耙裝機裝巖機安全使用要求
常用的裝巖機有鏟斗裝巖機、耙斗裝巖機和蟹爪裝巖機。
1.鏟斗裝巖機的使用及維護
(1)使用注意事項
①禁止任何人靠近鏟斗的工作范圍。
②鏟斗在提起來時,如果只用牽引鏈條拉住,沒有用特殊橫桿來支撐,則禁止在鏟斗底下進行任何工作,以防鏟斗下落壓傷工作人員。
③工作時,禁止清掃鏈條和減速器外殼的巖塵,不允許站在裝巖機上注油。
④操作操縱箱上的按鈕時應注意前后人員的安全,以免擠傷人員。
⑤拆除或修理電氣設備時,應由電工操作,并嚴格遵守停送電制度。
⑥司機必須持證上崗。不經培訓、沒有上崗證的人員禁止登機開車。
⑦司機在離崗時,必須切斷電源,鎖上開關。
(2)操作前的準備工作
①檢查裝巖機的各部件連接是否牢固可靠。
②檢查電氣設備是否完好。
③檢查鋼絲繩的張緊程度和兩端的固定是否牢固可靠。
④檢查提升鏈條固定是否牢固可靠。
⑤按潤滑要求向注油部位注入規定的潤滑油。
⑥觀察巷道的爆破情況,檢查周圍有無障礙物。
⑦檢查軌道的鋪設是否合格。
(3)日常維護
①經常用壓縮空氣或水吹洗裝巖機的外露部分,特別是供斗柄滾動的兩條導軌,以減少斗柄的跳動和磨損。
②檢查鋼絲繩的松緊和磨損程度。
③檢查鏟斗在裝巖機上的位置是否正確。
④檢查鏟斗提升鏈條、緩沖彈簧、回轉座、滾輪和提升卷筒等固定情況,勿使連接松動。
⑤檢查所有連接件和固定件的松緊程度。
⑥檢查減速器是否正常。
⑦電動機的外部散熱片表面若積有巖塵,會降低電動機散熱效果,因此應定期清掃。
⑧按規定注油。
2.耙斗裝巖機的安全使用及維護
(1)安全使用
①開車前一定要發出信號,機器兩側及繩道內不得站人,司機一側的護欄應完好可靠,以免傷人。
②操作時,兩個制動閘只能一個緊閘,另一個松閘,否則會引起耙斗跳起,甚至拉斷鋼絲繩。操作時鋼絲繩的速度要保持均勻。
③耙斗耙取巖石時,若受阻過大或過負荷,要將耙斗退1m~2m,重新耙取,不得強行牽引,以免造成斷繩或燒毀電動機等事故。
④在工作中應隨時注意各部聲響及電動機與軸承溫度。
⑤電氣設備不得失爆;工作面的瓦斯濃度不應超過0.5%。
⑥在無礦車或箕斗時,不能將巖石堆放到溜槽上。
⑦爆破前應將耙斗拉到機器前端,以免埋住。爆破后檢查隔爆裝置、電纜和溜槽后再進行工作。
⑧在拐彎巷道工作時,要設專人指揮,尤其是在彎道超過10m時,要設2個專人用信號指揮,1個在作業面,1個在拐彎處。
⑨上、下山耙裝時,除4副卡軌器要保持良好外,應根據傾角的大小對耙斗機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
(2)維護
①經常檢查鋼絲繩在卷筒上是否整齊纏繞,兩頭連接是否牢固可靠。檢查鋼絲繩的磨損情況,如鋼絲繩斷裂嚴重應及時更換。
②檢查制動器和輔助閘的松緊是否合適,絞車轉動是否靈活可靠,如發現制動不靈應及時進行調試。
③檢查卡軌器是否完好,是否可靠。
④檢查導向輪的固定情況,動作是否可靠。
⑤隨時檢查各連接件有無松動及失落,對松動件應及時擰緊。
⑥檢查電纜有無損壞,連接是否牢固,以及電氣設備的防爆性能是否良好。
⑦經常清理電動機上的巖粉,以免電動機過熱。
⑧檢查各部位的潤滑情況,定期按質按量注入潤滑油。
除日常維護外,還要對耙斗裝巖機進行必要的定期檢修,一班一小修,一季一中修,
一年一大修。
3.蟹瓜裝巖機的安全使用及維護
(1)安全使用
①開動機器前應發出信號,附近不得站人,以免發生人身事故。
②運轉中應隨時注意機器各部運轉聲音及溫度,減速箱溫升不得超過65℃,電動機外殼溫升不得超過75℃。
③嚴禁摩擦離合器中的摩擦片長期打滑。
④應對各操縱手把加以保護,以免煤塊擠壓損壞。
⑤運行中應注意履帶和刮板鏈的松緊狀態。
⑥機器在運行中嚴禁注油和清掃煤塵,待機器停止轉動后將煤塵清掃干凈。
⑦裝載工作結束后,應將機器移到頂板良好、底板干燥并距工作面至少15m外的地方。
(2)維護
①檢查蟹爪工作機構、各減速箱、回轉臺的主軸、油缸柱塞和各操作手把等固定情況。
②檢查中繼減速器的套筒滾子傳動鏈的運行情況和張緊狀況。
③檢查左、右制動裝置的緊固情況和工作位置,動作是否可靠準確。
④各操作手把和按鈕一定要完好,動作應靈活準確。
⑤檢查注油處有無油塞及堵塞現象。
⑥檢查履帶、鏈輪及調整裝置的工作狀況和連接情況。
⑦檢查左、右回轉裝置的連接情況及工作狀況。
⑧檢查電纜和電氣設備是否完好。
篇2:起重吊裝機械安全操作規定技術要求
工程名稱施工單位分項工程名稱施工部位內容:1.起重機的內燃機、電動機和電氣、液壓裝置部分,應執行JGJ33-20**第3.1節、第3.2節、第3.4節及附錄C的規定。2.操作人員在作業前必須對工作現場環境、行駛道路、架空電線、建筑物以及構件重量和分布情況進行全面了解。3.現場施工負責人應為起重機作業提供足夠的工作場地,清除或避開起重臂起落及回轉半徑內的障礙物。4.各類起重機應裝有音響清晰的喇叭、電鈴或汽笛等信號裝置。在起重臂、吊鉤、平衡重等轉動體上應標以鮮明的色彩標志。5.起重吊裝的指揮人員必須持證上崗,作業時應與操作人員密切配合,執行規定的指揮信號。操作人員應按照指揮人員的信號進行作業,當信號不清或錯誤時,操作人員可拒絕執行。6.操縱室遠離地面的起重機,在正常指揮發生困難時,地面及作業層(高空)的指揮人員均應采用對講機等有效的通訊聯絡進行指揮。7.在露天有六級及以上大風或大雨、大雪、大霧等惡劣天氣時,應停止起重吊裝作業。雨雪過后作業前,應先試吊,確認制動器靈敏可靠后方可進行作業。8.起重機的變幅指示器、力矩限制器、起重量限制器以及各種行程限位開關等安全保護裝置,應完好齊全、靈敏可靠,不得隨意調整或拆除。嚴禁利用限制器和限位裝置代替操縱機構。9.操作人員進行起重機回轉、變幅、行走和吊鉤升降等動作前,應發出音響信號示意。10.起重機作業時,起重臂和重物下方嚴禁有人停留、工作或通過。重物吊運時,嚴禁從人上方通過。嚴禁用起重機載運人員。11.操作人員應按規定的起重性能作業,不得超載。在特殊情況下需超載使用時,必須經過驗算,有保證安全的技術措施,并寫出專題報告,經企業技術負責人批準,有專人在現場監護下,方可作業。12.嚴禁使用起重機進行斜拉、斜吊和起吊地下埋設或凝固在地面上的重物以及其他不明重量的物體。現場澆注的混凝土構件或模板,必須全部松動后方可起吊。13.起吊重物應綁扎平穩、牢固,不得在重物上再堆放或懸掛零星物件。易散落物件應使用吊籠柵欄固定后方可起吊。標有綁扎位置的物件,應按標記綁扎后起吊。吊索與物件的夾角宜采用45°~60°,且不得小于30°,吊索與物件棱角之間應加墊塊。14.起吊載荷達到起重機額定起重量的90%及以上時,應先將重物吊離地面200~500mm后,檢查起重機的穩定性、制動器的可靠性、重物的平穩性、綁扎的牢固性,確認無誤后方可繼續起吊。對易晃動的重物應栓拉繩。15.重物起升和下降速度應平穩、均勻,不得突然制動。左右回轉應平穩,當回轉未停穩前不得做反向動作。非重力下降式起重機,不得帶載自由下降。16.嚴禁起吊重物長時間懸掛在空中,作業中遇突發故障,應采取措施將重物降落到安全地方,并關閉發動機或切斷電源后進行檢修。在突然停電時,應立即把所有控制器撥到零位,斷開電源總開關,并采取措施使重物降到地面。17.起重機不得靠近架空輸電線路作業。起重機的任何部位與架空輸電導線的安全距離不得小于表1的規定。表1起重機與架空輸電導線的安全距離電壓(KV)
安全距離<11~1520~4060~110220沿垂直方向(m)1.53.04.05.06.0沿水平方向(m)10.1.52.04.06.018.起重機使用的鋼絲繩,應有鋼絲繩制造廠的簽發的產品技術性能和質量的證明文件。當無證明文件時,必須經過試驗合格后方可使用。19.起重機使用的鋼絲繩,其結構形式、規格及強度應符合該型起重機使用說明書的要求。鋼絲繩與卷筒應連接牢固,放出鋼絲繩時,卷筒上應至少保留三圈,收放鋼絲繩時應防止鋼絲繩打環、扭結、彎折和亂繩,不得使用扭結、變形的鋼絲繩。使用編結的鋼絲繩,其編結部分在運行中不得通過卷筒和滑輪。20.鋼絲繩采用編結固接時,編結部分的長度不得小于鋼絲繩直徑的20倍,并不應小于300mm,其編結部分應捆扎細鋼絲。當采用繩卡固接時,與鋼絲繩直徑匹配的繩卡的規格、數量應符合表2的規定。最后一個繩卡距繩頭的長度不得小于140mm。繩卡滑鞍(夾板)應在鋼絲繩承載時受力的一側,"U"螺栓應在鋼絲繩的尾端,不得正反交錯。繩卡初次固定后,應待鋼絲繩受力后再度緊固,并宜擰緊到使兩繩直徑高度壓扁1/3。作業中應經常檢查緊固情況。表2與繩徑匹配的繩卡數鋼絲繩直徑(mm)10以下10~2021~2628~3636~40最少繩卡數(個)34567繩卡間距(mm).每班作業前,應檢查鋼絲繩及鋼絲繩的連接部位。當鋼絲繩在一個節距內斷絲根數達到或超過表3根數時,應予報廢。當鋼絲繩表面銹蝕或磨損使鋼絲繩直徑顯著減少時,應將表3報廢標準按表4折減,并按折減后的斷絲數報廢。表3鋼絲繩報廢標準(一個節距內的斷絲數)采用的安全系數鋼絲繩規格6×19+16×37+16×61+1交互捻同向捻交互捻同向捻交互捻同向捻6以下~以上表4鋼絲繩銹蝕或磨損時報廢標準的折減系數鋼絲繩表面銹蝕
或磨損量(%)1015202530~40>40折減系數8575706050報廢22.向轉動的卷筒上纏繞鋼絲繩時,不得用手拉或腳踩來引導鋼絲繩。鋼絲繩涂抹潤滑脂,必須在停止運轉后進行。23.起重機的吊鉤和吊環嚴禁補焊。當出現下列的情況之一時應更換:1)表面有裂紋、破口;2)危險斷面及鉤頸有永久變形;3)掛繩處斷面磨損超過高度10%;4)吊鉤襯套磨損超過原厚度50%;5)心軸(銷子)磨損超過其直徑的3%~5%。24.當起重機制動器的制動鼓表面磨損達1.5~2.0mm(小直徑取小值,大直徑取大值)時,應更換制動鼓。補充內容:
篇3:耙裝機裝巖機安全使用要求
常用的裝巖機有鏟斗裝巖機、耙斗裝巖機和蟹爪裝巖機。
1.鏟斗裝巖機的使用及維護
(1)使用注意事項
①禁止任何人靠近鏟斗的工作范圍。
②鏟斗在提起來時,如果只用牽引鏈條拉住,沒有用特殊橫桿來支撐,則禁止在鏟斗底下進行任何工作,以防鏟斗下落壓傷工作人員。
③工作時,禁止清掃鏈條和減速器外殼的巖塵,不允許站在裝巖機上注油。
④操作操縱箱上的按鈕時應注意前后人員的安全,以免擠傷人員。
⑤拆除或修理電氣設備時,應由電工操作,并嚴格遵守停送電制度。
⑥司機必須持證上崗。不經培訓、沒有上崗證的人員禁止登機開車。
⑦司機在離崗時,必須切斷電源,鎖上開關。
(2)操作前的準備工作
①檢查裝巖機的各部件連接是否牢固可靠。
②檢查電氣設備是否完好。
③檢查鋼絲繩的張緊程度和兩端的固定是否牢固可靠。
④檢查提升鏈條固定是否牢固可靠。
⑤按潤滑要求向注油部位注入規定的潤滑油。
⑥觀察巷道的爆破情況,檢查周圍有無障礙物。
⑦檢查軌道的鋪設是否合格。
(3)日常維護
①經常用壓縮空氣或水吹洗裝巖機的外露部分,特別是供斗柄滾動的兩條導軌,以減少斗柄的跳動和磨損。
②檢查鋼絲繩的松緊和磨損程度。
③檢查鏟斗在裝巖機上的位置是否正確。
④檢查鏟斗提升鏈條、緩沖彈簧、回轉座、滾輪和提升卷筒等固定情況,勿使連接松動。
⑤檢查所有連接件和固定件的松緊程度。
⑥檢查減速器是否正常。
⑦電動機的外部散熱片表面若積有巖塵,會降低電動機散熱效果,因此應定期清掃。
⑧按規定注油。
2.耙斗裝巖機的安全使用及維護
(1)安全使用
①開車前一定要發出信號,機器兩側及繩道內不得站人,司機一側的護欄應完好可靠,以免傷人。
②操作時,兩個制動閘只能一個緊閘,另一個松閘,否則會引起耙斗跳起,甚至拉斷鋼絲繩。操作時鋼絲繩的速度要保持均勻。
③耙斗耙取巖石時,若受阻過大或過負荷,要將耙斗退1m~2m,重新耙取,不得強行牽引,以免造成斷繩或燒毀電動機等事故。
④在工作中應隨時注意各部聲響及電動機與軸承溫度。
⑤電氣設備不得失爆;工作面的瓦斯濃度不應超過0.5%。
⑥在無礦車或箕斗時,不能將巖石堆放到溜槽上。
⑦爆破前應將耙斗拉到機器前端,以免埋住。爆破后檢查隔爆裝置、電纜和溜槽后再進行工作。
⑧在拐彎巷道工作時,要設專人指揮,尤其是在彎道超過10m時,要設2個專人用信號指揮,1個在作業面,1個在拐彎處。
⑨上、下山耙裝時,除4副卡軌器要保持良好外,應根據傾角的大小對耙斗機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
(2)維護
①經常檢查鋼絲繩在卷筒上是否整齊纏繞,兩頭連接是否牢固可靠。檢查鋼絲繩的磨損情況,如鋼絲繩斷裂嚴重應及時更換。
②檢查制動器和輔助閘的松緊是否合適,絞車轉動是否靈活可靠,如發現制動不靈應及時進行調試。
③檢查卡軌器是否完好,是否可靠。
④檢查導向輪的固定情況,動作是否可靠。
⑤隨時檢查各連接件有無松動及失落,對松動件應及時擰緊。
⑥檢查電纜有無損壞,連接是否牢固,以及電氣設備的防爆性能是否良好。
⑦經常清理電動機上的巖粉,以免電動機過熱。
⑧檢查各部位的潤滑情況,定期按質按量注入潤滑油。
除日常維護外,還要對耙斗裝巖機進行必要的定期檢修,一班一小修,一季一中修,
一年一大修。
3.蟹瓜裝巖機的安全使用及維護
(1)安全使用
①開動機器前應發出信號,附近不得站人,以免發生人身事故。
②運轉中應隨時注意機器各部運轉聲音及溫度,減速箱溫升不得超過65℃,電動機外殼溫升不得超過75℃。
③嚴禁摩擦離合器中的摩擦片長期打滑。
④應對各操縱手把加以保護,以免煤塊擠壓損壞。
⑤運行中應注意履帶和刮板鏈的松緊狀態。
⑥機器在運行中嚴禁注油和清掃煤塵,待機器停止轉動后將煤塵清掃干凈。
⑦裝載工作結束后,應將機器移到頂板良好、底板干燥并距工作面至少15m外的地方。
(2)維護
①檢查蟹爪工作機構、各減速箱、回轉臺的主軸、油缸柱塞和各操作手把等固定情況。
②檢查中繼減速器的套筒滾子傳動鏈的運行情況和張緊狀況。
③檢查左、右制動裝置的緊固情況和工作位置,動作是否可靠準確。
④各操作手把和按鈕一定要完好,動作應靈活準確。
⑤檢查注油處有無油塞及堵塞現象。
⑥檢查履帶、鏈輪及調整裝置的工作狀況和連接情況。
⑦檢查左、右回轉裝置的連接情況及工作狀況。
⑧檢查電纜和電氣設備是否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