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財務內部監控及審計專項制度
物業財務管理專項制度之內部監控及審計制度
1、財務部必須建立健全內部牽制制度,制定財務工作崗位的崗位職責,組織好各財務崗位的分工。
1.1、財務出納不能兼管稽核、會計檔案保管和收入、費用、債權債務帳目的登記工作。
1.2、財務出納不能保管所有銀行印鑒。
1.3、財務出納對大額現金的提取、送存業務不能一人前往辦理。
1.4、如采用財務軟件進行會計核算,應設置核算權限,每人設置密碼以分清責任進行會計核算。
2、財務部必須建立健全稽核制度:
2.1、財務會計定期核對財務出納的現金日記帳、銀行存款日記帳,稽核現金實存數,銀行存款實存數;
2.2、財務會計定期檢查由出納負責保管的各種票據的使用、結存情況;
2.3、財務經理必須隨時對財務會計、出納編制的收、付款憑證進行審核,要求會計、出納根據審核后的記帳憑證登記各種會計帳簿。
2.4、財務經理月末對財務會計編制的財務報表進行審核;
2.5、每月末編制的各管理項目的財務報告,上報會計主管審核;會計主管將審核無誤的各項財務報告匯總后上報財務經理審核;財務經理將審核無誤的匯總財務報告及各管理項目的財務報告上報公司總經理審閱;物業公司財務部將總經理審閱無誤后的匯總財務報告上報世貿中心集團總部,請世貿中心領導審閱。
3、內部審計制度:
3.1、集團總部財務部對認為有必要進行審計事項可定期或隨時進行審計工作,物業公司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內部審計。
3.2、公司內部審計的主要內容包括:
3.2.1、各項收入的審計;
3.2.2、各項代收、代付款項的審計;
3.2.3、各項支出的審計;
3.2.4、各租戶、小業主押金的管理審計;
3.2.5、各種財務票據的管理審計;
3.2.6、財務檔案的管理審計;
3.2.7、各項稅金的審計;
3.2.8、收繳率的統計審計;
3.2.9、日常備用金的管理審計;
3.2.10、各項財產盤點制度的審計等。
4、物業公司除接受集團總部的內部審計外,還必須接受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以及國家財稅部門的監督檢查。
篇2:B醫學院專項經費使用審計監督辦法
醫學院專項經費使用審計監督辦法
第一條為進一步規范學院專項經費的管理和使用,提高經費使用效益,強化專項經費的使用監督,特制訂本辦法。
第二條學院專項經費是指除滿足正常教學、科研、管理、后勤維持等經常性經費之外的,由學院財務劃撥用于專門特定事項的經費。
第三條學院專項經費的管理和使用原則是單獨核算、專款專用、量入為出、注重效益。
第四條來源于學院上級部門的專項經費的管理使用應嚴格按照經費來源部門的要求進行管理和開支。
第五條學院所有經費均應納入預算管理,財務部門在編制預算時應當明確經常性經費和專項經費的界限,并分別采用與經費性質相適應的管理方式。
第六條財務部門在劃撥專項經費時應當同時明確經費的使用用途、責任部門等事項,做到用途明確、責任到位,并對專項經費的使用情況進行財務監督。
第七條各部門應該嚴格按照學院財務管理的有關規定使用專項經費,并結合實際情況,完善相關專項經費使用的具體管理辦法,進一步明確經費的開支范圍、使用期限、支出審批程序等事項,經學院同意后,報財務部門備案,并在適當范圍內公開。
第八條責任部門應當妥善安排使用專項經費,加強指導,嚴格把關,做到專款專用,注重效益,不得超支,不得與部門經常性經費互相占用,并自覺接受財務、審計等部門的監督。
第九條學院針對具體項目劃撥的專項經費,在項目建設完成或建設期滿后,責任部門應組織財務、審計等相關部門進行驗收,結余經費由學院收回。
第十條學院審計部門對專項經費的立項、使用和效益情況進行審計監督,財務部門在下達專項經費時應同時報送審計處備案。審計處根據工作安排對各專項經費進行定期或不定期審計。
第十一條對專項經費管理和使用中出現虛報冒領、截留侵吞、挪作他用、揮霍浪費等情形的,學院審計部門將在職權范圍內做出處理或按照有關規定報送紀檢監察部門處理。構成犯罪的,送交司法機關依法查處。
第十二條本辦法自下發之日起施行,由審計處負責解釋。
篇3:工會專項資金審計辦法
工會專項資金審計暫行辦法
第一條為切實加強對工會專項資金收入、管理、使用情況的審計監督,保證專項資金的安全、合規和效益,根據《中國工會審計條例》和全國總工會有關專項資金使用管理辦法等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工會專項資金審計,主要是指工會經費審查委員會(以下簡稱“經審會”)對上級工會撥入、本級工會預算安排、政府財政或相關部門撥入、企事業單位及個人捐贈等匯集的專項幫扶資金、送溫暖資金、勞模專項資金、救災慰問款等具有特定用途的資金組織實施的審計。
第三條經審會負責對本級及下一級工會專項資金實施審計監督,必要時可根據專項資金的撥付去向進行延伸審計。
第四條經審會根據工作計劃,在開展工會經費預算執行情況審計時對工會專項資金一并進行審計;或因工作需要,也可單獨組織實施專項審計;在對下級工會檢查專項資金時可與相關的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人員聯合完成。
第五條經審會組織實施專項資金審計時,被審計單位應當提供專項資金年度預算安排及其運作流程,項目資金申請、撥付、結算的資料,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等內部控制制度和與專項資金相關的文件等會計資料及其他資料。
第六條被審計單位應當對其所提供全部資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作出書面承諾。
第七條審計人員依據專項資金的性質、特定用途和撥付環節等情況,通過審查財務資料、專項資金分配方案、有關文件和會議記錄,采取向相關單位和個人進行調查、詢問等方式開展審計,其審計的主要內容包括:
(一)專項資金管理是否遵循國家、工會的相關規定及工會內部控制制度;
(二)專項資金收入是否全部入賬,現金和銀行存款是否賬實相符;
(三)專項資金撥付使用是否按規定用途專款專用,審批、簽收等手續是否健全,票據管理是否完善,有無截留、挪用資金和虛列支出等問題;
(四)根據專項資金規定對該專項資金取得的經濟、社會效益,以及推動工會重點工作開展的情況進行評價。
第八條經審會在實施工會經費收支審計時對專項資金一并進行審計的,應將審計結果在審計報告中予以披露;若對專項資金組織專項審計的,應將審計報告報送同級工會相關領導和部門。
第九條經審會在專項資金審計中發現的重大問題,應當向同級工會委員會和上一級工會經審會報告。
第十條本辦法由中華全國總工會經費審查委員會負責解釋。各級工會經審會可根據本辦法制定具體實施細則。
第十一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