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濃密機操作規程

濃密機操作規程

2024-07-16 閱讀 1896

濃密機操作規程

耙旋轉方向應符合箭頭標記所示,不得反轉,否則會造成減速機損壞。

啟動設備前,先檢查傳動、攪拌、潤滑系統是否完善,并按規定加油潤滑,檢查各部位是否緊固。

設備運轉時要細心觀察運轉情況、油位、油溫升和聲響是否正常,電流是否穩定,如發現異常,應立即采取措施停機檢查,排除故障,不得帶病運轉。

在額定負荷和額定轉速下,減速機的油池溫升不得超過45°C,最高油溫不得超過80°C,否則應采取相應的措施。

電機、減速機等的軸承溫度不應超過75°C。

如果遇到停電或濃密機停車,耙只能在提升位置重新開始工作。

如果淤泥太稀,應減少排泥數量;如太渾濁可能是進料過多或排泥量太少,應加強調節。

如果因堆積淤泥太多而使濃密機超負荷,應通過增加排出量來減少含泥量,如果負荷還在增加并產生報警,應將耙機提升,以避免驅動停止。

在排淤泥量增加后,耙機應回到正常位置,淤泥一直排到負荷達到正常為止。

當耙機下降到正常位置,負荷已下降,加料就可以重新開始。

如果在淤泥稀或水干的情況下,仍發生超負荷現象,并且將耙置于正常位置也不可行,可嘗試:

關閉驅動,將耙提升150mm,啟動驅動裝置。

如果仍超負荷,則繼續提升耙至最高點。

如果仍超負荷,可能一些雜物已進入濃密機或驅動裝置。

發生超負荷時,不要再操作濃密機,應找出原因并排除后才能開車。

不允許拆除或避開設備自我保護和報警部分強行開車,否則會產生損壞耙機等嚴重后果。

濃密機停車

如要停機,首先應停止加料,同時盡量排渣,最后使耙機提升至最高位置。

重新啟動時,首先啟動驅動裝置,然后將耙機下降至其正常工作位置,同時再次排渣。

只有當耙機到達其正常工作位置或耙機到達最低位置時,方可重新加料。

每周至少啟動1次提升裝置將耙機提升至最高位置,檢查無異常情況時,再將耙機下降到正常工作位置或到達最低位置時,方可重新加料。

篇2:精礦濃密機工安全操作規程

操作人員必須遵守《運轉工通用安全操作規程》和《非電氣作業人員用電安全規程》。要經常對濃密機及其周圍進行檢查,防止其他人上到濃密機的邊緣上去,自己也不得上去從事任何操作。要準確掌握濃密機耙子的提升高度,放礦時,耙子要分次下落,不得一次性下落過高。下井內前,上部要設專人監視,并及時呼應。下去后,自己要站在安全的地方,盡量減少在危險場所停留的時間。井內照明必須良好,無照明燈時,下去的人必須手持手電照明裝置,并及時修好照明燈。在井內操作時,開關閥門要均勻用力,不可過猛。精礦濃密機工兼管事故泵,操作時要嚴格遵守《事故泵安全操作規程》。

篇3:濃密機技術操作規程

1.開車前的檢查與準備

(1)查閱上一班交班記錄,聽取情況介紹,弄清應開啟機臺的技術情況。

(2)檢查電機、減速箱的聯接螺絲是否松動。

(3)檢查周圍是否有障礙物。

(4)檢查減速箱油位是否在規定的范圍內。

(5)檢查管道、閥門是否漏漿。

(6)檢查各輔助設施是否完好。

(8)核對檢查結果與交班記錄。

2.開、停車順序

(1)開車順序

(1.1)接列開車信號后,將聯軸器盤動1一2周。

(1.2)啟動濃密機。

(2)停車順序

(2.1)通常情況下不允許停車,除非發生下列情況之一:

a電網拉電。

b設備出現故障。

c發生操作事故。

d上機臺停車,濃縮機內礦漿基本處理完畢,且一段時間內無礦給入。

(2.2)停車原因應作詳細記錄,以備查。

3.運行中的檢查及注意事項

(1)經常檢查電機溫度,其溫度不得起過銘牌值。

(2)經常檢查傳動軸承、減速箱溫度,其溫度不得超過60℃。

(3)經常注意傳動部位有無異常聲響,各部螺絲有無松動。

(4)經常注意濃密機負荷變化情況,過重時應與上、下機合取得聯系,并報告班組長,及時予以調整,以防濃

密機埋死。

(5)經常觀察溢流情況,發現“跑黑”,應及時與上、下機臺取得聯系,并報告班組長,進行調整。

(6)注意泡沫粘度,發現異常時,應向有關人員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