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P文件:抗酸培養陰性和支原體培養檢驗操作程序
SOP文件:抗酸培養陰性和支原體培養檢驗操作程序
一、抗酸培養陰性檢驗操作程序
1、仔細查對標本標簽與檢驗單是否正確,標本質量是否合格,若收檢標本與檢驗單查對正確,標本質量合格則進行接收檢驗,否則查找原因并在有關記錄本上記錄。
2、標本處理、檢驗與結果報告:
液性引流標本(如腹水、尿液、CSF等)直接離心留沉淀物,雜菌污染標本(如大便、痰等)取樣置無菌管,加入1N NaOH1ml作用30分鐘,再加入1N HCl1ml中和,3000轉/分鐘離心5分鐘,取沉淀物100μl量接種羅氏培養基,置37℃溫箱培養。
每星期觀察一至兩次培養基斜面,結果連續觀察七個星期以上未發現有可疑菌落生長,報告未培養出分枝桿菌。
二、支原體培養檢驗操作程序
1、接收標本:標本與檢驗單查對正確,標本質量合格。
2、標本處理:接種Uu、Mh培養藥敏一體試劑盒:操作前將所需試劑取出置室溫30分鐘。1、A排第一孔加入培養液100μL作為陰性對照;2、將標本拭子直接放入培養液中充分振蕩并在瓶壁擠干拭子,若為男性尿液取離心沉淀物150μL或陽性標本取50μL于培養液中混勻。3、將混有標本的培養液各100μL加入A排余下及B排各孔中;4、各孔加礦物油覆蓋,置于37℃溫箱培養。
第24、48小時分別觀察記錄結果。結果判斷原理:培養基含有相應支原體生長所需的蛋白質、馬血清、生長因子、底物及酚紅指示劑,當有支原體生長時,底物被分解,使PH值升高,培養基由橙黃色變成紅色,且清亮為陽性。培養基不變色為陰性。B1孔陽性為解脲支原體陽性;B2孔陽性為人型支原體陽性。藥敏孔A排為高濃度,B排為低濃度,變紅則耐藥,不變紅示敏感而不生長。當高濃度與低濃度兩孔均不生長(不變色)為該藥敏感;高濃度不變色低濃度變紅為該藥物中介;高濃度與低濃度均變紅為該藥物耐藥。
結果一:第24 小時B1孔由橙黃色變成紅色示解脲支原體陽性,藥敏看結果判斷;第24小時、48小時觀察B2孔均不變色,示無人型支原體生長或濃度極低,報告培養出解脲支原體,未培養出人型支原體。結果二:第24 小時B1孔不變色示解脲支原體陰性;第48小時觀察B2孔由橙黃色變成紅色示人型支原體陽性,藥敏看結果判斷。報告未培養出解脲支原體,培養出人型支原體附藥敏結果。
結果三:第24 小時B1孔由橙黃色變成紅色示解脲支原體陽性,藥敏看結果判斷;第48小時觀察B2孔由橙黃色變成紅色示人型支原體陽性,藥敏看結果判斷,報告培養出解脲支原體與人型支原體附藥敏結果。
結果四:陽性對照孔由橙黃色變成紅色示支原體陽性,藥敏看結果判斷;第24小時、48小時觀察B1孔、B2孔均不變色,示無解脲、人型支原體生長或濃度極低,報告培養出非解脲、人型支原體或囑病人重留標本復查。
結果五:第24、48小時觀察B1孔、B2孔均不變色,示無支原體生長或濃度極低,報告未培養出解脲及人型支原體。
篇2:氬碳混合氣檢驗操作規程
(一)氬碳混合氣應嚴格按照公司標準執行,對其各項指標分析,化驗。
(二)原料液氬必須按照GB/T10624-95執行。原料二氧化碳必須按照H/T2537-93執行。
(三)瓶裝氬-碳混合氣質量控制除按上述執行外,還應對下述項目進行控制。
空瓶底氣檢測——充裝管道分析——滿瓶檢驗。
(四)充裝后化驗分析必須每排首尾各檢一瓶,隨時充裝隨時分析,隨時控制本排質量。
(五)各種分析及檢驗必須有相應記錄,備查。
(六)產品必須化驗合格后,方能貼合格證后入庫。
篇3:氣瓶出入庫檢驗操作規程
一、氣瓶入庫驗收
1、對入庫氣瓶,檢查瓶帽,防震圈配置是否符合要求,無影響氣瓶使用安全缺陷的。如凸起變形、機械損傷等。
2、瓶閥無泄漏。
二、入庫儲存
1、按氣瓶性質直立整齊存放,可燃氣體氣瓶不準與氧化性氣體氣瓶同庫存放。如乙炔和氧氣瓶。
2、先入庫瓶先用。超期要及時處理(一星期),防止瓶壓過高發生意外。氣瓶要遠離電磁波和震動波。
3、可燃或助燃氣瓶不能在絕緣體上存放,以防靜電引發事故。
4、庫房周圍10米內禁存任何易燃物和明火作業。在固定地點備用滅火器具,掛有“嚴禁煙火”等醒目標志。
5、庫房內要通風、降溫。氣瓶嚴禁在陽光下曝曬。
三、庫管人員
1、熟知氣體性質、泄漏、要做防范等有關知識。
2、易燃、助燃氣體庫房、不可穿戴化纖衣帽和帶釘鞋。
3、氣瓶搬運,可使瓶身傾斜,一手托瓶帽,一手推瓶身沿地面滾動。也可以兩手各握一只氣瓶帽,兩只氣瓶在胸前交叉滾動。
4、氣瓶原則上不準平地滾動,如需滾動時,需輕推輕滾。嚴禁猛烈滾動和撞擊。
四、氣體銷售出庫:
1、檢查壓力、重量、氣體品種與所需是否一致。
2、氣瓶及附件符合國家規定要求。
3、合格瓶貼產品標簽出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