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某腳手架坍塌事件應急處置方案

某腳手架坍塌事件應急處置方案

2024-07-15 閱讀 5205

1.?危險源與危險分析

通過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估,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存在以下安全風險,可能會導致發生腳手架坍塌事故。

1.1?安全風險

1.1.1?腳手架承重超負荷;

1.1.2?腳手架搭設不規范;

1.1.3?腳手架地基處理不牢固;

1.1.4?搭設腳手架的架管或扣件不合格;

1.1.5?大型腳手架沒有編制技術方案;

1.1.6?操作人員無證上崗。

1.2?發生事故的條件

1.2.1?腳手架放置的物料超過規定的重量;

1.2.2?腳手架搭設不規范沒有進行及時整改;

1.2.3?拆除腳手架時違規作業;

1.2.4?所用的材質不合格,或扣件滑絲;

1.2.5?大風大雨后沒有進行使用前的檢查;

1.2.6?非特種作業人員進行搭拆;

1.2.6?其他非自然災害的意外事件。

2?組織體系

2.1領導機構

項目安全生產應急領導小組全面領導本工程現場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

組?長:項目分管副經理

副組長:項目安監部負責人、項目機管部負責人、項目交通消防負責人

成?員:各成員部室全體人員、各專業分公司現場安監員和機管員

2.2?專項工作機構

項目安全監察部設立人身傷害和突發環境事件應急工作組,負責工程現場人身傷害和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

2.3?項目安全生產應急領導小組的職責

2.3.1?貫徹落實國家、省電力公司和上級單位有關安全生產事故應急工作的法律法規和要求;接受上級單位和地方政府應急指揮機構的領導,請求和提供應急救援;

2.3.2?統一領導項目管理部安全生產類突發公共事件的預防和應急處置工作;

2.3.3?組織制定項目管理部安全生產類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并定期對其進行評估和修訂;

2.3.4?發布項目管理部安全生產類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的啟動命令和終止命令;指揮協調項目管理部安全生產類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的實施工作;

2.3.5?發布項目管理部安全生產類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預案的進展與處置情況。

2.4?項目人身傷害和突發環境事件應急工作組的職責

2.4.1?及時了解人身傷害和突發環境事件情況,提請應急領導小組決定啟動、實施和終止應急預案;

2.4.2?落實應急領導小組下達的應急指令和各項任務;

2.4.3?監督人身傷害和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理情況,及時協調解決應急處理過程中的重大問題;

2.4.4?制訂、監督應急預案的執行情況,定期對其進行評估和修訂;制定完善有關應急工作的規章制度;

2.4.5?組織開展人身傷害和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的宣傳、培訓與演練;

2.4.6?負責相人身傷害和突發環境事件調查工作,查清事故原因,明確事故責任,制定針對性防范措施,對搶險救災中立功人員提出表彰意見,對事故責任者進行責任追究,并積極配合上級、當地政府有關部門進行事故調查。

2.5?現場急救站工作人員職責

2.5.1?負責突發性傳染病、地方性疾病、季節性疾病以及其他疾病的防治工作;

2.5.2?負責配合相關部門做好急救知識培訓及常規急救培訓工作;

2.5.3?負責急救站藥品、器械的準備及管理工作;

2.5.4?負責人身傷害事故的現場急救工作;

2.5.5?參與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的演習活動。

3.?應急準備

3.1?應急電話及公告:施工現場應安裝電話,無條件安裝電話的施工現場應配置移動電話,電話可安裝于辦公室、值班室、警衛室內。在施工現場明顯位置設置公告欄(牌)標明本工程應急領導組、聯系人及聯系電話、社會急救電話等提示標志,以便現場人員在應急時能快捷報警求救。

3.2?現場應急中心:現場設置急救站并有專業的醫護人員,急救站配備的急救藥品、器械應以簡單適用的原則,保證現場急救的基本需要,并可根據不同情況予以增減,定期檢查補充,確保隨時可供急救使用。

3.3?腳手架坍塌防治措施

3.3.1?作業人員持證上崗且進行安全技術交底,腳手架驗收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3.3.2?對工程所用的相關施工材料進行嚴格把關,嚴禁不合格材料投入使用。

3.3.3?加強模板作業技術方案的編制與審核,對模板支撐的剛度、強度進行復驗,嚴格控制施工荷載,尤其是樓板上集中荷載不得超過設計要求。

3.3.4?對大體積混凝土澆注作業過程進行重點監督檢查,派專人進行巡視,發現異常及時報告并進行處置。

3.3.5?腳手架賴以生根的懸挑鋼梁撓度變形超過規定值,應對懸挑鋼梁后錨固點進行加固,鋼梁上面用鋼支撐加U形托旋緊后頂住屋頂。預埋鋼筋環與鋼梁之間有空隙,須用馬楔備緊。吊掛鋼梁外端的鋼絲繩逐根檢查,全部緊固,保證均勻受力。

3.3.6?腳手架卸荷、拉接體系局部產生破壞,要立即按原方案制定的卸荷拉接方法將其恢復,并對已經產生變形的部位及桿件進行糾正。

3.3.7?大型腳手架必須編制技術方案,并加強日常的巡視檢查,對出現的變形或地基沉降等導常情況及時采取應急措施。

3.3.8?加強大風大雨后對腳手架使用前的安全檢查,對發現的地基沉降、立桿懸空等情況及時采取補救措施。

3.3.9?對獨立腳手架的拉結支撐加強日常巡視,發現異常情況及時督促進行整改。

3.3.10?腳手架拆除時嚴禁非操作人員在腳手架上進行任何作業。

4.?應急處置

4.1?施工現場發生腳手架坍塌事件,應立即對受傷人員進行急救,并設立危險警戒區域,嚴禁與應急搶險無關的人員進入。

4.2?迅速確定事故發生的準確位置、可能波及的范圍、腳手架損壞的程度、人員傷亡情況等,以根據不同情況進行應急處置。

4.3?按著救人優先的原則,且在保障人身安全的情況下盡可能地搶救重要資料和財產,并注意做好應急人員的自身安全。

4.4?組織人員盡快解除重物壓迫,減少傷員擠壓綜合癥發生,并將其轉移至安全地方。

4.5?對未坍塌部位進行搶修加固或者拆除,封鎖周圍危險區域,防止進一步坍塌。

4.6?如發生大型腳手架坍塌事故,必須立即劃出事故特定區域,非救援人員未經允許不得進入特定區域。迅速核實腳手架上作業人數,如有人員被坍塌的腳手架壓在下面,要立即采取可靠措施加固四周,然后拆除或切割壓住傷者的桿件,將傷員移出。如腳手架太重可用吊車將架體緩緩抬起,以便救人。

4.7?現場急救條件不能滿足需求時,必須立即上報當地政府有關部門,并請求必要的支持和幫助。撥打120急救電話時,應詳細說明事故地點和人員傷害情況,并派人到路口進行接應。

4.8?在沒有人員受傷的情況下,應根據實際情況對腳手架進行加固或拆除,在確保人員生命安全的前提下,組織恢復正常施工秩序。

5信息收集、報告

5.1?信息收集

項目人身傷害和突發環境事件應急工作組接到腳手架坍塌事件相關信息后實行首接負責制,并負責收集、匯總腳手架坍塌事件信息。

5.2?信息報告

發生腳手架坍塌事件且造成人員一般輕傷及以上人身傷害時,項目安全生產應急領導小組應在1小時內上報公司人身傷害和突發環境事件應急工作組。

6?后期處置

6.1?善后處置:應急處置結束后,做好對受傷人員,以及緊急征用的設備、物資按照規定給予補助或補償,并協助做好正常施工秩序恢復等工作。

6.2?事故調查及報告:

6.2.1?應急處置結束后,協助公司安全生產應急領導小組做好事故現場的勘查、警戒和事故原因的調查取證工作。

6.2.2?將有關文件上報公司安全生產應急領導小組,為事故處理提供事實依據。

7?附則

7.1?應急預案修訂:應急結束后,結合事故調查報告和應急能力評估報告對本處置方案進行審查,必要時進行修訂。

7.2?預案解釋部門:本處置方案由項目安全生產應急領導小組負責制訂與解釋。

7.3?應急預案實施:本處置方案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篇2:扣件式鋼管腳手架防坍塌專項整治方案

1、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塔設和拆除,應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J84-2011)和其它有關技術規范和安全規范進行施工。

2、高度在24m以內的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可參考《規范》中第6節構造要求編制施工方案,高層建筑的挑腳手架,懸挑腳手架等特殊形式的鋼管腳手架,必須進行設計計算編制詳細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必須按審批制度和審批程序進行審批,必要時報請有關部門進行專家會審和審批,未經編制施工方案和履行審批手續,不得進行施工。

3、立桿基礎的處理,是搭設鋼管腳手架的重要環節,但地基處理往往達不到要求,因為搭設腳手架靠近建筑物,建筑物周圍回填土較深,回填質量往往達不到腳手架承載力的要求。因此在回填土時,應按規范要求分層夯實,避免因地基下沉而造成腳手架不均勻沉降而變形,甚至坍塌。

4、立桿下的底座、墊木(塊)應按規范要求設置,嚴禁用磚塊、磚墩作底座或墊塊,小高層建筑的落地式腳手架,其基礎必須進行硬化處理,并用統長槽鋼支墊立桿。腳手架外圍應有良好的排水措施。

5、鋼管腳手架必須按規范設置縱、橫掃地桿,在腳手架使用過程中,嚴禁拆除。

6、腳手架的連墻件必須按規范設置,并必須采用剛性連結。連墻件在腳手架使用過程中(包括停止使用時期)嚴禁拆除。如因施工需要臨時拆除部份連墻件時,必須采取臨時加固措施,并征得工地有關負責人同意后方可拆除。

7、目前,工地使用的腳手板大多為竹腳手板,在鋪設竹腳手板時,必須滿鋪,并用鐵絲扎牢,腐爛的竹腳手板嚴禁使用。

8、腳手架的外側必須張設密眼安全網,其規格和質量必須符合規范要求,腳手架上的施工層必須設置1.2m高的防護欄桿和檔腳板,內立桿與建筑物之間必須進行封閉,鋼管腳手架上嚴禁懸掛重物和輸送砼、砂漿的管道。

9、長期停止使用(15天以上)的腳手架或遇六級及六級以上大風、雷雨、大雪天氣后,必須對腳手架進行全面檢查維修,并掃除積雪,未經檢查的腳手架不得繼續使用。

10、當前,市內已禁止使用毛竹腳手架,各項目經理部必須認真執行。近郊地區或因特殊原因仍需使用毛竹腳手架的,必須編制方案和說明情況上報安監站,經批準后方可使用。

篇3:預防腳手架坍塌安全措施

近年來,因腳手架坍塌等問題引發的事故經常見諸報端,輕則拆除返工,造成經濟、工期的損失,重則危及生命,造成重大損失。有關統計表明:在我國建筑施工系統每年發生的傷亡事故中,大約有1/3左右直接或間接的與架設工具及其使用中的問題有關。

腳手架主要分移動式和固定式兩種,既能作為工作平臺、施工通道和建筑圍護,又可作為支撐體系擔任現澆結構的臨時承重構件。幾乎所有的工程建設都在使用。但正因腳手架使用廣泛,施工人員在搭設時難免出現隨意性、經驗化等情況。

腳手架從搭建到使用,再到拆除,每一個環節都要做好安全措施,否則都會引發坍塌事故。因此,要預防腳手架坍塌事故的發生,不僅要有完善方案設計,還要注意使用和拆除中的安全操作規程。

搭設方案設計是腳手架系統最關鍵的一步。以全面周密的設計為基礎,消除疏漏、不足,綜合考慮使用安全和經濟效益,尤其是根據工程特點、結構形式進行必要的計算和驗算,是設計重點。因社會經濟等方面原因或者是長期的使用,現場使用的搭設腳手架的鋼管和扣件等材料并不能完全達到相關標準要求的參數,方案設計必須根據材料的實際情況和復試結果進行取值計算,決不能按理論值計算,同時充分考慮動荷載和可能的堆載產生的不利效應,將不同因素進行組合,取最不利條件下的計算值并留足富余量。對于一些厚大的混凝土結構如果荷載值過大可以考慮在架體中增設型鋼骨架,以增加架體的整體支撐能力。對于結構復雜多變的架體,要進行逐點逐項的驗算,確保搭設架體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搭設方案編制完成后及時進行審核,按相關文件要求需論證的要由責任單位組織專家進行論證。完成方案設計審批后應由技術負責人按方案的要求組織實施班組和作業人員進行學習和安全技術交底工作。

開始搭設時控制重點是腳手架的地基。地基承載力是否滿足架體和上部荷載要求,是否是軟弱地基或回填土、回填厚度多少,是否需要澆筑一定厚度的混凝土基礎,懸挑架的支撐型材規格、固定形式能否滿足穩定性等等,都屬于地基處理問題。地基處理合格后還需在立管的底部加設墊板或管托,以增加立管的支撐面積,降低局部壓強,減小不均勻沉降的可能性。筆者曾經處理過腳手架局部滑移造成的質量隱患:因承重架體基底標高不一致,坡上的立桿因基底承載力不足發生滑移導致正在施工的現澆頂板模板下沉,現場及時增加了拉桿,以及通過加密掃地桿的辦法將架體穩固。地基處理完成后還需要定期和不定期的復查地基變化情況,除日常檢查外,在雨雪后、增加荷載后、停工復工后等進行專項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腳手架搭設時要嚴格執行方案的要求。由持證的專業架子工組織進行搭設,如立桿間距,大橫桿、小橫桿的間距、固定位置和剪刀撐、斜撐的加設方式等,通道口要按單獨的加固方式搭設。圍護架還要及時做好連墻件和安全網。在這里重點強調一下很多施工現場都出現過的問題:設計方案做的很專業,考慮的也很周全,但由于安全技術交底制度不健全或業余架子工在現場實施時根據自己的經驗隨意搭設,不同的作業班組各自為政,最后導致架體隱患重重,最近媒體播報的幾次事故大都是這些原因造成的。

驗收合格后方可掛牌使用。腳手架搭設完成或局部到位后,需由專職安全管理人員組織相關人員進行驗收,合格后掛牌投入使用,合格牌上要注明該架體的搭設人、檢查人和安全負責人?,F場建立追責制度,如果架體出現安全隱患或安全事故,必須嚴查到底。進行一些特殊架體的檢查驗收時,如果專業檢查人員不足或經驗不夠豐富時,可以邀請上級公司或者本地建筑業協會的專家共同參與檢查,需要進行防雷接地的架體需搖測合格,某些行業的特種腳手架還需經過專業檢測機構檢測并備案方可投入使用。

使用前技術交底不可少。在腳手架搭設和使用過程中,應通過定期的學習和安全技術交底要求所有參與施工的人員參與到安全管理中,培養足夠的安全意識,如出現隱患和問題要隨時處理和上報,并根據問題的性質及時排查,對可能造成重大危險的問題要妥善應急并及時撤出,杜絕盲目亂干。針對大多數項目內支撐腳手架為木工搭設的現狀,應加強組織與檢查,做到搭設的一致性、系統性,同時由專業架子工檢查其穩定性。項目安全管理機構定期組織檢查,隨時更換破損的安全網,出現隱患時及時摘牌整改,消滅危險源后再組織繼續施工。要求施工人員見到檢測合格允許使用的合格牌后再使用腳手架,無牌或懸掛維護牌的嚴禁使用。

腳手架固定是基石。腳手架作為通道或施工工作面時,要求滿鋪木板并固定,通道上嚴禁堆放任何材料和設備,灑落的垃圾要及時清走。周轉材料一律通過卸料平臺進出工作面。卸料平臺要與主體結構做好鏈接,嚴禁以腳手架為支點進行固定。腳手架圍護結構需高出工作面一定高度,防止人員、材料掉落。內外架體不允許固定在一起,外圍護架體嚴禁作為承重結構。在進行二次結構施工時,注意對連墻件的保護,未經項目安全負責人書面批準嚴禁任何人拆除連墻件。有電器或電纜(線)需臨時與腳手架固定時,需在接觸部位做好絕緣處理。

腳手架拆除需謹慎。腳手架的拆除必須由相關管理部門批準,大型腳手架要有步驟有計劃的拆除,不能一次拆除的架體還要做好局部加固。拆除作業應按與搭設相反的程序由上而下逐層進行,嚴禁上下同時作業。每層連墻件的拆除,必須在其上全部可拆桿件均已拆除以后進行,嚴禁先松開連墻件,再拆除上部桿件;凡已松開連接的桿件必須及時取出、放下,以免作業人員誤扶、誤靠;分段拆除架體高差不應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應增設連墻件加固;拆下的桿件、扣件和腳手板應及時吊運至地面,禁止自架上向下拋擲;當遇到大風等天氣時,應停止腳手架的拆除作業并加固好未拆除部分架體,防止發生傾覆。腳手架拆除時下方必須劃出隔離區域,專人值守,防止墜物傷人。

腳手架的搭設、使用、拆除完全按規定的程序實施是預防坍塌事故的最好辦法。建筑施工單位強化安全責任制,不放過任何疏漏,從方案設計、材料選取、勞務人員培訓、持證上崗、定時檢查、隨時抽查等全過程全方位進行控制,腳手架坍塌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