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輔料庫管理制度范本
1、原、輔料庫房有專人負責,不準閑人進入,鑰匙由專人負責。
2、原、輔料入庫前必須嚴格檢驗或驗證,發現不合格或無檢驗合格證書或無驗證報告單的,拒絕入庫。
3、每天上班后對庫房進行全面檢查,不得存在不安全隱患,對可能存在影響產品質量的因素,要及時向相關負責人匯報,以確保生產供應。
4、先進先出,及時剔除不符合質量和衛生標準的原料,防止污染。
5、經常清掃,定期消毒,保持整潔。定期檢查照明、防火、防鼠、防蚊蠅、防塵、防潮工裝等是否良好。
6、庫房內不準堆放與生產所用原(輔)料無關的物品。
7、每批原材料應有明顯標志并定期對物資進行檢驗。
8、物品堆放整齊,便于人員通行、取用物品,離地20~25cm,離墻30cm,擺放高度不得坍塌。
篇2:原輔料檢驗制度
1、原、輔材料進廠前,供應部門必須提前一到二天書面通知質檢部門,注明供貨單位、物料名稱、數量、批次、進廠日期等。
2、質檢部及時安排過磅及水分測定。磅房將計量單的留存聯和水分檢驗單以及每批物料的統計數據及時送交質檢部,由統計員簽收保存;其它聯由相關部門及時到磅房簽收,計量單所有聯都必須有司磅員簽字并加蓋計量檢驗章。
3、每批原、輔料計量后,質檢部立即安排取樣人員會同相關部門和供貨方按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進行采、制樣;樣品一式四分,每份樣品必須注明樣品名稱、供貨單位、批次、及制樣日期,各相關人員在樣品袋上簽字封口;兩份檢驗樣品送交質檢部,一份檢驗樣品交給供貨商;另一份由公司相關人員和供貨方簽封后作為仲裁樣品。
4、取制樣人員及時將三份樣品(一份仲裁和兩份檢驗樣品)交由質檢部統計員簽收;樣品保存期為三到六個月;統計員及時拆開其中一份檢驗樣品,對樣品重新編號(此號碼與進廠檢驗批號無任何聯系),僅注明物料名稱、檢驗項目和日期,不得注明供貨單位。
5、統計員將重新編號的樣品送交化驗室,由主任或主任指定的人員簽收;化驗室根據樣品袋上分析項目及時按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以及公司內部化驗規程化驗。
6、化驗室主任對各化驗數據審核無誤后,出具所有項目的分析報告單,送交質檢部。
7、質檢部統計員根據合同要求以及公司磅房的統計數據、化驗報告單,及時出具“進出廠物料檢測單”(批報)。批報內容包含:貨物名稱、供貨單位、批次、濕重、干重、水分、計價元素品位以及金屬量;批報由質檢部部長審核簽字并加蓋質量檢驗專用章后送交分管領導審閱后送交各相關部門;留存聯由質檢部保存。
篇3:金屬公司原輔料管理制度
金屬制品公司原輔料管理制度
一、原輔料的采購:
1.對符合國家標準或公司訂標準、質量穩定、信譽良好的生產公司,經審查后可作為主要供應單位。
2.供應單位一經選定,盡可能減少變更,需變更時,經本公司有關部門審查批準。
3.經常了解供應單位的產品質量,發現質量問題應及時采取措施。
二、原輔料的管理:
1.原輔料初檢、編號、請檢
1.1原輔料進公司,由倉庫保管員按購物憑證或合同協議核對后,檢查包裝是否破損,標簽是否完好,與貨物是否一致等,凡不符合要求,應予拒收。
1.2進公司原輔料,在倉庫先統一編號。按要求放置指定區,并掛置待檢標識牌。
1.3倉庫保管員按原輔料進公司順序,填寫進公司原輔料總帳。
2、原輔料檢驗
2.1工程部接到原輔料請驗單后,派專人按抽樣方法取樣。
2.2根據檢驗結果,工程部向倉庫送交檢驗報告單,并根據檢驗結果發放合格證或不合格證。
3.原輔料入庫:
3.1倉庫保管員根據檢驗結果,取下待驗牌,在貨物處逐件貼上合格證或不合格證,按區域放置,以防混用。
3.2不合格原輔料要隔離存放,按不合格原輔料處理程序交采購業務部處理,并建立臺帳記錄。
3.3原輔料存放區應保持整潔。
3.4原輔料堆放要貨行間必須留有一定距離,并執行先進先出的發料順序。
4.原輔料發放
4.1生產車間投料員按生產需要填寫領料單交倉庫備料。
4.2倉庫送料員按規定要求稱量計量,并填寫稱量記錄。
4.3倉庫送料員與倉庫保管員核對實物后,把原輔料送到車間指定地點,碼放整齊,由車間投料員點收。發料、送料、領料人均應在出倉單上簽名。
4.4每次發送料后,倉庫保管員要在庫存貨位卡和臺帳上填寫貨物去向、結存情況。
4.5不合格原輔料不得發放使用,易變質的原輔料及貯存期超過規定期限的原輔料,必須抽樣復驗合格后方可發放。
批準審核編制
日期日期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