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NA電池清洗機安全操作規程
目的:保證電池清洗工序人員及設備安全。對象:電池清洗工序作業人員及設備人員。一:主要接觸化學危險品及應急處理方法:1.氫氟酸(無水酸)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停止呼吸,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皮膚接觸:立即脫去被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食入:誤服者用水漱口,給飲牛奶或蛋清。就醫。2.硝酸急救措施:吸入:(1)、若患者已無意識或反應,施救前先做好自身的防護措施,確保自己的安全。(2)、移除污染源或將患者移至新鮮空氣處。(3)、若呼吸停止,立即由受訓過人員施予人工呼吸。若心跳停止施行心肺復蘇術,立即就醫。皮膚接觸:脫去被污染的衣著,用流動肥皂或清水徹底沖洗衣著。眼睛接觸:(1)、立即將眼皮撐開,用緩和流動的溫水沖洗污染的眼睛20分鐘。(2)、可能情況下可使用生理食鹽水沖洗,且沖洗時不要間斷。(3)、避免清洗水進入未受影響的眼睛。(4)、如果刺激感持續,反覆沖洗。(5)、立即就醫。食入:飲足量溫水,催吐。就醫。3.鹽酸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
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用水漱口,給飲牛奶或蛋清。就醫。4.氫氧化鉀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
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用水漱口,給飲牛奶或蛋清。就醫。5.硫酸急救措施皮膚接觸: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
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用水漱口,給飲牛奶或蛋清。就醫。二:作業流程中主要存在危險及處理方式:1.酸堿槽更換濾芯(藥液腐蝕)(1)首先穿戴好防護用品:防酸堿手套,防酸堿膠靴,防酸堿圍裙(2)設備由AUTO改為MANUAL,進入各藥液槽,排液并加水沖洗,至少用水沖洗三遍之后再更換濾芯。2.清理各槽碎片(碎片屑由于吸塵器吸力飛濺導致劃傷)(1)首先穿戴好防護用品:防護目鏡,面罩,防酸堿手套,防酸堿圍裙,防酸堿膠靴。(2)用水槍充分清洗滾輪后,把滾輪拆下,并用吸塵器吸出碎片。3.更換水槽濾芯(藥液腐蝕)(1)首先穿戴好防護用品:防酸堿手套,防酸堿膠靴,防酸堿圍裙(2)設備由AUTO改為MANUAL,進入各水槽,排液并加水沖洗,至少用水沖洗一遍之后再更換濾芯。4.校準滾輪水平(藥液腐蝕)首先充分清洗各槽,酸堿槽三次,水槽一次,并用水槍充分清洗滾輪及蓋板。穿戴好防護用品(防護目鏡,面罩,防酸堿手套,防酸堿圍裙,防酸堿膠靴)拆下蓋板及滾輪,并放于PM專用托盤上面。調整滾輪水平并安裝。5.在上述各部工作中,如果手套及身體其它部位接觸不明藥液一定要及時做應急處理,做完PM后手套必須及時更換。6.PM后打掃地面衛生,必須先用水槍清洗地面殘余液體,在打掃干凈。7.作業過程中,如檢查各槽是否有碎片及風刀,噴淋管道位置,必須戴好防護目鏡或面罩,避免在打開蓋子后由于藥液飛濺受到傷害。8.更換外圍酸房供液隔膜泵(防酸堿腐蝕)(1)首先穿戴好防護用品:防護目鏡,面罩,防酸堿手套,防酸堿圍裙,防酸堿膠靴。(2)停止設備作業(3)關閉泵的驅動壓空。(4)關閉泵的進液和出液管道閥門。(5)更換泵(6)檢查無問題后恢復閥門及動力條件,設備運行。9.以上作業流程必須兩人以上同時作業,禁止一人單獨作業。擬制:劉國柱審核:?批準:??日期:
篇2:發動機免拆清洗機安全操作規程
(1)嚴禁煙火,應在通風條件良好的場地使用該機;
(2)僅允許經過培訓的專業人員進行操作;
(3)清洗機工作時操作人員不得離開操作崗位;
(4)清洗液應放在干燥、陰涼處,嚴禁陽光爆曬;
(5)有故障需要修理的發電機不能再進行清洗作業;
(6)清洗時間主要視發電機情況而定,一般35—45分鐘,太臟的發動機可適當延長清洗時間;
(7)將清除閥旋至豎直位(OPEN),釋放剩余油壓,否則拆卸銅管時汽油會噴出;
(8)應該定期更換清洗機濾芯,定期檢查清洗機是否有滲漏;
(1)清洗機較長時間不使用,應先排干殘液,用汽油清洗內部,再停放。
(2)保持清洗機外部清潔。
篇3:超聲波清洗機安全操作規程正常工作步驟
超聲波清洗機安全操作規程及正常工作步驟
超聲波清洗機安全操作規程
1.清洗機應放置在清潔,干燥及無強腐蝕氣體和環境中使用,并避免劇烈震動。
2.發生器背面應留有足夠的散熱空間。
3.確保機器有良好的接地,以避免人身傷害事故。
4.清洗機工作時,不要將手指浸入清洗液中。
5.嚴禁空載狀態下開機,開機前必須按使用說明的液位將清洗液倒入清洗槽內。
6.被清洗物不得和槽底接觸,建議將工件放入籃筐中清洗。
7.清洗液溫度會隨連續工作時間而升高,清洗機連續工作時間不要超過8小時。
8.清洗液不得呈強酸或強堿性,在沒有可靠的安全措施條件下,不能使用易燃溶液。
9.如果發現清洗槽有漏水現象,應立即關機停用,并倒空清洗液后與銷售商聯系。
10.對有加熱裝置的清洗機在清洗完畢后,必須先關閉加熱器待清洗液冷卻后在放空清洗液。
正常工作步驟:
1.檢查電源是否正常,開關是否正常,指示燈,指示表是否正常,保證清洗槽干凈。
2.放入清洗液,方可打開工作電源,觀察電流指示表的讀數是否在80-100之間,清洗液溫度在40-60度之間,同事水槽會出現小氣泡并伴隨有“吱,吱”的聲響,這就表示開始正常清洗。
3.在超聲波清洗過程中必須戴上絕緣手套。
4.清洗物件不能直接放置在缸底,以免影響清洗效果,應放在專用清洗籃內或采用零裝方法。
5.清洗液的高度也會影響清洗質量,對不同物件的清洗位置應摸索其最佳位置(注:清洗液的量與清洗槽的體積比為3/4)。
6.缸內無清洗液時切勿開機,以免損壞換能器。
7.長期不使用時,機器應保存在干燥處。
8.把工件料盤放入超聲波清洗槽中,進行液體清洗。
9.工作時間為1-2分鐘,手工清洗-用工具輕輕清洗工件表面(尼龍毛刷),保證工件表面及內孔清潔(注:如果孔內還有雜質,就用高壓氣槍進行噴射,然后再放到清洗液中進行清洗)。
10.防止工件在清洗過程中刮傷表面及丟失,保證工件數量的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