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機車電器崗位安全技術規程
1、電機車檢修是在繁雜的環境中,多工種聯合作業,工作中要集中精力,互相照顧和密切配合,防止事故發生。
2、必須確認機車不帶高壓電時,方可進行分解工作,工作時要互相聯系,用力適當,防止機件掉下傷人和碰傷手指。
3、分解電控接觸器作用勾貝時,要使用專用工具,孩子彈簧崩出傷人;調套接觸子時,須防止誤動造成擠傷。
4、分解檢查司機控制器,儀表,開關箱時,要拿穩工具,扶好各部端蓋,防止掉下砸傷手腳。
5、吊運機件時,必須手勢明確,吊具良好,綁掛牢固。
6、在機車頂棚上作業時,必須站穩,機件和工具安放穩妥,防止掉下傷人,在車體兩側工作時,須站在專用平臺上。
7、拆裝吊運大蓋時,檢查好專用吊具,密切聯系,吊起后嚴禁在大蓋上站產,工作人員要站穩把牢,腳站立的位置要和大蓋落下的位置留有一定距離,防止大蓋落下時壓腳。
8、使用焊錫鍋時,應有專人負責,佩戴好勞動保護用品,錫熔化后,嚴禁有潮物和水滴侵入。
9、使用通用機具時,要嚴格執行各項安全標準化作業卡。
10、機車試驗時,應有專人負責指揮,專人負責掌管高壓開關,并做到呼喚應答,如發生故障時,必須拉下高壓開關方可進入高壓室。在高壓室工作時,要防止兩側機件刮傷,大蓋撞頭。
11、機車出入庫使用的高壓試驗電纜,絕緣桿,必須定期檢查和耐壓試驗,對有破損,漏電,耐壓不合格的嚴禁使用。
12、使用試驗電纜時,必須綁掛牢固,送電后嚴禁用手拉和腳蹬電纜線。
13、機車出庫后的試驗中,嚴禁在機車外走臺上行走或檢查。如需處理故障時,必須落下受電弓,關閉所有相關連的開關。
14、使用校負荷試驗臺時,車工作無關人員嚴禁入內,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加強確認制,做到呼喚應答。
15、使用庫內壓縮機打風時,要有專人負責監管,用后切斷電源開關。
16、檢修車載電源時,必須落下受電弓,并對車載電源放電后進行檢修。
篇2:熄焦車電機車安全維護檢修技術規程
1、總則本規程適用于5.5米搗固焦爐FRC5551電機車、FRC5571熄焦車的維護檢修。2、本設備的主要用途熄焦車為5.5米搗固焦爐配套的主要設備,是用來承接由推焦車從焦爐中推出的熾熱焦炭拉到熄焦塔下,將焦炭熄滅,再將焦炭拉到涼焦臺自動卸焦的車輛。電機車,是用來牽引熄焦車的主動機車,配有氣動系統,用來控制熄焦車車門的開關和熄焦車、電機車的制動。2.1主要結構簡述熄焦車由車體、襯板、牽引緩沖裝置、轉向架、開門機構組成。車體是熄焦車的主體骨架,車底板呈28°傾斜角,是為了自動卸焦。在車上的兩個自動門打開后,由于車底板的傾斜角大于焦炭的安息角,所以焦炭能自動流出。由于熄焦車盛裝熾熱的焦炭,所以車內壁均鋪設有耐熱球墨鑄鐵襯板。熄焦車端部設有牽引緩沖裝置與電機車相連。熄焦車共設有兩個轉向架,使熄焦車在軌道上安全運行,將兩對車輪連成一組,并裝彈簧裝置和其他部件,構成一獨立結構,即轉向架。安裝在熄焦車兩端下方,其間,用上下心盤互相結合,相互可以轉動。開門機構熄焦車裝有兩個氣缸和連桿機構從而達到操作活動門的目的。電機車由車架、減速器、掛鉤、氣動系統、傳動機構、駕駛室和電氣系統等組成。車架是電機車的主體骨架、傳動機構、氣動系統都安裝在車架上。在電機車端部設有掛鉤以牽引熄焦車。氣動系統是為了配合熄焦車車門的開關和熄焦車、電機車的制動而設置的,主要由空氣壓縮機、儲氣罐、安全閥、換向閥、管路系統組成。走行裝置:走行裝置在鋼結構左右兩側由兩組傳動裝置來驅動電機車走行,每組YZR315M-10繞線轉子電動機(75千瓦580轉每分鐘)驅動減速器(I=10),輸出軸直接安裝主動車輪。通過切換電阻來控制車輛走行的速度??諝鈮嚎s機主機與電機緊固在底座上,在額定工況下,氣體由空氣濾清器進入一級氣缸壓縮到0.2MPa排入中間冷卻器,經冷卻后進入二級氣缸壓縮到0.7MPa輸入儲氣罐以供使用??諝鈮嚎s機曲軸箱:曲軸箱采用灰鑄鐵制造,兩側有供拆裝和檢查用的窗口,下部設有放油孔,一、二級氣缸支承平面夾角為90度??諝鈮嚎s機曲軸:曲軸采用球墨鑄鐵制造,電機車采用的是單曲拐,兩端裝有軸承,軸端裝有飛輪,并與彈性聯軸器相連??諝鈮嚎s機連桿:連桿截面呈“工”字形,小頭孔內壓有襯套,大頭對稱剖分為兩體,連桿瓦的內表面澆鑄軸承合金。連桿為開式結構,由連桿螺栓連接成一體。空氣壓縮機活塞:活塞為筒形活塞,一、二級活塞各裝有一個活塞環、一個刮油環、一個扭曲環,活塞銷浮動地裝在活塞橫孔內,在其兩端有彈簧擋圈防止活塞銷竄出??諝鈮嚎s機氣缸:一、二級氣缸體及缸蓋均采用灰鑄鐵制造,氣缸及缸蓋均鑄有徑向環形散熱片??諝鈮嚎s機進、排氣閥采用環狀閥結構。閥座用HT20-40、閥蓋用HT25-47鑄鐵??諝鈮嚎s機采用風冷式冷卻方式:由風扇導入的冷風,將進入中間冷卻器的一級高溫壓縮氣體冷卻后,繼續吹向一、二級氣缸,使之冷卻。2.2主要技術性能:軌距?…………………………………………………………………………2000mm車箱有效容積?………………………………………………………………50m3車箱有效長度?……………………………………………..………………7750mm外形尺寸?…………………………………………………12250×6130×5730mm3.設備完好標準:3.1零部件3.1.1主機輔機的零部件完整齊全質量符合要求。3.1.2連鎖信號和各種安全裝置齊全靈敏可靠。3.1.3管線管架管件等安裝合理牢固。3.1.4防腐完整有效。3.2設備性能3.2.1運轉平穩無雜音和異常振動。3.2.2設備潤滑良好各部潤滑油品符合要求。3.2.3生產能力達到指定能力。3.3技術資料3.3.1有設備總圖、產品合格證和使用說明書。3.3.2設備檢修記錄、運行記錄、故障記錄、缺陷記錄齊全。有關檔案、資料按時填寫,內容完整準確。3.4設備及環境3.4.1設備清潔。3.4.2基礎及環境整潔。3.4.3設備及管線無跑、冒、滴、漏。4.設備的維護4.1日常維護4.1.1嚴格按操作規程啟動,運行和停車按時填寫運行記錄。4.1.2經常檢查各機構動作是否正常,每次交接班檢查各機構動作是否正常。4.1.3定時、定點、定人檢查各部聯接螺栓。4.1.4檢查走行傳動、開門機構動作。4.1.5嚴格執行潤滑制度,認真做好“五定”“三級過濾”保證潤滑良好。4.1.6檢查各減速器油箱油位是否在規定范圍內。4.1.7每月對各搖桿、搖臂軸套進行一次潤滑。4.1.8每班檢查走行制動器,閘瓦磨損后要及時更換,使制動器處于良好裝態。4.1.9每班應仔細檢查耐熱襯板,如果破損嚴重而影響到安全生產時,應立即更換。4.1.10空氣壓縮機經檢修或更換易損件后,在開車前須盤車正常后方可開車。4.1.11空氣壓縮機經大、中修或更換主要零部件后,須經過空負荷磨合合格,方可開車。4.1.12空氣壓縮機運轉期間,操作人員應經常注意其運轉情況,按規定操作記錄。4.1.13每班應進行一次儲氣罐,冷卻器中沉淀物的排放工作。4.1.14空氣壓縮機的潤滑油一般情況下2-3個月更換一次。4.1.15每月檢查進、排氣閥一至二次,檢查閥片、彈簧、螺栓等有無損壞。4.1.16每半年清洗空氣濾清器、連桿大頭瓦、小頭襯套一至二次,檢查氣缸、活塞、活塞環等磨損情況一次,同時校驗壓力表、安全閥。4.1.17每年大修一次壓縮機,清洗一次冷卻器、測量其磨擦部位的磨損情況,作好記錄。4.2常見故障及處理辦法4.2.1走行裝置現?象原因處理方法異常振動①減速器地腳螺栓松動②聯軸器聯接螺栓松動或損壞③軌道不平、彎曲變形或有異物存在④車輪軸承損壞①緊固螺栓②緊固或更換③調校軌道或清理④更換軸承減速機運行時異響①軸承損壞②齒輪磨損嚴重①更換軸承②更換齒輪減速機接合面或軸封處漏油①油面過高②接合面螺栓松動或平面變形③上下接合面密封失效、軸封損壞①將油放到規定位置②緊固螺栓、研磨平面③重新密封、更換軸封減速機殼溫度高①缺潤滑油②軸承損壞③超負荷運行①加油到規定位置②更換軸承③降低負荷停車時滑行距離太長①抱閘太松②磨擦塊損壞①調整抱閘②更換磨擦塊4.2.2空氣壓縮機有不正常響聲:現?象原因處理方法氣缸內有響聲1、氣缸內掉入異物或破碎閥片2、活塞頂部與氣缸蓋發生碰撞3、連桿大頭瓦、小頭襯套及活塞橫孔磨損過度4、活塞環過分磨損,工作時在環槽內發生沖擊5、氣缸內有水①清除異物或破碎閥片②重新調整間隙③檢查更換④檢查更換⑤檢查排放閥內有響聲①進、排氣閥組未壓緊②閥片彈簧損壞③閥結合螺栓、螺母松動④閥片與閥蓋間隙過大①檢查緊固②檢查更換③檢查緊固④檢查調整曲軸箱內有響聲①連桿瓦磨損過度②飛輪松動③主軸承損壞④曲軸上擋油圈松脫①檢查更換②檢查緊固③檢查更換④檢查更換各級壓力不正常①進、排氣閥的閥片或彈簧損壞②進、排氣閥的閥座上夾有臟物③空氣濾清器堵塞嚴重④管路系統有漏氣或冷卻器漏氣⑤活塞環、氣缸磨損過度①檢查更換②檢查清理③檢查清理④檢查修理⑤檢查更換排氣溫度高①氣缸拉毛使氣缸過熱②排氣閥漏氣或零部件損壞③排氣閥漏氣或部件壞①檢查修理②檢查更換③檢查清理排氣壓力表跳動①進排氣閥片或彈簧滯?、趬毫Ρ頁p壞③儀表管有臟物①檢查修理②檢查更換③檢查清理排氣量減?、贇忾y漏氣②活塞環、刮油環、氣缸磨損過度③空氣濾清器堵塞嚴重,氣體管路系統有漏氣或冷卻器漏氣④活塞上止點間隙過大⑤空壓機轉速低于額定轉速①檢查更換②檢查更換③檢查清理、修復④檢查更換⑤檢查修復4.3緊急情況停車4.3.1突然發生異常響聲。4.3.2突然振動過大。4.3.3操作規程規定的其它緊急停車條件。5.檢修周期和檢修內容5.1檢修周期(月)小?修中?修大?修612365.2檢修內容5.2.1小修5.2.1.1空氣壓縮機5.2.1.1.1檢查清洗氣閥或更換閥片、閥座、彈簧等零件。5.2.1.1.2檢查、緊固各部位連接螺栓。5.2.1.2其它5.2.1.2.1檢查各減速機有無不正常振動。5.2.1.2.2消除運行中的缺陷。5.2.2中修5.2.2.1包括小修內容。5.2.2.1.1空氣壓縮機5.2.2.1.1.1檢查或更換活塞、活塞環及活塞桿。5.2.2.1.1.2檢查、刮研或更換連桿大、小頭瓦,并調整間隙。5.2.2.1.1.3檢查或更換主軸承,并調整間隙。5.2.2.1.1.4檢查或更換連桿螺栓。5.2.2.1.1.5檢查調整一、二級氣缸間隙。5.2.2.1.1.6安全閥清洗、調試。5.2.2.1.1.7檢查或更換壓力表。5.2.2.1.1.8檢查清洗油箱,更換潤滑油。5.2.2.1.1.9檢查、清理空氣過濾器。5.2.2.1.2其它5.2.2.1.2.1檢查各零部件運行情況,測量間隙,修復或更換易損件。5.2.2.1.2.2檢查或更換緊固件。5.2.2.1.2.3檢查或更換軸承及密封件。5.2.2.1.2.4檢查更換連軸器上的易損件。5.2.2.1.2.5消除運行中的缺陷及漏點。5.2.2.1.2.6所有電機中修5.2.2.1.2.7檢查各部傳動機構的銅套。5.2.2.1.2.8各部機殼防腐處理。5.2.2.1.2.9各車輪軸承檢查。5.2.3大修5.2.3.1包括中修內容5.2.3.1.1空氣壓縮機5.2.3.1.1.1解體、清洗各部件5.2.3.1.1.2曲軸、連桿、連桿螺栓、活塞桿、活塞銷無損傷檢查,必要時進行更換。5.2.3.1.1.3修理或更換活塞、活塞環。5.2.3.1.1.4檢查機身與車架連接狀況。5.2.3.1.1.5檢查、修理冷卻器,壓力容器檢測按壓力容器檢驗規程進行。5.2.3.1.1.6檢查更換腐蝕的管線。5.2.3.1.1.7主輔機進行防腐處理。5.2.3.1.2其它5.2.3.1.2.1包括中修內容。5.2.3.1.2.2各部機殼檢查修理5.2.3.1.2.3各軸承磨損情況檢查,更換。5.2.3.1.2.4車輪軸承及車輪檢查,更換。5.2.3.1.2.5軌道連接螺栓檢查,更換。軌距、標高檢查、調整。6檢修方法及質量標準6.1空氣壓縮機6.1.1拆卸順序6.1.1.1放出油箱中的潤滑油。6.1.1.2拆卸二級氣缸排氣彎管與排氣管間的螺栓。6.1.1.3卸下氣、油管路及儀表盤。6.1.1.4拆卸減荷閥。6.1.1.5拆卸冷卻器。6.1.1.6拆卸進、排氣壓蓋、取出進排氣閥,并取出缸蓋。6.1.1.7卸下曲軸箱側蓋,拆卸連桿螺栓,取出連桿大頭瓦蓋(做好標記),從氣缸上部取出活塞及連桿,及時裝上連桿大頭瓦蓋以防錯亂。6.1.1.8取出活塞銷孔內的彈簧擋圈,取出活塞銷,將活塞與連桿分開。6.1.1.9卸開空壓機與底座的堅固螺栓,將電機松開,取出半聯軸器,然后從曲軸上卸下飛輪。6.1.1.10打開曲軸箱兩端的軸承蓋,取出曲軸。6.1.1.11用塞尺測量活塞與氣缸間隙并進行調整。6.1.1.12用壓鉛法測量氣缸余隙。6.1.1.13主軸軸頸、活塞桿可以用電鍍、噴鍍、刷鍍等方法修復。6.2其它6.2.1滾動軸承6.2.1.1應轉動自如無雜音,滾珠和滾柱及內外圈表面應無麻點銹痕及分層現象。6.2.1.2軸承裝拆須用專用工具,嚴禁直接敲打。6.2.1.3軸承與軸承座間不允許放置墊片。6.3各部減速機6.3.1軸6.3.1.1軸的修復方法,磨損后可采用噴涂、涂鍍和電鍍的方法修復。6.3.1.2軸徑不應有劃痕、碰傷、毛刺、裂紋等缺陷。6.3.1.3軸徑圓柱度0.02mm。6.3.1.4鍵槽磨損后,可在原槽120o位置上另銑。6.3.1.5軸嚴重磨損或有裂紋不得繼續使用。6.3.1.6曲軸開度差≤10-4s(s為行程)。6.3.1.7軸頸徑向圓跳動值為0.05mm,各主軸同軸度為0.03mm。6.3.1.8連桿直線度為1mm/m。6.3.1.9連桿大、小頭孔中心線平行度為0.05mm/m,孔的圓柱度不超過直徑公差的一倍。6.3.1.10連桿小頭軸承與孔的過盈量為0.02-0.08mm。6.3.1.11連桿大頭瓦與曲軸接觸面積不少于70%,間隙為0.0006-0.0008D(D為曲軸頸直徑)。6.3.1.12連桿螺栓擰緊時,伸長量不超過原長度的0.1%。6.3.1.13活塞與氣缸安裝后的徑向間隙為δ=α(t2-t1)D+δ0δ-徑向間隙α-活塞材料的膨脹系數D-氣缸直徑t2-工作溫度,可取氣體出口溫度t1-室溫δ0-按H8/q8配合間隙6.3.1.14活塞環的徑向磨損量不超過原厚度的20%,軸向兩平面的平面度為0.05mm。6.3.1.15活塞環放入活塞環槽內,沉入0.3-0.5mm。6.3.1.16活塞環裝入氣缸內的開口間隙及軸向間隙見下表活塞環外徑100~200>200~300>300~400>400~500>500~700開口間隙0.4-0.9>0.9-1.4>1.4-1.6>1.6-1.8>1.8-2.3軸向間隙0.03-0.06>0.06-0.08>0.08-0.12>0.12-0.14>0.14-0.166.3.1.17氣缸內壁應光滑、無裂紋、砂眼、銹疤和拉毛等缺陷,6.3.1.18調整氣缸與活塞的余隙見下表(單位:mm)氣缸直徑前余隙100-1503.0-4.6150-2003.0-4.6200-3002.3-3.7300-4002.3-3.7400-5002.3-3.76.3.1.19閥片、閥座應平整、光滑、無裂紋、砂眼、銹疤和拉毛等缺陷。閥片與閥座結合嚴密。6.3.1.20氣閥彈簧應無損傷、銹蝕,不允許傾斜,同一閥片的彈簧在自由狀態下的長度差不超過1mm。6.3.1.21氣閥組裝后彈簧彈力應均勻,閥片與彈簧無卡滯現象。6.3.1.22氣閥組裝后應以煤油進行嚴密試驗,在五分鐘內允許有不連續的滴狀滲漏。6.3.1.23安全閥應進行氣密試驗,壓力為工作壓力。6.3.1.24安全閥啟跳壓力按系統工作壓力的1.05-1.1倍。6.3.1.25聯軸器兩軸對中偏差為:平行位移≤0.12軸向傾斜≤0.10/1000。6.4其它6.4.1軸承6.4.1.1車輪主動輪軸承與電機軸身軸承孔中心線同軸度為0.03mm。6.4.1.2拆裝應使用專用工具,嚴禁直接敲打。6.4.1.3油浴法安裝時,溫度不得超過120°C。6.4.1.4軸承內外圈滾道滾動體,有麻點銹蝕裂紋或滾子過分松動時更換。6.4.1.5軸承裝入軸徑后,內圈端面必須緊貼軸肩或定位環,用0.05mm塞尺檢查不得通過。6.4.2箱體6.4.2.1剖分面應平整光滑,不得有明顯缺陷。6.4.2.2箱體和蓋不得有裂紋等缺陷,要求裝入煤油后兩小時不得滲漏。6.4.2.3上蓋與箱體安裝時結合面應涂密封膠,保證其密封性。6.4.2.4箱體上的軸承孔圓度與圓柱度見下表。6.4.2.5齒輪嚙合時,齒面接觸面積符合下表規定:(單位:mm)孔徑-軸徑>30-5051-120121-260261-500501-80圓度-圓柱度0.0100.0120.0150.0200.0256.4.2.6用壓鉛法測量齒輪副的頂間隙應為0.2-0.3mn(mn為法向模數)。項目名稱項目名稱精度等級789沿齒高不少于%45(35)40(30)30()沿齒長不少于%6050406.4.2.7圓錐齒輪6.4.2.8齒輪與軸裝后無歪斜現象。6.4.2.9氣動、傳動系統試車,應操作靈活,達到性能要求。6.4.2.10電機車外表面面漆為蘭色,欄桿為黃黑相間色。6.4.2.11車輪軸距正負3毫米。6.4.2.12車架臺面為水平臺面至軌面偏差正負5毫米。6.4.2.13車廂襯板板與板間的間隙在5至10毫米。6.4.3轉向架:6.4.3.1同一轉向架兩側固定軸架之差不得超過2mm。6.4.3.2同一轉向架兩對車輪平面直徑之差不得超過3mm。6.4.3.3兩彈簧組高度之差不得超過3mm。6.4.3.4軸箱與側架導框之間隙為沿車軸方向最大7mm最小3mm,沿側架方向最大7mm最小4mm。6.4.3.5軸箱體頂面與側架支持面應嚴密接觸,其局部間隙之和不得大于接觸面的20%,連續間隙不得大于接觸面的5%,采用0.5mm塞尺測量。6.4.3.6組裝后旁承面與心盤面應涂以適量潤滑油。6.4.3.7每臺熄焦車裝有兩組轉向架,兩轉向架裝有制動裝置。6.4.3.8閘瓦與車輪之間隙緩解后保證為10mm,磨損后最大為15mm。6.4.5其他:6.4.5.1制動缸在制動臂調整好后緊固。6.4.5.2裝好各運動部位需要活動靈活。6.4.5.3整個系統的裝配和試壓,應按GB7932-87《氣動系統通用技術條件》的規定來執行。6.4.5.4整個氣動系統的工作壓力應保證在0.4-0.6MPa。6.4.5.5底板與前部端壁、后部端壁、車架用螺栓連接,其他各部件均為焊接,焊縫為連續焊,焊腳高度為8mm。6.4.5.6氣動系統安裝完后用0.6MPa氣壓試驗5分鐘內壓降不得大于0.02MPa。6.4.5.7熄焦車車門打開寬度650mm,其偏差為20mm。關好后和底板的間隙不大于10mm。6.4.5.8開門機構中各軸安裝好后在全長范圍內不超過0.2mm。7試車與驗收7.1試車前的準備工作。7.1.1各部減速器均為附屬設備完成單機大修后可進行磨合運轉。7.1.2檢查油位。7.1.3手動盤車無異?,F象。7.2試車7.2.1空氣壓縮機7.2.1.1空負荷試車。7.2.1.2瞬間啟動,無異?,F象。7.2.1.3起動后運行五分鐘,檢查各部位應無異常聲音、振動、發熱現象。7.2.1.4試車2-4小時,無異常現象,軸承溫度不超過65攝氏度。7.2.1.5空負荷試車后,進行吹掃合格后,裝上各級氣閥。7.2.1.2負荷試車7.2.1.2.1負荷試車根據情況確定時間。7.2.1.2.2應達到進排氣閥溫度不超過設計溫度8~10攝氏度。7.2.1.2.3不超壓,流量不小于原流量或指定流量。7.2.1.2.4各部位無雜音和異常振動。7.2.1.2.5軸承溫度不超過65攝氏度。7.2.1.2.6潤滑正常。7.2.2其它7.2.2.1整車運轉應平穩無沖擊無異常振動。7.2.2.2各密封面無泄漏7.2.2.3制動可靠。7.3驗收7.3.1檢修質量符合本規程要求,檢修記錄齊全準確,試車正常,可按規定辦理驗收手續交付生產使用。8維護檢修安全環保注意事項8.1維護安全注意事項8.1.1嚴格執行維護操作規程。8.1.2嚴禁使用不合格或變質潤滑油。8.1.3臨時處理故障時必須辦理安全檢修任務書并按規定進行審批。8.1.4設備運行中不得在轉動部位擦抹或進行檢修。8.1.5現場不得存放與設備無關的物品保持現場暢通。8.1.6檢修安裝注意事項。8.1.7按規定辦理設備交出手續進行檢修。8.1.8切斷電器電源并掛上有人檢修禁止合閘標志。8.1.9拆卸零件必須按順序整齊擺放上蓋下墊并用圍欄圍上。8.1.10拆開設備留下的孔要及時堵塞好防止掉入雜物。8.1.11使用吊車或其它起重機具時必須認真檢查有專人指揮起吊重物不得在重物下方停留。8.1.12需要動火時必須按規定辦理動火作業證并得到批準。8.1.13檢修完畢時對需要封閉的部位進行仔細檢查防止工具等雜物留在設備內8.1.14對現場進行清理必須做到工完料盡場地清。8.1.15試車中如發現有不正常聲音應立即停車檢查找出原因消除缺陷后再試車。
篇3:蓄電池電機車操作規程(2)
蓄電池電機車操作規程(二)
1.開車前的檢查與準備
1.1檢查控制器是否靈活,閉鎖裝置是否可靠,兩個手把是否都在零位。
1.2檢查碰頭、聯接裝置、制動裝置、撒沙裝置、照明燈、警鈴或警笛,如有一項不正?;蚍辣O備失爆,都不得使用并及時匯報。
1.3必須按照規定的空、重車數拉車,不得多拉。
1.4開車前要檢查軌道上有無阻車器或其他障礙物。
1.5檢查蓄電池箱與車架連接是否穩固,箱蓋是否蓋好,然后插上防爆插銷,合上照明開關;檢查照明燈是否良好。
1.6判斷電壓是否合乎要求。
1.7檢查各處油量是否滿足。
1.8開車前做一次啟動和制動試驗。
2.操作程序
2.1開車
2.1.1照明開關,開亮照明燈。
2.1.2按上換向手把,推到需要行車方向的位置;轉動手輪,松開制動閘。
2.1.3接到開車信號后,先前后了望有無障礙物或人員,確認無誤,然后鳴笛或打鈴示警。
2.1.4將控制手把從零位推到“1”位,使機車緩慢加速起動,待全部車輛起動后,再將控制手把均勻的增加速度,推倒2.3……等位置,使電機車達到正常運行的速度。
2.2停車
2.2.1將控制手把逐漸拉回零位,然后轉動手輪施閘,將列車停住;
2.2.2將換向手把扳回零位。
3.運行注意事項
3.1控制手把除4檔和7檔可以長期停留外,其他檔不可停留過久,一般為2-3秒,上坡起動可為4-5秒。
3.2加速時,控制手把應逐級推動,不可一下推過幾檔,也不可停留在兩檔之間。
3.3需要低速運行時,可用時斷時通電或輪換使用各檔來實現,禁止用車閘控制車速。
3.4改變行車方向時,應使列車停穩以后才進行換向操作。
3.5停車應先斷電后施閘,在一般情況下禁止用電機反轉停止機車。
3.6按公司規定的掛車數牽引列車,嚴禁超載運行。
3.7列車或機車行駛時,必須前有照明燈,后有紅尾燈,并有跟車員跟車。
3.8機車司機操作時,必須坐在駕駛室內,身體任何部位不得露出車外。
3.9行車時,司機應遵守下列行車信號:
3.9.1口笛信號:一聲為:“停車”,二聲為:“前進”,三聲為:“后退”。
3.9.2礦燈信號:燈光左右晃動為“停車”,上下晃動為“前進”,繞圓圈為“后退”。
3.9.3紅綠燈信號:紅燈為“禁止通行”,綠燈為“允許通行”。
3.10機車行駛到檢修地段時,司機應減低車速,打鈴示警,聽從檢修人員指揮。
3.11機車臨近彎道、道岔、風門、巷道口、噪音大,巷道有行人和視線有障礙時,應在40米外減低車速,并打鈴示警。
3.12人車和物車交鋒時,雙方都應減速行駛。
3.13兩列車或兩機車頭在同一軌道同一方向行駛時,必須保持不少于100米的距離。
3.14列車制動距離:運送物料時不得超過40米,運送人員時不得超過20米。
3.15除調車和處理事故外,在正常運行時,機車必須在列車前端。
3.16車輪空轉或滑行時,應將控制手把拉回零位,撒沙后再啟動。
3.17機車或礦車下道時,應由人工處理上道,禁止用機車強行牽引。
3.18司機應根據機車拉煤趟數和運行中燈光亮度判斷蓄電池放電情況,嚴禁蓄電池過放電。
3.19蓄電池機車在井下發生電氣故障時,應運到車庫內檢修。
3.20機車司機需離開座位時,應停住機車,取下換向手把保管好,但不得關閉車燈。
3.21機車運輸火藥時,必須嚴格執行以下規定:
3.21.1炸藥和雷管不得在同一列車中運輸,如果在同一列車運輸時,裝有炸藥和雷管的車輛之間及與電機車之間都必須用三個礦車隔開。
3.21.2必須由井下火藥庫負責人員護送,除跟車護送和裝卸人員外,其他人員嚴禁乘車。跟車人員要站在尾車碰頭上。
3.21.3裝送火藥的列車,不準同時運送其他物品和工具。
3.22在運行中發現下列情況應立即停車:
3.22.1車輪脫軌或車輛脫鉤。
3.22.2巷道及線路環境威脅安全行車時。
3.23列車停車后不準壓花道。
3.24地面遇有大霧和雨雪看不清前進方向時,要減速,必要時要有人引導。
3.25車閘的使用注意事項:
3.25.1運行中嚴禁用車閘調速。
3.25.2制動時,必須將控制器手把拉回零位。
3.25.3制動時,應緩施閘,均用力,但不能過晚。
3.25.4當車速快,軌道較滑,在制動時,同時撒沙。
3.25.5使列車在預定地點停車的制動距離,司機應根據經驗提前施閘。
3.26電機車有以下情況,禁止使用:
3.26.1缺少碰頭或碰頭損壞者。
3.26.2連接裝置有損壞時。
3.26.3制動裝置有損壞者。
3.26.4撒沙裝置失靈或無沙者。
3.26.5前后照明不亮、無紅尾燈者。
3.26.6警鈴不良者。
3.26.7有瓦斯、煤塵爆炸危險的礦井內,電機車的電氣設備不防爆者。
3.26.8控制器的閉鎖失靈者。
3.26.9減速箱缺油。
3.26.10電機車駕駛室無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