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工人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一、?安全生產總則
1、“安全生產,人人有責”,所有員工必須認真執行黨和國家有關安全生產、勞動保護
政策、法令、規定等,嚴格遵守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和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
2、員工發現事故隱患或其他不安全因素,應立即向現場安全管理人員或單位主管負責人報告,接到報告的人員應當及時予以處理。
員工發現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緊急情況時,有權停止作業或者采取可能的應急措施后撤離作業場所。
3、入廠新工人、實習、代培、臨時參加勞動及交換工種的人員,未經三級安全教育或考試不合格者,不得參加生產或單獨操作。焊接、切割、司機等特殊工種須按國家有關規定經專門的安全作業培訓,取得特殊作業操作資格證書,方可上崗作業。
4、工作前,必須按規定穿戴好防護用品,女生要把發辮放入帽內,旋轉機床嚴禁帶手套操作。檢查設備和工作場地,排除故障和隱患;保證安全防護、信號保險裝置齊全、靈敏、可靠;保持設備潤滑及通風良好。不準帶小孩進入工作場所,不準穿拖鞋、赤腳、赤膊、敞衣、戴頭巾、圍巾工作;不準上班前飲酒。
5、工作中,應集中精力,堅守崗位,不準擅自將自己的工作交給他人;不準打鬧,睡覺和做與本職工作無關的事;凡運轉設備,不準跨越、傳遞物件和觸動危險部位;不得用手拉、嘴吹鐵屑;不準站在砂輪正前方進行磨削。調整檢查設備需要拆卸防護罩時,要先停電關車。不準無罩開車。各種機具不準超限使用。中途停電,應關閉電源。
6、搞好文明生產,保持廠區、車間、庫房、通道、食堂等整齊清潔和暢通無阻。
7、下班前必須切斷電源、氣源、汽源、熄滅火種,清理場地。
8、二人以上共同工作時,必須有主有從,統一指揮。深夜班、加班以及在封閉廠房作業時,必須安排兩人以上一起工作。
9、嚴禁非本廠人員隨便進入生產車間;嚴禁非本廠人員在本廠隨意亂拿各種東西。車間內不準騎自行車;非生產人員嚴禁在車間行走。
10、嚴禁任何人攀登吊運中的物件以及在吊鉤通過和停留。任何人都不得在車間內正在工作的行車下停留和通過。
11、操作必須熟悉其設備性能、工藝要求設備操作規程。設備應定人操作,開動工種以外的設備時,須經有關負責人批準后方可操作。
12、檢查修理機械、電氣設備時,必須掛停電警示牌,設人監護。停電牌必須誰掛誰取,非工作人員嚴禁合閘。開關在合閘前要細心檢查,確認無人檢修是時方準合閘。
13、各種安全防護裝置、照明、信號監測儀表、警戒標記、防雷裝置等,不準隨意拆除或非法占用。
14、一切電氣、機械設備的金屬外殼和行車軌道等必須有可靠的接地或重復接地安全措施。非電氣人員不準裝修電氣設備和線路。使用手持電動工具必須絕緣可靠,有良好的接地或接零措施,并應戴好絕緣手套操作。行燈和機床、鉗臺等局部照明電壓不得超過36伏。容器內和危險潮濕地點不得超過12伏。
15、高空工作必須扎好安全帶,戴好安全帽,不準穿硬底鞋。嚴禁投擲工具、材料等物件。
16、對易燃、易爆、劇毒、放射和腐蝕等物品,必須分類妥善存放,并設專人嚴格管理。易燃、易爆等危險場所,嚴禁吸煙和明火作業。不得在有毒、粉塵生產場所進餐,飲水。
17、產生有害人體的氣體、液體、塵埃、渣滓、放射線、噪音的場所,生產線或設備,必須配置相應的三廢處理裝置或安全保護措施,并保持良好有效。
18、變、配電室、氧氣站、空壓機站、乙炔匯流排、危險化學品庫等要害部門或場所,非崗位人員未經批準嚴禁入內。
19、各種消防器材、工具應按消防規范設置齊全,不準隨便動用。安放地點、周圍,不得對放其他物品。
20、發生重大事故或惡性未遂事故時,要及時搶救,保護現場,并立即報告領導和上級領導機關。
二、?鉆工安全操作規程
1、?工作前對所用的鉆床和工、卡具進行全面檢查,確認無誤方可操作。
2、?工件夾裝必須牢固可靠,鉆小件時,應用工具夾持,不準用手拿著鉆。工作中嚴禁戴手套。
3、?使用自動走刀時,要選好進給速度,調正好行程限位塊。手動進刀時,一般按照逐漸增壓和逐漸減壓原則進行,以免用力過猛造成事故。
4、?鉆頭上繞有長鐵屑時,要停車清除。禁止用風吹、嘴吹、手拉,要用刷子或鐵鉤清除。
5、?精絞深孔時,拔取園器和稍棒,不可用力過猛,以免手撞在刀具上。
6、?不準在旋轉的刀具下翻轉或卡壓或測量工件。手不準觸摸旋轉的刀具。
7、?使用搖臂鉆時。橫臂回轉范圍內不好尊有障礙物。工作前,橫臂必須卡緊。
8、?橫臂和工作臺上不準有浮放物件。
9、?工作結束時,將橫臂降到最低位置,主軸箱靠近立柱,并且都要卡緊。
三、?磨工安全操作規程
(一)?安裝砂輪
1、?根據砂輪使用說明書,選用與機床主軸轉數相符的砂輪。
2、?所選用的砂輪要有出廠合格證或檢查試驗標志。
3、?對砂輪進行全面檢查,發現砂輪質量、硬度、強度、粒度和外觀有裂紋等缺陷時不能使用。
4、?安裝砂輪的法蘭不能小于砂輪直徑的三分之一或大于砂輪直徑的二分之一。
5、?法蘭盤與砂輪之間要墊好襯墊。
6、?砂輪在安裝前要搞好靜平衡。
7、?砂輪孔徑與主軸間的配合要適當。
8、?緊螺帽時要專用板手,不要用力過猛以防滑倒,螺帽緊固要適當。
9、?砂輪裝完后,要安好防護罩,砂輪側面喲啊與防護罩內壁之間保持在20-30mm以上的間隙。
10、?砂輪裝好后要經過5-10分鐘的試運轉,啟動時不要過急,要點動檢查。
(二)?一般操作
1、?干磨或修整砂輪時要戴防護眼鏡。
2、?檢查砂輪是否松動,有無裂紋,防護罩是否牢固、可靠,發現問題時不準開動。
3、?砂輪正面不準站人,操作者要站在砂輪的側面。
4、?砂輪轉速不準超限,進給前要選擇合理的吃刀量,要緩慢進給,以防砂輪破裂飛出。
5、?裝卸工件時,砂輪要退到安全位置,防止磨手。砂輪在未退離工作時,不得停止砂輪轉動。
6、?用金剛石修砂輪時,要用固定架將金剛石銜住,不準用手拿著修。
7、?吸塵器必須保持完好有效,并充分利用。
8、?干磨工件時不準中途加冷卻液,濕式磨床冷卻液停止時應立即停止磨削。工作完畢應將砂輪空轉五分鐘,將砂輪上的冷卻液甩掉。
四、?電焊工安全操作規程
1、?應掌握一般電氣知識,遵守焊工一般安全規程,還應熟悉滅火技術,觸電急救及人工呼吸方法。
2、?工作前應檢查焊機電源線、引出線及各接線點是否良好;線路橫越車行道應架空或加保護蓋;焊楊二次線路及外殼必須有良好接地;焊條的夾鉗絕緣必須良好。
3、?下雨天不準露天電焊,在潮濕地帶工作時,應站在鋪有絕緣物品的地方并穿好絕緣鞋。
4、?移動式電焊機從電力網上接線或檢線,以及接地等工作均應電工進行。
5、?推閘刀開關時,身體要偏斜些,要一次推足,然后開啟電焊機;停機時,先要關電焊機,才能拉斷電源閘刀開關。
6、?移動電焊機位置,須先停機斷電;焊接中突然停電,應立即關好電焊機。
7、?在人多的地方焊接時,應安設遮欄擋住弧光。無遮欄時應提醒周圍人員不要直視弧光。
8、?換焊條時應戴好手套,身體不要靠在鐵板或其它電體上
五、?油漆、噴漆工安全操作規程
1、?油漆、噴漆工作場所和庫房嚴禁煙火,操作者應熟悉滅火器材的位置和使用方法。
2、?工作時要穿戴好防護用品,要保持工作環境通過良好。
3、?油漆作業場所10米內,不準進行電焊、切割等明火作業。
4、?打光、去毛刺時,要戴好口罩和護目鏡。
5、?調合漆、膩子、硝基漆、乙烯課劑等化學配料和汽油易燃物品,應分開存放,密封保存。
6、?汽油和有機化學配料等易燃物品,只能領取當班的用量,用不完時退回庫房。
7、?空氣壓縮機要有專人管,開機時應遵守空壓機安全操作規程,并經常檢查加油.不準超壓使用,工作完畢,應將儲氣罐內的余氣放出,斷開電源。
8、?高空作業應系好安全帶,工具、漆桶穩妥放好。在容器內作業時,必須采用有效的通風措施可戴通風防毒面具。
9、?下班前,打掃工作場地,存好工具,廢紙、廢棉紗應放到指定的地方。
十一、鉚工安全操作規程
1、?工作前仔細檢查所使用的各種工具:大小錘、平錘、沖子及其他承受錘擊之工具頂部有無毛刺及傷痕,錘把是否有裂紋痕跡,安裝是否結實,各種承受錘擊之工具頂部嚴禁淬火使用。
2、?進行鏟、剁、鉚等工作時,應戴好防護眼鏡,不得對人進行操作。用風鏟,在工作間斷時,必須將鏟頭取下,以免發生事故。噪音超過規定時,應戴好防護耳塞。
3、?工作中,在使用油壓機、摩擦壓力機、刨邊機、剪板機等設備時,應先檢查設備運轉是否正常,嚴格遵守該設備安全操作規程。
4、?鑿沖鋼板時,不準用圓的東西(如鐵管子、鐵球、鐵棒等)做下面的墊鐵,以免滾動將人摔傷。
5、?用行車翻工作們物時,工作人員必須離開危險區域,所用吊具必須事先認真檢查,并嚴格遵守行車起重安全操作規程。
6、?使用大錘時,應注意錘頭甩落范圍,打錘時要瞻前顧后,對面不準站人,防止掄錘時造成危險。
7、?加熱后的材料要定點存放,搬動時要用滴水試驗等方法,視其冷卻后方可用手搬動,防止燙傷。
8、?裝鉚工件時,孔不對,不準用手探試,必須用尖頂穿桿找正,然后穿釘。打沖子時,沖子穿出的方向不準站人。
9、?高空作業要系好安全帶,并詳細檢查操作架、跳板的搭設是否牢固。在圓形工件上工作時,必須把下面墊好,有滾動可能時面不準站人。
10、?打大錘時,不準帶手套。
11、?連接壓縮空氣管(帶)時,要先把風門打開,將氣管(帶)內的臟物吹凈后再接。發現堵塞,用鐵條透通時,頭部必須避開。氣管(帶)不準從鐵道上通過。
12、?用加熱爐工作時,要注意周圍有無電線或易燃物品。地爐熄滅時,應在澆水前將風門打開,以防爆炸。熄火后,要詳細檢查,避免復燃起火。
十二、手工氣焊(割)工安全操作規程
1、?嚴格遵守一般焊工安全操作規程,橡膠軟管、氧氣瓶的安全使用規則和焊(割)炬安全操作規程。
2、?乙炔站、氧氣瓶放間或固定式乙炔發生器(或乙炔氣瓶間)與廠房或其它建筑物的距離應符合乙炔站設計規范。
3、?工作前或停工時間較長再工作時,必須檢查所有設備。乙炔發生器、氧氣瓶及橡膠軟管的接頭、閥門及緊固件應緊固牢靠,不準有松動、破損和漏氣現象,氧氣瓶及其附件、橡膠軟管、工具上不能有沾染油脂的泥垢。
4、?檢查設備、附件及管路池漏氣,只準用肥皂水試驗。試驗時,周圍不準有明火,不準吸煙。嚴禁用火試驗漏氣。
5、?氧氣瓶、乙炔發生器與明火間距應在10米以上,如條件限制,也不準小于5米,并應采取隔離措施。
6、?禁止用易產生火花的工具去開啟氧氣或乙炔氣閥門。
7、?設備管道凍結時,嚴禁用火烤或用工具敲擊凍塊。氧氣閥或管道要有40℃的溫水溶化;乙炔發生器、回火防止器及管道可用熱水或蒸氣加熱解凍,或用23-30%氯化鈉熱水溶液解凍、保溫。
8、?焊接場地應具備相應的消防器材。露天作業應防止陽光直射在氧氣瓶或乙炔發生器上。
9、?工作完畢或離開工作場地,要擰上氣瓶的安全帽,收拾場地,把氣瓶和乙炔發生器放在指定地點。下班時,應卸壓、放水、取出電石藍。
10、?壓力容器及壓力表、安全閥,應按規定定期送交檢驗和試驗。檢查調整壓力器件及安全附件,應取出電石藍,采取措施,消除余氣后才能進行。
十三、檢驗工安全操作規程
1、?檢驗臺和局部照明燈電壓不得超過36伏。
2、?應先去毛刺,再檢驗;不準用手觸摸毛刺口。
3、?使用手電鉆和手砂輪機時,應遵其安全操作規程。登高作業要注意安全。
4、?使用平板時應檢查平板是否用木塊墊穩,以防千斤頂傾倒時致傷,被檢驗的應支撐牢固。
5、?一般不得在機床開動和未停穩前使用量具進行測量工作。動態檢驗時要遵守相應的安全操作規程。在轉動間位附近工作,應保持安全距離,扎好衣服、袖口或設備屏護網罩。
6、?檢查工作所用一切電氣設備和儀表,必須由電工接通電路。嚴禁自接臨時電源線或用導線直接插入插座。
7、?檢查工具、成品、廢品,應分別在固定位置存放整齊、穩妥。
十四、電工安全操作規程
1、?必須具備必要的電工知識,熟悉安全操作規程及供電系統和各車間、廠區等各設備的性能、操作方法。具備異常情況下采取必要措施的能力,并具有高度的責任心。
2、?維修高壓設備嚴禁帶電作業,雷雨天氣維修室外相關設備或相關線路時必須穿絕緣鞋,不得靠近避雷器與避雷針。
3、?停電拉閘操作應按油或負荷開關的順序操作。并開機械設備時應根據各種設備順序進行。
4、?特殊情況應戴絕緣手套,用絕緣棒、穿絕緣鞋等防護用品進行機械間位及其他方面的檢修、檢查,并設警示牌等。
5、?停電后,各設備在未拉開閘刀和做好安全措施前均視有電,應通知或采取相應措施,以防突然來電。
6、?在帶電設備附近或間位必須工作時,一定設警示牌或設專人監護。帶電設備只能在工作人員的前面或一側,否則應停電進行。
7、?低壓回路停電檢修應斷開電源,取下熔器。在刀閘操作把手上掛“禁止合閘,有人工作”的警示牌。
8、?低電設備帶電工作,要專人監護。工作中戴工作帽,穿長袖衣服、戴絕緣手套,用絕緣棒等工具,并站在干燥的絕緣物上進行工作。相鄰相的帶電部分,應用絕緣板料隔開。嚴禁使用銼刀、金屬尺和帶有金屬物的毛刷、毛撣等工具。
9、?電氣設備發生火災,立刻切斷電源,并用四氯化碳或二氧化碳滅火器。嚴禁用水滅火。變壓器著火,要在周圍全部停電后再用泡沫滅火器撲救。
10、?發生人身觸電和火災事故,要不經聯系果斷停電,進行搶救。
11、?一切相關的操作、維修、檢查等工作時,應遵守相應的操作規程及常識。
篇2:庫車段機械車輛設備安全管理制度
隨著公路建設事業的發展,公路施工機械設備大量增加,機械化程度不斷提高,機械設備使用保養和修理等環節的技術安全工作非常重要,只有遵守操作規程,操作方法按規定保養,才能延長機械使用壽命,提高工作率,利用率,取得交好的經濟效益,因此特制定本制度。
1、全體機械車輛操作人員必須認真學習《道路交通管理法規》、安全法規及操作規程,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2、設置安全檢查員,經常對機械車輛操作人員進行檢查,及時糾正違規違章等不良現象。
3、要求操作人員在機車設備運行前,必須對各自駕駛的設備制動,轉向等重要部位進行全面認真的檢查,保證正常運行。
4、按照機車設備的保養規程,定期進行例保和一、二、三級保養、保持機車設備清潔,防腐除垢,堅固、潤滑、調整等工作,充分提高完好率。
5、嚴禁無證開車、酒后開車、開疲勞車、開故障車、駕駛室超員等不良現象,發現后,嚴格處罰,調換工作,以上行為若發生交通事故或其他事故,一切費用及后果由操作人員負責。
篇3:某某機械部車輛運輸安全規定措施
一、嚴禁駕駛員帶病、車輛“帶病”運輸作業。駕駛員長途運輸每天不得超過6小時,兩個司機不得超過12小時,確保運輸安全。
二、駕駛員在行車前、行車中禁止飲酒,杜絕疲勞駕駛,在行駛中要自覺遵守交通法規。
三、對拌合站的分解部件,超高、超長、超寬、超重部分裝運時要求再次分解,對確實無法分解的要辦理有關手續,否則,駕駛員有權拒絕裝運。
四、在裝運現場及運輸途中要及時瞭望、規避空中的障礙物,如:電線、通訊電纜、繩索、橋涵、門樓及廣告牌等。
五、在行駛中對不明路段、路況(如:鄉村路段、山區彎道路段、河床臨時路段、塌方后臨時修建的路段及進出現場臨時修建的路段)駕駛員要下車觀察,必要時要有一人在前引導通過。
六、在行駛途中要對車輛及所拉貨物的捆綁及時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對自己不能處理的問題應及時上報部門負責人,如發生意外事故時應及時報警求助。
七、對違反交通法規造成的事故視情節對駕駛員處以100-2000元的罰款。
八、誰讓駕駛員違規拉運,如造成事故誰承擔責任并處以100-5000元的罰款。
九、為了確保設備及所有車輛轉場的安全,增強駕駛員的安全意識和工作積極性,年終進行安全評比,未發生大小事故者,板車司機獎勵3000元,卡車司機獎勵2000元,其他車輛司機獎勵1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