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鍋爐超溫安全措施
1鍋爐運行人員應熟悉本爐的燃燒特性,掌握各風門對汽溫的影響。司爐應嚴格監視屏式過熱器和高溫過熱器的各點汽溫和壁溫,嚴防超溫。
2每周分析一次煙氣氧氣含量,以核對氧量表的準確性。
3每天應測量爐膛溫度,發現爐膛溫度不正常升高應及時調整,以免發生鍋爐受熱面結焦。
4負荷增加或減少時,應根據負荷變化情況,適當地增加或減少風量,防止汽溫猛增猛跌。
5影響汽溫的各項操作,如啟停制粉應得到司爐許可方可進行。
6防止因制粉系統堵塞而引起三次風大量帶粉,造成燃燒中心不正常抬高。
7在鍋爐升火期間應充分開啟過熱器疏水閥,向空排氣門,鍋爐停爐過程中,充分開啟過熱器出口集箱疏水門,利用鍋爐本身蒸汽進行冷卻過熱器,防止管壁過熱。
8在鍋爐升火期間,如由于操作不當或其它原因蒸汽溫度突然升高時,應停止部分火嘴,值至全部火嘴,待正常后重新點火。
9利用干氣替代燃油升火期間,升溫升壓不同步時,不可將向空排汽節流過多,防止過熱器管壁冷卻不足而超溫。而應減少干氣量,增加煤粉量進行升壓。
10在升火期間,由于沿爐膛寬度的煙溫偏差,以及管壁和蒸汽溫差較大,過熱器出口溫度應維持稍低于額定汽溫,高壓鍋爐至少低50-60℃,直到并爐時為止,以免個別蛇管的管壁溫度超過允許數值。
11做好鍋爐的運行調整工作:保持適當的過剩空氣系數,堵塞磨煤系統和鍋爐各處的漏風;保持火焰中心在較低位置;合理調整減溫水量;給水溫度不應低于規定數值;排污水量在一定時間內不應過多,以免影響蒸汽溫度升高;嚴禁超溫運行。
篇2:防止鍋爐制粉爆發安全措施
1總則
1.1目的
為防止鍋爐制粉系統爆發,確保鍋爐穩定運行,鍋爐分場特制定如下安全措施:
2內容
1、運行人員加強監盤和調整,磨煤機出口溫度保持在60度以下。
2、啟動制粉系統前應進行全面檢查,各鎖風器靈活好用,無積粉自燃現象。
3、加強檢查維護工作,磨煤機入口彎管粘煤應定期清理。
4、加強粗粉分離器、旋風分離器的巡回檢查工作,如發現堵塞現象,處理時間較長時,必須停止制粉系統運行后方可進行處理。
5、嚴禁在運行中的制粉系統的設備上進行焊接工作。如必須作業時,一定要辦理工作票,經徹底抽粉,系統停運后方可作業。
6、運行中發現制粉系統有火源,要按規程規定停止制粉系統運行,采取緊急措施處理。待火源消除并進行全面檢查后方可重新啟動。
7、運行人員應掌握煤質情況,根據煤種的變化做相應的調整與維護。
8、停止制粉運行時,要逐漸降低磨煤機入口溫度,逐漸減少給煤量,直至停止給煤機進行抽粉,確認磨煤機內煤粉抽凈后,方可停止磨煤機。
9、制粉系統內的消防設備應定期檢查,確保完整好用。
3附則
3.1本辦法由撫順發電有限責任公司安全監督與生產部負責解釋。
3.2本制度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篇3:循環流化床鍋爐關鍵點施工措施
循環流化床鍋爐關鍵點施工措施
循環流化床鍋爐施工較常規煤粉爐復雜,其復雜在"密封"環節上,難度較大,密封的好壞對流化床鍋爐的運行效率影響極大。二是非金屬耐磨材料的安裝好壞直接影響爐期運行的長短。因此在施工中要重視兩個環節,須控制以下幾點。
耐磨材料的采購;
材料進場后的檢驗;
耐磨澆注料的施工工藝;
澆注料的養生。
試運時必須嚴格按照"運行規程"操作。過快升溫、降溫都將引起耐磨材料性能破壞。
1施工方法及措施
床料和氣流沖刷、磨損較大部位在爐底爐膛水冷壁墻,爐膛上部煙氣出口墻,旋風分離器和"U"閥等部位內襯耐磨澆注料和耐磨磚.而這些部位的襯料施工面積多,難度大,工藝復雜,工程量大。因此這些部位的內襯料施工時要特別認真細致,按圖紙規范和鍋爐廠爐墻說明書及耐火材料廠家提供的有關施工要領進行施工,防止內襯出現破壞性裂紋和脫落,影響爐管使用壽命,導致鍋爐不能正常運行。
2爐體施工應具備的條件
各施工部位的鋼結構、受熱面、爐墻金屬件及其它裝置的安裝工作(包括制造廠和安裝焊縫的嚴密性試驗,經驗收合格。
凡對爐墻和分離器施工有影響或施工后要拆除的臨時支撐(包括拉筋、支撐等)應全部清除.
3試塊制做及試驗
材料到現場后,對材料進行質保書、合格證、清單檢查,按材料到貸批號,品種分開堆放,手續齊全后,方可進行試塊制做.
制作的配水、配料、攪拌及攪拌時間,要求認真做好記錄,以便合格后施工時按此操作,各種材料的施工方法均按材料使用說明書的配方進行,以獲得合格試塊參數.
施工過程的取樣,每次取樣不少于兩組,每個施工單項部位取樣不少于兩次,檢驗項目按項目部質檢部門和監理指定項目檢驗.
4施工澆注料程序措施
該工程鍋爐有內襯料面積大,范圍廣,爐膛旋風筒人孔少等特點,施工各部位內襯料前,應先在各施工部位搭設運料和操作腳手架平臺,保證運料方便、快捷、操作安全,并要求搭設的腳手架及平臺安全牢固。
施工用水:本工程的施工用水必須是生活潔凈水,并要求PH在6-8之間,且應小于50PPm氯化物的含量,嚴禁使用堿水及含有有機懸浮物的水。
配料:拌料施工時,配料嚴格按材料廠家的說明書進行,過磅配料,過磅配水。加料加水的先后順序及干混料和攪拌時間,不許隨意加水,也不許任意提前或延長攪拌時間,
環境溫度和水溫:拌料用水要求不低于10℃,拌料環境溫度不低于10℃,施工時,澆注料的施工環境溫度不低于5℃,也不能大于36℃,保證施工和攪料用水及環境溫度合乎要求,以保證施工質量。
澆注澆注料:在澆注澆注料時,采用插入式振動棒振搗,振搗時應緩慢插入料層連續振動,緩慢抽出,以防止留下孔洞和漏撮,每點振動時間不易過長,以防粗大料上浮。
養護:澆注料在澆注24小時后進行拆模,拆模以后進行養護。對水硬性澆注料,因其在初凝后反應較強烈,必須濕潮養護,應蓋上草袋進行灑水養護,養護時間不少于3天,對氣硬性澆注料在拆模以后,應蓋上塑料膜進行2天的養護然后進行自然養護。
金屬件和膨脹縫留設:在施工澆注料的部位,如有金屬焊接件和儀表管件,支撐前應在金屬表面包扎+lmm厚的纖維紙,如果是v型鉤釘,在V型鉤釘末端20~5mm范圍內涮至少lmm厚的瀝青漆,利于使用時的熱膨脹。膨脹縫的留設,按鍋爐廠的施工圖施工,嚴格控制好留設的尺寸及留設的位置,保證爐膨脹間縫。
施工記錄:對施工前所做的材料檢驗塊和施工中取樣試塊,應詳細記下用料名稱,材料批號、配料比、環境溫度、攪拌時間、試塊編號'對施工巾試塊應寫明使用部位,成型時間.其它各程序和要求的施工記錄按交工技術文件規定,填寫詳細的施工記錄。
5施工砌磚程序措施
耐火和保溫磚到達現場后,應按要求進行檢驗合格后入庫堆放,砌筑磚時,磚的側面灰漿應飽滿,同時在原砌筑好的磚面上應刷涂灰漿,在磚和澆注料之間也應在灰磚的接觸面上涂卜層灰漿,每天施上完必須對耐火層表面清理干凈,同時檢查磚縫有無空隙,一旦發現立即修補.
砌筑用的灰漿應符合要求,砌磚時可以用橡膠或木質榔頭輕輕敲擊,嚴禁用鐵榔頭或其它硬質東西,在緊固件:的緊固槽內應填滿灰漿,每一緊固件均有兩塊堅固磚相合而成.
磚縫要求:砌磚時,磚縫的大小按施工圖的要求,對各種材料的砌磚的灰縫嚴格控制.上層與下層,內層與外層之間的磚縫應相應交又。
在圓形區域所有的砌磚表面層,都應砌筑成圓形.為了提供在各段各層,各部位安裝中連續檢查,操作者應在各段,每一層磚圓型范圍內設立幾個工作標點,以保證砌筑質量。
6可塑料施工措施
膨脹耐火可塑料由耐火可塑料和熱固粘結材料組成,是一種具有泥膏狀的可塑中性耐火材料,屬于氣硬性材料的一種搗打材料.因此,在需要用耐水材料填充密封處,正是這種可塑材料微膨脹特性緊緊地與管結合在一起,起到了可靠密封作用,減少了工作后微裂紋的產生,大大加強了爐墻耐火層的整體性,保證了爐頂密封性.
微膨脹耐火可塑料為氣硬性材料,在運輸貯存期間應防止風干凝固,貯存在涼爽干燥的地方,溫度不得超過38'C,避免在陽光下直曬和雨水沖刷,施工間隙期間,未用完的材料必須密封好,嚴防硬化.
施工爐頂微膨脹耐火可塑料,高度與管于齊平,井在長度方向每隔600mm,剪一塊。二o.5mm鍍鋅鐵皮涂上瀝青漆,嵌在可塑料中。
7.可塑料施上措施
施工耐磨可塑料時,在第一次搗打三分之二厚度的耐火可塑料密實后,根據當地的氣溫和溫度,在耐火可塑料表面接近風干時(一般間隔為2--4h)再進行第二次搗打三分之一厚度的耐火可塑料,這樣可以提高施工密實性,充分達到密封效果。
耐火可塑料亦是水溶性材料,在施工期間或施工完成后,必須嚴防水侵蝕和沖刷造成破壞.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