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工業噪聲振動控制措施
1、噪聲控制措施
采取低噪聲工藝及設備、合理平面布置、隔聲、消聲、吸聲等綜合技術措施,控制噪聲危害。
(1)工藝設計與設備選擇
為消除、減少噪聲源,應注意:
a、減少沖擊性工藝和高壓氣體排空的工藝
盡可能以焊代鉚、以液壓代沖壓、以液動代氣動,物料運輸中避免大落差翻落和直接撞擊;
b、選用低噪聲設備
采用振動小、噪聲低的設備,使用吸音材料降低撞擊噪聲;控制管道內的介質流速、管道截面不宜突變、選用低噪聲閥門;強烈振動的設備、管道與基礎、支架、建筑物及其它設備之間采用柔性連接或支撐等;
c、采用操作機械化(包括進、出料機械化)和運行自動化的設備工藝,實現遠距離的監視操作。
(2)噪聲源的平面布置
a、主要強噪聲源應相對集中(廠區、車間內),宜低位布置、充分利用地形隔擋噪聲;
b、主要噪聲源(包括交通干線)周圍宜布置對噪聲較不敏感的輔助車間、倉庫、料場、堆場、綠化帶及高大建、構筑物;用以隔擋對噪聲敏感區、低噪聲區的影響;
c、必要時,與噪聲敏感區、低噪聲區之間需保持防護間距、設置隔聲屏障。
(3)隔聲、消聲、吸聲和隔振降噪
采取上述措施后噪聲級仍達不到要求,則應采用隔聲、消聲、吸聲、隔振等綜合控制技術措施。盡可能使工作場所的噪聲危害指數達到LD80-95《噪聲作業分級》規定的0級,且各類地點噪聲A聲級不得超過GBJ87-85《工業企業噪聲控制設計規范》規定的噪聲限制值(55~90dB)
a、隔聲
采用帶阻尼層、吸聲層的隔聲罩對噪聲源設置進行隔聲處理,隨結構形式不同其A聲級降噪量(dB)可大到15~40;
不宜對噪聲源作隔聲處理,且允許操作人員不經常停留在設備附后時,應設置操作、監視、休息用的隔聲間(室);
強噪聲源比較分散的大車間,可設置隔聲屏障或帶有生產工藝孔的隔墻,將車間分成幾個不同強度的噪聲區域。
b、消聲
對空氣動力機械輻射的空氣動力性噪聲,應采用消聲器進行消聲處理;
當噪聲呈中高頻寬帶特性時,可選用阻尼性型消聲器;當噪聲呈明顯低中頻脈動特性時,可選用擴展室型消聲器;當噪聲呈低中頻特性時,可選用共振性消聲器;
消聲器的消聲量一般不宜超過50dB;
c、吸聲
對原有吸聲較少、混響聲較強的車間廠房,應采取吸聲降噪處理;根據所需的吸聲降噪量,確定吸聲材料、吸聲體的類型、結構、數量和安裝方式。
d、隔振降噪
對產生較強振動和沖擊,從而引起固體聲傳播及振動輻射噪聲的機器設備,應采取隔振措施;根據所需的振動傳動比(或隔振效率)確定隔振元件的荷載、型號、大小和數量。常用的隔振元件(隔振熱層和隔振器)有橡膠、軟木、玻璃纖維隔振墊和金屬彈簧、空氣彈簧、壓縮型橡膠隔振器等。()
e、個人防護
采取噪聲控制措施后工作場所的噪聲級仍不能達到標準要求,則應采取個人防護措施和減少接觸噪聲時間。
對流動性、臨時性噪聲源和不宜采取噪聲控制措施的工作場所,主要依靠個人防護用品(耳塞、耳罩等)防護。
2、振動控制措施
(1)工藝和設備
從工藝和技術上消除或減少振動源是預防振動危害最根本的措施,如:
選用動平衡性能好、振動小、噪聲低的設備;在設備上設置動平衡裝置,安裝減振支架、減振手柄、減振墊層、阻尼層;減輕手持振動工具的重量等。
(2)基礎
調整基礎重量、剛度、面積,使基礎固有頻率避開振源頻率錯開30%以上,防止發生共振。
基礎隔振是將振動設備的基礎與基礎支撐之間用減振材料(橡膠、軟木、泡沫乳膠、礦渣棉等)、減振器(金屬彈簧、橡膠減振器和減振墊等)隔振,減少振源的振動輸出;在振源設備周圍地層中設置隔振溝、板樁墻等隔振層,切斷振波向外傳播的途徑。
(3)個體防護
穿戴防振手套、防振鞋等個人防護用品,降低振動危害程度。
(4)其他
使用振動工具和工件作業,工具手柄或工件的四小時等能量頻率計權振動加速度超過5m/s2時,應按GB10434-89《作業場所局部振動衛生標準》的規定,縮短日接振時間(如頻率計權振動加速度為5.0~10.0m/s2時,日接振時間限制為4.0~1.0h)
篇2:防噪聲振動安全技術措施
一、防噪聲安全措施
噪聲控制的主要手段包括聲源控制、聲傳遍途徑控制和接收者的保護措施。其中噪聲源控制是最根本、最有效的手段。
(一)礦井的噪聲源
1、礦井通風機房主扇風機
2、地面生產系統的主皮帶機頭部分、破碎機、振動篩
3、鍋爐房的鼓引風機
4、地面壓風機房壓風設備
5、井口暖風機房暖風設備
6、生產車間電錘及切割機
7、木料庫場內電鋸
8、礦井井下刮板運輸機(不在地面環保之列)
9、礦井井下錨桿機和鑿巖機運轉
(二)傳聲途徑的控制措施有:
1、改變聲源的發聲方向或噪聲傳播方向;
2、在傳播途徑上設置屏障;使噪聲源遠離聲學敏感區;
3、利用吸聲技術將傳播中的聲能轉變為熱能消耗掉;
對通過固體結構的傳播途徑,采取隔振和減振等措施。
(三)接收者保護措施有:
1、減少接收者在噪聲環境中的暴露時間;
2、佩戴護耳器,如耳塞、耳罩、防噪頭盔等;
3、建造隔聲操作室;
4、在聲源與接收者之間設置隔聲屏;
(四)設計、研制、生產出低噪聲的煤礦生產設備是控制噪聲源污染的主要措施之一。
(五)采用消聲、吸聲、隔聲和阻尼等常規治理技術及主動噪聲控制新技術。
二、防振動安全措施
煤礦中常見的振動主要有作業振動源(如選煤廠中的振動篩,煤礦用空壓機、井下風鉆、電鉆爆破振動等)、交通振動源(如礦區公路、鐵路的車輛)。
振動控制主要采用下列措施:
(一)隔振。從普通的傳遞方向來看,可分為積極隔振和消極隔振兩類。積極隔振是防止振動設備本身的擾動通過機腳、支座傳給基礎或基座,目的是隔離或減小擾動力的傳遞,使周圍環境或建筑物不受振動的影響。消極隔振是防止周圍環境的擾動通過支座、機腳傳至設備或儀表,目的是隔離或減小振動的傳遞,使儀表、設備不受基座振動的影響。這兩類都是通過物體(設備)與基座之間安設彈性支座來實現的。
(二)吸振。在振動源上安裝動力吸振器,以有效地較低振動的措施。特別對沖擊性振動,吸振器能有效地降低沖擊激發引起的振動效應。
(三)阻尼。通過粘滯作用或摩擦作用將振動能量轉化成熱能而耗散的控制振動的措施。阻尼能抑制振動物體產生共振和降低振動物體在振動頻率區的振幅。
三、防噪聲、降噪減振安全措施
1、礦井通風機房的扇風機安裝隔音間,使噪聲降低到環保標準以內。另外經常性清掃粉塵,定期對零部件潤滑保養,降低磨損噪聲。
2、地面生產系統采用全封閉式對外防噪聲,對內采用室內壁吸聲材料飾面,小室的門采用隔聲型,門縫采用橡皮條壓封。篩板、側板利用礦用廢舊膠帶作內襯,以有效仰制側板的高頻振動,減少輻射噪聲,同時加強清塵和潤滑各潤滑部件。
3、原煤篩粉系統的破碎機,其噪聲主要是物體的撞擊產生的,處理措施是給破碎機安裝聲罩,減少其噪聲的輻射。
4、鍋爐房的引風機安裝消聲器。鍋爐房排氣閥排空氣時產生的噪聲安裝消聲器防治。
5、壓風機房設備安裝消聲罩。
6、暖風機設備采用消聲罩和封閉式降噪。
7、生產車間單間封閉隔離噪聲設備。
8、木料庫電鋸采用濕式降噪。
9、篩粉破碎等產生場所除灑水除塵外,對設備和輸送裝置結合降噪進行粉塵綜合綜合治理。降低車間粉塵濃度,保證工人身體健康。
10、對各輸送裝置的機頭機尾,設灑水除塵和隔吸聲集塵罩,集成罩上方設FM型下飼式袋式除塵器,含塵氣體經袋式除塵器凈化后排走,煤塵仍落在輸送機帶上,則既起到降噪又起到防塵的效果。
11、在獨立單元的產噪設備,在其四周圍護隔吸聲導向板,除吸收部分噪聲外,將漏聲導向維護裝置上方,被安放在圍護裝置上方的空間吸聲體而吸收,同時該設備的產塵也被圍護在較小的范圍內而去除塵。
12、在設備安裝時注意設備和設備之間,設備與廠房的墻壁之間,設備與地板之間,隔聲罩與設備之間不能有剛性連接,各類泵的進出口安裝柔性橡膠接頭,泵體作減振處理。
13、在礦井井下,加強刮板運輸機管理,及時注潤滑油,每天清掃浮煤、浮塵,對溜槽、溜斗等要進行阻尼減震處置,來降低各種溜槽的噪聲。
14、在無法采取隔聲、減振、阻尼等降噪措施的作業場所,根據需要建隔聲值班室,同時在建筑物內部加裝吸聲結構消除混響聲。在給場所工作的工人要加強個人防護,佩戴耳塞、耳罩及防護頭盔等勞保用品,減少噪聲環境對工人的直接影響。
通過以上處理措施,礦井的廠界噪聲符合有關環保標準,給工人一個較好的作業環境。
篇3:防噪聲振動安全措施
根據省、市環境保護局關于對神府經濟開發區趙家梁煤礦三一煤井建設工程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的批復,結合趙家梁煤礦3-1煤層開采初步設計說明書,礦井建設廠界噪聲執行GB12348-90《工業企業廠界噪聲標準》Ⅲ類區標準,生產車間噪聲執行GBJ87-85《工業企業噪聲控制設計規范》。
一、礦井的噪聲源
1、礦井通風機房主扇風機
2、地面生產系統的主皮帶機頭部分、破碎機、振動篩
3、鍋爐房的鼓引風機
4、地面壓風機房壓風設備
5、井口暖風機房暖風設備
6、生產車間電錘及切割機
7、木料庫場內電鋸
8、礦井井下刮板運輸機(不在地面環保之列)
二、防噪聲、降噪減振安全措施
1、礦井通風機房的扇風機安裝隔音間,使噪聲降低到環保標準以內。另外經常性清掃粉塵,定期對零部件潤滑保養,降低磨損噪聲。
2、地面生產系統采用全封閉式對外防噪聲,對內采用室內壁吸聲材料飾面,小室的門采用隔聲型,門縫采用橡皮條壓封。篩板、側板利用礦用廢舊膠帶作內襯,以有效仰制側板的高頻振動,減少輻射噪聲,同時加強清塵和潤滑各潤滑部件。
3、原煤篩粉系統的破碎機,其噪聲主要是物體的撞擊產生的,處理措施是給破碎機安裝聲罩,減少其噪聲的輻射。
4、鍋爐房的引風機安裝消聲器。鍋爐房排氣閥排空氣時產生的噪聲安裝消聲器防治。
5、壓風機房設備安裝消聲罩。
6、暖風機設備采用消聲罩和封閉式降噪。
7、生產車間單間封閉隔離噪聲設備。
8、木料庫電鋸采用濕式降噪。
9、篩粉破碎等產生場所除灑水除塵外,對設備和輸送裝置結合降噪進行粉塵綜合綜合治理。降低車間粉塵濃度,保證工人身體健康。
10、對各輸送裝置的機頭機尾,設灑水除塵和隔吸聲集塵罩,集成罩上方設FM型下飼式袋式除塵器,含塵氣體經袋式除塵器凈化后排走,煤塵仍落在輸送機帶上,則既起到降噪又起到防塵的效果。
11、在獨立單元的產噪設備,在其四周圍護隔吸聲導向板,除吸收部分噪聲外,將漏聲導向維護裝置上方,被安放在圍護裝置上方的空間吸聲體而吸收,同時該設備的產塵也被圍護在較小的范圍內而去除塵。
12、在設備安裝時注意設備和設備之間,設備與廠房的墻壁之間,設備與地板之間,隔聲罩與設備之間不能有剛性連接,各類泵的進出口安裝柔性橡膠接頭,泵體作減振處理。
13、在礦井井下,加強刮板運輸機管理,及時注潤滑油,每天清掃浮煤、浮塵,對溜槽、溜斗等要進行阻尼減震處置,來降低各種溜槽的噪聲。
14、在無法采取隔聲、減振、阻尼等降噪措施的作業場所,根據需要建隔聲值班室,同時在建筑物內部加裝吸聲結構消除混響聲。在給場所工作的工人要加強個人防護,佩戴耳塞、耳罩及防護頭盔等勞保用品,減少噪聲環境對工人的直接影響。
通過以上處理措施,礦井的廠界噪聲符合有關環保標準,給工人一個較好的作業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