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塵工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第1條必須持有效證件上崗。
第2條熟練掌握礦井充填、注漿系統及其附屬裝備的結構性能。
第3條必須保證井上下通訊系統、注漿充填系統及排水系統暢通。
第4條充填注漿前,要先用水沖洗管路,水量由小到大,確認管路系統暢通后方可給砂(漿),給砂(漿)量要視水壓、水量情況逐漸增加直至達到規定的配比。
第5條充填注漿過程中,井上下要隨時保持聯系,如果通訊中斷,要立即停止給砂(漿),直到通訊正常、無異常情況后方可恢復給砂(漿)。
第6條巡查管路人員發現管路有故障,應立即通知地面停砂(漿),經處理后再注砂(漿)。
第7條發現砂門子外鼓、變形、漏砂,注漿區域潰漿,泄水系統堵塞等情況時,要立即停砂(漿)進行處理。
第8條確認砂門子充滿后要立即停砂,進行泄壓。
第9條向有火情的殘巷、回采工作面、采空區注砂(漿)時,要隨時檢查有害氣體涌出情況,保證在安全情況下工作。
第10條充填注漿后,要將管路沖洗干凈,放凈管內的存水,關閉各閘門。
本工種存在危險因素及防范措施
第11條本工種存在危險因素是:跑沙或潰漿傷人
第12條看守砂門子的人員要做到眼勤、手勤、腿勤,注意安全。
第13條巡回檢查注砂管路。
篇2:防火防爆防塵防毒安全管理制度
1.對所用易燃、易爆物料的過程及設備必須嚴格管理,采取有效的的安全措施,防止發生火災、爆炸事故,以保障國家財產和職工人身安全。
2.加強防火防毒檢查和消防器材、個人防護用品管理。
3.除固定動火區外,未經批準,任何情況下禁止動火。
4.高處焊割作業要采取防止明火花飛濺措施,如有6級以上大風時應停止作業。
5.對沾有易燃、可燃物料的材料或設備,焊割前應沖洗干凈,置換分析合格。
6.生產或檢修,需用的熬煉設備應設置在安全地帶。熬鍋裝料不得超過容積的80%,以防止沸騰外溢,熬煉期間應有專人管理,并按規定佩戴防護用品。
7.搬運可燃、爆炸等危險物品,不得拋擲,拖拉和滾動,所用板手、鋃頭等工具應為銅、鋁合金或鍍鉻的鋼鐵材料。
8.禁止穿帶釘子鞋進入易燃、易爆車間和危險場所。
9.高溫設備、管道必須保溫。不能在高溫設備、管道上烘烤可燃物。
10.生產區內的照明,布線及電氣設備,應符合防火防爆要求,并保持清潔干燥和絕緣良好。
11.因臨時需裝設備電器線路,應由使用部門提出申請,經有關部門審核批準,按臨時線路要求安裝,并限期拆除。
12.高大建筑,主配電設備,易燃液體罐及突出屋面的排放管、氣框放空管都應設避雷保護裝置,接地電阻值不大于5歐姆,并應每年進行定期檢測。
13.建筑與工藝生產裝置的平面布置必須符合防火間距標準要求。
14.對帶壓可燃氣體的設備、管道,應設置安全閥或防爆板,對已有腐蝕損壞或有泄漏的可燃氣體,易燃液體的設備、管道應暫停使用,并盡快修復。
15.可燃氣體放空管應高出設備或建筑物2米以上,并設阻火器。
16.輸送易燃液體,可燃氣體放空應根據管徑及介質的電阻率選擇適當安全流速,以防引起靜電發生火災、爆炸事故。
17.有易燃、易爆物料的設備管道,應有用隋性氣、蒸氣等置換的設施。
18.生產裝置、設備及廠房的防雷裝置和電氣設備的防爆等級,應符合國家和部頒有關規定。
19.液氨貯罐應有液位計、壓力表和安全閥。液氨貯罐應采用隔熱措施或設有冷卻噴淋設施。
20.裝運液氨前,必須對槽車進行檢驗,不合格的不以充裝。
21.含有大量的易燃、可燃液體的污水未經處理,不得外排放。
22.企業建立義務消防隊,義務消防隊在企業防火負責人領導下進行消防工作。
23.義務消防隊應根據生產特點和季節變化擬定消防工作計劃,進行消防教育,訓練和演習。
24.在易燃易爆場所應設置不消防器材,消防器材必須放在固定的取用方便的地點,有明顯標志,產要專人管理,定期檢驗,保持完整,嚴禁隨意挪
25.廠區應設立若干消防水栓、水池,消防用水要有足夠的壓力。
26.廠區內主要通道嚴禁堆放物品,以保證消防通道暢通無阻。
27.根據火災危險程度及生產維修工作的需要,在廠區內分固定動火區和禁火區。
28.固定動火區為允許從事焊割及使用噴燈和火爐作業的區域。動火區應符合下列條件:
28.1距離易燃易爆廠房、設備、管道等不應小于30米。
28.2定動火區應與危險源隔開,門窗要向外開,道路要暢通。
28.3固定動火區要有明顯標志,不準堆放易燃雜物。
29.在禁火區動火的,必須申請辦理"動火證許可"手續后方能進行動火。
30.“動火證”按下列規定辦理:
30.1“動火證”由申請動火單位申請并根據動火要求,認真填寫和落實動火中的各項安全措施。
30.2危險場所動火,必須在動火前30分鐘進行動火分析,分析者在“動火證”上填寫分析結果并簽字。
30.3動火人到達動火地點,首先向該車間當班班長(工段長)呈驗“動火證”,經檢查確認安全措施可靠,分析合格并簽字后方可動火。
30.4“動火證”由動火人隨身攜帶,不得轉讓涂改或轉移動火地點。
31.動火的安全規定
31.1凡在貯存輸送可燃氣體、易燃液體的管道、容器及設備上動火,應首先切斷物料來源,加堵盲板,經清洗、置換后,分析合格。
31.2將動火現場的易燃或可燃物質清除干凈。
31.3非特殊情況,嚴禁帶料帶壓和開車動火。
31.4動火地點應設滅火器材和監護人,動火完畢,應待余火熄滅方可離開現場。
32.禁止在生產區內吸煙。
33.禁止廠區內用明火照明和取暖。
34.禁止在廠區內焚燒雜草和垃圾。
35.禁止帶火、冒火和外部打火或無阻火器的車輛在生產區內行駛。
36.禁止使用汽油等易揮發的或可燃性蒸汽的液體擦洗設備、用具及衣物。
37.發生火災、爆炸事故時,當班人員應迅速判明原因,切斷災害源,必要時作局部停車或全部停車處理,及時撲滅初起之火。
38.認真貫徹職業衛生法律法規,認真做好防塵、防中毒工作,避免中毒事故發生,以保護職工的健康。
39.編制防塵防毒規劃,挖潛,革新,改造,逐步消除塵毒危害。
40.對職工進行工業衛生知識教育,講授粉塵的危害性,氨、一氧化碳、硫化氫及其他經常接觸的毒物的理化特性。對人體的危害、中毒的自救、互救方法及其預防中毒措施。
41.對產生和散發有毒物質的工藝設備,應加強維修。對有粉塵飛揚的設備要做好回收措施,減少職業危害。
42.有職業禁忌證人員,不得安排到有毒有害作業崗位。
43.根據各崗位存在不同毒物特點,應配備與毒物性質相適應的防護器材,要求人人會用。
44.禁止將灌裝液氨、濃氨水及其他有毒,有危險性作業,承包給沒有防護條件的單位或個人。
44.本制度由安全環??曝撠熃忉?、考核。
篇3:化工防塵防毒設施安全管理制度
1、存在粉塵作業的場所必須配備防塵防毒設備、設施,所屬單位應對其進行經常性的維護保養和檢修,確保其始終處于完好狀態。
2、新建、改建、擴建的工程項目產生塵毒危害的,應嚴格加強“三同時”安全管理,按規定配齊防塵防毒設備、設施、并經有關部門進行效果鑒定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3、防塵防毒設備、設施應與生產設備同時使用,并與主體設備同時進行定期維護保養。作業人員要嚴格執行操作規程,確保設備、設施穩定正常運行。
4、防塵防毒設備、設施停運、拆除或閑置必須向企業安全管理部門申報,嚴禁擅自停運、拆除或閑置防塵防毒設備、設施。
5、企業內存在塵毒危害的單位應設立職業衛生檢查員,負責職業危害防護設備、設施運行及相關制度落實的監督檢查。
6、對違反職業危害防護設備、設施維護保養制度,并造成嚴重后果的,按照有關規定嚴肅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