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牽引網崗位安全技術規程

牽引網崗位安全技術規程

2024-07-16 閱讀 7039

1、上桿前必須檢查腳扣,安全帶是否牢固完好,使用的材料工具要掛牢固,防止掉下傷人,嚴禁兩人同時上下桿。

2、曲線作業時,工作人員必須在曲線外側作業,雷雨天及五級風以上禁止作業。

3、牽引網在檢修時,必須設專人與調度聯系停送電,明確停電范圍,經驗電確認無電后,做了接地線,作業完畢后,確認現場無誤,撤除接地線后,方可送電。

4、牽引網檢修時,必須按照《安全作業卡》執行,更換接觸線時,必須制訂安全措施。

5、工程車塔上作業時,嚴禁取笑打鬧。

6、單式架線嚴禁掛梯子,雙式架線一定要掛牢固,要有專人扶梯子,如需移動時,上下聯系好,方可移動。

7、立桿時,應聽從統一指揮,互相照顧,確認無障礙后,方可作業。

篇2:煤礦井下牽引網絡雜散電流防治技術規范(MT670—1997)

本標準是在1984年3月煤炭工業部頒發的《煤礦井下牽引網絡雜散電流防治技術暫行規定》的基礎上修訂而成的。

本標準從實施之日起,替代《煤礦井下牽引網絡雜散電流防治技術暫行規定》。

本標準附錄A,附錄B,附錄C和附錄D都是標準的附錄。

本標準由煤炭工業部科技教育司提出。

本標準由煤炭工業部煤礦安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中國礦業大學、煤炭科學研究總院撫順分院。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王志宏、蘇曉龍、繆亞新、李偉民、謝曉夏。

本標準由中國礦業大學負責解釋。

煤礦井下牽引網絡雜散電流防治技術規范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煤礦井下牽引網絡和有關生產地點雜散電流的安全值和限制雜散電流值的措施。

本標準適用于煤礦井下有架線電機車運輸系統雜散電流的防治。

2引用標準

下列標準所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標準中引用而構成為本標準的條文。本標準出版時,所示版本均為有效。所有標準都會被修訂,使用本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準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煤礦安全規程1992—10—22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部。

3定義

本標準采用下列定義。

3.1雜散電流straycurrent

任何不按指定通路而流動的電流。在本標準中指井下架線電機車運輸系統中不按規定通路流動的電流。

3.2饋電線feed-line

牽引變流所內整流器直流電源與架線的連接線。

3.3回電線back-line

牽引變流所整流器直流電源與軌道的連接線。

3.4饋電點feed-end

饋電線與架線連接的那一點。

3.5回電點back-end

回電線與軌道連接的那一點。

3.6牽引網絡tractionnetwork

架線、鋼軌、饋電線、回電線的總合。

4雜散電流的安全值

4.1下列地點的雜散電流值應不大于60mA:

——采區內務巷道中的軌道對總接地網間;

——采煤工作面內的金屬網假頂對總接地網間;

——采區內上、下山的軌道與運輸大巷連接處的第二道絕緣夾板相連接的軌道對總接地網間;

——掘進工作面與掘進巷道內任何地點的軌道對總接地網間;

——掘進巷道的軌道與運輸大巷連接處的第二道絕緣夾板處的軌道對總接地網間;

——采區煤倉對軌道間;

——井下爆炸材料庫鐵門對軌道間。

4.2測定方法見附錄A(標準的附錄)。

5對架線的要求

5.1除應符合其它標準與法規性檔對架線的要求外,還應符合本章的要求。

5.2當有兩個以上牽引變流所向架線供電時,牽引變流所供電區域之間應設絕緣和分段聯絡開關。當電機車為雙弓時,架在線要裝設兩處絕緣,其間距離應大于電機車雙弓之間的距離。

5.3架線約隔500m左右應設分段絕緣和分段開關。

5.4饋電線與架線應用不少于2個銅質饋電夾子連接,每個夾子與導線的接觸面積應不小于導線截面的1.5倍。連接應緊固、可靠。

5.5多水平生產的礦井,每個生產水平要有單獨的直流供電系統,嚴禁一個牽引變流所向多水平供電。

5.6牽引變流所電源的正極經饋電線接架線,負極經回電線接軌道。為了減少回電點附近電纜外皮的腐蝕,宜將電源的負極經饋電線接架線,正極經回電線接軌道。如果有幾個牽引變流所向架線供電時,必須采用相同極性的接線方法。

5.7牽引網絡的電壓降,應按同時運行的最多機車臺數均勻分布計算,架線末端的最大平均允許電壓降應不大于表1中的規定。

5.8牽引變流所應設在架線區間的中央,最佳供電半徑不宜大于1.5km。

5.9架線的瓷瓶必須定期清掃。架線的漏泄電流每100m應不大于5mA。架線漏泄電流的測量方法見附錄B(標準的附錄)。

5.10禁止在吊掛架線的固定裝置上掛其它管、線。

6對軌道的要求

6.1除應符合其它標準與法規性檔對電機車運輸時軌道的要求外,還應符合本章的要求。

6.2回電軌道的接縫應進行電氣連接,連接方法如下:

——采用長度不小于600mm,截面積不小于50mm2的銅線或截面積不小于255mm2的鐵線進行焊接,焊接點的面積應不小于255mm2。或采用具有等同效果的其它方法。

——有條件時可焊接成長軌。對于與其他相連的軌道,其焊接長度應適當控制。

6.3不同規格軌道接縫電阻值,應不大于表2的規定。軌道接縫電阻的測量方法見附錄C(標準的附錄)。

6.4回電的平行鋼軌間,每隔50m應用截面積不小于300mm2的鋼板進行電氣連接。

6.5回電的軌道在道岔處導軌和主軌道之間應進行電氣連接,連接電阻值與軌道按縫電阻值的要求相同,連接方法見附錄D(標準的附錄)。

6.6不回電的軌道和回電的軌道相連時,必須加以絕緣。第一道絕緣設在兩根軌道的連接處,架線末端不應超過第一道絕緣。第二道絕緣與第一道絕緣的距離應大于一列車的長度,并保證在任何情況下,第二道絕緣不回電側的軌道與回電側軌道之間不被列車等形成電氣連接。

6.7平巷與斜巷間的軌道分別設置兩道絕緣,兩道絕緣間的距離應大于一列串車的長度,并保證在任何情況下,第二道絕緣處不回電側軌道與回電側軌道之間不得被串車等形成電氣連接。

6.8牽引網絡的回電線,應采用帶絕緣護套的導線,禁止與總接地網相接。回電線與鋼軌回電點的連接,必須焊接,其焊接面積應不小于255mm2,回電線的斷面應不小于100mm2。

7測定周期

7.14.1條中規定的井下各生產地點的雜散電流值,通過雜散電流測定儀與礦井環境監測系統聯網監測,將監測結果報給調度室。當不具備聯網監測條件時,用攜帶式雜散電流測試儀等每周測試一次。

7.2架線的漏泄電流值可每季度測試一次。如發現漏泄電流變化較大時,應加強觀測,根據具體情況,調整測定周期。

7.3有架線運輸巷道的軌道接縫電阻值,根據情況,定期測試。

篇3:牽引網崗位安全技術規程

1、上桿前必須檢查腳扣,安全帶是否牢固完好,使用的材料工具要掛牢固,防止掉下傷人,嚴禁兩人同時上下桿。

2、曲線作業時,工作人員必須在曲線外側作業,雷雨天及五級風以上禁止作業。

3、牽引網在檢修時,必須設專人與調度聯系停送電,明確停電范圍,經驗電確認無電后,做了接地線,作業完畢后,確認現場無誤,撤除接地線后,方可送電。

4、牽引網檢修時,必須按照《安全作業卡》執行,更換接觸線時,必須制訂安全措施。

5、工程車塔上作業時,嚴禁取笑打鬧。

6、單式架線嚴禁掛梯子,雙式架線一定要掛牢固,要有專人扶梯子,如需移動時,上下聯系好,方可移動。

7、立桿時,應聽從統一指揮,互相照顧,確認無障礙后,方可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