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特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北京市

特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北京市

2024-07-15 閱讀 8105

為快速、及時、妥善地處理本市行政區域內生產經營單位發生的特大、特別重大生產安全事故,做好應急處置和搶險救援的組織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社會危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決定》以及國家有關部門和市政府的有關要求,制定本預案。

一、特大、特別重大生產安全事故的分類

(一)特大、特別重大生產安全事故的定義特大、特別重大生產安全事故是指本市行政區域內的生產經營單位在生產經營活動中或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活動中,由于人的不安全行為或物的不安全狀態以及自然因素引起,突然發生的導致嚴重人員傷亡的事故。按照事故情況分為特大事故和特別重大事故。特大事故,是指造成死亡10-29人或死傷30人以上的事故。特別重大事故是指造成死亡30人以上的事故。

(二)特大、特別重大生產安全事故的分類

1.礦山事故。煤礦和非煤礦山生產經營單位發生的冒頂片幫、透水、瓦斯爆炸、觸電、機械傷害等事故;

2.危險化學品事故。生產、儲存、經營、運輸等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單位發生的爆炸、火災、泄漏、中毒等事故;

3.煙花爆竹事故。煙花爆竹生產、儲存、經營、運輸等單位發生的爆炸、火災等事故;

4.建筑施工事故。建筑施工單位在建筑施工、房屋拆除等活動中發生的坍塌、高處墜落、觸電、機械傷害、車輛傷害、起重傷害等事故;

5.經營場所事故。商(市)場、賓館、飯店、文化娛樂、體育健身、洗浴等經營單位發生的爆炸、火災、觸電等事故;

6.交通運輸事故。公共交通、軌道交通、貨物運輸等交通運輸生產經營單位發生的特大、特別重大生產安全事故;

7.特種設備事故。生產經營單位所屬的鍋爐、壓力容器、電梯、壓力管道、大型游樂設施、起重機械等發生的燃爆、火災、泄漏、高處墜落等事故。

二、特大、特別重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處置的指揮特大和特別重大生產安全事故由市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以下簡稱市應急救援指揮部)負責組織指揮和救援處置。

(一)市應急救援指揮部的組成市應急救援指揮部由市政府辦公廳和市政府有關部門及有關單位組成。設總指揮、副總指揮,下設專業處置組。總指揮:主管副市長副總指揮:市政府副秘書長;市安全生產監督局、市公安局負責同志成員單位:市政府辦公廳、市發展改革委、市交通委、市建委、市市政管委、市公安局、市商務局、市衛生局、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市勞動保障局、市安全生產監督局、市監察局、市委宣傳部等部門。指揮部設綜合協調組、安全保衛組、新聞報道組、災害救援組、醫療救護組、后勤保障組、事故調查組、專家技術組、善后處理組,具體承擔事故救援和處置工作。

(二)市應急救援指揮部和專業處置組的職責

1.市應急救援指揮部在發生特大、特別重大生產安全事故時,負責事故現場應急處置和搶險救援以及善后處理的組織指揮工作。總指揮是處置特大、特別重大生產安全事故的組織者和指揮者,負責組織、指揮事故應急救援處置工作。

2.專業處置組的職責綜合協調組:由市政府辦公廳負責,承接特大、特別重大生產安全事故的報告;通知指揮部成員單位立即趕赴事故現場;協調各專業處置組的搶險救援工作;及時向國務院和市委、市政府報告事故搶險救援進展情況;落實中央和市委、市政府領導同志關于事故搶險救援的指示和批示。安全保衛組:由市公安局負責,組織警力對事故現場及周邊地區和道路進行警戒、控制,組織人員有序疏散。新聞報道組:由市委宣傳部負責,市公安局、市衛生局、市安全生產監督局等部門配合,組織事故應急處置和搶險救援的新聞報道工作。災害救援組:由市公安局和市安全生產監督局負責,組織協調警力和消防、工程搶險、礦山救護等專業搶險隊伍,進行搶險救援。醫療救護組:由市衛生局負責,組織有關醫療單位對傷亡人員實施救治和處置。后勤保障組:由市交通委、市商務局負責,組織協調有關部門,落實運輸保障和物資保障工作。事故調查組:由市安全生產監督局負責,會同有關部門進行現場勘察、取證,配合國務院調查組開展對特別重大事故的調查處理工作。專家技術組:由市安全生產監督局負責,組織有關專家為搶險救援等工作提供技術支持。善后處理組:指揮部責成有關部門負責,會同有關部門處理傷亡人員的善后工作。

三、報告程序發生特大、特別重大生產安全事故時,按照下列程序報告:

(一)生產經營單位應立即撥打報警電話,報告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和簡要情況,并隨時報告事故的后續情況;

(二)接警單位立即報告市政府辦公廳值班室;

(三)市政府辦公廳值班室立即按程序報告主管副市長;

(四)市政府辦公廳值班室按照主管副市長指示,及時報告國務院及其有關部門。

四、特大、特別重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處置特大、特別重大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后,有關部門、單位按照快速反應、統一指揮、協同配合的原則,迅速開展救援處置工作。

(一)啟動本預案。市政府辦公廳值班室接到事故報告后,按照有關程序立即報請主管副市長啟動本預案,迅速通知市應急救援指揮部成員單位。

(二)趕赴事故現場。市應急救援指揮部總指揮、副總指揮接到報告后,立即趕赴事故現場,成立事故現場指揮部,組織指揮救援處置工作。市應急救援指揮部成員單位主要負責同志接到通知后,立即趕赴現場并啟動相關應急救援預案,組織專業救援隊伍趕赴現場,實施救援處置。

(三)現場救援處置。

1.市應急救援指揮部迅速了解、掌握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情況,涉及或影響范圍,已采取的措施和事故發展趨勢等;迅速制定事故處置方案并組織指揮實施;及時將現場情況向市政府報告,必要時提請市政府調集北京武警總隊和協調北京衛戍區參加搶險救援;妥善處理現場新聞報道事宜;組織、配合開展事故調查,組織善后處理工作。

2、綜合協調組:落實中央和市委、市政府領導同志關于搶險救援的指示和批示,協調其他專業處置組的搶險救援工作,保障搶險救援工作通訊暢通。

3、安全保衛組:迅速組織警力對事故現場及周邊地區和道路進行警戒、控制,保障搶險救援工作正常開展,組織人員有序疏散。

4、新聞報道組:統一組織有關新聞單位及時報道事故應急處置和搶險救援工作。

5、災害救援組:立即組織調集警力和消防、工程搶險、礦山救護等專業搶險隊伍,迅速開展滅火、防毒、防爆、反恐等搶險救援工作。

6、醫療救護組:立即組織有關醫療單位及時對傷亡人員實施救治和處置。

7、后勤保障組:協調有關部門調集運輸車輛和物資投入搶險救援。

8、事故調查組:實施現場勘察和調查取證,初步開展事故調查處理工作。

9、專家技術組:迅速組織有關專家為搶險救援等工作提供技術支持。

10、善后處理組:迅速組織有關部門和人員妥善做好傷亡人員的善后處理事宜。

五、附則

(一)特大、特別重大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后,按事故類別,本預案與其他專項預案同時啟動。

(二)市應急救援指揮部各成員單位根據本預案制定實施方案。

(三)本預案管理單位為市安全生產監督局,每兩年修訂一次,必要時及時修訂。

篇2:企業義務消防(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隊)安全生產職責

企業義務消防(兼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隊)安全生產職責

(一)在企業安全生產委員會領導下,企業安全技術部組織、指導下,開展安全生產應急救援工作。

(二)積極參加安全身材感教育,認真掌握本廠生產條件和生產環境,特別要熟悉本企業的危險和有害因素及其應急處理措施。

(三)積極參加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的演練及培訓。掌握應急救援的紀律、程序、方法及要領。每年至少消防及生產安全事故演練兩次,每周檢查、維修消防設施一次。

(四)積極學習安全技術,熟悉機械設備、電氣設備、鍋爐受壓、容器、消防、防雷、防靜電設施以及易燃易爆有毒的危險化學品的性能、特征及其應急處理措施。

(五)服從指揮調度,服從工作分配遵守紀律。在事故應急救援工作中注意自身安全,積極搶救傷員和財產,把事故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六)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認真學習現場救護送院途中救護的基本知識和方法,竭盡全力挽救傷員的生命。

篇3:某公司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公司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應急指揮機構及其職責

1指揮部

總指揮:總經理

成員:各相關部門主管

2指揮部職責:事故發生后,總指揮或總指揮委托副總指揮趕赴事故現場進行現場指揮,成立現場指揮部,批準現場救援方案,組織現場,搶救。負責組織有關部室定期進行事故應急救援演練。

3成員職責:人身觸電事件發生后,根據事故報告立即按本預案規定的程序,迅速組織力量趕赴現場進行事故處理。

安全生產管理部門負責對日常工作的處理,負責對事故調查故責任事故終結等事故后的善后處理。

本預案的主管部門:各廠公司的安全生產主管部門。

當觸電事故發生后,事故現場的作業人員應迅速報告本預案的領導機構人員,由總指揮或副總指揮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是否啟動本預案。

危急事件的應對

1在接到事故現場有關人員報告后,凡在現場的應急指揮機構領導小組成員(包括組長副組長成員)必須立即奔赴事故現場組織搶救,做好現場保衛工作,保護好現場并負責調查事故。在現場采取積極措施保護傷員生命,減輕傷情,減少痛苦,并根據傷情需要,迅速聯系醫療部門救治。

2發現有人觸電,應立即斷開有關電源,使觸電者迅速脫離電源,如發現觸電者呼吸心跳停止時,應立即在現場就地搶救,用心肺復蘇法支持呼吸循環,對腦心重要臟器供氧,同時向總指揮或副總指揮報告。

3觸電者未脫離電源前,救護人員不準直接用手觸及傷員。脫離電源要把觸電者接觸的那部分帶電設備的開關刀閘或其他斷路設備斷開;或設法將觸電者與帶電設備脫離。在脫離電源中,救護人員也要注意保護自己。

4如果觸電者處于高處或其它易受傷害的地方,為防止解脫電源后自高處墜落或其它二次傷害應采取預防措施。

5觸電者觸及低壓帶電設備,救護人員應設法迅速切斷電源,如拉開電源開關刀閘,拔除電源插頭等;或使用絕緣工具干燥的木棒木板絕緣繩子等不導電的材料解脫觸電者;也可抓住觸電者干燥而不貼身的衣服,將其拖開,切記要避免碰到金屬物體和觸電者的裸露身體;也可用絕緣手套或將手用干燥衣物等包起絕緣后解脫觸電者;救護人員也可站在絕緣墊上或干木板上進行救護。

6電者觸及高壓帶電設備,救護人員應迅速切斷電源,或

用適合該電壓等級的絕緣工具(絕緣手套穿絕緣鞋并使用絕緣棒)解脫觸電者,救護人員在搶救過程中應注意保持自身與周圍帶電部分必要的安全距離。

7高處觸電緊急救護:救護人員應在確認觸電者已與電源隔離,且救護人員本身所涉及環境安全距離危險電源時,方能接觸傷員進行搶救,并應注意防止發生高空墜落的可能性。如傷員停止呼吸,立即口對口(鼻)吹氣2次,再測試頸動脈,如有搏動,則每5秒繼續吹一次,如頸動脈無搏動時,可用空心拳頭叩擊心前區域數次,促使心臟復跳。高處發生觸電,為使搶救更為有效,應及時設法將傷員送至地面。在完成上述措施后,應立即用繩索迅速將傷員送至地面,或采取可能的迅速有效的措施送至平臺上。觸電傷員送至地面后,應立即繼續按心肺復蘇法堅持搶救。按心肺復蘇法支持生命的三項基本措施:通暢氣道,口對口(鼻)人工呼吸法,胸外按壓。觸電傷員停止呼吸,重要的是始終確保氣道通暢。如發現傷員口內有異物,可將其身體及頭部同時側轉,迅速用一個手指或兩手指交叉從口角插入,取出異物;操作中注意防止將異物推到咽喉深部。在保持傷員氣道通暢的同時,救護人員用放在傷員額上的手的手指捏住傷員鼻翼,救護人員深吸氣后,與傷員口對口緊合,在不漏氣的情況下,先連續大口吹氣兩次,每次1~1.5秒。如兩次吹氣后測試頸動脈仍無搏動,可判斷心跳已經停止,要立即同時進行胸外按壓。除開始時大口吹氣兩次外,正常口對口(鼻)呼吸的吹氣量不需過大,以免引起胃膨脹。吹氣和放松時要注意傷員胸部應有起伏的呼吸動作。吹氣時如有較大阻力,可能是頭部后仰不夠,應及時糾正。觸電傷員如牙關緊閉,可口對鼻人工呼吸。口對鼻人工呼吸吹氣時,要將傷員嘴緊閉,防止漏氣。

生產生活維持或恢復方案

1作業人員應配合醫療人員做好受傷人員的緊急救護工作,安全生產主管部門人員應做好現場的保護拍照事故調查等善后工作。

2現場的事故處理工作完畢后,應急行動也宣告結束。事故的調查和處理工作屬正常工作范圍。

公司停電應急救援預案

◆基本情況

公司大多數的設備都是以電力帶動,所以在日常的生產及生活中,一旦突然停電會對公司的安全生產及設備產生威脅,為了使公司每位員工明確在停電等一些突發情況發生時的應對措施,保證公司應急行動協調一致,避免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有效控制事態發展,在最短時間內做出應對,特制定本預案。

◆范圍:

本預案適合于公司發生停電等一些突發情況的緊急應對。

◆應急指揮機構

總指揮:廠長(總經理),

成員:各部門負責人

3組織措施

◆提前預知性停電:

在提前得知要停電,設備科負責提前通知各部門的負責人,使其提前計劃安排工作,避免造成更嚴重的損失。各部門要在停電前20分鐘負責將各類設備及辦公設備進行停機保護,生產科要根據生產實際情況,在停電前,將機器清洗干凈,切斷電源。

◆未知性停電:

在提前不知道停電的情況下,突然停電后,員工要冷靜,不要驚慌,應在原崗位上,不許亂動機械或電氣設備,聽從指揮,在應急燈打開的半個小時內,首先將設備進行停機保護處理,將已啟動的用電設備電源關閉。如果正處于生產狀態,生產當班班長要組織3-4名操作人員,將預處理超高溫灌裝等重點工段機器內的牛奶妥善處理,等待來電后進行清洗,各部門負責人組織安排本部門人員做好停電后的工作安排。

4各部門職責

◆綜合科負責對廠區加強巡視監督,保證企業財產的安全。防止蓄意破壞財產損失事件的發生。

◆設備科的工作人員要在停電后,立即組織人員進行檢查,查明停電范圍和停電原因,并與上級供電部門聯系停電原因及送電相關事項,并組織搶修工作。同時將停電原因停電時間及時通報各部門責任人。使各部門能對工作人員進行合理的安排。

◆生產科負責組織人員將生產崗位上已啟動的水電汽閥門或開關關閉,將生產現場做必要的安全處理后組織人員安全撤離,必要時留守值班人員。

◆技術科負責制定各生產狀態下牛奶及其它相關原料的應急處理辦法。并進行過程監控。

◆儲運部在停電后,馬上停止貨物的裝卸運輸,各庫房門口安排2-3名工作人員接應維持秩序,非工作需要,一切人員不得進入庫房。裝貨現場留工作人員維持秩序,保證產品及貨車

的安全。閑雜人等不得進入發貨區。

◆為了保證公司內應急系統的有效使用,各部門必須落實責任,專人管理。按照要求進行平日的維護與保養。

氨氣泄漏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1情況:

◆制冷崗位(工段)是液態奶產品生產中制供冰水的生產中心,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氣氨在壓縮循環過程中吸收熱量而汽化,從而冷卻自來水,形成0-4℃的冰水。氨在循環制冷過程中,如果因生產操作不當或生產設備管道閥門出現故障,將會造成大量的氨蒸發,氣體或液體向外泄漏,因此有可能發生重大火災爆炸和人員中毒等嚴重后果,液態氨轉化為氣態氨時具有易燃易爆有毒等特點,其破壞性非常嚴重,會直接影響整個生產區域及周邊環境。為此,氨制冷運行中必須嚴格執行工藝操作規程和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嚴格管理壓縮機組設備壓力容器附件設施安全裝置,防止氨氣體或液體外泄。如果發生意外泄漏,并且在無法有效控制的前提下,必須執行以下防范應急救援預案,以防止事態的擴大和減少事故損失。

2(液)泄漏處理應急救援預案:

◆對于一般氨氣泄漏事故,應盡快佩戴合適的防毒面具,在盡量短的時間內切斷有關閥門,促使泄漏停止。(如效果不明顯應及時卸壓)并向制冷崗位氨氣外泄事故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報告。

◆事故應急救援指揮中心接到報警后,應迅速通知生產廠:要求查明氨氣泄漏部位(裝置)或原因,并采取一切辦法切斷事故源,防止事故擴大。

◆若發生重大氨氣泄漏事故,通過操作人員的處理后,一時難以控制,生產廠應立即報告事故應急救援指揮中心現場總指揮,事故應急救援指揮中心接到報警后,迅速到達事故地點。若斷定為重大氨氣泄漏,必須立即下達按應急救援預案處置的指令,同時向上級(當地主管企業安全生產的管理部門)發出警報。并通知應急救援指揮中心成員和搶險救護隊以及專業救援隊伍,迅速趕到事故現場。

◆應急救援總指揮指令發生氨氣泄漏事故的生產廠,迅速查明事故發生源點。泄漏部位以及外泄原因。并采取可靠措施,以自救為主,盡快切斷物料或倒罐等處理措施,消除外泄漏的源點。如泄漏部位已不能控制,立即向現場總指揮報告并提出處理外泄事故的具體措施。

◆氨氣外泄量較大,但未著火,而氨的刺激氣味使人已不能接近,開啟應急救援柜,配戴自吸式空氣(氧氣)呼吸器或長管防毒面具以及防護服,迅速進入事故現場,采取一切辦法關閉各對外聯系的閥門,以及必須切斷的閥門,盡量控制氨氣的外泄,處理時嚴禁用鐵器擊打。如外泄漏量仍在繼續擴大,應考慮人員撤離現場,并采取有效安全措施,開啟緊急泄氨器立即排氨,并用備用的應急水源噴淋泄漏部位。

◆若外泄氨氣已經著火,在初期火勢不大時,除迅速切斷閥門卸壓外,并用蒸汽或干粉滅火器滅火。如火勢增大,搶險人員在確保個人免受傷害的情況下,應穿上防火服,呼吸器,進入事故現場關閉閥門。如火勢太大,已無法控制,應組織人員撤離,并聯系消防部門對已著火的廠房設施噴水降溫。(注意千萬不可將水噴到電氣設施上)

◆若氨氣大量外泄,雖未即刻著火,但這種情況已非常危險,這時救援人員應沉著冷靜,在最短時間內關閉對外聯系的閥門,并直接通知總配電室拉閘斷電,啟動緊急泄氨器排氨。安排周邊崗位人員有序撤離到安全地帶,并實施廠區道路管制,車輛疏散,其它遠離制冷崗位的生產廠也應緊急停車,以防止制冷崗位發生爆炸。

3外泄事故分工實施:

◆應急救援指揮小組:到達事故現場后,實施統一指揮,根據事故狀態及危害程度做出相應的應急決定,并命令各應急救援隊立即開展相應救援工作,并向主管上級公安勞動環保衛生等領導機關報告事故情況。

◆消防隊到達事故現場后,消防人員佩戴好呼吸面具,首先查明現場有無中毒人員,以最快速度將中毒者脫離現場,嚴重者盡快送往醫院搶救。

◆治安隊到達現場后,擔負廠區治安和交通指揮,組織糾察,在事故現場周圍設崗,劃分禁區,并加強警戒和巡邏檢查。如當氨氣擴散危及廠內外安全時,應迅速組織有關人員協助友鄰單位。

◆醫療救護隊到達現場后,與消防隊配合,立即救援傷員和中毒人員,對中毒人員應根據中毒癥狀及時采取相應措施。對傷員進行清洗包扎或輸氧急救,重傷員及時送往醫院搶救。

◆生產技術管理部門到達事故現場后,迅速查明氨濃度和擴散情況,根據當時風向風速判斷擴散的方向和速度,并對泄漏下風擴散區域進行監測,確定結果,將監測情況及時向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報告,必要時根據指揮中心的決定通知擴散區域內的群眾撤離或指導采取簡易有效的保護措施。

◆搶險搶修隊到達現場后,根據指揮部門下達的搶修指令,迅速進行搶修設備控制事故并預防事故擴大。

4外泄事故應急救援組織機構設置:

◆組建一個指揮中心,二個搶險救護隊。

◆指揮中心:制冷崗位氨氣外泄事故應急救援指揮中心。

◆成員組成:總經理設備科生產科技術科綜合科儲運科。

◆應急現場總指揮:總經理。

◆外援救護隊成員組成:消防隊醫療救護隊后勤保障隊。

◆搶險維修隊成員組成:設備科技術科儲運科生產科。

5泄漏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圖:制冷崗位氨氣外泄事故應急救援指揮中心

◆組織機構圖:制冷崗位氨氣外泄事故應急救援指揮中心聯系方式:

6外泄事故應急救援指揮中心職責:

◆指揮中心:

①負責本工廠"應急救援預案"的制定審核修訂。

②組建應急救援專業隊伍,并組織實施和演練。

③檢查并做好重大事故的預防措施和應急救援的各項準備工作。

④發生事故時,發布和解除應急救援的命令。

⑤組織指揮救援隊伍實施救援行動。

⑥向上級匯報向友鄰單位通報事故情況,必要時向有關單位發出救援請求。

⑦組織事故調查總結應急救援工作經驗教訓。

◆生產科:

①負責事故處理時的生產工藝聯系。

②指揮未發生事故的崗位工段組織停開車調度。

③聯絡并保證事故現場的供水供蒸汽。

④聯系事故區的停送電。

◆技術科:

①負責事故現場的通訊聯絡和對外聯系。

②負責事故現場及有害物質擴散區域內的洗消監測工作。指導并協助搶險維修隊完成事故設備的搶修。

③協助總指揮組織事故調查,總結應急救援工作經驗教訓等。

◆綜合科:

①負責消防滅火治安保衛醫療救護的聯絡與組織。

②負責生產區域人員的疏散,事故區域的警戒,道路的管制工作。

③負責事故現場中毒灼傷人員以及

其它意外傷害人員的搶救工作。

④負責搶險人員中毒受傷人員的生活必需品的供應。

◆儲運科:

①負責搶險救援物資的供應和運輸工作。

②負責搶險維修隊的物資供給。

◆設備科:

①協助總指揮組織精明強干的搶險維修隊。

②協助總指揮負責工程搶險,搶修的現場指揮。

③制定落實搶險維修方案,并組織協調與實施。

④布置善后各項具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