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耙斗裝巖機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耙斗裝巖機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2024-07-16 閱讀 3697

由我隊施工新主斜井井筒(反掘)工程,根據施工現場及《新主斜井反掘300m段掘進作業規程》要求,工作面采用P-90B型耙巖機(1臺)裝運矸,為確保施工安全順利進行,特制定以下安全技術措施。

一、施工負責人

施工負責人:胡功全

安全負責人:李振華

技術負責人:劉朝鋒

二、P-90B型耙巖機技術參數

耙斗容積:0.90m3

技術生產率:95-140m3/h

主繩牽引力:31.0-50.0KN

鋼絲繩直徑:17.0mm

電動機功率:45kw

電動機工作電壓:380/660v

外形尺寸(不包括擋板):長8610mm,寬2050mm,高2745mm。

總重:9.80kg

三、施工方法

1、P-90B安裝工藝流程:在工作面指定位置對耙斗、過料槽、進料槽、臺車、中間接槽、卸載槽六部分按安裝技術要求組裝并對該耙巖機固定→接火試運轉。

2、耙巖機移機:耙巖機隨掘進工作面的推進而逐段前移,耙巖機距離迎頭最大不超過40米,最小不小于7米。耙巖機移動采用25KW絞車牽引前移,絞車的鉤頭與耙巖機臺車固定牢固。移機前巷道兩幫及機前矸石要耙凈,把巷道底板平整,嚴格按中腰線鋪軌,且軌道前端必須是齊頭,道木下必須墊實。將開關提前放置預定位置,預留電纜理順貼幫放置,檢查鋼絲繩及連接裝置,確保安全可靠。拆除耙巖機固定裝置、簸箕口等,再拆除耙巖機支腿和溜槽懸吊鋼絲繩。

3、耙巖機固定:新主斜井井筒內的耙巖機在臺車底座兩端頭各鉆一個φ32mm的孔,在兩孔內各打一根地錨固定,錨桿采用φ20*2000mm螺紋鋼錨桿,錨固力不小于100KN,錨桿端頭背托盤螺母,緊壓底座,以起到固定耙巖機的目的。同時在耙巖機臺車兩側幫部各打兩根φ20*2000mm螺紋鋼錨桿,用φ17.0mm鋼絲繩配合不少于3副U型卡(或40T錨鏈、連接環配合花欄螺絲)將幫部錨桿與耙巖機臺車緊連在一起,耙巖機溜槽尾部用φ17.0mm鋼絲繩(或40T錨鏈、連接環配合花欄螺絲)懸吊在頂板的專用起吊錨桿上。耙巖機的支腿必須支撐有力,卡軌器生根有效。新主斜井井筒在耙巖機后端采用特制的三角道夾板和軌道連接在一起。

四、安全技術措施

1、耙巖機司機要持證上崗,嚴禁無證操作。

2、耙巖機操作使用嚴格按《煤礦安全規程》第73-77條的規定執行。

3、迎頭排矸采用平行作業時,必須遵守如下規定:

a、耙巖機回頭輪固定點距迎頭≥9m。且固定點位于幫上,并有專人在安全地點監護時,迎頭排矸方可與打眼、頂板支護平行作業。

b、平行作業時,迎頭工作人員不準隨意離開距迎頭6米以內的地點,只準在距迎頭6米以內范圍內進行工作,并在距迎頭6米處巷道斷面自底板500mm起,每隔500mm布置一道鐵絲,共計三道,確保工作人員安全。

c、平行作業時所有工作人員要注意耙巖機耙斗及鋼絲繩運行情況,特別是耙巖機司機要精力集中,精心操作,密切觀察,嚴防耙斗傷人和損壞風水管線及設備。

d、人員過往耙斗運行區域時,要事先和耙巖機司機以信號取得聯系,停電、停運轉、松開空重閘皮后再進入,嚴禁停留。

4、耙巖機操作:

3.1、開車前做好六檢查:①、尾輪懸掛是否牢固、正確。②、鋼絲繩是否正常,是否從滑輪槽上跑出被卡住,是否在滾筒上起圈、亂繩等。③、操作機構是否靈活、閘帶松緊是否合適。④、耙巖機的固定是否符合作業規程要求,機械、電器及信號是否正常。⑤、耙巖機耙斗運行范圍是否有人。⑥、固定耙巖機的地點是否安全。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不準帶隱患操作。

3.2、檢查無誤后即可送電啟動電機,主尾繩速度要掌握均勻。要避免忽松忽緊,鋼絲繩擺動幅度不宜過大,防止鋼絲繩被滑輪等卡住和起圈。當耙斗在尾輪上提起后,迅速松開空繩手把,這樣可使耙斗向前超過尾輪,即使迎頭有額頭也能將矸石裝盡。

3.3、在巖石過大或不好耙裝時,應耙耙回回,不準耙不動硬耙,以免造成斷繩或燒電機。

3.4、在沒有礦車時耙矸,不準在過渡槽上存矸以防被耙斗擠出或鋼絲繩甩出傷人。

3.5當耙斗的出繩方向與耙巖機的夾角過大時,司機應在出繩方向的對側操作,以防耙斗竄出溜槽,傷害司機。耙斗運行范圍內不的有人。

3.6、正常操作時,不可將兩個把手同時拉緊,以防耙斗飛起。

3.7、停機后,要使操縱機構位于停止位置,切斷電源,然后取出手把。

3.8、放炮前用木板或矸石將耙巖機擋好,發防崩壞。要將耙斗開到耙巖機前,防止耙斗被矸石埋住,進料槽有用矸石擋住。照明燈要放到槽下保護好。

3.9、放炮后,要對固定裝置、槽子、電纜等進行檢查,將操作部位的矸石清理干凈,在矸石上灑水后方可開機。

3.10、要經常檢查鋼絲繩。如繩頭嚴重破裂時,要及時截去或更換新繩,滾筒余繩不小于3圈。上下山使用耙巖機時,要注意矸石滾動傷人。

3.11、耙巖機運行時,耙巖機前要設備防爆照明燈,并且運行范圍內不準有人(司機除外),耙巖機兩幫設備封閉式彈性鋼絲繩擋繩欄。

3.12、固定回頭輪鐵楔鋼材打入巖體深度不少于400mm,煤體不少于600mm。固定楔長度600-1000mm,繩套長度600mm左右。

3.13、耙裝機司機操作一側距離巷壁的距離必須保持在700mm以上。

3.14、嚴禁人員踩耙斗扒矸,嚴禁用其他物品代替回頭輪固定楔。

5、耙巖機挪移及固定安全技術措施

5.1、挪移前,應將挪移段巷道內的浮矸、積矸清理干凈,平整場地,挪移段內不準有障礙物及雜物。

5.2、在工作面高出底板1m左右的位置打注兩根錨桿,施工工藝流程同頂幫錨桿施工工藝流程。

5.3、將挪移段的軌道墊平鋪直,接頭要平穩,道木下方要充實,兩軌終端長度相差不超過0.5m。

5.4、耙巖機開關電纜應夠長、且無損傷,停電后將開關移動到位。

5.5、將兩側擋板拆掉,用兩側絲杠將簸箕槽微抬起,以利移動。

5.6、臨時軌道鋪設完畢后,即可進行耙巖機的挪移工作。

5.7、移機時,信號工打慢點,使絞車慢慢上拉,先用絞車試拉耙巖機,觀察各部件的連接是否牢固,無誤后進行耙巖機的移動工作,絞車司機壓緊絞車制動閘,松開耙巖機的卡軌器等固定裝置,然后絞車司機開動絞車,緩慢地將耙巖機移動至預定位置。

5.8、移機時由隊長現場統一指揮,采用信號聯系,信號聯系要清晰、準確,所有人員在耙巖機上方2-3米處隨行,耙巖機下方嚴禁有人。(絞車司機除外)

5.9、遇有問題時,必須停牢穩后,在耙斗下方用道木打飛機掩,掩好后方可進行處理。

5.10、整個挪移過程中的聯系:一停、二拉、三松、四慢拉、五慢松。

5.11、耙巖機的挪移及固定工作必須有專人統一指揮,所有參加移機的人員必須精神集中,聽從現場指揮的統一調度,不得私自操作,防止出現斜井跑車事故發生。

5.12、耙巖機到位后,固定好卡軌器,撐腿支牢,在頂板上打錨桿、掛吊掛拉緊后溜槽。

5.13、在耙巖機挪移的預定位置巷道兩幫(距底板500mm)及肩窩各打兩根直徑20*2400mm樹脂錨桿,把錨桿與耙巖機臺車及尾輪用直徑17.0mm的鋼絲繩連接起來,每根鋼絲繩用不少于兩副繩卡固定。

5.14、主斜井筒(上行)采用特制的三角板和道夾板和軌道固定在一起,主斜井井筒(下行)采用壓梁的固定方式進行固定。

5.15、用直徑17.0mm的鋼絲繩纏繞在耙巖機的輪子上與軌道連在一起,并用相匹配的繩卡固定。纏繞圈數不得少于兩圈。

5.16、耙巖機回頭輪固定點必須打注至少2根φ20*2000mm螺紋鋼錨桿,確保回頭輪有效牢固不脫落。

5.17、將前槽安裝好,插牢三角檔板,接好耙斗牽引繩,將護欄固定好。

5.18、檢查無問題后,才能松絞車繩,將護欄固定好。

6、在上、下山移動耙巖機時應執行以下規定:

6.1、要利用小絞車移動耙巖機,并應設專職信號工和小絞車司機。

6.2、移動耙巖機前,有關人員應對小絞車的固定、鋼絲繩及其連接裝置、信號、滑輪、軌道鋪設質量等進行一次全面檢查,發現及時處理。

6.3、小絞車將耙巖機牽引住之后,才允許拆掉卡軌器。

6.4、移動耙巖機過程中,在機器下方禁止有人工作或停留。

6.5、耙巖機移至預定位置后,須先固定好卡軌器及輔助加固設備,方準松開絞車鋼絲繩。

7、拆、接火時的安全技術措施

7.1、拆、接火時首先必須按照機電科規定打“停電報告”然后將上一級開關打至“零”位并進行閉鎖。要求掛停電牌的同時另派專人進行看護。

7.2、拆、接火時10米范圍內要求必須在瓦斯濃度允許(即小于0.5%)的情況下進行驗電、放電,無問題后方可拆接火。

7.3、接火時要求必須先接負荷側電纜,后接電源側電纜。拆火時要求先拆上一級電源側電纜,后拆負荷側電纜。嚴禁同時兩側同時拆接火。

8、耙斗作業段上方的探頭:瓦斯濃度報警點:≥1.0%、斷電點:≥1.0%、復電點:<1.0%。斷電范圍:均為掘進巷道內全部非本質安全型電氣設備

9、其它

9.1、要求開啟耙巖機前,必須對工作面作業范圍內的矸石利用靜壓水管水進行灑水。

9.2、耙巖工作結束后,清除耙巖機傳動部機及開關上的巖石、粉塵、保持機械及環境衛生。每班工作結束后和司機離開機器時,必須立即切斷電源,并打開離合器。

9.3、耙巖機耙矸作業過程中,耙巖機運行范圍內嚴禁任何人進入作業區域,當人員確需進入時,必須與耙巖機司機聯系并停電閉鎖后方可入內。

9.4、耙巖機耙矸期間,必須派專人在距工作面迎頭6米范圍內的安全地點進行對耙矸點進行觀察,當發現有矸石滾落現象時,必須及時通知耙巖機操作司機,以確保不發生矸石滾落傷人事故。同時在耙巖機司機操作臺正前方利用φ20*2000mm螺紋鋼錨桿加工一道護欄網。

9.5、司機上井后,應將本班設備運轉情況,發現的故障,存在的問題及交接班情況填入耙巖機工作日志。

9.6、要求在揭煤期間,嚴禁使用耙巖機耙裝矸石,且對耙巖機切斷電源并閉鎖。

10、未盡事宜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輔助運輸操作規程》和《新主斜井反掘300m段掘進作業規程》相關規定。

11、所有參與本次施工作業人員必須認真學習本措施并簽字后方可上崗作業。

篇2:運輸區裝巖機司機安全生產責任制

運輸工區裝巖機司機是運輸工區主井底裝煤工作的第一責任者,負責本職工作崗位上安全生產工作。運輸工區裝巖機司機必須掌握煤礦安全生產專業知識、三大規程,并依法經過培訓、取得安全資格證。

一、崗位職責

第1條認真按“三大規程”和有關安全規定執行,堅守崗位,持證上崗。

第2條工作前對耙裝機各零部件全面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較大問題如實匯報,請示解決,嚴禁帶病工作。

第3條裝巖機司機必須熟悉本機的結構、性能、傳動系統、工作原理和應會一般維修常識,工作中發現異常,要立即停機檢查。

第4條裝巖機的回頭輪必須按礦規定:“牢固生根”。鋼絲繩在一個捻距斷絲超過規定時,應立即更換。

第5條裝巖機的卡軌器、護繩欄必須齊全可靠。

第6條裝巖機工作時,前方嚴禁站人或干其它工作。

第7條嚴格履行公司《本質安全型礦井管理條例》規定的其它安全生產職責。

二、責任追究

第8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給予警告處分;造成嚴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不按規程操作,違章、冒險作業的;

(二)對重大事故預兆或發現的事故隱患不及時上報或不按規程采取措施的。

(三)拒不執行煤礦安全監察機構及其煤礦安全監察人員的安全監察指令的。

第9條煤礦發生事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給予開除的紀律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一)不按照規定及時、如實報告工作面事故的;

(二)偽造、故意破壞煤礦事故現場的;

(三)阻礙、干涉煤礦事故調查工作,拒絕接受調查取證、提供有關情況和資料的。

第10條裝巖機司機對主井底裝煤工作負直接責任。

第11條裝巖機司機對工作中違章作業導致他人受傷害或損失的負直接責任。

第12條未及時對相關安全隱患整改的,裝巖機司機負直接責任。

第13條對耙裝機帶病運轉及發生故障未及時匯報負直接責任。

第14條對于上述負直接責任、主要責任的,應根據情節嚴重程度按照有關法律、規定及公司《本質安全型礦井管理條例》給予行政處分、經濟處罰、追究刑事責任。

篇3:某礦裝巖機司機安全生產責任制

一、按時入崗,做好裝巖倒運準備工作。

二、裝巖機司機,必須經過培訓,熟知裝巖機的性能,會操作。

三、裝巖機在工作過程中,司機要認真、仔細操作,并隨時注意其他工作人員的安全。

四、每班工作前應先檢查設備的完好。

五、配合檢修工做好小型檢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