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施工傷亡事故處理工作程序

施工傷亡事故處理工作程序

2024-07-17 閱讀 6709

?施工生產場所,發生傷亡事故后,負傷人員或最先發現事故的人應立即報告項目領導。項目安技人員根據事故的嚴重程度及現場情況立即上報上級業務系統,并及時填寫傷亡事故表上報企業。

企業發生重傷和重大傷亡事故,必須立即將事故概況(含傷亡人數,發生事故時間、地點、原因等),用最快的辦法分別報告企業主管部門、行業安全管理部門和當地勞動部門公安部門、檢察院及工會。發生重大傷亡事故,各有關部門接到報告后應立即轉告各自的上級管理部門。其處理程序如下:

?一、迅速搶救傷員、保護事故現場

事故發生后,現場人員切不可驚慌失措,要有組織,統一指揮。首先搶救傷亡和排除險情,盡量制止事故蔓延擴大。同時注意,為了事故調查分析的需要,應保護好事故現場。如因搶救傷亡和排除險情而必須移動現場構件時,還應準確做出標記,最好拍出不同角度的照片,為事故調查提供可靠的原始事故現場。

二、組織調查組

企業在接到事故報告后,經理、主管經理、業務部門領導和有關人員應立即趕赴現場組織搶救,并迅速組織調查組開展調查。發生人員輕傷、重傷事故,由企業負責人或指定的人員組織施工生產、技術、安全、勞資、工會等有關人員組成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死亡事故由企業主管部門會同現場所在地區的市(或區,勞動部門、公安部門、人民檢察院、工會組成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重大死亡事故應按企業的隸屬關系,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企業主管部門或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公安、監察、檢察部門、工會組成事故調查組進行調查。也可邀請有關專家和技術人員參加。調查組成員中與發生事故有直接利害關系的人員不得參加調查工作。

三、現場勘寨

調查組成立后,應立即對事故現場進行勘察。因現場勘察是項技術性很強的工作,它涉及廣泛的科學技術知識和實踐經蟯。因此勘察時必須及時、全面、細致、準確、客觀地反映原始面貌,其勘察的主要內容有:

1.作出筆錄

發生事故的時間、地點、氣象等;

現場勘察人員的姓名、單位、職務;

現場勘察起止時間、勘察過程;

能量逸散所造成的破壞情況、狀態、程度;

設施設備損壞或異常情況及事故發生前后的位置;

事故發生前的勞動組合,現場人員的具體位置和行動;

重要物證的特征、位置及檢驗情況等。

2.實物拍照

方位拍照:反映事故現場周圍環境中的位置;

全面拍照:反映事故現場各部位之間的聯系;

中心拍照:反映事故現場的中心情況;

細目拍照:揭示事故直接原因的痕跡物、致害物等。

人體拍照:反映傷亡者主要受傷和造成傷害的部位。

3.現場繪圖

根據事故的類別和規模以及調查工作的需要應繪制出下列示意圖:

建筑物平面圖、剖面圖;

事故發生時人員位置及疏散(活動)圖;

破壞物立體圖或展開圖;

涉及范圍圖;

設備或工、器具構造圖等。

四、分析事故原因、確定事故性質

事故調查分析的目的,是為了通過認真調查研究,搞清事故原因,以便從中吸取教訓,采取相應措施,防止類似事故重復發生,分析的步驟和要求是:

(1)通過詳細的調查、查明事故發生的經過。耍弄清事故的各種產生因素,如人、物、生產和技術管理、生產和社會環境、機械設備的狀態等方面的問題,經過認真、客觀、全面、細致、準確地分析,確定事故的性質和責任。

(2)事故分析時,首先整理和仔細閱讀調查材料,按GB6411一86標準附錄A,對受傷部位、受傷性質、起因物、致害物、傷害方法、不安全行為和不安全狀態等七項內容進行分析。

(3)在分析事故原因時,應根據調查所確認的事實,從直接原因入手,逐步深入到間接原因。通過對原因的分析、確定出事故的直接責任者和領導責任者,根據在事故發生中的作用,找出主要責任者。

(4)確定事故的性質。工地發生傷亡事故的性質通常可分為責任事故,非責任事故和破壞性事故。事故的性質確定后,也就可以采取不同的處理方法和手段了。

(5)根據事故發生的原因,找出防止發生類似事故的具體措施,并應定人、定時間、定標準,完成措施的全部內容。

五、寫出事故調查報告

事故調查組在完成上述幾項工作后,應立即把事故發生的經過、原因、責任分析和處理意見及本次事故的教訓、估算和實際發生的損失,對本事故單位提出的改進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寫成文字報告,經全調查組同志會簽后報有關部門審批。如組內意見不統一,應進一步弄清事實,對照政策法規反復研究,統一認識。不可強求一致,但報告上應言明情況,以便上級在必要時進行重點復查。

六、事故的審理和結案

事故的審理和處理結案,同企業的隸屬關系及干部管理權限一致。一般情況下縣辦企業和縣以下企業,由縣審批;地、市辦的企業由地、市審批;省、直轄市企業發生的重大事故,由直屬主管部門提出處理意見,征得勞動部門意見,報主管委、辦、廳批復。

建設部對事故的審理和結案的要求有以下幾點:

(1)事故調查處理結論報出后,須經當地有關有審批權限的機關審批后方能結案。并要求傷亡事故處理工作在90天內結案、特殊情況也不得超過180天。

(2)對事故責任者的處理,應根據事故情節輕重、各種損失大小、責任輕重加以區分,予以嚴肅處理。

(3)清理資料進行專案存檔。事故調查和處理資料是用鮮血和教訓換來的,是對職工進行教育的寶貴資料,也是傷亡人員和受到處罰人員的歷史資料,因此應完整保存。

存檔的主要內容有:

1)職工傷亡事故登記表;

2)職工重傷、死亡事故調查報告書、現場勘察資料記錄、圖紙、照片等;

3)技術鑒定和試驗報告;

4)物證、人證調查材料;

5)醫療部門對傷亡者的診斷及影印件;?

6)事故調查組的調查報告;

7)企業或主管部門對其事故所作的結案申請報告;

8)受理人員的檢查材料;

9)有關部門對事故的結案批復等。

篇2:外包施工隊傷亡事故管理辦法

第一條?總則

為了及時報告和外包施工隊傷亡事故,積極采取措施,防止重復事故的發生,規范外包施工隊傷亡事故管理,促進我公司安全工作,保障安全生產,保護人身安全結合我礦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外包施工隊傷亡事故的定義

外包施工隊傷亡事故是指在本公司生產、工作區域范圍內,非本礦職工在勞動過程中發生的人身傷害,急性中毒事故。

第三條?外包施工隊傷亡事故的統計上報范圍

1、在公司生產、工作區域中發生的與生產、工作有關的傷亡事故,均作統計上報;

2、所有與公司承包的工程,在施工承包工程過程中發生的傷亡事故,必須由外包施工隊負責人向公司上報,并向地方安全管理部門上報;

3、外包施工隊員工不在本公司生產、生活區域發生的傷亡事故不作統計上報;

4、公司與礦外任何單位、集體、個人承包工程,在生產、工作過程中發生傷亡事故,由外包施工隊負責人向地方安全管理部門上報。

第四條?外包施工隊員工傷亡事故報告

1、輕傷事故發生后,負傷者或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或逐級報告公司安全環保部門,并由發生事故單位(外包施工隊負責人)在一個星期內填報《傷亡事故登記表》,報送安全環保部門;

2、炮煙中毒事故,重大未遂事故發生后,外包施工隊負責人應立即報告安全部門;

3、重傷、死亡事故發生后,外包施工隊負責人必須將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傷亡者姓名、年齡、傷害程度、事故簡要經過和原因,以最快的形式報告安全部門,安全部門接到報告后再通知相關人員。

第五條?事故現場的保護

事故發生后,現場相關人員必須立即組織進行搶救,并保護好事故現場,因搶救事故需要移動現場部份物品時,應做標志,繪制事故現場圖。

第六條?傷亡事故的調查分析

1、輕傷事故、重傷事故、死亡事故發生后,都必須按“四不放過”的原則進行調查分析;

2、輕傷事故、重傷事故的隱患由外包施工隊組織,安全部門參與進行調查分析,由外包施工隊負責人寫出《事故調查報告書》報一份給礦安全部門備案;

3、死亡事故、重大死亡事故的調查分析,由香格里拉縣安委會成立事故調查小組進行調查分析,最終形成事故調查分析報告,由外包施工隊負責人報地方行政主管部門結案。

4、傷亡事故的調查分析、處理、結案時間的規定要求:

(1)輕傷事故應在一個星期內調查分析、處理、結案;

(2)重傷事故在三十天內調查分析、處理和結案;

(3)死亡事故在九十天內調查分析結束。

5、事故調查分析的主要內容

(1)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

(2)事故性質

(3)事故類別

(4)事故經過

(5)事故原因(直接原因和間接原因)

(6)事故傷亡人員情況

(7)事故發生現場的生產設備、設施、工藝及條件

(8)事故經濟損失統計

(9)確定事故責任者

(10)事故防范措施

第七條?發生傷亡事故的處罰規定

1、發生死亡事故一人次,扣罰外包施工隊500元,并同時按《迪慶有色公司對外發包工程綜合安全管理現狀量化考評表》進行考核處罰。在結案前將處罰款項交公司財務部,由公司財務部列為安全專項獎勵基金;

2、外包施工隊一年輕傷人數超過五人次,扣罰外包施工隊負責人1000元,一次性扣罰;

3、外包施工隊在迪慶有色公司一年累計發生工亡事故3人以上(含3人),自動解除當年的工程承包合同,下年也不準再簽合同。

第八條?事故檔案管理

1、外包施工隊傷亡事故登記表;

2、外包施工隊傷亡事故調查報告書;

3、現場調查筆錄及現場圖紙、照片;

4、人證、物證材料;

5、經濟損失計算單;

6、死亡證明書;

7、事實勞動關系證明;

8、事故結案報告及上級批復文件等。

第九條?上述規定若與國家和礦務局有關傷亡事故統計上報的規定發生矛盾時,按國家和局有關規定執行。本辦法解釋權在公司安全環保部。

第十條?本辦法自2007年3月15日之日起執行。

篇3:施工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報告制度

第一條:職工發生傷亡事故后,受傷者或早發現者應立即向直接領導報告,直接領導接到報告后,應用電話、電報或其它快速方法立即將事故簡況報告公司安全處、主管經理;公司視傷害程度分別報告市建設局、安監站、公安局、市總工會等有關部門。

事故的正式快報須在事故發生的24小時內報公司安全處,并同時報保險公司,報告內容主要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工程與單位名稱、傷亡人數及人員情況、簡要經過、初步死因及事故發生后采取的措施等。

第二條:項目部、分公司、公司對已發生的事故要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進行嚴肅認真、及時、準確的調查報告,并對事故調查的全過程負責。

(一)、輕傷事故:由分公司組織調查,公司視情況派人參加,查清事故原因,確定事故責任,提出處理意見,填寫《傷亡事故登記表》,將登記報表及時報公司。

(二)、重傷事故:由公司組織,分公司派人參加,調查、分析、查清事故原因,確定事故責任,提出處理意見,擬定整改措施,由分公司填寫《職工死亡、重傷事故調查報告書》,于事故發生后7日內報公司安全處,公司呈報市安監站及有關部門。

(三)、死亡事故:公司會同市主管部門等有關部門進行調查,調查組必須對事故現場進行勘察、拍照或者錄像,收集傷亡事故當事人和現場有關人員的陳述和證言,索取有關當事人、生產、技術和診斷資料。分析事故死因,查清事故責任,擬定整改方案,提出處理意見,分公司填寫《職工死亡、重傷事故調查報告書》于事故發生后15日內報公司安全處,公司按程序報有關部門。

第三條:發生事故的單位領導和現場人員必須嚴格保護現場,如因搶救負傷人員或防止事故擴大而必須移動現場設備、設施時,領導和現場人員共同負責弄清現場情況,做出標記,證明數據,并畫出事故詳圖。

對故意破壞、偽造事故現場者要嚴肅處理,情節嚴重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第四條:事故現場調查結束,依照程序批準后方可清理現場。

(一)、輕傷事故現場清理:由項目經理報經分公司主管經理批準。

(二)、重傷事故現場清理:由分公司報經公司主管經理批準。

(三)、死亡事故現場清理:由公司報請有關部門批準。

第五條:對于事故的處理,必須堅持四不放過的原則,即:事故原因不清不放過;事故責任者和群眾沒受到教育不放過;沒有防范措施不放過;對事故的有關領導和責任者不查處不放過。

(一)、真實、客觀的查清事故原因。

(二)、公證、實事求是的查明事故的性質和責任。

(三)、嚴肅、認真的制定并落實預防類似事故重復發生的防范措施。

第六條:對事故責任者要根據事故情節及造成后果的嚴重程度分別給予經濟處罰、行政處分,對觸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一)、經濟處罰:按公司《安全生產獎罰制度》的規定執行。

(二)、行政處分:分為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留廠查看、開除。

第七條:有下列情況之一的事故責任者,給予處罰和處分,對觸犯刑律的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一)、玩忽職守,違反安全責任制,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而造成事故的。

(二)、積壓、拖延執行《隱患通知單》造成事故的。

(三)、對新工人或新換崗工人,不按規定進行安全培訓、考核而造成事故的。

(四)、組織臨時性任務,不制定安全措施,也不對職工進行安全教育,造成事故的。

(五)、分配有職業禁忌癥人員到禁止其作業崗位而造成事故的。

(六)、因設備、設施、工具有缺陷或材料、輔助材料不合格而造成事故的。

(七)、因施工現場場地環境不良而造成的事故。

(八)、因不按規定發放和使用勞動保護用品而造成事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