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管理處租售業務信息資料管理規范
物業作業指導書
--管理處租售業務信息資料管理規范
1目的
對租售信息的傳遞與更新過程,以及租售中心及各部門租售業務資料的管理進行規范。
2范圍
適用于租售中心全體及各部門租售人員。
3職責
3.1租售中心及各部門租售人員負責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傳遞.
3.2租售中心負責公司各類租售信息的匯總、分析和對外發布。
4方法和過程控制
4.1租售信息報送
4.1.1管理處當日所登記的委托、交易、撤單業務,需及時記錄,并在一個工作日內報送租售中心;如連續半個月都沒有任何業務發生,要在當月15日、30日前發知會到租售中心。
4.1.2租售中心每半個月統計租售交易信息,并掛到內部信息網上。
4.1.3租售中心每周將各管理處上報信息登記,有效信息在外部信息網上發布。
4.2租售資料保管
4.2.1管理處所填寫的初始租售資料,應明確專人嚴格保管,除上級領導、財務管理部和租售中心工作人員外,不得提供他人使用或借閱。
4.2.2在進行委托登記時,租售人員必須注意登記資料的保管,避免客戶看到其它相關資料。租售人員應熟記委托記錄,當有業主或客戶前來咨詢時,要口述房屋委托情況,不可將重要資料出示給客戶。
4.2.3對已失效的租售資料,各部門需至少再保存二年。
4.3租售信息表格的填寫
4.3.1在填寫租售信息電子文檔時,填入的信息用宋體11號字,表格格式不得改動。
4.3.2表格內的編號為八位:**AABCCC-*為年度代碼;A為管理處代碼;B為表格代碼;C為業務發生的序號,初始序號為001。
4.3.3管理處代碼:花城-01;城花-02。
4.3.4業務表格代碼:出租-1;轉讓-2;客戶委托-3;交易-4;撤單-5。
4.3.5日期填寫的格式:例如2003年10月1日,寫為。
4.3.6戶型填寫的格式:幾房幾廳幾衛,復式戶型并需注明。
4.3.7附屬設施欄主要填寫室內是否含裝修、家電、家私。
4.3.8各部門應對所有租售合約統一編號保存,編號規則如下:部門簡稱+[年份]序號,例如花城[20**]001。
4.3.9備注:物業類型(高層、多層、別墅等)、有無留鑰匙、另要補充的內容。
4.3.10價格:售價和月租在登記時,要了解客戶的心理價位,如報最低價需注明。
4.3.11付清/供樓以及原價需填寫。
4.3.12房號:標明具體房號-*苑*幢*號。
4.3.13撤單表內的撤單類別,分為業主撤單和客戶撤單兩類,根據撤單類別填寫其中一種。后面對應的原編號,填寫相應原表內的編號。
4.3.14郵件發送業務表格時,要把所發內容用顏色區分:新增或新更改的統一用紅色字體,對房源和客戶信息中非本期成交或撤單的統一用藍色字體,其它格式不變。但在更新信息傳遞時,要將相應字體顏色調換。
4.4租售信息以年度為單位保存,在下年開始時,啟用新表格,相應序號、合同號從001開始登記。對于跨年度仍然有效的委托,要順延至下一年度,但原編號不變。
4.5各部門租售人員崗位若發生變動,必須及時通知租售中心,并完善各項交接手續(須有租售中心人員監督),前任租售人員應對新租售人員進行必要的培訓,以保證租售工作的連續性。
4.6部門每季度應對本部門租售業務工作情況進行分析總結,并將分析報告報租售中心。
5.支持性質量記錄表格
**WY7.5.1-G06-01-F1《房屋出租登記表》
**WY7.5.1-G06-01-F2《房屋轉讓登記表》
**WY7.5.1-G06-01-F3《客戶委托登記表》
**WY7.5.1-G06-01-F4《房屋交易登記表》
**WY7.5.1-G06-01-F5《撤單記錄表》
篇2:調度中心文件信息資料管理制度
一、文件、信息、資料的登記:
接收上級的來電、文件、傳真及各礦上傳或報送的資料應立即登記,認真填寫《文件信息接收報送登記表》。
二、文件、信息、資料的報送:
1、每天白班收到上級來電、文件、傳真等,應立即送局辦公室。
2、每天白班收到各礦上傳的文件、傳真或其它資料,應于當天下班前送局辦公室。
3、每天夜班收到上級下發的文件、傳真,應立即把相關內容電話通知分管領導,按分管領導的指示及時或于第二天早8:30分之前報送到局辦公室。
4、每天夜班收到各礦報送的文件、傳真、資料等,應于第二天早8:30分之前報送到局辦公室。
三、文件、資料的傳達:
1、以傳真電文形式下傳:電話通知各礦調度員接收傳真,記錄接收人姓名,填寫《轉發文件(傳真)登記簿》。
2、復印文件(傳真)形式下發:電話通知各礦來局調度中心取文件,記錄接收通知人姓名,填寫《發放文件(傳真)登記簿》。要求來取人員簽字。
四、文件、資料的存檔:
將存檔文件按要求填寫文件索引目錄,以電子文檔形式保存,然后將文件分類保存至檔案柜。
五、文件、資料的梳理、存檔、報送職責:
1、各類表格、記錄的內容由當班相關人員填寫。
2、每天接收各礦井(公司)向局上報的資料,由當班相關人員負責梳理、匯總、報送、存檔。
篇3:社區衛生中心信息資料管理制度
南調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信息資料管理制度
社區衛生檔案及信息對指導社區衛生服務工作、規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運作起著重要作用,是開展好社區衛生服務工作的重要保證,是建設社區衛生信息管理工作的重要環節。根據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工作實際,特制定以下管理規定。
1、社區衛生檔案的內容:建立統一的社區衛生調查表、居民個人健康檔案、家庭病床病歷、殘疾人及精神病人防治資料等社區衛生服務臺賬資料。
2、社區衛生檔案的內容必須登記詳細、真實,項目齊全,編寫清楚規范,隨工作開展及時收集、整理,并按類型歸檔。
3、社區衛生檔案必須進行嚴格管理,確定專(兼)職衛生檔案管理人員,專柜保存,對衛生檔案的編寫、收集、歸檔實行專人負責制。
4、嚴格按照國家和地方有關衛生檔案、文件的管理規定,對社區衛生檔案進行管理和利用。在社區衛生檔案的利用上,本著充分保護患者隱私的原則,嚴格檔案的借入借出,對借出時間期限做出明確規定,責任者的簽章手續必須齊全。
5、對收集的社區衛生檔案必須實行定期審查制度,要求收集齊全、完整,對于不符合要求的,一律退回責任人進行改正、補齊,問題嚴重者可令其重做,不符合要求者,不能驗收歸檔。
6、社區衛生檔案資料必須真實地反映情況,具有永久和長期保存價值的資料必須完整、準確、系統,責任者的簽章手續必須齊全。
7、對社區衛生檔案資料涂改、偽造、隨意抽撤或損毀、丟失等,應按有關規定予以處罰,對因此觸犯國家有關法律法規、造成損害患者權益的后果,由直接責任人承擔。
8、配有社區衛生服務計算機信息系統的中心要有專兼職專業人員作為系統的維護人員,負責日常維護工作,并有相關的管理制度。
9、各系統工作點,必須有明確的計算機操作規程、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使用人員必須熟知有關事項,切實掌握使用要領。
10、根據上級要求及時、準確、規范上報有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