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側卸式裝巖機司機安全操作規程

側卸式裝巖機司機安全操作規程

2024-07-12 閱讀 4343

一、主要危險源

1.設備運行范圍內有閑雜人員逗留。

2.調壓閥故障。

3.電氣系統絕緣狀況不完好。

4.掉落煤巖過大。

二、適用范圍

第1條本操作規程適用于側卸式裝巖機司機的操作。

三、上崗條件

第2條身體健康適合本崗位要求。

第3條必須經過培訓并考試合格持證上崗。

第4條必須熟悉側卸裝巖機的結構、性能、工作原理,會操作、會維護、會保養、會處理一般故障,掌握滅火器的正確使用方法。

四、安全規定

第5條作業前必須進行本崗位危險源辨識,作業時必須嚴格執行“手指口述”。

第6條側卸裝巖機應當由專職側卸裝巖機司機或綜掘機司機操作,其他人嚴禁操作。

第7條油箱的油溫若超過65℃時,需停機冷卻,降溫后再開機工作。

第8條工作中側卸裝巖機遇到異常聲響應立即停機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方可開機。

第9條側卸裝巖機運行范圍內嚴禁站人或放置任何設備工具,保證運輸線路暢通。

第10條司機上機時嚴禁橫向拽拉多路閥操作手柄,嚴禁踏踩液壓油管。

第11條司機坐姿要正確,注意力要集中,操作過程中要照看好前后人員、配套設備及電纜。

第12條司機在確認前后及兩側無人和其他障礙物后,方可操作設備。

第13條設備啟動前確保管路連接好,不得有滲漏,手柄都在原始位置。

第14條裝載時首先將鏟斗放平,清楚障礙物。對大塊掉落煤巖鏟裝困難時,應先采用適當方法破碎后再行裝載。嚴禁履帶碾壓大塊巖石。

第15條裝載時,通過舉升油缸、轉斗油缸、調整鏟斗鏟裝高度。

第16條鏟斗鏟入的同時,應適度翻轉鏟斗,舉升鏟斗,以提高鏟斗的裝滿系數,同時降低設備裝載時的負荷。

第17條盡量避免不必要的轉彎和急轉彎,以免引起左右顛簸搖晃或與附近設備碰撞。

第18條鏟裝作業受阻時,應迅速將操作手柄復至中位,以免系統長時間溢流發熱。

第19條操作要連續,應盡量減少頻繁啟動次數。操縱手柄時不得用力過快過猛,以避免壓力沖擊。設備啟動、停車時,要做到緩、準、穩。

第20條噴漿時應將設備退出作業區;爆破前應將側卸裝巖機退出爆破警戒區域以外。

第21條當電機工作中,忽然停機而工作照明燈正常照明,說明電機過載,自動停機,熱繼電器起到保護作用。必須停機5分鐘后方可重新起動電機,若再次自動停機需檢查故障原因。

第22條不得隨意更換電氣防爆、本安元件及標準配套件。

第23條側卸裝巖機工作時液壓系統不得滲漏,否則立即停車更換,并對滲漏物及時掩埋處理。嚴禁隨意調節各種壓力調節閥。

第24條爬坡角度不得大于16°,行駛路面要平順,防止車體顛簸。

第25條作業中嚴禁用鏟斗挖水溝;嚴禁鏟斗側立后從事前推或拉拽重物;嚴禁用鏟斗沖撞未爆破的大塊巖石;嚴禁當鏟斗舉起無支撐時,在鏟斗下作業。

第26條應定期檢查電器絕緣情況及接線是否松動。

第27條應定期檢查真空開關絕緣電阻,輔助觸頭接觸情況,有問題及時更換。

第28條維修時必須先切斷電源方可打開箱蓋進行維修作業。

五、操作準備

第29條開機前應做以下檢查:

1.側卸裝巖機電動機電壓是否與電源電壓相符。

2.電纜懸掛是否可靠,設備工作時電纜應始終保持松弛下垂狀態,電纜不得承受拉力。

3.檢查各軟管是否連接可靠,軟管外皮與機架、鏟斗、鏟斗臂、油缸等部件有無擠壓和劃傷,注意保護設備上的電纜,不得碰傷,不得浸泡在機油中。

4.檢查兩側履帶的張緊度,履帶在鏈輪與引導輪之間的下垂量在10mm~20mm。

5.檢查各軟管接頭、液壓元件、密封面等處的密封情況。

6.檢查各連接部分的螺栓預緊情況,若有松動,須及時加以預緊。

7.檢查油箱液位是否在規定范圍之內。

8.調整液壓系統的壓力:工作機構液壓系統的壓力為16Mpa,行走機構液壓系統壓力為21Mpa。

9.電機轉向調整:點動電機按鈕,電機風扇轉向應與油泵標定的方向一致,方向相反時應立即停機,調換相線序位改變轉向。

六、正常操作

第30條設備開機操作方法

1.檢查接線無誤后,將隔離開關合上,控制變壓器1輸出36V交流電,防爆照明燈、聲光組合電鈴均正常工作;控制變壓器2輸出38V、24V交流電供控制回路和電機綜合保護器工作,上電起車前在無電機漏電保護、照明漏電保護的前提條件下,方可起車。

2.首次使用側卸式側卸裝巖機之前,必須進行空載試驗,將起動器的隔離換向開關扳至“正向”或“反向”任一位置,此時照明燈應正常亮,按動聲光組合電鈴按鈕以提示周圍人注意安全,一切正常后,按下啟動按鈕(可兩地控制:起動器門上啟停按鈕;遠控按鈕盒),以確定電機旋轉方向與油泵標定的旋轉方向相一致,如電機反向應立即停止,防止油泵內無油干磨,將隔離換向開關扳至另一位置,旋轉方向一旦調好后,起動器上的隔離換向開關手柄位置就不得擅自改動。

第31條使用設備應按下列要求進行維護與保養

1.每班作業后應及時清理履帶及活動部件中的矸石等雜物,隨時清理機身所粘附的雜物,隨時清理張緊彈簧間的雜物,保證其緩沖作用。

2.每班檢查并緊固履帶板螺栓、結構件螺栓,發現損壞及時更換。

3.新機使用一個月內,每班檢查回油濾油器,以后每月檢查,根據濾芯使用情況更換新濾芯,舊濾芯不可反復使用。

4.每班檢查電纜、油管有無損壞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5.避免在環境惡劣的條件下拆換軟管和密封件。檢修或更換液壓元件后要檢查油箱的液位是否在規定的范圍內,油面過低時應及時補油。

6.每班檢查油位情況,油位過低時應及時補油;經常檢查油質狀況,液壓油出現顏色變暗、乳化、有懸浮物或沉淀物時,應及時更換液壓油;正常情況下每年更換一次液壓油。

7.隨時檢查行走減速機齒輪箱是否漏油,初次使用半年后,應全部更換齒輪油,以后須每年更換一次。

8.及時排除工作面的積水,減小水對設備的侵蝕。

9.應經常檢查開關箱、電機接線盒上的螺栓是否松動。

10.每班應對各銷軸處加注潤滑脂。

七、收尾工作

第32條清理履帶、機身及張緊彈簧間雜物,清理現場文明衛生,現場交接班,填寫記錄。

篇2:運輸區裝巖機司機安全生產責任制

運輸工區裝巖機司機是運輸工區主井底裝煤工作的第一責任者,負責本職工作崗位上安全生產工作。運輸工區裝巖機司機必須掌握煤礦安全生產專業知識、三大規程,并依法經過培訓、取得安全資格證。

一、崗位職責

第1條認真按“三大規程”和有關安全規定執行,堅守崗位,持證上崗。

第2條工作前對耙裝機各零部件全面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較大問題如實匯報,請示解決,嚴禁帶病工作。

第3條裝巖機司機必須熟悉本機的結構、性能、傳動系統、工作原理和應會一般維修常識,工作中發現異常,要立即停機檢查。

第4條裝巖機的回頭輪必須按礦規定:“牢固生根”。鋼絲繩在一個捻距斷絲超過規定時,應立即更換。

第5條裝巖機的卡軌器、護繩欄必須齊全可靠。

第6條裝巖機工作時,前方嚴禁站人或干其它工作。

第7條嚴格履行公司《本質安全型礦井管理條例》規定的其它安全生產職責。

二、責任追究

第8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給予警告處分;造成嚴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不按規程操作,違章、冒險作業的;

(二)對重大事故預兆或發現的事故隱患不及時上報或不按規程采取措施的。

(三)拒不執行煤礦安全監察機構及其煤礦安全監察人員的安全監察指令的。

第9條煤礦發生事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給予開除的紀律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一)不按照規定及時、如實報告工作面事故的;

(二)偽造、故意破壞煤礦事故現場的;

(三)阻礙、干涉煤礦事故調查工作,拒絕接受調查取證、提供有關情況和資料的。

第10條裝巖機司機對主井底裝煤工作負直接責任。

第11條裝巖機司機對工作中違章作業導致他人受傷害或損失的負直接責任。

第12條未及時對相關安全隱患整改的,裝巖機司機負直接責任。

第13條對耙裝機帶病運轉及發生故障未及時匯報負直接責任。

第14條對于上述負直接責任、主要責任的,應根據情節嚴重程度按照有關法律、規定及公司《本質安全型礦井管理條例》給予行政處分、經濟處罰、追究刑事責任。

篇3:某礦裝巖機司機安全生產責任制

一、按時入崗,做好裝巖倒運準備工作。

二、裝巖機司機,必須經過培訓,熟知裝巖機的性能,會操作。

三、裝巖機在工作過程中,司機要認真、仔細操作,并隨時注意其他工作人員的安全。

四、每班工作前應先檢查設備的完好。

五、配合檢修工做好小型檢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