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煉鋼廠通用安全操作規程

煉鋼廠通用安全操作規程

2024-07-16 閱讀 8879

為了保障生產的順利進行,特制定以下操作規程:

1、在安全上各級領導,尤其是班組長和班組安全員都應切實負起責任,認真做到班前講安全,班中查安全,對違反勞動保護規定和違章作業現象堅決制止,否則對事故要負一定責任。

2、各崗位工作人員進入作業現場(含機修間、各操作室),必須按規定穿戴好勞保護品,工作時不允許穿奇裝異服,不允許穿短袖裝,女職工嚴禁留長發,工作時必須戴好工作帽。

3、嚴禁現場吸煙,進入廠區嚴禁攜帶火種。

4、嚴禁閑雜人員在軋機區域停留。

5、嚴禁任何人私自在管道上接口。

6、嚴禁用水沖洗設備。

7、嚴禁私自接、拆電氣設備。

8、嚴禁單人和非工作人員進入變壓器室。

9、嚴禁穿越欄桿或站在輥道上,機器設備上。

10、高空作業(2.5米以上)必須戴安全帶,嚴禁從高空中向地面扔工具和雜物。

11、嚴禁站在或手扶設備指揮該設備或其它設備開機。

12、嚴禁起重機械超負荷使用,嚴禁斜拉斜吊和超速運行。

13、壓力容器嚴禁電氣焊作業。

14、嚴禁向電纜溝、下水道中扔煙頭、煙盒、塑料袋、油污及廢棄物等,一經發現將追究相關單位和個人責任。

15、電纜溝蓋板上嚴禁擺放油品、乙炔等易燃易爆物品。

16、任何工種凡接觸轉動部位時,嚴禁戴手套操作。

17、各種安全防護裝置、設施和安全標志要認真愛護,不得任意拆卸、損壞或挪作它用。

18、對于與安全操作規程有出入的指揮,任何人有權拒絕執行。

19、過跨平車兩側必須在1米以外堆放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堆放應保持整齊,不得妨礙交通。在平車上放置重物時要保證物品重心平衡,以免發生傾翻,造成設備損壞或人員傷害。1.20各崗位工作人員要清楚和遵守本崗位的安全操作規程。

21、機械設備和拆換設備及備品備件、工具必須擺放整齊,要留有一定的通道,以便于工人安全操作。

22、現場設備檢修前必須請示生產廠長,檢修后必須通知生產廠長并保持現場清潔。

23、使用特殊工具(如砂輪機、電氣焊等)必須遵照相應的安全操作規程。

24、使用電動工具時,必須穿絕緣鞋或站在絕緣材料上,嚴禁站在水中使用。嚴禁拽拉電線移動工具。使用潛水泵時,嚴禁帶電移動。

25、進入車間必須按工種要求佩戴齊全勞動保護用品;禁止帶小孩和非本車間人員進入車間。

26、進入車間后要走安全通道,越過設備要走安全橋,隨時注意空中和地面情況,主動避讓運行的天車和平車。

27、特種作業人員必須經安全培訓、考核合格、獲得全國統一的特種作業操作證,否則不準獨立上崗作業。

28、新工人進廠、職工換崗、轉崗等必須通過三級全教育、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

29、工作中嚴禁打鬧及做與工作無關的事,嚴禁串崗、脫崗、睡崗及酒后上崗。

30、主控室、高壓配電室、液壓站、煤氣區域等場所,嚴禁非崗位人員擅自出入。

31、按要求配備的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天然氣報警系統,煤氣報警系統和消防設施、器材,嚴禁隨意拆除,挪作他用。

32、各設備所配置的安全防護裝置,安全警示標志牌嚴禁隨意拆除或轉移位置。

33、無證人員嚴禁操作天車和駕駛機動車輛,車輛行駛中,嚴禁上下車。

34、操作正常運轉的設備和大錘時,嚴禁戴手套,與運轉的設備應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以防卷入造成人身傷害。

禁帶電移動設備。

36、作業現場的原材料、備品備件、工器具等嚴格按“雙定”要求存放,存放要整齊牢穩、安全,作業現場應保持清潔、衛生。

37、指揮天車必須用起重機吊運指揮信號,且專人進行指揮,指揮時嚴禁戴手套。吊掛物件必須牢靠、安全,嚴格執行“十不吊”的各項規定。

38、吊索具使用前必須進行嚴格檢查,確認無磨損超標和裂紋后方可投入使用。

39、兩人以上共同作業時,必須有專人統一指揮;工作中要加強聯系,做到相互提醒,相互監督,做到“三不傷害”。從事煤氣、帶電、高空作業時,必須兩個人以上工作,必須辦理工作票、設專人監護,且工作前要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

40、員工下班途中應遵守交通規則;通過交叉路口和橫穿道路、鐵路時,要觀察來往車輛,不得與車輛搶道,做到“一慢,二看,三通過”。

篇2:煉鋼廠建構筑物安全規定

1各種建、構筑物的建設,應符合土建規范的各項規定;各種設備與建、構筑物之間,應留有滿足生產、檢修需要的安全距離;移動車輛與建、構筑物之間,應有0.8m以上的安全距離。

2易受高溫輻射、液渣噴濺危害的建、構筑物,應有防護措施;所以高溫作業場所,如爐前主工作平臺、鋼包冷熱修區等,均應設置通風降溫設施。

3防火設施的設置,應遵守GBJ16等消防法規、標準的規定;主控室、電氣間、電纜隧道、可燃介質的液壓站等易發生火災的建、構筑物,應設自動火災報警裝置,車間應設置消防水系統與消防通道。

4廠房內梯子應采用不大于45°的斜梯(特殊情況允許采用60°斜梯與直爬梯),梯子設置應符合GB4053.1、GB4053.2規定。

轉爐、電爐、精煉爐、連鑄主平臺,兩側應設梯子。

大、中型轉爐,爐子跨宜設電梯。

5操作位置高度超過1.5m的作業區,應設固定式或移動式平臺;固定式鋼平臺應符合GB4053.4規定,平臺負荷應滿足工藝設計要求。

高于1.5m的平臺,寬于0.25m的平臺縫隙,深于1m的敞口溝、坑、池,其周邊應設置符合GB4053.3規定的安全欄桿(特殊情況例外),不能設置欄桿的,其上口應高出地坪0.3m以上。

平臺、走廊、梯子應防滑。

易受鋼水與液渣噴濺的平臺工作面,應采用鑄鐵板或鋼板貼面混凝土塊(耐火材料)鋪設。

6轉爐、電爐、精煉爐的爐下區域,應采取防止積水的措施;爐下漏鋼坑應按防水要求設計施工,其內表應砌相應防護材料保護,且干燥后方可使用;爐下鋼水罐車、渣罐車運行區域,地面應保持干燥;爐下熱潑渣區,周圍應設防護結構,其他坪應防止積水;爐渣沖擊與挖掘機鏟渣地點,應在耐熱混凝土基礎上鋪砌厚鑄鐵板或采取其他措施保護。

7不允許滲水的坑、槽、溝,應按防水要求設計施工。

8轉爐和電爐主控室的布置,應注意在出現大噴事故時確保安全,并設置必要的防護設施;連鑄主控室不應正對中間罐;轉爐爐旁操作室應采取隔熱防噴濺措施;電爐爐后出鋼操作室,不應正對出鋼方向開門,其窗戶應采取防噴濺措施;所有控制室、電氣室的門,均勻向外開啟;電爐與LF主控室,應按隔聲要求設計;主控室應設置緊急出口。

9煉鋼爐、鋼水與液渣運輸線、鋼水吊運通道與澆注區及其附近的地表與地下,不應設置水管(專用滲水管除外)、電纜等管線;如管線必須從上述區域經過,應采取可靠的保護措施。

10易積水的坑、槽、溝,應有排水措施;所有與鋼水、液渣接觸的罐、槽、工具及其作業區域,不應有冰雪、積水,不應堆放潮濕物品和其他易燃、易爆物品。

11車間電纜隧道應設火災自動報警裝置,并應根據需要設置自動滅火裝置;長度超過7m的電纜隧道,應設置通風氣樓。

12密閉的深坑、池、溝,應考慮設置換氣設施,以利維護人員進入。

13廢鋼處理設施應有可靠的安全防護措施,落錘破碎間(場)應設封閉型防護結構,廢鋼爆破應采用泄壓式爆破坑。

14車間緊急出入口、通道、走廊、樓梯等,應設應急照明,其設計應符合GB50034的規定。

篇3:煉鋼廠氧氣乙炔安全管理規定

1氧氣

1.1氧氣管網的設計、作業和檢修,應符合GB50030、GB16912的規定;從事氧氣管道檢修、維護和操作的人員,應通過有關安全技術培訓,并經考核合格方可上崗。

1.2煉鋼車間管道中氧氣最高流速:碳鋼管不大于15m/s;不銹鋼管不大于25m/s。

1.3新敷設的氧氣管道,應脫脂、除銹和鈍化;氧氣管道在檢修和長期停用之后再次使用,應預先用無油壓縮空氣或氮氣徹底吹掃。

1.4氧氣管道的閥門,應選用專用閥門;工作壓力大于0.1MPa時,不應選用閘閥。

1.5氧氣管道和氧氣瓶凍結時,可采用熱水或蒸汽解凍,不應采用火烤、錘擊解凍。

2乙炔

2.1乙炔站應符合GB50031的要求;其電氣設備的選用、安裝,應符合甲類生產車間廠房的要求。

2.2乙炔工作壓力為0.02~0.15MPa時,管中最大流速不得超過9m/s。

2.3乙炔管道的選用,應遵守下列規定:

——壓力為0.02~0.15MPa的中壓管道,應采用無縫鋼管,且管內徑不大于90mm;

——內徑大于50mm的中壓管道,不應使用盲板或死端頭,也不應采用閘閥。

2.4使用乙炔氧氣點火槍應遠離電氣柜,點火槍附近不應有易燃、易爆物品。

2.5車間內乙炔管道進口,應設中央回火防止器;每個使用管頭應設崗位回火防止器。室內管道,應每隔25m接地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