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輔料供應商采購管理制度
原輔料供應商采購管理制度
目的:規定采購控制以及選擇、評價和重新選擇供應商的內容和方法,確保采購產品符合規定的要求。
范圍:適用于本公司生產所需原輔料的采購以及向本公司提供產品的供應商的選擇和評價。
職責:采購課負責采購產品和外包供應商的評價和管理,并負責原輔料的采購控制。生產部負責外包過程的控制。
技術部、品管部、生產部等相關部門負責參與供應商的評價和選擇。
供應商評價
5.1.1管理部采購課會同相關的生產部門根據生產所需采購的原輔材料尋找和聯絡供應商,并收集供應商相關資料。
5.1.2生產技術部和品管部根據對產品質量的影響程度,將采購產品劃分為A類(嚴重影響)、B類(一般影響)、C類(除A類、B類之外的物品),并規定各類采購產品的檢驗要求。
5.1.3采購課應會同技術部、品管部以及相關的生產等部門選擇以下一種或幾種方式對供應商進行評價。
5.1.3.1書面評價
a)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附影印件)。
b)營業執照,生產許可證等必要的證件(附影印件)。
5.1.3.2供貨業績評價,包括產品質量、供貨信譽、服務等。
5.1.3.3實地評價:實地拜訪及參觀供應商的廠房,規模及生產檢測設備,將結果記錄于《供應商評價表》。
5.1.4采購課將評價結果記錄于《供應商評價表》經采購課主管審核管理部經理批準后,列入《合格供應商名冊》,如未通過則放棄。
5.1.5采購必須在《合格供應商名冊》范圍內進行,若需在合格供應商范圍以外采購,由采購課提出申請,經總經理或管理部經理審批后執行采購,日后若可能向該供應商采購物品,則需在兩周內依5.1.3條款執行。
5.1.6如顧客有規定,《合格供應商名冊》應經顧客的材料工程部門批準后,方可選用。
5.1.7采購課應按《供應商再評價表》的內容對供應商進行每年一次定期評價,將評價結果記錄于該表。
5.1.8供應商的定期評價由產品質量、供貨信譽、服務等內容。
5.1.8.1評價評分方法:
a)產品質量(60%):合格批數/進料批數*60分
b)供貨信譽(30%):準時批數/進料批數*30分
c)服務:(100分-總扣分)/100分*10分
5.1.8.2供應商的評價數據由技術部、品管部以及相關的生產部門提供。
5.1.8.3A類產品的供應商:
a)95-100分優先考慮訂貨;
b)85-95分不采取措施;
c)70-85分要求有書面改進措施(甚至減少訂貨)。
5.1.8.4B類產品的供應商:
a)85-100分優先考慮;
b)75-85分可不采取措施;
c)65-75分需要改進。
5.1.8.5C類產品的供應商:
a)80分以上優先考慮;
b)60分以上表示許可。
5.1.8.6考核分在上述最低分數以下的供應商,取消其合格供應商資格。
5.1.9對A、B類原材料供應商的實地質量能力評定原則上每一年進行一次,已獲得第三方權威機構質量體系或產品認證并在有效期內的供應商在評審時其質量體系可免作全面審核,一般僅對主要內容作抽查,但工藝審核和其他審核內容仍然進行。
5.1.10供應商的實地質量能力評定按《供應商質量能力評定細則》執行。
5.1.11管理部應以QS9000和ISO9001:2000作為基本質量體系要求進行供應商質量體系的開發,并以供應商符合QS9000和ISO9001:2000為目標。
5.1.12如果作為供應商開發的一部分,品管部必須按5.1.9規定的頻次對供應商進行評定。
5.1.13在新的或更改過的產品或過程進行批量投產之前,應對供應商實施生產過程或產品認可,品管部應保存首批樣品的檢驗報告。
5.1.14外包過程的供應商評價和再評價采用上述辦法。
5.1.15采購課應保持《合格供應商名冊》的最新正確資料和評價結果及評價所引起的任何必要措施的記錄。
5.1.16在合格的供應商交易過程中,如果出現品質不良狀況,由品管部提出處理方案,采購課通知供應商予以改善,如若經告知后仍無法達到預期效果,則由品管部提議采購課取消其合格的供應商資格,若該供應商需要重新評價,則按5.1條款重新評價合格后方可再次列入《合格供應商名冊》。品質影響嚴重者,則永久取消其供應商資格。
5.2采購控制
5.2.1原輔料的采購必須在經過評價的《合格供應商名冊》范圍內進行。如遇特殊情況,需在未經評價的供應商處采購時,按5.1.5條款執行。
5.2.2合同規定時,可在顧客指定的供應商采購原輔料,但不能免除本公司對確保供應商的零件、材料及服務質量的責任。
5.2.3用于生產的所有材料應滿足先行對限制有毒、危險物品的政府的要求及安全規定,以及考慮生產和銷售國有關環境、電力和電磁方面的規定。
5.2.4各部門所需物料的采購都應先填寫請購單,經部門負責人審核廠長批準后,交采購課實施采購。
5.2.5特殊及金額特別大的請購單須經總經理核簽后方可安排采購。
5.2.6采購課依據各部門的需求期限,制定采購計劃,安排詢價、議價作業。
5.2.7需采購之物料,如是采購過的有先例的規格材料,可參考前價填寫訂貨單,數額較大時須重新安排詢價、議價、尋找成本、品質適合的供應商,填寫請購單上的比價記錄,轉交部門經理審批后實施。
5.2.8由采購課將填好比價記錄本的請購單交由相關主管審核以后,開定貨單,聯絡供應商。
5.2.9定貨單的內容可包括:
a)品名、規格、廠名;
b)質量要求、數量、價格;
c)原輔料標準或其它相關標準。
5.2.10采購課確定所規定的采購要求是充分與適宜的之后,將訂貨單以電話或傳真通知供應商,由供應商確認后效。
5.2.11采購課根據與供應商確認的交貨期,應要求其按時交貨。
5.2.12應要求供應商具有10
0%的按時交付能力,采購課應提供必要的計劃資料和采購承諾,以便使供應商能滿足這些期望要求。
5.2.13采購課應建立一套管理體系以對供應商交付能力及必要時采取的糾正措施進行監督,附加運費的記錄應包括本公司和供應商的付費。
5.2.14交貨異常處理
5.2.14.1如發生交貨異常情況,由采購課通知生產部,以不影響生產為前提,與供應商重新確定交貨期,確保滿足生產需要,采購課應對其進行評定。
5.2.14.2如供應商不能滿足確定的交貨期,采購課需通知生產部主管,及時調整生產。采購課應重新向其他供應商定貨,并追究前者違約責任。
5.3采購產品的驗證
5.3.1技術部和品管部根據采購產品的分類情況規定檢驗要求。
5.3.2采購的原輔料進廠時的檢驗按《監視和測量過程控制程序》執行。
5.3.3經過品管部檢驗合格的產品,管理課倉庫根據《產品防護管理程序》驗收入庫,把收驗單交各權限主管核簽后由管理部與客戶結算。
5.3.4當公司或顧客要求擬在供應商的現場驗收時,采購課應在采購信息中規定擬驗證的安排和產品放行的方法。
5.3.5當和約有規定顧客對供應商的現場驗證產品時,則由采購課提前通知供應商,并由本公司品管人員陪同客戶代表前往供應商現場,對供應商的產品實現驗證,合格后方可發貨。經顧客驗證的產品,品管部仍需依《監視和測量過程控制程序》進行檢驗。
5.3.6不合格原輔料的處理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執行。
5.3.7對于提供A類采購產品的供應商,應確保其可追溯性得到保證。
5.4外包過程控制
5.4.1本公司的外包過程包括電鍍外發加工,部分設備設施的委外修理及部分監視和測量裝置的委外校驗等。
5.4.2外包加工必須在合格供應商范圍內進行。
5.4.3外包加工應規定質量要求、驗收標準和方法、交貨日期、交貨地點、加工價格等要求,應形成文件。
5.4.4品管部應對外包過程進行監督和控制。
5.4.5外包加工產品進公司應按《監視和測量過程控制程序》的規定實施檢驗。
5.4.6部分設備設施委外修理及部分監視和測量裝置委外校驗的控制見《設備設施管理程序》和《監視和測量裝置控制程序》。
5.4.7模具的委托加工控制見《模具管理程序》
5.5采購資料管理
5.5.1根據訂貨需要,經權限主管核簽后,依《文件控制程序》可向供應商提供圖紙及樣品。
5.5.2供應商在與本公司結算時,需把公司給的各種樣品,資料交還于采購課,由采購課還于各相關部門保管。
5.6采購管理作業流程見附件一。
6.記錄
6.1采購課保存《合格供應商名冊》以及供應商評價記錄。
6.2各相關部門保存本部門采購記錄。
6.3生產本部保存外包過程控制的記錄。
7相關文件
7.1監視和測量過程控制程序
7.2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7.3設備管理程序
7.4監視和測量裝置控制程序
7.5模具管理程序
7.6文件控制程序
7.7供應商管理細則
8.記錄表式
8.1合格供應商名冊
8.2供應商評價表
8.3供應商再評價表
8.4原材料分類表
8.5采購單
8.6采購合同
篇2:某水泥廠采購與供應商評審程序
水泥廠采購與供應商評審程序
1.目的
評審選擇合格供應商,確保采購的物資符合規定要求。
2.范圍
適用于提供原輔材料、檢測/試驗設備、備品備件或服務的供應商及相應物資的采購。
3.定義(無)
4.職責
4.1供應商評審小組負責:評審新供應商;供應商的平時考核。
4.2管理部負責:提供供應商來貨交貨期及質量表現;保持合格供應商名單并及時更新。需要時,要求供應商對供貨質量改進;對供應廠商基本情況及產品類型進行評審。
4.3品管部負責:對供應商的技術/專業能力、質量保證能力/專業經營資格的評審;向管理部提供來貨檢驗情況。
4.4生產部負責:對供應商的服務/設備能力進行評審。
4.5總經理或其授權代表負責:對供應商評審結果的最終確認。
4.6采購組負責:
4.6.1采購計劃的制訂;依需求采購,確定"采購合同(購銷合同/傳真/電話等)"內容,并明確產品要求。
4.6.2協調品管部在供應商處驗貨。
4.6.3與供應商溝通,落實供貨、退貨、改進及采購條款,需要時,要求供應商對產品質量的改進。
4.7總經理或其授權代表負責原材料采購合同的批準;采購組主管負責對五金配件采購的批準。
5.供應商評審要求
5.1總則
5.1.1管理部應對生產所需的材料供應商按照本程序的要求進行評審(5.1.2所出現的情況可除外),并進行持續的監督,確保采購的產品符合公司規定的要求。
5.1.2特殊的供應商可不經評審直接列為合格供應商。
A.國家法定的部門或機構:如計量部門、海關、商檢等。
B.獨家經營的供應商;客戶指定的供應商。
C.取得質量體系認證或產品認證(僅購買該產品時使用)的公司。
D.海外或市外供應商,經樣品承認合格而能提供出貨質量保證者。
5.2成立供應商評審小組
5.2.1供應商評審小組由總經理或授權代表、管理部、品管部和生產部組成。
5.2.2供應商評審小組運作:
A.由管理部主管負責按需要定期、不定期召開會議,對新供應商評審。
B.由管理部主管負責在每年年底組織一次對合格供應商進行復審。
C.按需要及供貨質量情況,復審會議可經常進行。
D.評審小組可以因供貨質量隨時召開復審會議。
E.評審/復審方式可以是召集評審小組成員開會討論,也可以是以文件傳遞,由各評審成員根據資料對供應商評審。
5.3供應商評審程序:
5.3.1由管理部主管負責收集新供應商的資料:
A.收集資料方法可以是查詢、問卷、實地到訪、公司小冊、商業登記、業績報告,第三者資料或委托驗證等;
B.評審之前,管理部提供"供應商調查評審表"作為供應商評審的基本資料和供應商質量體系保證依據。
5.3.2評審由供應商評審小組依據"供應商調查評審表"對供應商的供貨能力,技術能力,產品質量,質量保證能力進行評審。
5.3.3供應商須經"評審小組"確認通過,方可列為合格供應商,評審結果有以下幾種:
A.通過--新供應商列入合格供應商名單;
B.不通過--新供應商除非作出改善及再提交評審,否則不被采用;
C.待決定--資料不足,證據有猜疑,改善觀察中,必要時,待決定可交由總經理或其授權代表作最終審批。
5.3.4管理部負責登錄及更新"合格供應商名單"。
5.4供應商持續監察
5.4.1供應商評審小組應持續對供應商供貨質量進行監察,每年依據管理部提供的有關交貨質量和交貨期方面的資料,組織一次對供應商的復審,監察的目的是確保供貨質量,若有異常時,應提出相應的糾正改善要求。
5.4.2考核評分:
每年由管理部根據供應商交貨質量情況,依據供應商交貨期對供應商進行考核評分,計算如下:
A.每年依據供應商交貨期表現由采購人員對供應商進行核算評分,交貨期評分按照下列方法計算:交貨期得分=100-累計扣分
交貨情況延遲供貨1至3天延遲供貨4至5天延遲供貨6天以上
評分標準每延遲一天扣0.5分每延遲一天扣1分每延遲一天扣1.5分
注:由于本公司的原因和不可抗拒的原因導致延遲的除外。
B.管理部依據供應商每年的交貨質量情況,對供應商供貨質量進行核算評分,計算方法如下:到貨質量得分=(一次檢驗合格率×200)-100
C.綜合考核評分:綜合考核得分=到貨質量得分×60%+交貨期得分×40%
D.根據考核評分及總體評定,供應商評審小組可按照下表作出決定。
分供方級別
分數評價復審結論
>95很好增加采購不須附加條件
80-95好采購不須附加條件
65-80良好限量采購,須督導改善
50-65差僅緊急時采購,須另擇供應商
<50不接受不采購,取消供應商資格,選擇新的供應商
5.4.3評審結果
A.對評價為良好(含良好)以上供應商繼續選用,名單保留于合格供應商名單中;
B.對需改進供應商,管理部主管負責對供應商提出改善要求,供應商名單保留于合格供應商名單;
C.對多次要求改善而沒答復、沒行動、沒有改善的供應商,評審小組可將此供應商從合格供應商名單中刪除,管理部主管負責更新合格供應商名單。
D.否決現有供應商時應考慮:同類行業所能提供的產品質量、市場供求情況及對公司所帶來負擔:合同約束、物資政策、需貨情況、轉換時間/成本、質量成本等。
6.采購要求
6.1采購作業:
6.1.1采購組根據產品生產的工藝要求、客戶的訂貨情況以及倉庫的庫存情況,制訂原材料、輔助材料的采購計劃。
6.1.2采購計劃的批準:采購組所制訂的采購計劃經總經理或其授權代表批準后實施.
6.1.3采購合同的簽訂:采購人員在采購計劃經總經理或其授權代表批準后負責與供應商簽訂采購合同(采購合同可以是"合同、訂單、傳真、信函、電話"等),采購合同應說明采購產品的名稱、型號/規格、數量、交貨期、質量要求/技術要求,所有原材料、輔助材料的采購合同應經總經理或其授權代表批準。
6.1.4采購組采購原輔材料或服務時應遵循以下原則:
A.優先采用合格供應商。
B.采購人員已明確產品的需求(包括產品名稱、型號/規格、數量、交貨期、質量要求/技術要求或服務)。
C.若以電話形式通知供應商,則應說明"品名、型號/規格、數量、交貨期以及質量要求或服務",并記錄于電話記錄中。
6.1.5由于產品技術要求更改,計劃更改或供貨履行備用條款更改,導致已被采購產品要求或需求更改,采購組主管負責與供應商溝通及落實采購條款的更改。
6.1.6采購人員應將供應商到貨日期及質量檢驗結果填寫于"供應商供貨質量記錄表"。
6.2采購資料:
6.2.1品管部負責向采購組提供相關原料的技術標準或檢驗標準(如圖紙或樣品),并確認檢驗標準及技術標準的有效性;
6.2.2若提供與質量或質量體系有關的文件也應明確說明文件的有效版本;
6.2.3如果供應商需要,采購組負責提供給供應商的技術標準、檢驗標準等受控文件的分發,并控制其有效性,確保本公司提供給供應商的技術標準、檢驗標準在有效范圍。
6.3采購驗證:
6.3.1若有需要在供應商處對供貨進行驗證,采購組負責與供應商協調并在相應的訂貨合同上或以文件方式向供應商說明驗證要求及接收條件。
6.3.2合同要求時,采購組主管負責協調客戶在供應商處對供貨的驗證。
6.3.3客戶在對供應商物料的驗證,不能免除公司提供合格產品的責任,即不可免除來料接收檢驗,也不能排除以后客戶的拒收。
6.4對于服務性行業(如運輸、維修服務等)對本公司提供的有償服務,也應遵照相應的采購條款。
7報告和記錄
7.1供應商調查評審表(FM740101)
7.2合格供應商名單(FM740102)
7.3供應商交貨質量記錄(FM740103)
7.4采購計劃(FM740104)
7.5采購合同(FM740105)
7.6電話記錄(FM720106)
7.7物料質量保證資料/證明
7.8供應商供貨質量記錄(FM740107)
篇3:設備采購供應商評審管理制度
1、目的確保合同的執行力。
2、企管部在供應部提交市場調研報告之日起一周內,組織設備部、生產部、質檢部、技術中心、財務部、供應部的有關人員對供應部提交的市場調研報告進行評審。
3、與會人員根據供應部提供生產商(供應商)的信息對生產商(供應商)進行客觀的評價,按無記名方式對生產商(供應商)按百分之五十的比例入選投票,得票超過與會人數的一半以上者確定為入選生產商(供應商)。
4、供應部對入選生產商(供應商)在確定之日起二天內以電子郵方式寄出標書,要求生產商(供應商)在發出標書之日起一周內寄出標書(以當地郵擢為準),超期按棄權處理。
5、供應部要對生產商(供應商)提交的標書保密性負責,嚴禁在開標會前私啟生產商(供應商)提交的標書。
6、企管部按時組織設備部、生產部、質檢部、技術中心、財務部、供應部進行現場評標。評標程序為:1、檢查標書的完整性;2、開啟標書;3、宣讀標書;4、匯總計算平圴值;5、按低于平圴值總標數的百分之五十計算定位數;6、按低于平圴值第一開始往低值向下推移到定位數,確定中標標的。7、填寫中標書,與會人員簽名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