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焊工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1、施焊場地周圍應清除易燃易爆物品,或進行覆蓋、隔離。
2、必須在易燃易爆氣體或液體擴散區施焊時,應經有關部門檢試許可后,方可進行。
3、乙炔發生器必須設有防止回火的安全裝置、保險鏈;球式浮筒必須有防爆球;膠皮薄膜浮桶必須裝設厚度為1-1.5毫米、直徑不少于面積的60-70%。
4、氧氣瓶、氧氣表及焊割工具上,嚴禁沾染油脂。
5、乙炔發生器的零件和管道接頭,不得采用紫銅制作。
6、高、中壓乙炔發生器應可靠接地,壓力表及安全閥應定期校驗。
7、碎電石應摻在小塊電石中使用。夜間添加電石,嚴禁用明火照明。
8、乙炔發生器應每天換水,嚴禁在浮桶上放置物料,不準用手在浮桶上加壓或搖動。
9、乙炔發生器不得放置在電線的正下方,與氧氣瓶不得放一處,距易燃易爆物品和明火的距離,不得少于10米。檢驗是否漏氣,要用肥皂水,嚴禁用明火。
10、氧氣瓶、乙炔瓶應有防震膠圈,旋緊安全帽,避免劇烈震動,并防止曝曬。凍結應用熱水或蒸氣加熱,不準用火烤。
11、點火時,焊槍口不準對人,正在燃燒的焊槍不得放在工件或地面上。帶有乙炔和氧氣時,不準放在金屬容器內,以防氣體逸出,發生燃燒事故。
12、不得手持連接膠管的焊槍爬梯登高。
13、嚴禁在帶壓的容器或管道上焊割,帶電設備應先切斷電源。
14、在貯存過易燃易爆及有毒物品的容器或管道上焊割時,應先清除干凈,并將所有的孔、口打開。
15、電石應放在通風良好、不漏雨、干燥的地方,移動或搬運應將桶上的小蓋打開,輕搬輕放。開桶時,頭部要閃開,不得用金屬工具敲擊桶蓋。
16、鉛焊時,場地應通風良好,皮膚外露部分應涂護膚油脂。工作完畢應洗漱。
17、工作完畢,應將氧氣瓶、乙炔瓶氣閥關好,擰上安全罩。乙炔浮桶提出時,頭部應避開浮桶上升方向,撥出后要臥放,禁止扣放在地上。檢查操作場地,確認無著火危險,方準離開。
篇2:機廠電氣焊工安全生產責任制
電、氣焊工是礦山維修工的重要工種,負責礦井生產所需材料制作等工作,對所加工工件質量負直接責任。應熟悉并掌握基本操作技能,熟悉所用設備的性能、結構、原理等,熟知《煤礦安全規程》的有關規定,經培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操作。
一、崗位職責
第1條認真貫徹執行煤礦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指令、文件,自覺執行煤礦“三大規程”,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對當班電氣焊安全負責。
第2條工作前應先檢查電焊機,使用時先按焊條直徑,焊件厚度調節好電流;經常檢查電焊機電源線,發現破皮立即更換,檢查氧氣、乙炔瓶是否有漏氣現象,表帶是否完好。
第3條焊、割地點距氧氣瓶、乙炔瓶間距離應符合規程規定。必須使用保護工具,遵守操作規程。
第4條電、氣焊工作地點附近,嚴禁放易燃、易爆物品,不得帶油電氣焊,防止火災發生。
第5條積極參加安全學習和業務技術培訓,提高保安能力和業務水平,持證上崗。
第6條特種設備的電、氣焊必須持市級以上單位頒發的合格證方能工作。
第7條井下、井口高空進行動火,必須制定專項措施,經審批后方可按措施要求進行作業。
第8條嚴守紀律,努力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第9條嚴格履行公司《本質安全型礦井管理條例》規定的其它安全生產職責。
二、責任追究
第10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按公司、礦相應制度處罰;造成嚴重后果,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違犯規章制度,違章操作;冒險作業的,蠻干的;
2、未認真履行本崗位責任職責造成后果的;
3、發現本崗位職責范圍隱患不及時處理和匯報的;
4、不服從工作安排,違犯勞動紀律、培訓制度,不按規定佩戴勞保、防護用品,違犯公司及礦各項規章制度的;
5、因所加工工件焊接強度未滿足現場條件要求,造成事故或影響安全生產的。
6、未完成本職范圍內的工作的。
篇3:工種電氣焊工安全責任制
(1)嚴格遵守安全技術堆積執行上級安全操作規程,增強提高自身技術業務水平。
(2)焊工必須經營勞動局培訓,考試合格后持有效證上崗,不準無證操作。
(3)搭設井架,必須按井架搭設技術規范要求進行作業,總司令不準弄虛假。
(4)搭設工必須系好安全帶,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帶,嚴禁酒后作業和赤腳穿拖甘雨上高作業,工作板保證厚度,鋪她扎牢。
(5)搭設時要檢查核驗井架各部件的質量與規格,不符合要求的不準使用。
(6)發現不符合要求的構件,不管任何人同意使用架子工應拒絕搭設,并匯報項目經理處理,如項目經理強令使用可以立即報告公司處理。
(7)拆除井架時,做好中間臨時浪風撤防,構件嚴禁從上向下拋鄭,要用專用工具吊至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