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安全生產禁令規定

安全生產禁令規定

2024-07-17 閱讀 7543

一、人身安全十大禁令

安全教育和崗位技術考核不合格者,嚴禁獨立頂崗操作。

不按規定著裝或班前飲酒者,嚴禁進入生產崗位和施工現場。

不戴好安全帽者,嚴禁進入生產裝置和檢測、施工現場。

未辦理安全作業票及不系安全帶著,嚴禁高處作業。

未辦理安全作業票,嚴禁進入塔、容器、罐、油艙、反應器、下水井、電纜溝等有毒、有害、缺氧場所作業。

未辦理維修作業票,嚴禁拆卸停用的與系統聯通的管道、機泵等設備。

未辦理電氣作業“三票”,嚴禁電器施工作業。

未辦理施工破土工作票,嚴禁破土施工。

機動設備或受壓容器的安全附件、防護裝置不齊全好用,嚴禁啟動使用。

機動設備的轉動部件,在運轉中嚴禁擦洗或裝卸。

二、防火防爆十大禁令

嚴禁在廠內吸煙及攜帶火種和易燃、易爆、有毒、易腐蝕物品入廠。

嚴禁未按規定辦理用火手續,在廠內進行施工用火或生活用火。

嚴禁穿易產生靜電的服裝進入油氣區工作。

嚴禁穿帶鐵釘的鞋進入油區及易燃、易爆裝置。

嚴禁用汽油、易揮發溶劑擦洗設備、衣物、工具及地面。

嚴禁未經批準的各種機動車輛進入生產裝置、罐區及易燃易爆區。

嚴禁就地排放易燃、易爆物料及化學危險品。

嚴禁在油氣區用黑色金屬或易產生火花的工具敲打、撞擊和作業。

嚴禁堵塞消防通道及隨意挪用或損壞消防設施。

嚴禁損壞廠內各類防爆設施。

三、車輛安全十大禁令

嚴禁超速行駛、酒后駕車。

嚴禁無證開車或學習、實習司機單獨駕駛。

嚴禁空當放坡或采用直流供油。

嚴禁人貨混載、超限裝載或超員駕駛。

嚴禁違反規定裝運危險品。

嚴禁迫使、縱容駕駛員違章開車。

嚴禁車輛帶病行駛或私自開車。

嚴禁非機動車輛或行人在機動車臨近時,突然穿馬路。

嚴禁吊車、叉車、電瓶車等工程車輛違章載入行駛或作業。

嚴禁撐傘、撒把、帶人超速騎自行車。

四、防止貯罐跑油(料)十條規定

1、按時檢尺、定點檢查、認真記錄。

2、油品脫水、不得離人、避免跑油。

3、油品收付、核定流程、防止冒串。

4、切換油罐、先開后關、防止憋壓。

5、清罐以后、認真檢查、才能投用。

6、現場交接、嚴格認真、避免差錯。

7、呼吸閥門、定期檢查、防止抽癟。

8、重油加溫、不得超標、防止突沸。

9、管線用完、及時處理、防止凍凝。

10、新罐投用、驗收簽證、方可進油(料)。

五、防止中毒窒息十條規定

1、對從事有毒作業,有窒息危險作業人員,必須進行防毒急救安全知識教育。

2、工作環境(設備、容器、井下、地溝等)氧含量必須達到20%以上,毒害物質濃度符合國家規定時,方可進行工作。

3、在有毒場所作業時,必須佩戴防護用具,必須有人監護。

4、進入缺氧或有毒氣體設備內作業時,應將與其相通的管道加盲板隔絕。

5、在有毒或有窒息危險的崗位,要訂制防救措施和設置相應的防護用器具。

6、對有毒有害場所的有害濃度,要定期檢測,使之符合國家標準。

7、對各類有毒物品和防毒器具必須有專人管理,并定期檢查。

8、涉及和檢測毒害物質的設備、儀器要定期檢查,保持完好。

9、發生人員中毒,窒息時,處理救護要及時正確。

10、健全有毒、有害物質管理制度,并嚴格執行。長期達不到規定衛生標準的作業場所,應停止作業。

六、防止靜電危害十條規定

1、嚴格按規定的流速輸送易燃易爆介質,不準用壓縮空氣調和,攪拌。

2、易燃易爆流體在輸送停止后,須按規定靜止一定時間,方可檢尺、測溫、采樣等作業。

3、對易燃易爆流體貯罐進行測溫、采樣不準使用兩種以上材質的器具。

4、不準從罐上部收油,油槽車應采用鶴管液下裝車,嚴禁在裝置或罐區灌裝油品。

5、嚴禁穿易產生靜電的服裝進入易燃易爆區,尤其不得在該區穿、脫衣服或用化纖織物擦拭設備。

6、容易產生化纖和粉體靜電的環境、其濕度必須控制在規定界限以內。

7、易燃易爆區、易產生化纖和粉體靜電的裝置,必須做好防靜電接地;混凝土地面,橡膠地板等導電性要符合規定。

8、化纖和粉體物料的輸送和包裝,必須采取消除靜電或泄出靜電措施;易產生靜電的裝置設備必須設靜電消除器。

9、防靜電措施和設備、要指定專人定期進行檢查并建卡登記存檔。

10、新產品,設備、工藝和原材料的投用,必須對靜電情況作出評價,并采取相應消除靜電措施。

防護用品,以防中毒。

七、生產、使用氫氣十條規定

1生產使用氫氣,必須根據生產工藝特征和安全生產的實際需要,建立健全“氫氣生產安全技術規程”,制定壓縮機、管道以及放空過程中防靜電的安全管理措施,制定防止空氣進入設備及生產系統的安全管理制度。經企業主管領導、主管部門和有關技術負責人審批后,嚴格實施。

切實加強臨氫系統的設備管理,對高壓臨氫部位設備的氫腐蝕、氫脆等情況,定期進行技術分析和系統檢漏。發現問題,立即處理,確保完好、達標。

2裝置、系統引氫、充氫前,須用氮氣等惰性氣體或注水排氣法進行吹掃置換,直至系統采樣分析合格為止。

3嚴禁在裝置、廠房內排放氫氣,吹掃置換及防空降壓時,須通過系統火炬管網放空。當氫氣大量泄漏,積聚時,應立即切斷氫源,開蒸汽掩護或進行通風,不得進行可能產生火花的一切操作。

4使用氫氣,要堅決執行《氫氣使用安全技術規程》(GB4962-85),建立健全檢查氫氣進廠質量檢查制度。

5外購氫氣的單位,必須嚴格氫氣經常質量檢查制度,按3%-5%隨瓶抽樣分析。發現質量問題,須100%采樣分析。

6充氫作業,應設崗專管或明確相關崗位兼管。上崗作業前,須對作業人員進行氫氣易燃易爆特性及相關安全技術知識的培訓,經考試合格,方可上崗作業。

7充灌氫氣瓶接口管,須采用銅管和銅接頭,嚴禁用橡膠制品代替。接電解氫瓶的接口閥,應與一次充氫接上的瓶相符,且不應超過五瓶,如有多余的接口閥,應加絲堵,并檢漏合格。

8充灌氫氣作業過程嚴禁碰撞敲擊,氫氣瓶不得靠近熱源,夏季應防止日曬。

在充氫過程中,由于各種原因必須暫時停止充灌氫氣時,應停用氫壓機,關閉進出口閥或封閉緩沖罐,保持一定壓力。重新充灌氫氣作業前,對充氫接口閥(管)用氮氣吹掃,如緩沖罐不能保持正壓,也應對該罐進行吹掃置換,直至合格。

八、使用液化石油氣及瓦斯安全規定

1、液化石油氣及瓦斯的設備及管線必須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操作,絕對不允許超溫、超壓、超裝、超負荷運行。

2、液化氣槽車和鋼瓶、貯罐的充裝系數不得超過其容積的80%(引進球罐按設計值充裝)。進貯罐的液化氣溫度界限應保證其蒸汽壓不超過貯罐的允許操作壓力。當環境溫度高于30℃時,對無保溫的露天貯罐要采用噴水淋雨降溫。

3、要隨天氣變化而搞好液化氣及瓦斯設備的操作。在冬季降溫時,要減少瓦斯與液化氣系統的帶水帶液,并及時脫水排液,防止凍凝或凍壞設備與管線,在大風天要加強巡回檢查,謹防爐子滅火火炬回火。

4、各種充裝液化氣槽車、充裝完畢后,管線與接頭必須徹底斷開,并經崗位操作工安全檢查后,方能開車。汽車槽車進入現場,必須安裝阻火器。

5、新裝置投產,要對液化氣及瓦斯裝備部分詳細檢查驗收,要有經主管部門批準的開工方案、安全措施、操作規程,并嚴格執行。

6、要搞好液化氣及瓦斯設備管線的密封工作,做到不滲不漏。一旦發生泄漏,必須立即采取措施。在不能制止泄漏時,必須緊急切斷一切火源和進料,斷絕車輛往來,以防止事故的發生和蔓延。所有檢測報警設備,必須定期檢查試驗,確保靈敏好用。

7、通過道路或繁華區的液化氣及瓦斯管線,要采取管網固定、管架加強、架橋加牢等措施;液化氣及瓦斯管線跨越主馬路,要設置明顯的標志和安全警告牌。

8、液化氣及瓦斯不準隨便放空,要通過火柜排放燃燒,火柜的點火與引火裝備要定期檢查,定期試驗,保證靈敏好用。燃用液化氣或瓦斯的加熱爐或鍋爐,在點爐前要采取措施,保證爐膛內部積有瓦斯,以免發生爆炸。

9、加強民用液化氣站充氣,居民爐灶和集體食堂等使用液化氣的安全管理,做到定期檢查,液化氣鋼瓶不準超期使用。教育職工、家屬正確使用液化氣,防止著火、爆炸、傷人事故。

10、認真貫徹執行液化氣及瓦斯管理制度、標準與規范,充實設備檢驗人員的數量和提高檢驗人員的素質,并配備必要的檢驗設備和儀器。

11、要認真做好從事液化氣及瓦斯工作人員的安全教育和培訓,定期模擬事故演習。凡是調入易燃易爆工作崗位的操作人員,要進行專門的技術培訓,并要建立安全考核檔案,考核不合格不準頂崗。

12、液化氣槽車及充裝臺,必須有符合規定的靜電接地設施,并設置氣液回收裝置和密閉返回管線,禁止向大氣排放;液化氣罐區要設置圍墻或圍欄與大門,非崗位人員禁止入內。

13、液化氣及瓦斯管線的低點與脹力點要安裝排凝閥和引線,定期排凝和自動排凝,排凝要采取密閉方式。

14、進系統管網的液化氣及瓦斯的硫化氫含量不大于20毫克/標米3,總流量不大于400毫克/標米3,。為保證硫含量指標達到上述要求,要盡快建設脫硫裝置,未見脫硫裝置的,要開好堿洗設備,以防腐蝕設備與管線。

15、凡貯存液化氣及瓦斯的設備,包括管線、配件、必須符合國家勞動總局版發的《壓力容器安全監察規程》和三部頒發的《鋼制石化工業壓力容器設計規定》的要求。凡材質和質量不符合要求的,要停止使用,及時安排更換。

16、液化氣及瓦斯的生產、儲運、使用區域要配齊、配全消防設施與消防器具和必要的環形消防通道,并始終處于良好狀態。具有明火又有液化氣及瓦斯生產裝置及系統防火間距,要符合有關設計防火規范要求,并配有必要安全設施,如氣幕、水幕、隔離墻、隔離帶、防火堤以及滅火蒸汽等。

17、用瓦斯作燃料的鍋爐、加熱爐、裂解爐等必須裝設阻火器和佩有燃料油常明燈,火焰監測器、燃燒監測器等安全設施。

18、有液化氣及瓦斯裝置和區域,必須配齊瓦斯檢測報警器和必要的自保裝置。

19、為防止靜電積聚,運行中的液化氣及瓦斯設備、管線要有完善的接地設施,并符合標準。

20、液化氣及瓦斯設備、管線鋼框架與大型鋼支架下部,應沏襯以耐火隔熱防護層,加以保護。

21、液化氣及瓦斯的設備及儀表要采用防爆型。不防爆電動儀表,要逐步更換或采取有效措施。

22、凡鋪設在地下的液化氣及瓦斯管線,要有防腐涂層、陰極保護等措施。

23、在火炬前要設置液化氣的氣化和脫液設施,不準將液態烴直接排入火炬管網。

24、要在火炬系統上設置水封、氮封、阻火器等。防止回火、打炮、爆炸。

25、火炬管網走向要合理,管線盡量短,拐彎盡量少,管線要有坡度,低點要有排凝設施。

26、液化氣及瓦斯的設施與管線的焊接,要有經考試合格的焊接和無損檢驗人員進行焊接與檢驗,并做好記錄。

27、液化氣及瓦斯的設施及管線在安裝或檢修完成后,必須按規定做水壓試驗和氣密試驗,并要有一定保壓時間,達到無滲漏、無顯著變形與不均勻膨脹。

28、認真執行崗位責任制,對在用的液化氣及瓦斯的設備與管線,要認真進行巡回檢查和定期專業檢查。裝置停工檢修時,進行宏觀檢查與無損探傷,并做好記錄、建立、健全檔案。

29、液化氣及瓦斯的設備要配齊各種安全附件,如安全閥、液面計、壓力表、溫度計、高低液位報警器、緊急排空裝置、保溫設施等并要定期檢測校驗,保證靈活好用。

30、要按規定要求對液化氣及瓦斯設備與管線進行檢查和監測,發生隱患要采取可靠措施,結合每年大檢修或日常維修進行整改。當隱患發展到威脅安全生產時,應立即停車處理。

篇2:石油化工安全生產禁令

《禁令》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和集團公司安全監督管理規定制定,禁令主要內容是:

一、嚴禁在禁煙區域內吸煙、在崗飲酒,違者予以開除并解除勞動合同。

二、嚴禁高處作業不系安全帶,違者予以開除并解除勞動合同。

三、嚴禁水上作業不按規定穿戴救生衣,違者予以開除并解除勞動合同。

四、嚴禁無操作證從事電氣、起重、電氣焊作業,違者予以開除并解除勞動合同。

五、嚴禁工作中無證或酒后駕駛機動車,違者予以開除并解除勞動合同。

六、嚴禁未經審批擅自決定鉆開高含硫化氫油氣層或進行試氣作業,違者對直接負責人予以開除并解除勞動合同。

七、嚴禁違反操作規程進行用火、進入受限空間、臨時用電作業,違者給予行政處分并離崗培訓;造成后果的,予以開除并解除勞動合同。

八、嚴禁負責放射源、火工器材、井控坐崗的監護人員擅離崗位,違者給予行政處分并離崗培訓;造成后果的,予以開除并解除勞動合同。

九、嚴禁危險化學品裝卸人員擅離崗位,違者給予行政處分并離崗培訓;造成后果的,予以開除并解除勞動合同。

十、嚴禁鉆井、測錄井、井下作業違反井控安全操作規程,違者給予行政處分并離崗培訓;造成后果的,予以開除并解除勞動合同。

員工違反上述禁令,造成嚴重后果的,對所在單位直接負責人、主要負責人給予警告直至撤職處分;對違章指揮、違規指使員工違反上述禁令的管理人員,給予行政警告直至撤職處分;造成嚴重后果的,予以開除并解除勞動合同。員工違反上述禁令或管理人員違章指揮、違規指使員工違反上述禁令,導致發生上報集團公司重大事故的,按照《公司安全生產重大事故行政責任追究規定(試行)》對企業有關領導予以責任追究。

公司要求各單位迅速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認真貫徹執行《禁令》。要求各單位迅速組織召開職工代表大會,對《禁令》履行民主程序。審議、通過后的《禁令》以企業文件形式下發執行。各企業必須認真組織學習、宣傳《禁令》,確保每一名員工熟悉、清楚。要在操作控制室、作業值班室上墻,生產裝置區要設置醒目的《禁令》公告牌。

篇3:井下作業安全生產禁令

一、嚴禁在禁煙區域內吸煙,在崗飲酒,酒后上崗,違者予以解除勞動合同。

二、嚴禁高處作業不系安全帶、違章拆立井架,違者予以解除勞動合同。

三、嚴禁無操作證從事電氣、起重、電氣焊、司鉆作業,違者予以解除勞動合同。

四、嚴禁違反操作規程進行用火、進入受限空間、臨時用電、破土作業,違者予以責任人離崗培訓;造成嚴重后果的,解除勞動合同。

五、嚴禁負責井控坐崗的監護人員擅離崗位,違者予以責任人離崗培訓;造成嚴重后果的,解除勞動合同。

六、嚴禁違反井控安全操作規程,在含硫化氫井、氣井、高油氣比井作業不裝液壓防噴器,違者予以責任人離崗培訓;造成嚴重后果的,解除勞動合同。

七、嚴禁試油、試氣等措施作業不按程序進行驗收,違者予以責任人離崗培訓;造成嚴重后果的,解除勞動合同。

八、嚴禁在易燃易爆區域使用非防爆通訊、照明器材等,違者予以責任人離崗培訓;造成嚴重后果的,解除勞動合同。

九、嚴禁違章指揮及其他違章作業,違者造成嚴重后果的,予以解除勞動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