爐料配料工安全操作規程
1、工作前檢查工作場地及設備是否安全,檢查工具、吊具、料斗、磁盤等是否完好可靠。
2、按規定地點堆放爐料,不準堵塞人行道,料斗不能重疊堆放,要擺放整齊,料斗之間應留有一定的距離。
3、距離火車軌道1.5米,距平車軌道1米之內不準堆放物品。
4、配料時,對廢鋼要再次嚴格挑選,以防爆炸物混入料斗。
5、給電爐配料時,料包底先鋪好鋼屑,大料要放中間。不得將沾有水、雪、冰塊和潮濕的廢鋼裝入爐內。
6、用磁盤裝料時,要對正料斗或料包中心,待接近料面(離料斗距離不能超過300~500毫米)時,方可將磁盤退磁卸料。
7、往料斗(包)內裝料時,爐料不準超過包斗的邊緣。
8、磁盤配鋼鐵爐料時,人要離開2米以上,磁盤搖晃偏斜時,不能用手直接撥正,應用2米以上長的木棒扶正。
9、使用電動平車時遵守《電動平車安全操作規程》,要把料斗、料槽放正、放牢,不準重疊堆放。
10、不允許用磁盤做遠距離運載工具,吸運物件的溫度不得高于800C。
11、不準用鋼絲繩直接吊運高溫的物件,不準超負荷使用吊具、料斗和料槽。
13、各種工具、吊具要專具專用。
14、及時清理現場,保持道路通暢。
15、工作完畢,應將工具、吊具、料槽、料斗放在規定位置。
篇2:密閉爐料面崗位安全規程
1嚴格遵守安全規程、操作規程、防火規程、廠紀廠規各項規章制度。
2嚴格遵守《密閉爐崗位通用安全規程》的有關規定。
3勞保用品穿戴的要求:
3.1進入生產區域時操作工必須穿防火服,戴安全帽,穿勞保鞋,戴勞保手套,安全帽的帽帶放下。穿純棉衣物,禁止穿化纖衣物,衣扣、袖口扣好,褲口蓋住鞋面,鞋帶系好。
3.2嚴禁穿有帶釘的鞋。
3.3進入爐內戴好防護面罩或戴防護眼鏡。
3.4使用壓縮空氣吹積灰時戴好防護眼睛和防塵口罩。
密閉爐運行時,一旦發現氣體泄漏等異常現象時立即通知中控室,由中控室操作人員立即通知本值班長、領導及調度,迅速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5工作現場CO的濃度超過100PPM,立即通知現場工作人員迅速撤離或跑到通風處及上風向處,工作現場必須有專人進行負責,統一指揮。
6密閉爐經常保持良好的密封性,以防止爐面CO大量偏高,造成爆炸及中毒事故,在電爐停電后必須進行置換至合格方可打開操作孔,送電前也應用二氧化碳進行置換合格方可開車。
7電石爐運行時的安全注意事項
7.1電石爐運行過程中進入二樓料面,必須戴好安全防護用具和CO檢測儀。符合進入條件或檢修條件,巡檢工方可進入,其他任何人員不得進入。
7.2巡檢人員隨時檢測CO的濃度,保持與中控室的聯系,以防種種原因而造成CO中毒。
7.3巡檢人員進入料面只能在防護檔屏外側巡檢,不得進入防護檔屏內。防護檔屏擺放在正對檢修門的位置,距離爐體不得小于2米。
7.4電石爐運行時,嚴禁人員上蓋板。
7.5電石爐運行時,禁止測量電極,防止爐內噴料傷人;
7.6觀察料面時負壓操作;
8料面檢修的安全注意事項
8.1處理料面工作與爐蓋上作業不能同時進行。
8.2上爐蓋作業,關閉觀察門。
8.3電極筒內掉入異物禁止進入筒內拾取。
8.4水路不通時,必須將水管內蒸汽排出放完后,方可進行檢修,以防燙傷。
8.5處理料面,打開觀察門。
8.6焊接煙道內部,必須先清理煙道內積灰,然后拆除煙道,再進行焊接作業。
8.7清理煙道積灰,及時疏散料面人員,任何人不得在料面從事檢修作業。
8.8在爐蓋上焊接煙道和高處作業不能同時作業。
8.9高處作業前先用壓縮空氣吹洗,增強空氣的流動性,避免少量的殘留爐氣聚集在料面。
8.10高處作業人員攜帶CO便攜式報警儀,隨時檢查CO檢測儀的濃度,超過70PPM,工作人員佩戴CO過濾式防毒面具。工作現場CO濃度超過400PPM,工作人員停止作業,立即撤離現場并查找原因。
8.11搬運水冷電纜等重物時必須有人監護。
8.12禁止操作、檢修、亂動非職責范圍內的設備及工具。
8.13電石爐周圍嚴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9其它安全注意事項:
9.1電石爐停車應從離煙囪最遠的一個觀察門打開,側身操作,專人監護,一人不得獨立操作。操作時先打開后關上需重復性動作2至3次,再打開觀察門。
9.2電石爐在計劃停車前打開離煙道最遠的一個觀察門對凈化系統進行CO2置換期間,人員必須遠離電石爐及設備。
9.3電石爐未停爐禁止從事檢修工作。
9.4電石爐停電后測量電極,測量電極時勞保穿戴整齊,佩戴好防護面罩。
9.5發生料管空倉和卡料時,立即遠離工作現場,第一時間通知配電工停電處理,電石爐未停爐禁止從事任何作業。
9.6嚴禁在送電情況下上爐蓋,停電后先用CO測試儀進行測試,CO測試合格后再上爐蓋。
9.7停、送電時二樓、三樓、四樓人員遠離設備,確認周圍環境屬于安全狀況。
篇3:鋅合金回爐料安全操作規程
一、目的
為了保證產品原材料質量,降低生產成本,減少浪費,防止壓鑄過程中的工傷事故發生,特制訂本安全操作規程。
二、適用范圍
1、適用部門:生產部壓鑄系、加工系;
2、適用設備:壓鑄熔解保溫一體爐;
3、適用材料:加工過程中產生的鋅合金MB、FCB報廢品;
4、本規程不適用鋁合金報廢品的操作管理。
三、管理流程
1、加工系將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鋅合金MB、FCB報廢品收集在現場指定的不良品放置區。
2、加工系須指定專人定期對鋅合金MB、FCB報廢品進行分類整理。
3、斷刀不良產生的報廢品,選出后集中放置于壓鑄外廢料置場的“鋅合金廢
品放置箱”內,此類報廢品不能當做壓鑄回爐料使用。
4、因斷刀以外的其他加工報廢品,應使用氣槍清除表面及孔洞內的殘油和水分。
5、清除了殘油和水分的報廢品應單獨放置在指定場所,至少應放置晾干3天,
然后才能由專人發放到壓鑄系實施回爐處理。
四、回爐作業注意事項
1、投放回爐料前,壓鑄系作業人員應穿戴好防濺面具和石棉手套等勞保用品,
防止燙傷。
2、加工產生的鋅合金MB、FCB報廢品回爐前,先放在熔解爐的邊沿上預熱至
少30分鐘(目的是防止本體的孔洞內還有殘油和水分,經加熱后引起鋅水爆濺傷人),禁止將未經預熱的加工報廢品直接投放到熔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