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蒸汽鍋爐安全技術一般要求

蒸汽鍋爐安全技術一般要求

2024-07-17 閱讀 3663

鍋爐的設計必須符合安全、可靠的要求。鍋爐的結構應符合本規程第四章的要求。鍋爐受壓元件的強度應按《水管鍋爐受壓元件強度計算》或《鍋殼鍋爐受壓元件強度計算》進行計算和校核。

第8條鍋爐產品出廠時,必須附有與安全有關的技術資料,其內容應包括:

1·鍋爐圖樣(包括總圖、安裝圖和主要受壓部件圖);

2·受壓元件的強度計算書或計算結果匯總表;

3·安全閥排放量的計算書或計算結果匯總表;

4·鍋爐質量證明書(包括出廠合格證、金屬材料證明、焊接質量證明和水壓試驗證明);

5·鍋爐安裝說明書和使用說明書;

6·受壓元件重大設計更改資料。對于額定蒸汽壓力大于或等于3.8MR的鍋爐至少還應供以下技術資料:

(1)·鍋爐熱力計算書或熱力計算結果匯總表;

(2)·過熱器壁溫計算書或計算結果匯總表;

(3)·煙風阻力計算書或計算結果匯總表;

(4)·熱膨脹系統圖。

對于額定蒸汽壓力或等于9.8Mpa的鍋爐,還應提供以下技術資料:

(1)·再熱器壁溫計算書或計算結果匯總表;

(2)·鍋爐水循環(包括汽水阻力,)計算書或計算結果匯總表;

(3)·汽水系統圖

(4)·各項保護裝置整定值。

第9條鍋爐產品出廠時,應在明顯的位置裝設金屬銘牌;銘牌上應載明下列項目:

1·鍋爐型號;

2·制造廠鍋爐產品編號;

3·額定蒸發量(t/h)或額定功率(NW)

4·額定蒸汽壓力(MPa);

5·額定蒸汽溫度(℃)

6·再熱蒸汽進、出口溫度(℃)及進、出口壓力(MPa);

7·制造廠名稱;

8·鍋爐制造許可證級別和編號;

9·鍋爐制造監檢單位名稱和監檢標記;

10·制造年月。

對散件出廠的鍋爐,還應在鍋筒、過熱器集箱、再熱器集箱、水冷壁集箱、省煤器集箱以及減溫器和啟動分離器等主要受壓部件的封頭或端蓋上打下鋼印,注明該部件的產品編號。

第10條鍋爐的安裝除應符合本規程外,對于額定蒸汽壓力小于或等于2.5Mpa的鍋爐,可參照《機械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中第六冊TJ231(六)《破碎粉磨設備、卷揚機、固定式柴油機、工業鍋爐安裝》的有關規定。對于額定蒸汽壓力大于2.5Mpa的鍋爐,可參照SDJ245《電力建設施工及驗收技術規范(鍋爐機組篇)》的有關規定。

第11條鍋爐在安裝前和安裝過程中,安裝單位如發現受壓部件存在影響安全使用的質量問題時,應停止安裝并報告當地安全監察機構,安全監察機構對所提出的質量問題應盡快提出處理意見。

第12條鍋爐安裝質量的分段驗收和水壓試驗,由鍋爐安裝單位和使用單位共同進行。總體驗收時,除鍋爐安裝單位和使用單位外,一般還應有安全監察機構派員參加。鍋爐安裝驗收合格后,安裝單位應將安裝鍋爐的技術文件和施工質量證明資料等,移交使用單位存入鍋爐技術檔案。

第13條鍋爐的使用單位應按照原勞動人事部頒發的《鍋爐使用登記辦法》逐臺辦理登記手續,未辦理登記手續的鍋爐,不得投大使用。

第14條鍋爐的使用單位應按照原勞動人事部頒發的《鍋爐司爐工人安全技術考核管理辦法》對司爐工人進行管理。無與鍋爐相應類別的合格司爐工人,鍋爐不得投入使用。

第15條電力系統的發電用鍋爐的使用管理和操作人員的管理考核應按《電力工業鍋爐監察規程》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16條鍋爐的使用單位及其主管部門,應指定專職或兼職人員負責鍋爐設備的安全管理,按照本規程的要求做好鍋爐的使用管理工作。鍋爐的使用單位應根據鍋爐的結構型式,燃燒方式和使用要求制訂保證鍋爐安全運行的操作規程和防爆、防火、防毒等安

全管理制度以及事故處理辦法,并認真執行,鍋爐的使用單位應制訂和實行鍋爐及其安全附件的維護保養和定期檢修制度,對具有自動控制系統的鍋爐,還應建立定期對自動儀表進行校驗檢修的制度。

第17條鍋爐受壓元件的重大修理,如鍋筒(鍋殼)、爐膽、回燃室、封頭、爐膽頂,管板、下腳圈、集箱的更換、挖補、主焊縫的補焊、管子脹接改焊接以及大量更換受熱面管子等,應有圖留樣和施工技術方案。修理的技術要求可參照鍋爐專業技術標準和有關技術規定。修理完工后,鍋爐的使用單位應將圖樣、材料質量證明書、修理質量檢驗證明書等技術資料存人鍋爐技術檔案內。

第18條在用鍋爐修理時,嚴禁在有壓為或鍋戎溫度較高的情況下修理受壓元件。采用焊接方法修理受壓元件時,禁止帶水焊接。

第19條鍋爐及其受壓元件的改造,施工技術要求可參照鍋爐專業技術標準和有關技術規定。提高鍋爐運行參數的改造,在改造方案中必須包括必要的計算資料。由于結構和運行參數的改變,水處理措施和安全附件應與新參數相適應。

第20條鍋爐改造竣工后,鍋爐的使用單位應將鍋爐改造的圖樣、材料質量證明書、施工質量檢驗證明書等技術資料存入鍋滬技術檔案內。

篇2:蒸汽鍋爐安全生產規程

蒸汽鍋爐是生產、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設備之一。蒸汽鍋爐在使用中具有高溫、高壓的特點。如治理不善,就會發生事故,造成職員傷亡,生產中斷,會帶來嚴重損失。因此每個司爐及維修職員在工作中時刻保持高度責任心,保證鍋爐正常運行,嚴格遵守。

一、嚴格遵守司爐工崗位制,發揮團結,互助支愛的精神。

二、搞好鍋爐及設備的保養,經常保持鍋爐房整潔,留意力爭節約煤、水、電。

三、在鍋爐運行中保持規定壓力、溫度,不得超壓。要留意辯別假水位。牢記管道系統,閥門分布位置及運行中的開閥狀況。開閉閥門時應

在手輪的側面逐漸開或閉。時刻關注老鍋爐運行變態和事故前兆,應了解其發生原因及預防處理方法。必要時采取緊急停爐和緊急處理。牢記配

電盤各按鈕作用,停爐時不留有余壓并切斷總電源。

四、煤斗提升或下降時,煤斗下邊嚴禁站人,鼓風機吸風口、引風機、出渣機、減速機傳動部分四周,要特別小心留意安全生產,杜盡事故發

生。司爐工必須堅守工作崗位,違者罰款處理。

五、認真選煤,防止易爆物〈如雷管等〉危險物品進爐。冬季刨煤防止凍煤層塌落砸傷。運煤防止碰、扭、壓傷,使用工具平時排列整潔。

六、配電盤四周嚴禁堆放金屬及易燃易爆物,并留意防塵,留意防火。要按時排污,及時清理除塵器里的煙灰。

七、鍋爐運行中如發生故障或電火等情況時,應采取緊急措施,并立即報告班長。

八、要公道供氣,節約供氣,杜盡跑、冒、漏,防止燙傷。

九、當鍋爐房發生事故、故障,在處理事故、事故及責任不清時,司爐職員不得離開鍋爐房。

十、對違章作業造成事故者,分別情況給批評及其他處分。

十一、各班設立兼職安全員,嚴格監視執行,安全生產規程,執行安全員崗位責任制。

篇3:立式蒸汽鍋爐安全操作規程

一、操作規程

1點火前的準備工作

(1)上水前應對鍋爐進行全面檢查,鍋爐進水前對水進行處理,使水符合GB/T1576《工業鍋爐水質》中的有關規定;

(2)進水時應檢查是否有漏水現象,如發現有漏水情況應及時加以排除;

(3)進水時要檢查壓力表,進出口閥門及水位考克等是否完好,起閉是否無誤。

2點火及燃燒

先開啟下爐門,在爐排上放一層木柴等易燃物,點燃木柴后,待燃燒穩定后可逐漸加厚焦炭層,慢慢地加大清灰門,增加通風量,形成紅火層,是焦炭燃燒正常,最終形成約250mm厚的焦炭燃燒層。

3調整安全閥

安全閥應在初次升火時調整,

(1)按照《蒸汽鍋爐安全技術監察規程》(1996)第七章的規定進行調整;

(2)安全閥的調整方法:拆去開口銷,除去頂蓋,擰松螺帽,然后擰動調節螺桿使彈簧放松或壓緊,達到安全閥要求的排氣壓力。調整后,應反復作幾次升壓試驗,確認達到標準后,擰緊、鎖緊螺帽,再將其余零件裝妥;

(3)所有安全閥經校核后不許亂動,安全閥校核后應加鎖或鉛封。開啟壓力、回座壓力、閥芯提升高度等參數應記入鍋爐技術檔案;

(4)在校驗安全閥時,汽包內的水位應比正常水位稍低,并預備在安全閥開啟后須隨時進水;

(5)切忌敲擊安全閥的任何部位,開啟安全閥只能用閥上的控制杠桿;

(6)在安全閥未校核前應絕對禁止投入運行。注意:安全閥應請有資格的單位校驗,不得私自拆封調壓。

4供汽

當爐內汽壓接近工作壓力,準備向外供汽時,火勢宜緩,供汽前鍋爐水位線不宜超過正常水位,供汽時應將總汽閥應稍微開啟讓微量蒸汽進行暖管,同時將管路中的泄水閥開啟,排去冷凝水,暖管的時間應注意管道的膨脹和管道支架的變形情況,如發現不正常時應停止暖管,并消除故障和缺陷。待管已熱,管路上冷凝水逐步減少時,方可全部打開總汽閥,開啟時應緩慢進行,同時注意鍋爐各部是否有特殊響聲,如有應立即檢查,必要時停爐檢查。總汽閥完全開啟后,應將總汽閥手輪退還半圈,以防熱膨脹后不能轉動。鍋爐供汽后,應再一次檢查校驗附屬零件、閥門、儀表有無滲漏現象,各種連接是否正常。

5正常運行

正常運行時要做到爐內水位正常,蒸汽壓力穩定。保持鍋爐房整潔,做好交接班工作。

(1)給水要求:鍋爐給水必須進行水處理。給水水質必須滿足GB/T1576《工業鍋爐水質》中的有關規定;

(2)鍋內水位:鍋內水位應保持在正常水位范圍內,不得高于最高水位或低于最低水位。水位表內水位一般有微微晃動現象,如水面靜止不動,則水位表內有阻塞現象,應立即進行沖洗;

(3)水位表:每班至少沖洗一次;

(4)壓力表:要經常檢查,彎管是否堵塞。如發現壓力表損壞,應立即停爐進行更換;

(5)安全閥:應定期拉動提升手柄作排氣試驗;

(6)排污閥:每班至少排污一次;

(7)正常操作:必須根據用汽情況不間斷地調整鍋爐負荷,調整燃燒,保持汽壓穩定;運行時要注意鍋爐各部位有無特殊響聲,如有應立即檢查,必要時停爐檢查;

(8)鍋爐房清潔:鍋爐房應保持清潔,不要堆放其他雜物;注意室內照明,尤其是水位表和壓力表;經常巡視鍋爐房周圍,檢查鍋爐及附件是否正常;

(9)交接班:為了保證每班能安全、可靠、經濟運行,司爐工在交接班時,要切實做好以下工作:

接班司爐工要在規定的時間前到達并做好準備;交接班時要做到:A、鍋爐蒸汽壓力和水位正常;B、爐膛內燃燒工況正常;C、各機械設備運轉正常;D、鍋爐安全附件靈敏可靠;E、鍋爐房清潔整齊,燈光明亮;做好交接本記錄。

特別注意:鍋爐使用時應勤清灰、勤打焦。發現有小的結焦時,應及時鉤出,以免結成大塊焦。

特別提醒:鍋爐給水必須進行水處理。以免結垢造成橫水管堵塞。

6排污

為了防止由于水垢、水渣而引起的鍋爐損壞,必須保證鍋水水質符合GB/T1576《工業鍋爐水質》的標準,超過允許時,必須對鍋水進行排污,以降低水位25mm左右,每班至少一次,排污前應注意下列事項:

(1)排污閥在低負荷高水位時進行;

(2)具體操作,先微開一點,待管路預熱后微微開大,排污完畢后關好。排污時若發現管內有沖擊聲,應即關小排污閥直至沖擊聲消失后再開啟。

排污不宜長時間連續進行,以免影響循環。

二、停爐

1鍋爐停爐一般有以下幾種情況:

(1)短期內不使用蒸汽時,應“暫時停爐”。

(2)為了清潔、檢查或修理,須將爐水放出時,應“完全停爐”;

(3)遇到危急情況時,必須“緊急停爐”。

2上述停爐情況不同,要求也不同,因此進行的步驟也有所不同,分別說明如下:

(1)暫時停爐,是有計劃的,因此停爐時應注意安全和妥善維護設備,具體步驟如下:A、停爐前適當減少焦炭添加量,同時減弱通風;B、焦炭在停爐前盡量燒光;C、鍋爐冷卻后水位要下降,因此停爐前的水為宜高于正常水位;D、停爐后應關閉總汽閥和煙氣調節門。

(2)完全停爐,一般運行1-3個月應停爐一次,停爐時注意安全和維護設備,停爐后待鍋水冷卻到70℃以下時,方可把鍋水放出,這時必須注意先將安全閥開啟,讓鍋爐內部和大氣相通,如需縮短鍋水冷卻時間,也可通過進水管進水冷卻,同時排污管放出熱水,但水位不低于正常水位,放水后,即開啟人孔、手孔,并進行沖洗。

(3)緊急停爐,鍋爐運行時遇到下列情況時應緊急停爐并通知有關部門:

A、鍋爐水位降低到鍋爐運行規程所規定的水位下限以下時;

B、不斷加大鍋爐給水及采取其他措施,但水位仍繼續下降時;

C、鍋爐水位已升到運行規程所規定的水位上限以上時;

D、給水設備全部失效時;

E、所有水位表、安全閥或在汽空間的壓力表全部失效時;

F、鍋爐元件損壞,危機運行人員安全時;

G、其他異常情況危及鍋爐安全運行。緊急停爐時應立即切斷鼓風機電源,迅速清除所有焦炭。

三、維修保養

1鍋爐在運行期間應注意以下列幾點:

(1)每班檢查風機運行情況,若風機發生劇烈震動,應停車檢查;

(2)鍋爐底部地面上不可積水,以防潮濕腐蝕底座。

2鍋爐運行1-2星期,應進行一次檢查,閥門、儀表及管道有否滲漏損壞,如有應進行修復。

3鍋爐每運行6個月,應停爐進行全面檢查和維修,除上述工作外,還應進行:

(1)清除鍋殼底部的水垢和泥垢,并用清水沖洗;

(2)對鍋爐進行內外檢查,如受壓部分的焊縫鋼板內外有無腐蝕現象,若有,應及時修復;

(3)檢查完畢后,可在著火面涂以鍋爐漆;

(4)檢查風機是否正常;

(5)必要時可拆去保溫層作徹底檢查;

(6)鍋爐底座、保溫罩殼及煙風道每年至少要油漆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