煉鋼廠通用煤氣安全操作規程
1、各單位應嚴格執行《工業企業煤氣安全規程》(GB6222-2005),建立和完善煤氣安全管理制度,落實相關要求。
2、從事煤氣生產、儲存、輸送、使用、維護檢修的作業人員必須經專門的安全技術培訓并考核合格,持特種作業操作證方能上崗作業。
3、煤氣危險區域,包括轉爐爐口以上平臺、煤氣烘烤設施及熱風爐、加熱爐、等燃燒器旁等易產生煤氣泄漏的區域、風機房等封閉或半封閉空間等,應設固定式一氧化碳監測報警裝置。
4、煤氣生產、凈化(回收)、使用等設施附近有人值守的崗位,應設固定式一氧化碳監測報警裝置及醒目的安全警示牌,報警裝置應定期校驗。值守的房間應保證正壓通風。
5、在煤氣區域工作的作業人員,應攜帶一氧化碳檢測報警儀,進入涉及煤氣的設施內,必須保證該設施內氧氣含量不低于19.5%,作業時間要根據一氧化碳的含量確定,動火必須用可燃氣體測定儀測定合格或爆發實驗合格;設施內一氧化碳含量高(大于50ppm)或氧氣含量低(小于19.5%)時,應佩戴空氣或氧氣呼吸器等隔離式呼吸器具;設專職監護人員。
6、轉爐煤氣宜添加臭味劑后供用戶使用。
7、用單一閘閥隔斷必須在其后堵盲板或加水封,并宜改造為電動蝶閥加眼睛閥或插板閥;水封裝置(含排水器)必須能夠檢查水封高度和高水位溢流的排水口;嚴防水封裝置的清掃孔(排污閘閥或旋塞)出現泄漏。
8、煤氣管道宜涂灰(黑)色,廠區主要煤氣管道應標有明顯的煤氣流向和種類標志,橫跨道路煤氣管道要標示標高,并設置防撞護欄。
9、煤氣設施的人孔、閥門、儀表等經常有人操作的部位,均應設置固定平臺、走梯和護欄,并在煤氣管道上安裝低壓報警裝置,末端應設有放散管,放散管必須引出廠房外,高出廠房4米以上。
10、煤氣管道的排水管宜安裝閘閥或旋塞,排水管應加上、下兩道閥門,排水器應設有清掃孔和放水的閘閥或旋塞;每只排水器均應設有檢查管頭;排水器的滿流管口應設漏斗;排水器裝有給水管的,應通過漏斗給水。排水器設在室內的,應有良好的自然通風,室外冬季應采取防凍措施。
11、煤氣分配主管上支管引接處應設置可靠的隔斷裝置,并定期檢查煤氣管網設施的腐蝕泄漏、使用、運行等情況,發現隱患要及時整改,確保設備、設施安全運行。
12、過剩煤氣必須點燃放散,放散管管口高度應高于周圍建筑物,且不低于50米,放散時要有火焰監測裝置和蒸汽或氮氣滅火設施。
13、凡開、閉時冒出煤氣的隔斷裝置盲板、眼睛閥或扇型閥及敞開式插板閥等,不應安裝在廠房內或通風不良之處,離明火設備距離不少于40米
14、抽氣機前的煤氣設施應定期檢驗壁厚,若壁厚小于安全限度,應采取措施后,才能繼續使用。
15、檢修的煤氣設施,包括煤氣抽氣機、鼓風機、布袋除塵器、洗苯塔、煤氣加熱器、煤氣凈化器等,煤氣輸入、輸出管道必須采用可靠的隔斷裝置。
17、煤氣管道和設備應保持穩定運行。當壓力低于500帕時,必須采取保壓措施。
18、吹掃和置換煤氣管道、設備及設施內的煤氣,必須用蒸汽、氮氣或合格煙氣,不允許用空氣直接置換煤氣。
19、煤氣管道應架空鋪設,嚴禁一氧化碳含量高于10%的煤氣管道埋地鋪設。
20、煤氣管道宜涂灰色,廠區主要煤氣管道應標有明顯的煤氣流向和種類標志,橫跨道路煤氣管道要標示標高,并設置防撞護欄。
21、煤氣管道的強度試驗壓力應高于嚴密性試驗壓力;高壓煤氣管道(壓力大于或等于3×104帕)的試驗壓力應高于常壓煤氣管道。
22、煤氣設備設施和管道泄爆裝置泄爆口,不應正對建筑物的門窗,如設在走梯或過道旁,必須要有警示標志。
23、煤氣設備設施的改造和施工,必須由有資質的設計單位和施工單位進行;凡新型煤氣設備或附屬裝置必須經過安全條件論證。
24、生產、使用煤氣的單位必須設立煤氣防護人員,配備必要的人員、救援設施及特種作業器具,做好本單位危險作業防護和救援工作。
25、帶煤氣進入設備內部作業應辦理相關手續,作業時有專職安全管理人員現場監護指導。
26、各煤氣管網、設施上的水封槽、排水器應始終保持溢流,防止壓力擊穿跑煤氣。冬季應做好保溫防凍措施,禁止將水封的排水管、溢流管直接插入下水道。
27、各類離心式或軸流式煤氣風機均應采取有效的防喘震措施。除應選用符合工藝要求,性能優良的風機外,還應定期對其動、靜葉片及防喘震系統進行檢查,確保處于正常狀態。煤氣風機在啟動、停止、倒機操作及運行中,不應處于或進入喘震工況。
28、煤氣管網、支架和設施基礎,嚴禁做起重支撐作用,嚴禁將其他管線、電纜等搭設在煤氣管線上。
29、煤氣管網所需用的蒸汽或氮氣管線,只有在通蒸汽或氮氣時,才能把蒸汽或氮氣管與煤氣管道連通,停用時應斷開或堵盲板。
30、停氣應做到確認全部止火。使用按規程規定有效可靠的裝置關閉入口煤氣及儀表導管閥門,檢修設備與運行中的設備要用盲板或眼鏡閥可靠切斷。打開末端放散管,確保內部煤氣吹凈。
31、操作煤氣放散閥門時應站在上風口,必要時在放散口附近劃定警戒區,區內禁止有火源,并注意煤氣不要逸入周圍房屋。
32、煤氣管道停氣時,從煤氣來源閥門后管道始端通入氮氣,也可采用打開所有人孔,自然通風或強制送風趕殘余煤氣。排水器由遠而近逐個放水驅除內部殘余煤氣。
33、送煤氣前,應通知用戶關閉切斷蒸汽或氮氣來源。送煤氣后,末端放散5-10分鐘,經防爆試驗分析合格后,停止放散。
34、送煤氣時不著火或者著火后又熄滅,應立即關閉煤氣閥門,查清原因,排凈爐內混合氣體后,再按規定程序重新點火。
35、在燃燒裝置上安裝便于引火的導管,作業時先將各導管燒嘴引燃,然后開啟煤氣閥門,采用強制送風的燃燒嘴時,煤氣支管上應安裝止回閥或自動隔斷閥,空氣管道上應設泄爆膜。
36、凡強制送風的爐子,點火時應先開鼓風機但不送風,待點火送煤氣燃著后,再逐步增大供風量和煤氣量。停煤氣時,應先關閉所有的燒嘴,然后停鼓風機。
37、煤氣設備、設施由于不嚴密而引起著火,對于直徑小于100mm的煤氣管道,可直接關閉閥門,切斷煤氣滅火。直徑大于100mm的煤氣管道著火時,應逐漸關閉閥門,保持管道壓力不小于100pa,然后滅火關閉閥門。
38、煤氣應急救援必須佩戴空氣或氧氣呼吸器。如發生人員中毒救護人員佩戴空氣或氧氣呼吸器使中毒者迅速脫離煤氣區,在空氣新鮮處搶救,并通知煤氣防護站(電話:5182113)或向龍鋼醫院求救(電話:5182170/5182171)到現場進行治療搶救工作。
篇2:煤氣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為加強煤氣安全管理,有效預防煤氣事故發生,特制定如下煤氣安全管理制度:
一、煤氣區域作業人員,必須先進行煤氣安全知識培訓,具備預防事故和應急處理事故的能力,未經培訓合格,不得從事煤氣作業。
二、煤氣區域作業人員應嚴格遵守煤氣安全操作規程,嚴禁違章作業。
三、煤氣區域必須配置煤氣報警器、空氣呼吸器等安全防護設施,各危險源點必須懸掛醒目的安全警示標志。嚴禁擅自拆卸煤氣區域的安全防護設施及安全警示標志。
四、空氣呼吸器為搶救應急備用,應隨時保持有足夠的壓力,任何人不得擅自亂用。滅火器應保證完好,使用后應及時更換。
五、煤氣作業人員應經常檢查煤氣管道、水封、閥門、儀表儀器及安全設施,發現問題及時匯報和處理。
六、進入煤氣區域時,必須兩人同行,并隨身攜帶煤氣報警器。
七、煤氣操作與維修時,作業人員必須站在煤氣的上風位置。
八、煤氣檢修工作計劃和許可證的辦理,必須在施工前由工程技術人提出申請,經安全部門同意,報安全主管廠長批準后執行。未經廠領導及安全部門批準,嚴禁擅自檢修煤氣設備或動火作業。
九、煤氣區域設備檢修時,必須有安全員到場,現場必須配置空氣呼吸器和滅火器,必須檢測CO含量,當達到安全規定范圍時,才能開始檢修。
十、新建、改建、擴建、大修后的煤氣設施,應按照規程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使用前要制定送氣方案,并嚴格按制定的送氣方案送煤氣。煤氣送上后,經未端取樣分析,煤氣中含氧≤1%,并做爆發實驗后方可使用。
十一、加熱爐點火時,必須嚴格遵守煤氣點火安全操作規程,先給火種,后供煤氣,嚴禁先供煤氣后點火。
十二、煤氣管道設備嚴禁用鐵器敲打,以保證設備完好并防止產生火花引起火災或爆炸。
十三、嚴禁在煤氣管道、設備附近休息、睡覺、吸煙、使用明火和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十四、為確保煤氣設備操作人員的人身安全,夜間工作時必須有安全照明。
十五、當煤氣報警器顯示煤氣爐區域CO濃度超過規定極限時,應及時上報安全部門和有關領導,必要時,作業人員應立即撤離工作現場,并警戒其他人員進入現場。
十六、發生煤氣中毒、火災、爆炸等事故時,必須立即向安全部門及有關領導報告,并迅速采取相應安全措施處理。發生煤氣火災、爆炸事故,同時撥119火警電話報警。
十七、違反上述規定的,根據情節輕重,對有關責任人給予如下考核:
1、凡違章指揮者,每人次罰款200元,安委會成員、車間主任、作業長級人員違章指揮,加倍處罰。因違章指揮造成事故,根據事故的大小,加倍處罰,若觸犯刑法,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1)除緊急停止以外,指揮行車必須戴好棒線廠行車指揮員標志,否則處罰100元/人次。
(2)多人指揮一臺行車吊物件的,每人處罰50元。因指揮混亂而造成事故時,加倍處罰。
2、未經培訓合格,從事煤氣作業的,罰1000元/次。
3、飲酒上班的,勒令回家休息,當日作事假處理,并罰款500元。
4、進入廠房,不按規定正確穿戴好勞保用品的,每人次處罰100元。不戴安全帽,每次處罰200元。不系安全帽下頜帶,每次處罰100元。將安全帽當凳子坐的,每次處罰200元。高空作業未系安全帶的,處罰200元。
進入煤氣危險區域,未兩人同行、未隨身攜帶煤氣報警器的,罰200元/次。
周三綜合檢查和周四上級檢查查處的,加倍處罰。
5、在生產工作過程中,離崗、串崗、睡崗的處罰100元/次。
煤氣區域睡崗的,處罰1000元/次。
6、操作工進班未檢查加熱爐汽包和煤氣系統,或發現隱患未及時匯報處理的,罰100元,因此而導致事故發生的,加倍處罰。
7、設備檢修,不按設備檢修掛牌規定斷開電源,未掛警示牌,未寫好檢修內容,就直接作業的或非掛牌者擅自摘取警示牌的,每人次處罰500元。檢修完畢,不及時摘取警示牌的,罰款200元。設備檢修時,操作工未在檢修記錄本上登記簽字的,罰100元/次。
8、在加熱爐、液壓站、氧氣乙炔儲存位處等易燃易爆區域及禁止吸煙區域吸煙或使用明火的,罰1000元/次。
9、其他一般違章行為,罰100元/次;嚴重違章的,加倍處罰。
篇3:帶煤氣作業安全管理制度
為了保障我公司員工的安全健康,防止帶煤氣作業時發生煤氣中毒、著火、爆炸事故,特制訂本制度,本制度適用于本企業廠區內的高爐、轉爐煤氣的生產、輸送、使用以及使用設施的設計、制造、施工運行管理和維修等,凡涉及安全方面必須執行本制度。
本制度中所指帶煤氣作業包括:帶煤氣抽堵盲板、帶煤氣接管、高爐換探料尺、操作插板等危險工作。
作業時,應有煤氣防護站人員在場監護;操作人員應佩戴空氣呼吸器或通風式防毒面具,高空作業要系好安全帶,并應遵守下列規定:
1、工作場所應備有必要的聯系信號、煤氣壓力表及風向標志等;
2、距工作場所40m內,不應有火源并應采取防止著火的措施,與工作無關人員應離開作業點40m以外;
3、應使用不發火星的工具,如銅制工具或涂有很厚一層潤滑油脂的鐵制工具;
4、距作業點10m以外才可安設投光器;
5、不應在具有高溫源的爐窯等建、構筑物內進行帶煤氣作業。
6、不應在雷雨天進行,不宜在夜間進行;
7、操作人員操作前應認真檢查空氣呼吸器氣瓶等各裝置有無缺陷,呼吸面罩有無缺損,試帶時氣密性要好。便攜式一氧化碳報警儀報警報警裝置是否靈敏、可靠。
8、外單位人員在煤氣區域工作前,由本崗位責任人組織安全教育,布置工作中的注意事項。
9、外單位工作人員必須服從煤氣崗位人員統一指揮。
10、外單位工作人員在現場工作時,崗位要安排專人負責監護并做好記錄。
11、進入煤氣設備內部工作時,所有照明電壓不得超過12伏。
12、操作完畢后,必須認真清點人員、工具。待確認無誤后通知有關人員,進行下一步工作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