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液壓矯正機安全操作規程

液壓矯正機安全操作規程

2024-07-16 閱讀 8487

1、主傳動馬達啟動,運轉10分鐘,平穩無異響。

2、矯正油缸升降,動作靈活,行程達到150mm。

3、液壓系統電機啟動,各電磁閥動作靈活,壓力調節范圍在5~25Mpa之間。

4、打開油缸升起開關,浮動輥道部分平穩升起,且行程大于100mm。

5、電器開關靈活,指示燈指示正常。

6、根據工件大小,確定使用上壓輥及扶正輪類別。

7、啟動總電源,啟動液壓系統。根據矯正能力來矯正工件。

8、將工件吊入輸入側輥道上,注意工件基本處于輥道中間位置,將主機上腹板扶正輪液壓側完全縮回。

9、初步檢測工件翼緣板的焊接變形量,初步確定變形矯正次數(一般每次矯正變形量不超過2mm)。

10、測量工件翼緣板的寬度,根據其寬度將兩矯正輪調整到刻度尺相對應的位置。使其與主傳動輪構成一定的矯正孔形。

11、開啟輥道輸送電機,將工件輸入主機內,端部超過主傳動輪中心約150mm,即停止工件輸送。

12、手動調節腹板扶正輪,將工件腹板導正在矯正輪中心位置,中心偏差不超過5mm。

13、首先點動操作前后浮動道升起,眼力觀察,讓工件翼板上表面基本與上面兩壓輪下表面相結合。

14、腹板液壓扶正輥側迫緊(不宜過緊)。

15、點動矯正輪升起按鈕或通過數字輸入操作面板將主油缸伸出,讓主輪正輪、工件翼板、上壓輥三者緊貼在一起。

16、通過操作面板數字輸入矯正量(一般每次矯正變形量不超過2mm)。

17、啟動主傳動馬達,將工件輸出主機位約200mm,以便于檢測。

18、檢測初矯后的翼緣板與腹板垂直度,防止矯正過變形,或調整矯正量(每次矯正變形量不超過2mm)。

19、如需調整矯正量,將工件退入主機內(端部超過矯正輪中心約150mm)調節主矯正輥的升高量。

20、啟動主傳動馬達,進行正常矯正輸出。如單邊需多次矯正,在工件尾端距矯正輪中心約100mm處,應立即停止輸送,將工件退回(前端部超出矯正輪中心約150mm),重復11~14各步進行。

21、工件整體脫離主機,即降下浮動前后輥道,然后降下主傳動輪,將工件吊出。

22、在進行維修與保養時,必須按規定順序切斷電源。

23、定期檢查潤滑油和液壓油的油位和油質,進行補油和換油,回油堵塞報警時,對濾油芯進行清洗。

24、定期檢查管接頭和密封情況。

篇2:車架矯正設備安全操作規程

1、用前應檢查各舉升架系統中的油缸、油管、氣液泵的性能,確保各部件性能良好,檢查牽引系統中油缸、油管、氣液泵的性能,保證各部件性能完好。

2、舉升架配套的氣液泵的氣源壓力不允許超過規定大氣壓。

3、工作臺升高至某一位置停止,一定使機械自鎖裝置的棘齒有效地頂在固定齒條上。

4、舉升架裝置下降前,應先將機械自鎖裝置脫開。

5、牽引裝置與工作臺的聯接一定要牢固可靠,在第次拉撥羊應進行檢查。

6、拉撥前應檢查鏈條,以確保鏈條完好無損。

7、拉撥前,夾鉗務必將車可靠夾緊。

8、鏈條、夾具和夾持部件的聯接一定要可靠。

9、矯正操作過程中,立柱扣及鏈條受力方向嚴禁站人,以確保安全。

10、有關操作使用的詳細步驟應嚴格遵循儀器設備“使用說明書”的規定。

篇3:社區矯正工作職責

篇一:社區矯正工作職責

1、嚴格按照社區矯正工作流程,會同公安機關做好社區矯正對象的監督考察,組織開展對社區矯正對象的教育矯正,根據社區矯正對象的表現正確行使好行政獎懲權、司法獎懲建議權和宣告解除社區矯正權。

2、組織協調對社區矯正對象的教育改造和幫助工作,組織社區教育資源定期對社區矯正對象進行思想文化教育、法律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協調有關部門幫助未完成法定義務教育的矯正對象完成法定義務教育;協調有關部門對就業困難和生活困難的社區矯正對象提供相應幫助;積極協調建立社區矯正教育基地、勞動基地和就業基地。

3、加強社區矯正隊伍建設,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加強培訓,促進社區矯正隊伍不斷提高業務水平。積極招募社區矯正工作志愿者,擴大矯正隊伍。

4、加強宣傳引導,為社區矯正工作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和爭取更多的社會支持,提高群眾的認知度,爭取更多的社會團體、民間組織及社會志愿者參與矯正工作。

5、監獄管理部門依法準確辦理暫予監外執行,對符合假釋條件的人員及時提請人民法院裁定,對確屬不宜在監外執行的社區矯正對象根據矯正機構的建議及時收監執行。

篇二:社區矯正工作職責

一、根據上級有關要求以及矯正對象的具體實際,制訂社區矯正工作計劃。

二、按照社區矯正工作流程的規定,按收矯正對象,辦好有關銜接手續。

三、根據矯正對象實際情況,制訂教育矯正方案。

四、對矯正對象實施法制教育、公益勞動和培訓學習等日常監督管理。

五、根據矯正對象的考核情況,按照規定提請對其進行行政獎懲。

六、指導社會志愿者對矯正對象實施教育矯正活動,適時開展“一幫一”、“一帶一”等社會幫教活動,充分利用社會和親情力量,提高矯正對象的教育質量。

七、積極開展調研,收集管理社區矯正個案。

八、加強與社區公安民警,社會志愿者以及其他力量的配僵協調,努力形成工作合力,最大限度地為矯正工作服務。

九、接受上級機關以及地方檢察院的監督維護矯正工作的公平、公正和合法性。

十、完成上級社區矯正領導機構、工作機構布置的相關工作;履行法律、法規的其他職權

篇三:社區矯正工作職責

一、認真貫徹實施國家有關非監禁刑罰執行的法律、法規和政策。

二、依照有關規定,負責社區矯正對象的接收、教育、管理、監督、考察、解除矯正等相關具體工作。

三、依照有關規定,對社區矯正對象進行考核,并根據考核結果提出具體獎懲意見和建議。

四、針對不同對象采取不同的具體管理教育措施,提高矯正質量。

五、協助司法所組織相關社會團體、民間組織和社區矯正工作志愿者,對社區矯正對象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幫助其解決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六、負責組織有勞動能力的社區矯正對象參加公益勞動等具體工作。

七、加強與社區公安民警、社區志愿者以及其他矯正力量的配合與協調,努力形成工作合力,最大限度地提高矯正工作服務質量;

八、接受上級機關以及地方檢察機關的監督,維護矯正工作的公平、公正和合法性。

九、完成上級社區矯正領導機構、工作機構布置的相關工作,履行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權。

篇四:社區矯正工作職責

一、貫徹落實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認真執行社區矯正工作相關規定。

二、依照有關規定,會同公安機關對社區矯正對象進行日常監督管理和考察,組織協調對社區矯正對象的教育改造和幫助工作。

三、協調有關部門對社區矯正對象開展針對性的技能培訓,為其就業、生活提供指導、幫助。

四、組織開展對社區矯正對象的心理咨詢和心理矯正活動,提高教育矯正的實效。

五、組織有勞動能力的社區矯正對象進行公益勞動,增強其社會責任意識和悔罪改過意識。

六、加強與從事社區矯正工作的社會工作者、社會志愿者以及其他矯正力量的協調與配合,努力形成工作合力,最大限度地為矯正工作服務。

七、針對每名社區矯正對象成立專門的矯正工作小組,成員由司法所長、社區民警、矯正聯絡員組成,負責對社區矯正對象進行具體管理教育,根據社區矯正對象遵紀守法、接受教育、參加公益勞動等的現實表現,定期進行評分考核。

八、組織矯正工作小組根據社區矯正對象的犯罪原因、犯罪類型、危害程度、悔罪表現、心理特征、現實表現、家庭及社會背景等情況進行綜合分析評估,集體研究制定矯正個案。

九、完成上級社區矯正工作機構交辦的其他有關工作。

篇五:社區矯正工作職責

—、組織相關社會團體、民間組織和社會志愿者,對社區服刑人員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矯正,協調有關部門實施社會適應性幫扶,幫助解決社區服刑人員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二、依照有關規定,對社區服刑人員實施教育管理,會同公安機關對社區服刑人員進行監督、考察;

三、對社區服刑人員進行考核,根據考核結果實施相關獎懲;

四、組織有勞動能力的社區服刑人員參加公益勞動;

五、依照法律、法規和社區矯正規定,對社區服刑人員違反監督管理規定的行為,向公安機關提出治安管理處罰或撤銷緩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的意見;

六、完成縣(市)區司法局或上級社區矯正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交辦的其它工作。

檔案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