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建筑施工重大傷亡事故原因調查損失計算
一、工程概況
某小區建筑面積為8000平方米,工程總造價為8000萬元。由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開發建設,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總承包,室內外裝飾、外腳手架及升降機拆除等工程施工由某建筑安裝工程有限公司分包。該工程于2000年12月25日開工,20**年12月31日主體工程完工,2000年9月2日裝飾工程完工,20**年9月9日開始拆除外腳手架及升降機。
二、設備情況
升降機是某機械工具有限公司制造的人貨兩用施工升降機(以下簡稱升降機),該升降機經技術鑒定后,于20**年7月取得質量技術監督局頒發的特種設備制造安全認可證,價值300萬元。根據其產品說明書,該升降機的拆卸程序為:
1.將吊籠提升到高處,停放在頂部向下數第三排的橫桿上,并用腳手架鋼管架固。
2.拆除曳引機和對重籠圍欄。
2.拆卸對重箱。
3.拆卸曳引鋼絲繩、吊籠、安全鋼絲繩及安全繩墜重。
4.切斷主電源,拆除電控箱的電源線和控制線等。
5.拆卸中間滑輪,對重滑輪和上下滑輪。
6.卸天梁、頂橫粱、橫桿、斜桿、吊籠導軌和對重導軌,立角鋼、附墻裝置、井架門。。
7.拆卸曳引機。
該升降機吊籠防墜裝置共有4種:即懸停系統、防墜安全器、應急防墜和防松、斷繩保護裝置。而這4種安全防護裝置最終都將通過安全鋼絲繩發揮作用。
三、事故經過
9月9日14:30分左右,機修班組負責人王一帶領王二、王三、王四進入施工現場,對升降機進行降層拆卸工作(從十七層降至十五層),王一在一樓看護,其余3人到升降機頂進行拆卸工作。首先拆去了用于防止吊籠墜落的安全鋼絲繩。15:30分,在執行上述拆卸程序4的時候,曳引機卷筒鋼絲繩突然在卷筒處斷裂,吊籠墜落至十五層撞到墊設的兩根鋼管,墊設在十五層上的兩根鋼管由于無法承受吊籠的,沖擊而彎曲,與吊籠一起墜落至樓底,吊籠內3人經醫院搶救無效,先后死亡。3人在醫院的搶救費5萬元,每人撫恤費10萬元,公司停工一個月,損失300萬元,升降機修復費用100萬元。
問題:
一、請確定這起事故的事故類別。
二、請確定這起事故的起因物、致害物。
三、請確定這起事故存在的不安全狀態和不安全行為。
四、請計算這起事故造成的損失工作日和直接經濟損失。
參考答案:
一、起重傷害。
二、起因物:曳引機卷筒鋼絲繩(或起重機械);致害物:吊籠(或起重機械)。
三、不安全狀態:鋼絲繩有缺陷(或設備、設施、工具、附件有缺陷);不安全行為:違規先拆除了安全鋼絲繩(或造成安全裝置失效)。
四、損失工作日:18000日;直接經濟損失:135萬元。
篇2:傷亡事故報告和處理制度范本
為了貫徹安全生產法關于生產經營單位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后“不得隱瞞不報,謊報或者拖延不報,不得故意破壞事故現場,毀滅有關證據”等規定。遵照國家《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國務院令493號)及《生產安全事故信息報告和處置辦法》(安監總局令21號)的有關規定,結合本企業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制度。
1、事故發生后,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向本單位負責人報告,單位負責人應立即組織人員,對受傷者進行及時的醫療救治。并做好相應工作。
2單位負責人接到重傷事故以上報告后,應當立即將事故概況(包括事故時間、地點、傷亡情況,簡要經過和已經采取的措施)于1小時內報告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
3、傷亡事故發生后應及時采取措施保護現場,任何人員不得擅自移動或者取走現場物件;因搶救傷員和防止事故擴大,確需移動現場部份物件時,必需采取設置標志、繪制現場圖等保護措施。
4、輕傷事故由本單位負責人組織調查,查清事故原因,確定事故責任,提出處理意見,制定整改和防范措施,并書面報送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
5、重傷事故如果縣安監部門委托企業調查處理的,由單位負責人組織相關人員參加事故調查,確定事故責任,提出事故處理意見和整改防范措施,及時監督檢查執行并書面上報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
6、傷亡事故發生后,單位要積極配合事故調查組調查,對事故調查組提出的事故處理意見和整改防范措施,由本單位組織落實整改。
7、傷亡事故的處理,必須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執行,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過,事故責任者得不到處理不放過,整改措施不落實不放過,全體員工未受到教育不放過。
篇3:傷亡事故管理制度范本
一、企業發生傷亡事故,應按有關規定及時上報,職工傷亡事故按機電、水害、中毒等分類整理上報。
二、企業發生傷亡事故,應立即逐級上報,不得瞞報、遲報、謊報。
三、根據事故類型,現場人員應果斷啟動應急預案,采取不同的搶救方法,制定嚴密的搶救方案,同時應有必要的防范措施,以防事故擴大。
四、事故發生后,現場人員應及時向企業領導匯報,并同時向所在地政府或安監部門報告,匯報內容包括發生事故的時間、地點、事故類別、遇險人數、現場狀況等。
五、事故教訓和今后的防范措施,針對事故原因進行總結,建立事故檔案,實行分類管理。
六、發生事故后,對責任者的處罰,傷亡家屬的善后工作,必須堅持原則,做好傷亡事故的處理。
七、定期召開事故分析會,深刻反思,促進安全生產。
幼兒園食品安全應急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