩側各安排2名保安,兩停車場各1名保安,其他保安人員為機動力量。

注:公安交通民警的配置由公安部門安排

3、滅火器材的配置:(全部使用3公斤ABC干粉滅火器)主席臺兩側各放1具,供電設備處放4具,停車場放2具,休息區房間門口放2具,運輸物資的車內放2具備用。(甲方負責)

4、醫療藥品和設備的配置:準備應急常用的藥品,聯系一部120急求車。(甲方負責)

(五)制止突發事件的原則:

1、任何突發事故發生時,都要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則。

2、確保領導和參加會議嘉賓的人身安全。

3、一旦出現突發事故,應急指揮組立即啟發,指揮協調各搶險小組的工作。指揮組成員在現場指揮。

4、指揮組應迅速與有關部門取得聯系,通知情況,得到相關指導和幫助。

5、保護現場,控制滋事人員。并設立出事地點中心的境界線,避免無關人員造近和圍觀。

6、如果會場的出入口均被滋事人員堵塞,負責會場秩序的指揮組織長及時請示順義公安分局等有關部門,并立即趕到主要出入口,將滋事人員勸離,由保安人員拉起人墻,確保通道的暢通。

7、發生人為用物品堵塞通道時,工負責會場外秩序的保安應迅速清理道路,拉起人墻,空出通道,確保車輛安全通行。

(六)、火險、火災的應急處置

1、指揮組:中國紅十會領導,****公司領導進行負責指揮并協調處理,并有最終處置權。

2、會場應急小組立即承擔起搶險任務。

3、發生初期小火立即用附近的滅火器材進行撲救,勸說險區以外的人中保持鎮定不要慌亂。熄滅后將起火原因和損失報告指揮組領導。

4、發生無法控制的火災時,由指揮組成員撥打“119”火警電話,并確定是否組織進行緊急疏散。

5、疏散時,將人群往安全區域引導疏散,同時清理障礙物(桌椅),避免發生絆倒踩踏事故。

(七)治安,滋事事件的應急處理:

1、指揮組里######領導,豐達公司領導進行指揮并協調處理,并有最終處理權。

2、會場應急小組成員應隨時注意各種矛盾糾紛,及時時行化解避免事態擴大。

3、矛盾雙方如不聽勸解,會場應急小組成員應將雙方請出會場進行處理,不得影響大會進行。

4、如有滋事人員闖入會場,保安要全力阻止不得讓其靠近參加會議的人群,同時會場應急小組要堅守崗位,對會議用設備進行保護。

5、及時向參加會議的人員做解釋和安撫工作,避免因慌造成失控。

(四)醫療救治的應急處置

1、指揮組順義區后沙峪鎮負責指揮、協調

2、醫療小組成員應迅速將傷員或突發疾病的人員抬離會場,到預先確定的醫療區域進行救治。

3、會場內保安人員協助運送傷員,并維持會場秩序。

4、需要將傷員或突發疾病的人員送往醫院時,醫療小組成員應與救護車要車的醫院進行聯系,使有關醫院做好必要的準備工作。

5、會場內外的保安人員為救護車清理道路,引導救護車駛離現場。

篇2:學院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民族學院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一、目的

為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妥善處理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中的各類突發事件,提高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理能力,建立一套健全的應急方案,確保組隊參與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順利開展,保障參與師生的生命安全,參照《湖北民族學院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制定本預案。

二、突發事件分類

(一)一般性突發事件:

1、由于飲食衛生或天氣變化等導致實踐團隊成員身體不適;(2)由于交通安全(例如:交通事故、行進當中摔倒等)出現輕微交通事故,造成實踐團隊人員皮外傷的;(3)在從事實踐工作過程中出現糾紛(如爭吵、打架等)造成實踐活動無法開展或成員出現皮外傷;(4)在從事實踐活動中遇到自然災害(如洪山,地震、滑坡、病疫)造成人員輕微受傷;(5)其它事故(如水、電、火等意外)造成人員輕微受傷。

(二)較大突發性事件:

一般性事件中造成實踐團隊成員在實踐過程中患常見病或受輕度傷害的事件,或因遇到自然災害導致被困。

(三)重大突發性事件:

一般性事件中造成實踐團隊成員在實踐過程中患突發急性病病危或受重傷的事件。

(四)特大突發性事件:

一般性事件中造成實踐團隊成員在實踐過程中死亡的事件。

三、處置措施

(一)一般性突發事件:

團隊做好充分準備,進行全面的安全教育工作,并配備可以預防和治療常見身體不適和輕微受傷的日常藥物,出現此類事件,團隊成員要齊心協力,相互幫助共渡難關。

(二)較大突發性事件:

出現此類事件,團隊負責人可以根據情況終止社會實踐活動,需要聯系交管或公安部門的,應與當地110或交管部門取得聯系,將病患送到附近醫院進行相應治療,待病情好轉后再行開展實踐活動,并及時聯系校應急工作組。

(三)重大突發性事件:

出現此類事件,團隊負責人立刻終止實踐活動,立刻聯系當地120,將病患馬上送到附近醫院進行搶救,需要聯系交管或公安部門的,應與當地110或交管部門取得聯系,并及時聯系校應急工作組,迅速報告給副組長。

(四)特大突發性事件:

出現此類事件,團隊負責人立刻終止實踐活動,立刻聯系當地110,與交通安全相關的立刻聯系當地交管部門,立刻聯系校應急工作組,迅速報告應急工作組組長。

篇3:學校小學大型活動中發生突發事件疏散應急程序

學校(小學)大型活動中發生突發事件疏散應急程序

一、發生下列情況之一,應準備或立即啟用大型活動緊急疏散預案。

1.突發社會安全事件,如收到恐嚇電話、發現可疑物品等。

2.因突然事故發生的事件,如室內大型活動突然停電、火警等。

3.因自然災害而發生的事件,如臺風等。

二、應急預案的啟用

(一)報警

1.學校任何人員在大型師生活動中發現或確認有上述事故發生,應立即向值班主管或單位領導報告,報告內容應當包括事故發生地點、時間、事故原因、事故性質、危害程度和救援要求等。

2.應急總指揮確認發生突發事件后,啟動應急預案。

3.各應急救援小組成員立即行動,在指定時間內到達指定崗位(現場),并根據職責開展工作。

(二)疏散管理

緊急狀態下,應急總指揮授權現場指揮發布疏散命令和確定疏散路線。

1.疏散廣播:"請注意,這是緊急疏散廣播,請各個班級聽從工作人員的指揮,在班主任帶領下,沿指定的應急疏散路線撤離。"

2.疏散原則及路線.

按就近撤離的原則,選擇最短的距離通道撤離。

疏散引導小組按就近撤離的原則引導人員分流;警戒保衛小組建立警戒區域,阻止無關人員進入。

3.通道管理

應急預案起用后,疏散引導小組應立即組織人員開啟所有安全門、通道,排除障礙,確保人流疏散暢通。

(1)現場指揮視情況,指揮場內疏散秩序。

(2)警戒保衛組織人員確保應急部門車輛進出暢通。

(3)救護小組立即作好救護準備。

(4)排險搶修小組集中待命。

三、應急預案的終止

應急指揮視情況判斷事故排除、險情結束、隱患消除后宣布應急狀態的終止。

原危險區域、事故發生點的警戒撤除與否,必須由應急總指揮決定。

應急預案終止后,應急指揮部應立即組織人員對事故的發生原因作出調查,并就事故原因、事故過程、經濟損失、經驗教訓等向縣教育局和當地政府作出書面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