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電源設備施工安全操作規程

電源設備施工安全操作規程

2024-07-16 閱讀 9938

電源(動力)系統是通信設備正常運行的基礎,它包括開關電源、發電機組、蓄電池、交直流配電屏、監控設備以及空調等。因此,電源專業施工應針對以上各部分內容加以注意,保證人身和設備的安全,從而達到通信網絡運行暢通。

電源專業安全生產應注意以下事項:

1、電源專業施工人員應經過專業培訓,取得上崗資格后,方可進行電源專業施工。

2、施工人員要遵守施工現場紀律,保持現場的整潔有序,并仔細觀察現場各種安全標志,防止意外事故發生。

3、現場操作應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如遇帶電作業,應取得用戶方同意并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

4、電源專業施工必須設置專職安全監督、檢查人員,以保障施工順利進行。

5、開關電源及配電屏的安裝調試,應嚴格執照技術要求程序進行,避免損壞電路控制系統。

6、蓄電池的搬運和安裝,應輕搬輕放,避免電池外殼損壞,電解液溢出,造成設備及人身傷害。

7、電源監控設備的安裝調試,應嚴格按照施工圖設計施工,如有變更,應與局方協商,征得同意并辦理變更手續后,方可組織施工。

8、發電機組的安裝調試,要符合設計規范要求,排氣通道的安裝及排氣空間要符合標準。

9、電源施工工具,使用前必須做好絕緣和防靜電處理。

10、交流引入線為高壓工作線路,施工中,一定要確保交流輸入斷電,不允許動用的開關,要設置臨時禁止標識牌,必要時,設專人負責看管。

11、電源系統的電氣連接必須安全可靠、牢固(包括:交流入線安裝、電池線與直流輸出線安裝,接地線安裝、架間母線安裝等)。

12、電力線的接點及各種裸露之處,要做好絕緣處理。

13、電力電纜及各種信號電纜的兩端,必須做好對應的標識。

14、為防止電耦合,交流電纜與直流電纜應按照規定要求分開布放,嚴禁交叉布放。

15、帶電作業時,嚴禁手腕帶手表、手鏈等易導電的物體,避免造成電路短路及人身傷害。

16、帶電作業時,首先選好作業空間,操作時,精力要集中,防止工具及其他導電物品掉入設備內,造成短路事故。

17、布放電力線時,無論是明敷或暗敷,必須采用整段線料,中間嚴禁有接頭。

18、截面在10mm2以上的電源線終端必須加裝線鼻子,尺寸應與導線線徑相吻合,線鼻子與電源線的端頭必須鍍錫。如加裝封閉式線鼻子應用專用壓接工具壓接牢固;如用開口式線鼻子必須用烙鐵焊接牢固。線鼻子與設備連接處在通電后,溫度不得超過65℃。

19、電源線穿越墻洞或樓層時,應預留“S”彎,洞口兩端應按要求用阻燃材料的蓋板堵封洞口,施工尚未結束時,應用臨時阻燃材料堵封洞口。

20、交流線、直流線、信號線應分開布放,不得綁扎在一起,如走在同一路由時,間距必須符合工程驗收規范要求,非同一級電力電纜不得穿放在同一管孔內。

21、設備的防雷和保護接地線安裝要牢固,接地電阻要達到規定數值。

22、接地體及其連接材料應采用熱鍍鋅鋼材,不得采用鋁質材料。接地體與扁鋼連接時必須采取焊接并對焊接點進行防腐處理,嚴禁采用鉆孔擰螺栓的辦法連接。

23、地下接地裝置的引出(入)線不得不放在暖氣地溝、污水溝內等處。布放裸露在地面時,應噴涂防銹漆和黃、綠相間的色漆并采取防護措施,不得妨礙交通。

24、嚴禁在接地線、交流中性線中加裝開關或熔斷器。不得利用其他設備作為接地線電氣連通其組成部分。

25、接地極的制作安裝要符合設計要求,接地電阻要達到規定數值,回填前須經局方隨工人員驗收簽字。

26、由樓頂引入機房的光(電)纜應選用具有金屬護套的光(電)纜,在按要求采取相應的避雷措施后方可進入機房,同時應接入相應等級的避雷器件。

27、機房內走線架、吊掛鐵件、機架、金屬通風管、饋線窗等不帶電的金屬構件均應加裝電氣連通線,并安裝保護接地線。

28、通信設備直流電源的工作地應從接地匯集排上引入,所有通信設備機架以及MDF、DDF、ODF應從接地匯集排引入保護地。

29、交、直流設備的機架應從接地匯集排上引入保護地線;交流配電屏中的中性線應與機架絕緣,嚴禁采用中性線做交流保護地線。

30、各類需接地的設備與接地匯集排之間連線應采用銅質絕緣導線,不得使用裸導線連通。

31、每個電氣設備必須以單獨的接地線與接地匯集排相連,不得在一根接地線上串幾個需要接地的電氣設備。

32、電源設備需要更換時,應對設備電源布線及安裝加固等情況制定詳細的施工割接方案和安全防護措施。

33、對于在用設備需要新設備替換時,必須對新設備電氣性能進行詳細測試和檢查。替換的新設備在安裝前應把新設備開關置于“關”的位置,再就位安裝。重新布放電源線或利用已有的電源線時,應注意電源的極性和直流電源線的顏色,設備電源線的正負極性嚴禁接反,在臨時通電后,加上假負載,經試運行可靠后,方可進行就位替換。

34、在用設備更換(割接)直流電源線時,應將新電源線布放到位,兩端做好線鼻子,然后用絕緣膠帶包好。設備電源線有主、備用端子(雙路供電)時,應先將新電源線正、負極分別割接到備用端子,并開通設備備用開關,用鉗型電流表檢測是否有電流(主、備電流基本均等)。用同樣方法再割接主用電源線。設備單路供電又沒有備用端子時,應復接臨時電源線,用鉗型電流表檢測是否有電流,確認后,在割接設備舊電源線,檢查確認新布放電源線有電流時,可拆除臨時電源線。

35、拆除舊設備和電源割接時,操作人員應使用絕緣工具或進行過絕緣處理的工具。拆除時,應首先切斷設備的電源開關,再在配電柜上切斷電源開關或熔斷器,然后拆除設備電源線,并用絕緣膠帶對電源線頭進行包纏處理。

36、工程完工后,應把本次工程設備的運行情況及其備品備件和相關資料,與局方人員交接清楚并辦理交接手續。

篇2:移動通信基站電源設備維護要點

基站電源系統為移動主體設備及傳輸設備的配套支撐系統之一,涉及動力機械學、化學、電子、通信與自動控制技術、計算機應用等多種專業學科知識。其維護工作的目的為保證通信設備獲得持續、穩定、可靠的能源,為通信設備提供正常運行的環境,保證系統的安全。對此,維護人員需要具備一定的專業技能。

電源設備種類較多,受外界因素影響較大,如果維護不得力,設備總體的故障率就會很高,動力環境監控系統失去效用,運行成本開支大,基站不安全因素較大。為降低運營成本,防止蓄電池組早期報廢,現就基站市環境及對電源維護的重點進行分析,并提出解決方案。

一、基站市電環境因素

在整個通信行業中,移動通信基站所處的環境較為復雜,市電引入的建設因受基站環境條件限制,建設配置要求有所不同,維護要求有所差異,如許多基站建于高樓或高山上??陀^上講,基站的市電環境大多沒有交換局要求高,但對電池的質量要求較高,這給蓄電池組的配置、維護和管理增加了許多困難,如果維護不當,將會造成電池組的早期失效。

(1)高樓基站

此類基站處于城市中,一般情況下供電較為穩定。影響市電停電時間較長的兩大因素為:當城市能源較為緊張時,供電部門對城市壓負荷,該問題一般發生在夏季,用戶端電話壓低,出現市電故障,此類情況多為業主無自備油機發電,故障時間一般不超過24h。對于此類問題,應采取在動力環境監控系統配合下的限制直流負荷措施,防止蓄電池組過放電,事后加強蓄電池的維護充電。

(2)高山基站

指遠離城市的鄉村山丘基站,此類基站使用農電,對市電建設要求較高。筆者認為此類基站的建設應根據當地情況及安全條件選用較高的市電引入方式,有條件的最好采用10kV高壓市電引入。在農村電力供應中,高壓市電引較為380V市電引入穩定,并且受人為因素的影響小。如有可能,可配置一臺自動發電機組,以實現交流供電自動化?;疚挥谵r村山丘,由于移動油機不便接入發電,基站配置一臺自動發電組,因市電問題而產生過放電的情況,加之動力環境監控系統的配合,系統出現問題也能及時處理。這樣楞確保外市電引入穩定、可靠保障通信暢通。

(3)一般基站

無論什么基站都應注重市電引入建設,任何一個基站的市電引入都將經歷一個從建設到維護、再根據當地市電狀況進一步優化完善的過程,以保證在當市電被阻斷時能可靠地接入固定油機或移動油機對電池組進行充電。因此移動油機發電接入應建立"移動油機發電制度",保證在動力環境監控系統的配合下,進行即時、可靠、安全的操作,做好蓄電池維護。

二、蓄電池維護

蓄電池維護是整個電源維護工作中的重點,一切電源維護都圍繞此項工作展開。一般說來,閥控式鉛酸電池維護的關鍵在于控制環境的溫度及電池的充放電,因此控制好電池的充放電是蓄電池維護的重要環節。電池的充電分為浮充充電和均衡充電。所謂浮充,是指在市電正常時,蓄電池與開關電源并聯運行,開關電源輸出電壓符合蓄電池廠商規定的要求,一般為2.23V/只,用于滿足電池的自放電、氧循環的需要。從定義可知,浮充電壓只能滿足電池的自放電、氧循環的需要,不能作為電池放電后的補充充電。蓄電池的補充充電是通過開關電源的均衡充電來完成的。均充時,充電電壓提高到2.35-2.40V只,以≤0.10C10A的電流對電池充電,其充電過程的控制是通過對開關電源的設置,由開關電源智能控制實現。在日常維護中,可通過動力環境監控系統,定期對其進行檢查,以防范整流設備參數的改變,避免造成電池受損。

1、電池選型配置

蓄電池使用不當,將直接影響電池以后的運行效果及使用壽命,特別是基站電池受市電影響較大,更應注重其選用技巧。在基站電池選型時應重點考慮負載性質及負荷大小、機房負荷要求和電池基本支持時間3個因素。

(1)負載性質及負荷大小:包括主體設備用電量、傳輸設備用電量和監控設備用電量。

(2)機房荷載要求:房屋經過處理后的荷載。出于安全考慮,當所有設備安裝完畢后不得超過建筑荷重。

(3)電池基本支持時間:主要指交流供電設備出現故障后的應急處理時間,通常根據市電條件確定其支持時間,一般選擇8~10h支持時間。

基站主體設備對電源的要求沒有交換設備高,基站電源的阻斷不至于造成數據丟失不能恢復,無需兩組電池并聯使用。經過我們長期使用觀察,在基站市電環境下,兩組電池并聯不利于電池長期在惡劣條件下使用,因為兩組電池完全處于兩個不同的化學集合中,受電池聯線及螺母擰緊等因素影響,不易將兩組電源的內阻保持一致,經過一段時間運行后,電池內阻發生變化而使個別電池因長期得不到補充充電產生落后電池,從而使電池容量受損的概率較一組電池單獨使用時要高。筆者認為基站電池配置一組為好。

預檢預修

任何設備故障的發生都有一個從積累(不安全因素的增大超過其設備允許極限)到集中爆發的過程。我們只有更一步熟悉它所處的環境因素對其的影響,主動采取防范措施,才能掌握維護工作的主動性。

影響電源設備正常運行的三大因素:季節變化對電源的影響;人為因素對電源系統的影響;設備的老化。

(1)季節變化對電源的影響:入冬后雨霧天氣,戶外線路絕緣降低,因此取暖電器的增加是電源故障多發期;另外,盛夏天氣濕度大,絕緣相對較低,因此制冷電器的大規模增加是電源故障多發期。為防止重大事故發生,消除事故隱患,應加強安全用檢查,檢查得點為市電引入線路、變配電設備和空調機組等到。

(2)人為因素對電源系統的影響:對于農村公用變壓器接380V或220V電源,應防止因火零線搞措而造成重大故障。

(3)設備的老化:此類故障多為電纜線路老化。

三、重視電源輔助設備動力環境監控系統的建設和維護

基站動力環境監控系統是保證移動配套設備在無人值守條件下正常運行的遠端在線重要測試工具,是配套設備維護基礎網絡,因此加強基站動力環境監控系統的維護管理是保障遠端電源系統穩定、可靠運行的基礎?;緞恿Νh境監控系統維護工作的重點為防范系統誤告警情況,提高系統穩定性,完備系統測量功能,基本任務為:

(1)保證基站動力環境監控系統運行暢通,定期清理轉存重要信息,防止病毒侵襲。

(2)保證基站動力環境監控系統的配套設備電氣檢測性能、設備控制性能、系統告警性能、重要維護技術指標、網絡指標符合標準。

(3)合理調整系統網絡,保證系統安全運行,提高設備利用率,延長系統設備使用時間,發揮其最大效能。

(4)迅速準確地排除故障,避免因系統故障對配套設備造成的影響和因延誤設備維護時機造成損失。

(5)采用新技術,優化系統配置,改進維護方式,提高工作效率。

(6)妥善保存技術資料,其工程竣工資料包括系統號線配置圖、智能設備通信協議文本(設備廠家提供)、協議開發竣工文件和設備配置清單。

(7)監控系統的擴容升級在原則上不得影響其系統正常工作,如對系統有影響,在擴容升級前必須說明影響部位、處理時限、處理方案,待相關管理部門批準后方能實施。

(8)監牢系統開通交互使用后,基站監控系統、縣返牽監控中不得任意終斷,終斷時限超過24h視重大故障處理。

篇3:電源設備施工安全操作規程

電源(動力)系統是通信設備正常運行的基礎,它包括開關電源、發電機組、蓄電池、交直流配電屏、監控設備以及空調等。因此,電源專業施工應針對以上各部分內容加以注意,保證人身和設備的安全,從而達到通信網絡運行暢通。

電源專業安全生產應注意以下事項:

1、電源專業施工人員應經過專業培訓,取得上崗資格后,方可進行電源專業施工。

2、施工人員要遵守施工現場紀律,保持現場的整潔有序,并仔細觀察現場各種安全標志,防止意外事故發生。

3、現場操作應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如遇帶電作業,應取得用戶方同意并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

4、電源專業施工必須設置專職安全監督、檢查人員,以保障施工順利進行。

5、開關電源及配電屏的安裝調試,應嚴格執照技術要求程序進行,避免損壞電路控制系統。

6、蓄電池的搬運和安裝,應輕搬輕放,避免電池外殼損壞,電解液溢出,造成設備及人身傷害。

7、電源監控設備的安裝調試,應嚴格按照施工圖設計施工,如有變更,應與局方協商,征得同意并辦理變更手續后,方可組織施工。

8、發電機組的安裝調試,要符合設計規范要求,排氣通道的安裝及排氣空間要符合標準。

9、電源施工工具,使用前必須做好絕緣和防靜電處理。

10、交流引入線為高壓工作線路,施工中,一定要確保交流輸入斷電,不允許動用的開關,要設置臨時禁止標識牌,必要時,設專人負責看管。

11、電源系統的電氣連接必須安全可靠、牢固(包括:交流入線安裝、電池線與直流輸出線安裝,接地線安裝、架間母線安裝等)。

12、電力線的接點及各種裸露之處,要做好絕緣處理。

13、電力電纜及各種信號電纜的兩端,必須做好對應的標識。

14、為防止電耦合,交流電纜與直流電纜應按照規定要求分開布放,嚴禁交叉布放。

15、帶電作業時,嚴禁手腕帶手表、手鏈等易導電的物體,避免造成電路短路及人身傷害。

16、帶電作業時,首先選好作業空間,操作時,精力要集中,防止工具及其他導電物品掉入設備內,造成短路事故。

17、布放電力線時,無論是明敷或暗敷,必須采用整段線料,中間嚴禁有接頭。

18、截面在10mm2以上的電源線終端必須加裝線鼻子,尺寸應與導線線徑相吻合,線鼻子與電源線的端頭必須鍍錫。如加裝封閉式線鼻子應用專用壓接工具壓接牢固;如用開口式線鼻子必須用烙鐵焊接牢固。線鼻子與設備連接處在通電后,溫度不得超過65℃。

19、電源線穿越墻洞或樓層時,應預留“S”彎,洞口兩端應按要求用阻燃材料的蓋板堵封洞口,施工尚未結束時,應用臨時阻燃材料堵封洞口。

20、交流線、直流線、信號線應分開布放,不得綁扎在一起,如走在同一路由時,間距必須符合工程驗收規范要求,非同一級電力電纜不得穿放在同一管孔內。

21、設備的防雷和保護接地線安裝要牢固,接地電阻要達到規定數值。

22、接地體及其連接材料應采用熱鍍鋅鋼材,不得采用鋁質材料。接地體與扁鋼連接時必須采取焊接并對焊接點進行防腐處理,嚴禁采用鉆孔擰螺栓的辦法連接。

23、地下接地裝置的引出(入)線不得不放在暖氣地溝、污水溝內等處。布放裸露在地面時,應噴涂防銹漆和黃、綠相間的色漆并采取防護措施,不得妨礙交通。

24、嚴禁在接地線、交流中性線中加裝開關或熔斷器。不得利用其他設備作為接地線電氣連通其組成部分。

25、接地極的制作安裝要符合設計要求,接地電阻要達到規定數值,回填前須經局方隨工人員驗收簽字。

26、由樓頂引入機房的光(電)纜應選用具有金屬護套的光(電)纜,在按要求采取相應的避雷措施后方可進入機房,同時應接入相應等級的避雷器件。

27、機房內走線架、吊掛鐵件、機架、金屬通風管、饋線窗等不帶電的金屬構件均應加裝電氣連通線,并安裝保護接地線。

28、通信設備直流電源的工作地應從接地匯集排上引入,所有通信設備機架以及MDF、DDF、ODF應從接地匯集排引入保護地。

29、交、直流設備的機架應從接地匯集排上引入保護地線;交流配電屏中的中性線應與機架絕緣,嚴禁采用中性線做交流保護地線。

30、各類需接地的設備與接地匯集排之間連線應采用銅質絕緣導線,不得使用裸導線連通。

31、每個電氣設備必須以單獨的接地線與接地匯集排相連,不得在一根接地線上串幾個需要接地的電氣設備。

32、電源設備需要更換時,應對設備電源布線及安裝加固等情況制定詳細的施工割接方案和安全防護措施。

33、對于在用設備需要新設備替換時,必須對新設備電氣性能進行詳細測試和檢查。替換的新設備在安裝前應把新設備開關置于“關”的位置,再就位安裝。重新布放電源線或利用已有的電源線時,應注意電源的極性和直流電源線的顏色,設備電源線的正負極性嚴禁接反,在臨時通電后,加上假負載,經試運行可靠后,方可進行就位替換。

34、在用設備更換(割接)直流電源線時,應將新電源線布放到位,兩端做好線鼻子,然后用絕緣膠帶包好。設備電源線有主、備用端子(雙路供電)時,應先將新電源線正、負極分別割接到備用端子,并開通設備備用開關,用鉗型電流表檢測是否有電流(主、備電流基本均等)。用同樣方法再割接主用電源線。設備單路供電又沒有備用端子時,應復接臨時電源線,用鉗型電流表檢測是否有電流,確認后,在割接設備舊電源線,檢查確認新布放電源線有電流時,可拆除臨時電源線。

35、拆除舊設備和電源割接時,操作人員應使用絕緣工具或進行過絕緣處理的工具。拆除時,應首先切斷設備的電源開關,再在配電柜上切斷電源開關或熔斷器,然后拆除設備電源線,并用絕緣膠帶對電源線頭進行包纏處理。

36、工程完工后,應把本次工程設備的運行情況及其備品備件和相關資料,與局方人員交接清楚并辦理交接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