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車間副主任主管堵漏作業崗位HSE職責

車間副主任主管堵漏作業崗位HSE職責

2024-07-16 閱讀 2393

1對車間的健康、安全和環保工作及帶壓堵漏施工作業項目負直接領導責任。

2認真貫徹和執行國家及上級有關健康、安全和環保的政策、法令和規定。

3健康、安全和環保工作要與生產工作同時計劃、布置、檢查、總結、評比。

4堅持安全生產(檢修)巡回檢查制,發現違章要堅決制止,嚴肅處理,發現不安全因素和不環保因素要積極組織有關人員消除和制定防范措施,防止各類事故的發生。

5認真組織每周的安全、環保和防火檢查,消除各類隱患。

6甲類帶壓堵漏施工作業項目,必須到現場進行安全組織指導監控。

7對員工要進行帶壓堵漏專業安全技術培訓,提高行業操作人員的安全技術素質。

8組織制定、修訂安全操作規程及勞動保護等規章制度,改善勞動條件,保證員工的安全與健康。

9負責審批管轄范圍內施工作業票證書。

10親自參加車間各類事故的調查及處理。

11要組織員工對堵漏等應急預案進行定期演練,做好評審修訂的指導工作。

12檢查帶壓堵漏現場安全告知制度的執行情況,保證帶壓堵漏作業人員安全防范意識的提高。

13對高、難、險檢修項目和臨時搶修項目,指派專人負責健康、安全和環保工作,制定危險度預測或風險評價,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14負責本車間機動車輛及管轄范圍內的交通安全管理。

15協助車間主任定期組織員工對崗位的危害因素和環境因素進行識別,采取可靠的防范措施。

16認真執行石化公司《廢物排放管理規定》,督促員工將施工中產生的各種廢棄物按要求運(排放)到指定位置。

17將有害環境的廢棄物投放到指定垃圾箱。

18下班之前,切斷辦公室所用辦公設備的電源,關閉電燈。

篇2:帶壓堵漏動火安全操作技術

帶壓堵漏,密封及動火作業,就是在不停產的情況下,對泄漏險情進行及時處置,保障生產的正常運行。但是,由于火災爆炸危險特性突出,這種不停車帶壓堵漏、動火作業具有很高的危險性,必須制定嚴密可靠的安全技術措施。筆者根據工作中的實際經驗及現代最新的研究成果,談一下石油化工生產中不停研究成果,談一下石油化工生產中不停產帶壓堵漏、動火作業安全操作技術。

一、帶壓堵漏

石油化工生產中出現的泄漏,最常見的是因腐蝕、介質沖刷造成的管線泄漏。在對管線的帶壓堵漏中,相對于法蘭、閥門、螺紋接頭、管道與設備連接部、管道與法蘭連接部來說,卡具包裹的管線強度較為薄弱,受力情況也較為特殊,所受外壓很大,所以,在對其實施帶壓堵漏時,操作工藝也相對特殊。很多人在對管線帶壓堵漏中沒有注意到這一點,常因為堵漏泵注膠壓力過高,或管線沒有補強而致使被堵漏管線斷裂,造成嚴重事故。對此,安全操作如下:

1.制作合適的夾具

夾具是不停車帶壓密封技術的重要工具。它緊固在泄漏部位的表面構成密閉空間,其作用是包容注入的密封劑,防止外逸,并能使密封劑保持一定的壓力,以保證堵漏的成功和密封的可靠性。夾具制作的合理與否,會直接關系到堵漏的成敗,也會影響到密封劑的消耗量和帶壓堵漏操作的時間。夾具制造應滿足如下要求:

(1)夾具應能承受泄漏介質壓力和密封的注射力,應有足夠的機械強度和剛度。

(2)夾具與泄漏部位表面之間要留有一定的封閉空間,便于注入密封劑后形成一定厚度的新密封結構層。

(3)為把密封劑注入到空腔的泄漏部位,夾具上應多開幾個注入孔,孔的數目要考慮能順利地注入密封劑并能充滿整個密封空間,同時便于在操作時排放泄漏介質。

(4)夾具裝在泄漏部位上,一般要做成兩等份,也可根據設備尺寸的大小和現場實際情況做成三等份或四等份,以便于安裝為宜。

2.科學確定注膠液壓油泵工作壓力

根據泄漏管線所能夠承受的最高外壓P管外ma*和介質壓力P介質ma*算出注膠泵最高工作壓力P注膠泵工作ma*

P注膠泵工作ma*=P介質ma*+P管外ma*

式中:P注膠泵工作ma*——注膠泵最高工作壓力,MPa;

P介質ma*——管線內介質最高壓力,MPa;

P管外ma*——管線所能承受的最高外壓,MPa。

由于石油化工生產裝置的管線都較長,因此,一般情況下,被卡具包住管線所能夠承受的最大外壓強為:

P管外ma*=2.2E(s0/D0)3/m

式中:

S0——被帶溫帶壓堵漏圓桶的厚度,mm;

D0——被帶溫帶壓堵漏圓桶的外徑,mm;

E——被帶溫帶壓堵漏管線工作溫度下的彈性模數,MPa;

m——穩定系數,類似于強度計算的安全系數。

3.選擇合適的密封劑

密封劑是帶壓堵漏技術中的關鍵材料。它直接與堵漏介質接觸,承受著泄漏介質的溫度、壓力和化學介質的腐蝕。因此,密封劑的性能直接決定了堵漏技術的應用范圍,關系到堵漏的可靠性,甚至成敗。由于介質種類、溫度、壓力條件各不相同,密封劑也有多種型號。堵漏用的密封劑分為熱固型和非熱固型兩大類。對密封劑的性能要求,以固化速度、耐溫性能、抗介質侵蝕性和擠出壓力為主要物質指標,使用時應根據具體情況加以選擇。

4.帶壓堵漏的安全操作

(1)方案的確定。堵漏人員必須先到現場詳細了解介質的性質,系統的溫度和壓力,以選擇合適的密封劑。觀察泄漏部位及現場情況,準確測量有關尺寸,以選擇或設計制造夾具及堵漏方案。

(2)夾具安裝。在泄漏比較嚴重,作業空間狹小,高溫高壓、易燃易爆及有毒有害物質泄漏時,夾具的安裝是很困難的。操作規程人員要穿戴好防護用品,站在上風方向,必要時要用鼓風機或壓縮空氣把泄漏氣體吹向一邊。

安裝時要避免機具的激烈敲擊,絕對禁止出現火花。夾具上應預先接好注射接頭,以方便密封劑的注射。

(3)密封劑的注入。在注射接頭上安裝高壓注射槍,槍內裝上密封劑,把注射槍和手撳油泵連接起來,注射時,先從遠離泄漏點開始,如果有兩點泄漏,應從中間開始,逐漸向泄漏點移動。一個注射點注射完畢,立即關閉該注射點上的閥門,把注射槍移至下一個注射點,直至泄漏點被消除為止。注射后,應保持一定的壓力,對高壓系統(4MPa以上)堵漏時,應采用高壓注射槍,用油泵升壓,使油壓大于介質的壓力,注射完畢后保持15min,即可完成堵漏。

如果環境溫度很低,或對于擠出壓力較高而難以注射的密封劑,可對注射槍和密封劑進行加熱以便于注射,當泄漏介質溫度較低時,注完密封劑后采取外加熱源,促使密封劑固化,一般加熱到150℃,保持30~60min。

二、帶壓不置換動火

石油化工生產管線、設備中的諸多液體、氣體介質所具有的易燃易爆性,決定了帶壓不置換動火比帶壓堵漏具有更大的危險性,因此,必須更加嚴格控制。

1.科學判斷是否可用帶壓不置換動火

(1)首先要查清設備、管道等泄漏的根本原因。如果管道、設備等器壁大面積減薄,就不能采用不置換帶壓動火。因為這樣可能使泄漏擴大,或暫時修復,不久即有泄漏擴大,或暫時修復,不久即有泄漏爆炸的可能。如經過檢驗分析能斷定泄漏由于單位的點腐蝕或微波裂紋所致,修復后可恢復原安全性能的,可以試用此法。

(2)分析介質理化特性,泄漏的設備、管道內的可燃物料中,不得含有自動分解的爆炸物質、自聚物質、過氧化物質等或已與氧化劑混合的可燃物。否則不得采用帶壓不置換動火。

(3)考察使用溫度與泄漏面積情況。使用溫度很低度的設備和泄漏處缺陷過大,不要使用此法。

2.動火環境要符合安全要求

帶壓不置換動火的環境是已發生可燃氣體泄漏的地方。泄漏點周圍已經有可燃氣,即便在外部管架上也要注意風力風向,不讓氣體在泄漏點周圍積集。如是室內泄漏,更要及時采取強制通風,將可燃氣體排除。點燃可燃氣體之前不得使用鐵質工具,以防碰撞產生火花,引起火災爆炸,傷害現場人員。作好動火準備后,一定要在環境中作動火安全分析,一旦合格立即動火點燃可燃氣體,不得拖延。點火環境的安全控制是帶壓不置換動火的重要環節。

3.焊接過程中始終保持正壓

整個焊接過程,系統內要始終有不間斷氣源維持正壓。如可燃氣體補充數量不足時,可用事先準備的不燃氣體補充。要有專人負責維持正壓,絕不允許出現負壓。其壓力宜保持在490~1470Pa。壓力驟然波動,應立即停止動火。

對于原油、成品油介質管道、儲罐,可先對泄漏部位做一個帶閥門的模具,讓閥門保持打開,并接通管線,將管線、設備內的介質轉移到遠處,再對模具周邊用氮氣做保護進行焊接,焊接完畢,將閥門關死。

4.動火作業人員安全注意事故

(1)施焊人員必須取得焊工操作資質,持證上崗;

(2)動火作業人員必須嚴格辦理動火作業票,并對相關操作要求清楚明了,并嚴格執行;

(3)動火施工人員要站在焊接部位的上風向,并佩戴空氣呼吸器或長管呼吸器,以防不測;

(4)對可能出現的險情應做充分的估計,并熟悉相應的應急處置措施;

(5)監護人員必須責任心強,技術水平高,熟悉現場情況及各項安全注意事項,嚴格監督各項安全措施實施到位,對突發險情能及時正確地處理。

帶壓堵漏、動火是石油化工生產中的一項危險性大、但應用并不廣泛的特殊作業。隨著專用設備的研發和安全操作技術的進步,帶壓堵漏和動火的安全可靠性越來越高。只要能夠制定科學詳細的操作方案,并保證落實到位,做到帶壓堵漏和動火的安全可靠是完全可以的。如此,就能用很低的成本,避免、減少生產中斷的次數,大大消除在停產、開工過程中因生產大幅波動對安全生產構成的威脅,大大消除因停產造成的損失及巨額開、停工費用,無疑對企業的安全生產與經濟效益是件一舉兩得的好事,應大力研究和推廣應用。

篇3:灌漿堵漏施工:安全技術交底2

灌漿堵漏施工安全技術交底2

施工單位:

工程名稱分部分項

工程工種

1.裝卸、搬運、熬制、配制灌漿堵漏材料時,必須穿戴規定的防護用品,皮膚不得外露。

2.灌漿施工前應嚴格檢查工具、管路及接頭處的牢靠程度,以防止壓力爆破傷人。

3.有機化工材料均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和腐蝕性,操作人員在配制漿液和灌漿時應戴眼鏡、口罩、手套等勞保用品,以防漿液誤入口、眼中和濺至皮膚上。

4.在氰凝配制及灌漿施工中應采取以下安全措施:

(1)配制漿液和灌漿時,操作人員應戴防護眼鏡、口罩和橡膠手套等,以防漿液碰到皮膚上或濺到眼睛上。如碰到皮膚上,可先用丙酮或酒精清洗,再用稀氨水或肥皂水洗滌凈,涂上油脂膏,濺至眼睛里,需立即請醫生處理。

(2)在通風不良的地方進行灌漿施工時,應有通風和排氣設備、以保證安全。

(3)氰凝是由有機材料制成,具有易燃性,故施工現場要遠離火源和禁止吸煙,并設置消防器材,注意防火。

5.丙凝粉劑及漿液具有一定毒性,如經常與之接觸會影響中樞神經系統。丙凝漿液聚合成凝膠后無毒性,除非凝膠中尚有少量未起聚合反應的材料。因此,要求接觸粉劑的人員戴口罩及橡皮手套,配制漿液和灌漿時應穿工作服和膠靴,避免皮膚接觸。如已沾上粉末或漿液,應立即用肥皂水洗滌。

6.過硫酸銨能使衣服褪色和破壞纖維,刺激皮膚,腐蝕鋼鐵,應引起注意和采取相應防護措施。

7.補充交底內容:

交底人簽字:

日期:

接受人(全員)簽字:

注:本交底一式三份,班組、交底人、資料保管員各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