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槽下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槽下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2024-07-16 閱讀 3063

1、上崗前必須穿戴好勞動防護用品;

2、各設備啟動前要做好現場確認;

3、嚴禁鉆、跨皮帶;不得靠近皮帶、皮帶頭尾滾筒及其它轉動部位,至少保持0.5m距離;

4、點檢時嚴禁觸碰轉動的設備,并注意頭上腳下;

5、更換托輥、清篩網、處理卡料及設備事故時,要與中空聯系好,拉下安全開關,掛好“有人工作,禁止合閘”標志牌;

6、清皮帶下積料時,嚴禁到皮帶下清理,并要使用專用工具;

7、料斗卡料時,嚴禁正對料嘴捅料。

篇2:槽下卷揚崗位工藝技術操作規程

1倉儲及篩分管理規定:

1.1交接班及班中應經常檢查高架料倉各倉料位情況,料倉料位基準:為發揮料倉的中和作用,通常料倉料位應保持在每個倉有效容積的70%以上。

1.2檢查各倉是否混料,是否有雜物,如發現混料應及時向高爐值班室報告,發現有鐵板、托輥、角鋼等雜物應通知高架并配合處理,杜絕卡倉或拉壞皮帶等槽下設備。

1.3原燃料篩網的管理:

1.3.1原燃料篩網由高爐爐長根據高爐爐況和原料含粉情況提出意見由廠部決定。

1.3.2爐料含粉的管理:

一般情況入爐含粉指標控制為:

燒結礦<5mm,<5%

焦炭<25mm,<7%

料門開度正常情況下要求:

燒結礦:130~150mm

球團礦:120~130mm

塊礦:120~130mm

交接班及班中應及時清理篩網保證粉料控制在規定的范圍內,出現篩網破時及時通知檢修人員進行修補或更換。

2.設備檢修及管理規定:

2.1設備定修或檢修完畢后,操作室操作工應在檢修人員撤下檢修

牌后方可通知電工送電,將操作轉換開關打到機旁操作位置,并通知崗位人員機旁試車。

2.2啟車前,要認真檢查所管轄區域設備是否正常,即將運行的

設備上是否有雜物、障礙物或其它妨礙設備正常運行的情況,

確認無誤后方可啟車。

2.3運行的設備出現故障應緊急停機,并向高爐工長及時匯報所

停設備及恢復故障設備所需大致時間,及時排除故障后啟機并

通知高爐工長。

3.崗位操作:

3.1根據值班室要求,在計算機上作如下設定:

3.1.1按料單要求,設定好倉位重量,選好布料順序;

3.1.2按要求設定好α角角度,裝料程序及礦、焦γ角角度;

3.1.3設定好兩料線要求深度。

3.2正常情況下兩探尺必須雙尺工作,特殊情況可單尺工作。

3.3探尺工作制度為連測、點測兩種,頂溫>250℃時禁止浮尺連測

3.3.1基本工作制度為連測:自動連續探測料面,探尺自動隨料面下降,到達規定料線,提升探尺;

3.3.2輔助工作制度為點測:當事故低料面或爐頂溫度高時,為防止探頭損壞,采取自動點測料面,定時放下探尺至料面后立即提升,如此反復進行,直到料線恢復正常。

3.4每班必須校對α角,檢查α角的準確情況,檢修時校對探尺零位,并打開氣密箱校對α角。

3.5正常時不準上下密同時打開,嚴禁兩下密同時打開。

3.6正常爐頂溫度應<250℃,超過時應及時通知工長打水降溫,探尺由連測改為點測。

3.7休風爐頂氣體置換嚴格執行置換順序和要求。

3.8在處理喉管卡料、裝料過程中及料罐有料下密關閉的情況下,嚴禁活動料流閥。

3.9在均壓不到位時,嚴禁強行開啟下密封閥。

3.10因停電造成緊急休風時,應首先將下密封閥關閉(操作電源沒有的情況下,可上爐頂捅閥操作)。

4無鐘爐頂裝置的故障處理:

4.1布料溜槽α角不轉,應立即檢查處理,并采用手動盤車盡可能的拉開差角,但α角不轉不得拖延一個班(8小時),否則應休風處理。

4.2布料溜槽β角不轉,應立即檢查處理,并采用手動盤車不定位放料,但β角不轉上料不得超過3批,否則應休風處理。

4.3喉管卡料,料罐蓬料的處理:

4.3.1將料罐上密均放、一均閥關閉,打開二均,料流閥打在開的位置,來回活動下密,必要時上爐頂捅閥。

4.3.2可采用打開均放、開一均、二均反吹,也可短暫上下密同時打開反吹,以疏松罐內爐料。

4.3.3可與工長聯系,切煤氣,改常壓處理。

4.3.4如以上三條均不見效,等鐵后休風點火后打開三角人孔,人工捅料。

4.4一均、二均、下密封閥不嚴的判斷:

將料罐所有閥關閉,看罐壓顯示:

a.如罐壓顯示穩定在低于頂壓5~10kPa,說明一均閥不嚴;

b.如罐壓顯示與頂壓相似且有上升趨勢,說明二均不嚴;

c.如罐壓顯示與頂壓相似無上升趨勢,說明下密封閥不嚴。

4.5探尺動作正常,但顯示不準時料面深度的計算:

4.5.1將探尺放在料面后提尺計時,到達停尺零點停止計時(以旋轉溜槽垂直位置下部末端為探尺零點),根據提尺時間來計算料面深度。

4.5.2計算公式為:料面深度=提尺時間(S)×提尺速度(0.8m/s)

4.6傾動回轉電機電流升高的檢查處理:

4.6.1行星減速機、氣密箱內潤滑:應檢查稀油泵是否開啟,油泵是否工作正常,是否有回油,干油泵是否正常,各打油點是否見油。

4.6.2頂溫高、氣密箱冷卻不好,造成金屬膨脹,旋轉間隙小、增大了摩擦力,加重了負荷。

應及時打水降溫,加大氣密箱冷卻煤氣壓力和流量,加大干油潤滑強度,

4.6.3及時校對探尺零位,防止料線零點移動錯位,造成料面過高,使溜槽與料面摩擦卡阻。

4.6.4請有關人員對電機或控制系統本身進行測試調整。

4.7料罐均不上壓的處理:

4.7.1及時與加壓站聯系,檢查加壓機流量、壓力是否正常。

4.7.2檢查上密、均放是否關不到位或膠圈損壞,及時請維修人員處理。

4.7.3冬季均壓管路會出現結冰堵塞現象及時上爐頂進行化凍工作。

5.技術規范:

5.1料線零位:

我廠指定的料線零點為爐喉鋼磚內側上沿拐點。

5.2布料方式:環形布料(單環、多環),定點布料,其中定點布料為手動。

5.3均壓介質:一均使用半凈煤氣,二均使用氮氣。

5.4布料溜槽回轉速度8轉/分(最大轉速8.82轉/分),傾動速度0.03~0.3轉/分。正常工作角度5~40?,最大角度0~50?。

5.5各閥傳動方式為液壓傳動,料流控制分為普通閥和比例閥兩種。

5.6一均、二均終了壓差為9.8-19.6kPa.

5.7放散打開后罐壓<9.8kPa方可開啟上密封閥。

5.8二均終了罐壓大于頂壓9.8kPa方可開啟下密封閥。

5.9氣密箱內冷卻煤氣壓力維持高于頂壓9.8kPa。

5.10氣密箱保護采用加壓凈煤氣冷卻,正常溫度因控制在<55℃,超過70℃時應加大煤氣流量及采取其它補救措施。

5.11探尺最大測量深度為5m。

6計算機操作注意事項:

6.1按程序和設定要求,畫面確認無誤后進行設定,嚴禁在無關畫面上操作。

6.2設定參數時要準確。逐項設定,逐項請求,待請求復位后再進行下一步設定。

6.3手、自動切換時,要把握好準確時機,不得隨意切換。

6.4操作計算機按鍵時要輕,不得用其它硬物接觸按鍵,以免損壞鍵盤影響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