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北京理工大學章程

北京理工大學章程

2024-07-15 閱讀 7410

序言

北京理工大學(下稱學校)的前身是1940年成立于延安的自然科學院,歷經晉察冀邊區工業專門學校、華北大學工學院等辦學時期,1949年定址北京,并接收中法大學校本部和數理化三個系,1952年定名為北京工業學院,1988年更名為北京理工大學。

學校作為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學,繼承和弘揚延安精神,堅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堅持一切從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出發、一切從培養學生全面發展出發、一切從奉獻偉大祖國出發,踐行“德以明理、學以精工”的校訓,弘揚“團結、勤奮、求實、創新”的校風和“實事求是,不自以為是”的學風,瞄準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世界教育科技發展前沿,促進國防科技事業與經濟社會發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保障學校依法辦學和自主管理,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及其他法律、法規、規章,制定本章程。

第二條學校名稱:北京理工大學,英譯名:BeijingInstituteofTechnology,中文簡稱:北理工,英文縮寫:BIT。學校網址:

第三條學校法定注冊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南大街5號。辦學場所包括北京中關村校區、良鄉校區、西山實驗區,河北秦皇島校區,廣東珠海校區等。學校根據需要,經舉辦者和主管部門同意設立和調整校區及校址。

第四條學校是國家舉辦的非營利性事業法人,享有辦學自主權,獨立承擔法律責任。校長為學校的法定代表人。

第五條學校以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為基本職能。以實施包括留學生在內的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學歷教育為主,同時開展各類非全日制、非學歷教育。學校根據發展需要和自身條件,經主管部門核準,合理確定辦學規模。

第六條學校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把立德樹人作為學校的根本任務和第一價值追求,以“高遠的理想、精深的學術、強健的體魄、恬美的心境”為目標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富有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創新人才。

第七條學校堅持學術為基、育人為本,科學制定教學和科研評價標準,建立質量保障機制,定期發布教學質量報告、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保證教育教學質量和學術產出水平。

第八條學校堅持面向國家工業化、信息化、國防現代化重大需求,加強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堅持“強地、揚信、拓天”的學科特色,實施“學科優化、強師興校、教育創新、科研提升、開放發展、深化改革”等戰略,促進理工并重、理工融合、工理管文等多學科協調發展與交叉融合,建設“特色鮮明、理工為主”的世界一流大學。

第九條學校尊重師生員工的主體地位,維護師生員工的合法權益,尊重學術自由和學術活動的獨立性,為師生員工在教學、研究、學習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條件和保障,建立師生員工權益保障和救濟機制。

第十條學校遵循平等、友好、互惠的原則,與地方人民政府、國(境)內外大學、教育科研機構、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組織和個人開展教育科研合作與文化交流。

第二章舉辦者和學校

第十一條學校是國家舉辦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經國務院確定由國務院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主管,由國務院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建設。

第十二條舉辦者依法對學校的辦學行為進行指導、監督和規范;任命學校校長、副校長以及其他應由舉辦者任命的人員;考核和評估學校辦學水平與辦學質量;依據實際情況調整為學校提供的教育資源配置;核準學校章程,審查批準需要舉辦者審批的事項;對學校不當使用辦學自主權的行為予以糾正等。

第十三條舉辦者依法保障學校辦學條件,為學校提供穩定的辦學資金和教育資源;保障學校辦學自主權,提供辦學自主權救濟途徑;為學校改革和發展提供必要的制度支持;支持學校依法自主籌措、管理、使用和處置財產和經費;維護學校合法權益不受侵犯,不受任何組織和個人非法干預。

第十四條學校依法實施自主辦學,獨立管理內部事務,實行校務公開、信息公開,接受舉辦者、政府主管部門、師生員工和社會監督。

學校依法享有以下辦學自主權:

(一)設置和調整學科專業,制定招生和培養方案,組織實施教育教學活動;

(二)依據法律和國家有關規定,向學生頒發學業證書,授予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

(三)開展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咨詢服務、文化交流和對外合作;

(四)聘用和使用人才,評聘專業技術職務,調整薪酬標準及分配方式,依法對教職員工和學生給予考評、獎勵和懲處;

(五)確定內部組織機構的設置和人員配備;

(六)管理和使用學校資產,維護學校聲譽;

(七)法律、法規、規章以及本章程確定由學校自主決定的其他事項。

第十五條學校遵守法律、法規、規章,遵守本章程;接受國家、上級主管部門的工作指導和監督,貫徹執行國家辦學標準;保護學校資產不受侵犯;建立內部監督機制;維護教職工和學生合法權益,向教職員工和學生的合理需求提供扶持和幫助;履行法律、法規、規章以及本章程規定的其他義務。

第三章教職員工、學生和校友

第十六條學校教職員工由教師、其他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工勤人員等組成。

教職員工享有以下權利:

(一)按職責開展教育教學、科學研究、學術交流與合作;

(二)按職責使用學校公共資源、享受相應福利待遇;

(三)按規定獲得自身發展所需的相應機會和條件;

(四)在品德、能力和業績等方面獲得公正評價;

(五)按規定獲得獎勵和榮譽稱號;

(六)知悉學校改革、建設和發展及關系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

(七)參與學校民主管理,對學校工作提出合理意見和建議;

(八)表達異議和提出申訴;

(九)與學校約定的權利;

(十)法律、法規、規章以及合同約定的其他權利。

教職員工履行以下義務:

(一)遵守職業道德,恪盡職責,勤勉工作;

(二)尊重和愛護學生;

(三)珍惜和維護學校聲譽,維護學校利益;

(四)愛護公共設備和設施;

(五)遵守學校規章制度;

(六)參加學校公益活動;

(七)與學校約定的義務;

(八)法律、法規、規章以及合同約定的其他義務。

第十七條學校對教職員工實行下列任職制度:

(一)教師和其他專業技術人員實行資格認證和崗位聘用制度;

(二)管理人員實行崗位聘用制度;

(三)工勤人員實行勞動合同、崗位聘用制度。

第十八條學校制定人事管理制度,對教職員工定期進行考核,考核結果作為續聘、解聘、晉升、獎勵或者處分的重要依據。

第十九條學生是指被學校依法錄取、取得入學資格,具有學校學籍的受教育者。

學生享有以下權利:

(一)接受學校教育,參加學術、科技、文化、體育等活動;

(二)按規定使用公共資源,享受國家、學校的獎勵和資助;

(三)按規定選擇專業和選修課程;

(四)按規定獲得學業證書及學位證書;

(五)依法組織和參加學生自治組織和學生社團;

(六)知悉學校改革、建設和發展及關系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

(七)參與民主管理,對學校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

(八)表達異議和提出申訴;

(九)與學校約定的權利;

(十)法律、法規、規章以及本章程賦予的其他權利。

學生履行以下義務:

(一)接受學校教育和管理,修德踐行,完成學業;

(二)遵守學生行為規范,尊敬師長,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

(三)珍惜和維護學校聲譽,維護學校利益;

(四)愛護公共設備和設施;

(五)遵守學校規章制度;

(六)參加學校公益活動;

(七)按規定繳納各種費用,履行獲得資助所承諾的義務;

(八)與學校約定的義務;

(九)法律、法規、規章以及本章程規定的其他義務。

第二十條校友包括曾在學校學習或工作過的中外人士,以及被學校授予榮譽學位和榮譽職銜的人員等。

學校鼓勵校友參與學校建設與發展,定期向校友通報學校發展情況,聽取校友意見和建議;聯系和服務校友,關心和支持校友發展,并向為國家、社會、學校做出突出貢獻的校友授予榮譽稱號;支持校友依法成立具有屆別、行業、地域特點的校友組織。

第四章治理結構

第二十一條學校實行中國共產黨北京理工大學委員會(下稱校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推行教授治學、民主管理,建立符合國情、與學校發展相適應的現代大學制度。

第二十二條校黨委是學校的領導核心,統一領導學校工作,支持校長獨立負責地行使職權。

校黨委及其常務委員會(下稱常委會)根據《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校基層組織工作條例》的規定產生并履行職責。

校黨委及其常委會實行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的制度,遵循民主集中原則制定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通過“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的方式決定學校重大事項。

第二十三條校長作為學校主要行政負責人,全面負責學校教育教學、科學研究和行政管理工作。副校長協助校長開展工作。

校長由符合教育法規定的任職條件的公民擔任,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任免。

校長辦公會是學校的行政議事決策機構,是校長行使職權、履行職責、貫徹落實校黨委有關決議、研究和處理學校行政重要事項的會議。校長辦公會由校長、副校長、校長助理和校長指定的其他人員參加。校長主持校長辦公會,對會議研究事項享有最后決定權。

第二十四條中國共產黨北京理工大學紀律檢查委員會,在學校黨委和上級紀委的領導下進行工作,按照《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校基層組織工作條例》的規定產生并履行職責。

第二十五條學校學術委員會是學校最高學術機構。學術委員會依據國家有關規定產生,按照自身章程統籌行使學術事務的決策、審議、評定和咨詢等職權。

第二十六條學校教職工代表大會是教職工依法參與學校民主管理和監督的基本形式。教職工代表大會依據國家相關規定建立并行使職權。

第二十七條學校學生代表大會、研究生代表大會是本科生、研究生參與學校民主管理和監督的重要形式。學生代表大會、研究生代表大會依據校黨委批準的相關規定行使職權。

第二十八條學校實行校院兩級為主的管理體制。

學校根據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需要設立二級學院,并根據發展需要適時予以調整。學院的設立、變更、撤銷等,由校長提出,校學術委員會審議,校黨委決定。

學院作為學校內設的辦學實體,依據學校授權負責組織實施教育教學、科學研究、學科專業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內部管理等,管理和使用學校核撥的辦學經費和資產。

學院實行黨政領導、分工合作、共同負責的管理體制,由院長、院黨委(黨總支、直屬黨支部)書記、副院長、副書記等組成黨政聯席會議(院務會議),按照校黨委審定的議事規則和程序決定學院重要事項。

學院設立教職工代表大會、教授委員會及其他直屬組織、機構。學院教職工代表大會、教授委員會及其他直屬組織、機構依照相關規定參與學院的教育教學、科學研究、學科專業建設、師資隊伍建設、民主管理及其他工作。學院直屬組織、機構的設立、調整、撤銷須經學校批準備案。

第五章組織和機構

第二十九條學校按照精簡、高效、統一的原則,根據需要設置學術組織和管理、服務機構。

第三十條學校設置學位評定委員會、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委員會等專門委員會;設置教育基金會、校友會;設置若干職能部門和辦事機構。

第三十一條學校按照學科分類設置若干學部。學部在校學術委員會、學位評定委員會、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委員會的指導下開展與學術相關的工作。

第三十二條學校各類組織、機構,依照相關規定產生并履行職責。黨的基層組織與行政機構同步建立。

第三十三條學校設立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組織和機構,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及自身章程運行和管理。

第三十四條學校設立校院兩級工會、共青團、學生會、研究生會等群眾組織,在同級黨委和上級組織領導下,按照各自章程開展工作,履行相應的職責,代表和維護教職員工和學生的合法權益。

第三十五條學校支持民主黨派及其他社會團體依法按照各自章程獨立自主地開展工作,并參與學校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在本職崗位上為學校改革發展建設作出貢獻。

第六章資產和經費

第三十六條學校資產包括固定資產、流動資產、無形資產、對外投資,以及依法認定為學校所有的其他資產。

第三十七條學校對資產享有法人財產權、管理權和使用權,實行“國家統一所有,學校主管部門監管,單位使用”的管理體制。

第三十八條學校經費來源主要包括國家財政撥款、事業收入和其他合法收入。

第三十九條學校通過多種渠道籌措教育經費,按照合法、平等、互利的原則爭取和鼓勵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其他社會組織和個人向學校捐贈。

第四十條學校實行“統一領導、集中管理”的財務管理體制,建立內部財務管理控制制度,實施內部審計監督制度。

第四十一條學校建立資產管理制度,實行成本核算,優化資源配置,促進資產合理、節約、高效地使用,保證其安全、完整。

第七章標識

第四十二條校徽、校標。校徽為圓形,由外圈中英文名和圈內圖案組成。圈內中部圖案整體造型呈樹狀,由下而上表現為雄鷹展翅高飛,到頂端演變成口銜橄欖枝的白鴿;圈內底部圖案由延安寶塔和“1940”組成;校徽主色調為綠色,輔助色為墨綠色和褐色。校標為校徽中部的樹狀造型。

第四十三條校旗。校旗為長方形,白色旗面,正中為校標,校標下方為趙樸初題寫的“北京理工大學”及英譯名大寫字母;校旗旗面長寬比例為1:0.618。

第四十四條校慶日為每年9月下旬的第一個星期日。

第八章附則

第四十五條本章程的制定和修訂經學校教職工代表大會討論、校長辦公會審議、校黨委全會審定,報國務院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審核,報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核準。

在學校分立、合并、終止,或者辦學活動發生重大變化,或者法律、法規、規章發生變化時,應對章程進行修訂。章程的修訂程序與章程的制定程序相同。

章程的修訂應由校長或校黨委三分之一以上委員聯名提出。

第四十六條學校辦學活動必須遵循本章程;學校其他規章制度及文件不得與本章程相抵觸;學校此前制定的規章制度與本章程不一致的,以本章程為準予以修改或廢除。

第四十七條本章程由校黨委負責解釋。

第四十八條本章程經核準,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相關閱讀:

中國工會章程

學校章程制定工作方案

小學章程制定工作方案

中國盲人協會章程

篇2:潭湘大學學生申訴處理委員會章程

第一條為推進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維護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和生活秩序,保護學生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成立湘潭大學學生申訴處理委員會,并制定本章程。

第二條本章程所稱的申訴,是指學生對學校做出的涉及本人權益的處理決定不服,向學生申訴處理委員會提出對該決定進行復查的意見和要求。

第三條湘潭大學設立學生申訴處理委員會,負責受理申訴人提出的申訴,對學生申訴的問題進行復查,做出處理結論。

第四條申訴處理委員會設主任一名,委員若干名。主任由分管學生工作的校領導擔任。委員分為常任委員和臨時委員。常任委員由校黨委辦公室、校長辦公室、學生工作部(處)、研究生部(處)、教務處、監察處、招生就業指導處、保衛處、團委等部門主要負責人擔任。

作為常任委員的各部門負責人更換時,由新任負責人自然接替原負責人擔任常任委員。

臨時委員由兩名教師代表和兩名學生代表擔任。兩名教師臨時委員由申訴處理委員會辦公室推舉。申訴人為本、專科生的,兩名學生臨時委員由校學生會推舉;申訴人為研究生的,兩名學生臨時委員由校研究生會推舉。

第五條申訴處理委員會辦公室設在學生工作部(處),負責日常工作。辦公室主任由學生工作部(處)長兼任。

第六條申訴處理委員會履行下列職責:

(一)受理學生申訴;

(二)向有關組織和人員調查取證、查閱文件和相關資料;

(三)審查對學生的處理是否合法與適當,提出復查結論,并送達申訴人。

第七條申訴處理委員會受理學生對學校下列處理決定不服提出的申訴:

(一)對學校取消其入學資格不服的;

(二)對學校的退學處理決定不服的;

(三)對學校作出的違規、違紀處分不服的。

第八條學生提出申訴,應當自收到處理決定書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向申訴處理委員會辦公室遞交申訴書和學校做出的處理決定的文件副本。申訴書應當載明下列內容:

(一)申訴人的姓名、班級、學號及其他基本情況;

(二)申訴的事項、理由、要求并附上相關的證據;

(三)提出申訴的日期;

(四)申訴書要求字跡工整、表達清楚,并由申訴人親筆簽名。

第九條申訴處理委員會辦公室負責接收申訴人的申訴書。申訴處理委員會應當對學生提出的申訴進行復查,并在接到書面申訴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作出復查結論并告知申訴人。

第十條申訴處理委員會辦公室在接到學生的申訴書后,應當從以下幾方面對申訴材料進行審查,并決定是否受理:

(一)申請人是否具有申訴資格;

(二)申訴事項是否屬于學生申訴范圍;

(三)申訴時間是否符合申訴期限規定。

申訴處理委員會辦公室經過審查,根據不同情況,應當在3個工作日內作出如下處理:

(一)對于符合申訴條件的,決定受理,簽發受理通知書,通知申訴人;

(二)對于不符合規定條件和超過規定期限的,不予受理,簽發不予受理決定書,說明不予受理的理由,通知申訴人;

(三)對于被申訴人不明確、申訴請求不明或者所提供的申訴材料不符合要求的,應當告知申訴人需補正的內容和有關材料,并要求申訴人在2天內補正。

第十一條申訴處理委員會應當在做出受理決定次日前將申訴書副本送達對申訴人提出處理意見的職能部門。

提出處理意見的職能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訴書副本之日起3個工作日內提出包括提出處理意見的事實、依據和其他相關材料的書面答復。

第十二條申訴處理委員會處理事實清楚、證據充分、爭議不大的簡單申訴時,可以采取書面復查方式。申訴處理委員會認為有必要通過會議方式進行復查的,可以召開會議對申訴進行復查。

第十三條采取書面復查方式的,申訴處理委員會也應對相關當事人進行詢問,開展必要的查證。書面復查意見應獲得申訴處理委員會全體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方為有效。

第十四條采取會議方式進行復查的,申訴處理委員會主任應當在收到雙方書面材料后召集申訴處理會議。會議應有三分之二以上委員到會方可舉行。

第十五條校長辦公室應當派一名律師列席會議,提供咨詢和提出意見。

申訴人所在學院可以派一名代表列席會議,參與討論。

列席人員均不具有表決權。

第十六條申訴人應當出席申訴處理會議,申訴人因故不能出席會議時,可委托一名代理人出席會議。

申訴人和對申訴人提出處理意見的職能部門代表可以依據申訴處理會議的程序在會議上發言。

對申訴人提出處理意見的職能部門負責人,擔任申訴處理委員會委員并出席申訴處理會議的,可以參與討論,但不享有表決權。

第十七條申訴處理委員會辦公室應在申訴處理會議召開的5日前將會議的時間和地點通知申訴人。

申訴人因故不能參加申訴處理會議的,應提前3個工作日向申訴處理委員會辦公室提出,由申訴處理委員會決定是否延期。

申訴處理委員會決定不延期的,申訴處理委員會辦公室應至少提前2日通知申訴人,申訴人可委托一名代理人出席。

決定延期的,由申訴處理委員會辦公室另行安排會議時間。

申訴人無故不出席會議的,按放棄申訴權利處理,申訴處理程序終止。

第十八條申訴處理會議主持人由申訴處理委員會主任擔任,也可由申訴處理委員會主任委托一名常任委員擔任。申訴處理會議應當遵循下列程序:

(一)主持人介紹申訴處理委員會成員;

(二)主持人詢問申訴人有無需要回避的人員;

(三)申訴人申訴;

(四)做出處理決定的部門代表陳述;

(五)申訴處理委員會進行合議;

(六)申訴處理委員會進行無記名投票表決,形成書面意見,書面處理意見應寫明申請訴求、爭議事實、處理依據和理由、處理結果和日期。書面處理意見由參加會議的組成人員簽名。

第十九條申訴處理會議的意見必須經過到會委員的過半數同意方為有效。

第二十條申訴處理委員會應當依據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對原處理決定即復查所認定的事實、適用的依據和處理的程序等進行審查,按下列規定提出復查結論:

(一)原處理決定證據確鑿、使用依據正確、程序合法的,決定維持。

(二)原處理決定有下列情況之一,應予撤銷或者變更原處理決定的,由申訴處理委員會提交學校重新研究決定:

1、違規事實認定不清、證據不足的;

2、適用依據錯誤的;

3、違反規定程序的。

第二十一條申訴復查結論做出后由申訴處理委員會辦公室送達申訴人和原決定做出機構。

第二十二條復查結論做出前,申請人要求撤回申訴的,經說明理由,可以撤回。申訴人撤回申訴的,申訴處理程序終止。

第二十三條申訴期間,原處理決定不停止執行。

第二十四條申訴復查結論作出后,申訴人又以同一事實和理由提出申訴的,申訴處理委員會不再受理。

第二十五條當事人對復查結論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學校復查結論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向湖南省教育廳提出書面申訴,或者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第二十六條本條例自下發之日起施行。

第二十七條本條例由湘潭大學學生申訴處理委員會負責解釋。

篇3:廣西大學經濟學社章程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廣西大學經濟學社是由共青團廣西大學委員會領導管理、學生社團聯合總會管轄的非營利性社團組織。

第二條本社宗旨是:經世濟民,學以致用。

本社肩負“繁榮校園文化,培養社會棟梁”之使命,定位為學術與實踐并重的學習型、綜合型組織。本社以經濟題材活動為中心,以社員全面發展為目的,模擬現代企業公司制運作,通過學術研討、商業運作、校企合作等活動形式,提高社員經濟意識、鍛煉實踐能力。

第三條本社模擬現代公司制運作管理,實行《日常辦公與工作例會制度》、《人文關懷與社員管理制度》、《工作計劃與總結管理制度》、《人事考核與績效評估制度》、《項目運作與活動管理制度》、《公關策劃與宣傳管理制度》、《財務控制與稽核審計制度》、《資料整理與檔案管理制度》等八大制度。

第二章組織結構

第四條本社實行社長負責制。

第五條本社設置社長一名,副社長三名(協助社長分管內務、活動、商務等),社長助理一名,秘書長一名。必要時設置常務副社長一名。

第六條部門及各部門設置:

本社設置秘書處、人力資源部、學術部、公關宣傳部、社會實踐部、網絡技術部、商務部、企劃部等八個部門。

秘書處:秘書長一名,副秘書長一至四名,干事若干名。

人力資源部:部長一名,副部長一至四名,干事若干名。

學術部:部長一名,副部長一至四名,干事若干名。

公關宣傳部:部長一名,副部長一至四名,干事若干名。

社會實踐部:部長一名,副部長一至四名,干事若干名。

網絡技術部:部長一名,副部長一至四名,干事若干名。

商務部:經理三至五名(部長級),副經理(副部長級)若干名,干事若干名。

企劃部:部長一名,副部長一至四名,干事若干名。

第七條本社為了學社的長期穩定發展,并充分發揮老干部作用、更好傳承學社優良品質,特設置理事會。理事會成員主要由對學社發展有一定貢獻和設想的新老干部組成,與干部換屆同期改選,每屆任期為一年,理事可以連選連任。理事會設置理事長一名,負責召集理事、與現任干部聯系等一切事宜。

在關系學社發展的重大問題上,原則上需由社長向理事長提出,理事長召集理事研究討論。理事應有對學社高度負責態度、充分論證,為決策提供參謀意見。在具體問題上理事會不作具體決定。

第八條凡本社社員,均有競選候補干部或干部資格。凡正式干部,均具有晉升社長的資格。

第九條各部長有向人力資源部提出聘用或解聘本部門干事建議的權利,人力資源部經核查后具有最終裁定權。

第十條各部門可根據需要,可設立常務副部長。常務副部長應從副部長中產生。

第十一條各部門可根據本部實際情況需要,設立若干名干事長或組長,但需向人力資源部提交相關檔案登記資料。

第十二條若需要設立新部門時,需由社長、各副社長和部長等充分討論,在干部會議通過后,并報請理事會批準,方可成立。新部門須掛靠某一部門或隸屬幾個部門管理運作至少一年、運轉成熟,方可獨立。新設立部門部長暫屬常務副部級。

第十三條凡是干部如提出要辭職或退出本社,須向人力資源部提交書面申請,在干部會議上討論,經社長批準并辦理相關手續后,離職方可生效。

第三章權利與義務

第十四條社長、副社長、部長、副部長、干事長(組長)以及干事,有管理本學社和服務廣大社員的權利與義務。

第十五條廣大社員有:

(一)對本學社工作及有關人員提出質詢意見、批評建議和監督舉報的權利和義務。

(二)參加本學社組織舉辦的各項活動的權利。

第四章財務制度

第十六條經費來源:

(一)社員費;

(二)活動贊助費;

(三)其他合法經濟來源。

第十七條每次合作合同的簽訂及活動贊助費的簽收必須有包含社長、副社長或商務部主任、經理在內的兩人或三人以上同意并在場。

第十八條對拉贊助者或消息提供者可依具體情況給予適當獎勵。

第十九條本社實行嚴格財務控制制度,每項活動經費須申報,每項開支須有憑證方可報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