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煤礦特種設備管理存在問題及整改措施

煤礦特種設備管理存在問題及整改措施

2024-07-17 閱讀 9188

特種設備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險性較大的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等。隨著生產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特種設備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其數量和種類日益增多,相應的安全風險也明顯加大,一旦發生安全事故,將直接危及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嚴重影響社會穩定。山東海力集團石橋煤礦目前有鍋爐、壓力容器和起重機械三種特種設備,雖然種類和數量不多,但同樣是存在很大的安全風險。因此,系統分析特種設備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針對性地加強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意義十分重大。

一、特種設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部分特種設備使用單位的負責人和管理操作人員的安全意識淡薄,違章使用特種設備的現象時有發生。

2、安全管理制度尚不落實。個別單位的負責人和管理操作人員未按照技術操作規程進行操作,違反安全管理制度。

3、安全監督力量薄弱,力度不夠。

4、安全教育培訓力度達不到規范要求。

二、具體措施

1、落實企業的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牢固樹立特種設備安全法制意識,自覺履行《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規定的各項法定義務和《特種設備使用安全承諾書》的承諾內容,建立健全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做到了“三落實、兩有證、一檢驗、一預案”(即:落實安全管理機構,落實安全管理人員,落實安全管理制度;做到特種設備憑證使用、人員持證上崗;要對特種設備按期進行檢驗,特種設備事故預案的制定要符合要求并定期演練;進一步加強了特種設備的安全檢驗工作,及時發現并消除事故隱患,確保特種設備使用安全。

2、建立健全企業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完善的管理措施。使用單位應建立健全崗位責任制、交接班等制度。操作人員采取必要的個人防護措施等。加強特種設備檔案管理。結合特種設備使用管理實際,制定相關檔案管理規定,明確管理職責,督導使用單位加強特種設備檔案管理,使技術管理人員在進行安全檢查的同時,注意將每臺設備進行編號登記,及時記錄反饋設備運行情況。檔案管理部門采取動態管理的方式,建立健全設備驗收記錄、檢修記錄、改造記錄、每年的檢驗鑒定記錄等,以不斷充實特種設備檔案內容,實現檔案資料與運轉設備的真實對應,真正使特種設備檔案為設備使用、檢修提供準確依據。

3、加強設備巡視檢查和維修保養。觀察特種設備儀表、儀器直接反映的參數,如壓力、流量、速度、溫度、溫升、負荷、載重量、水位、電流、電壓、功率因數、頻率等的變化是否在規定范圍內,有沒有達到極限值或最低值。對特種設備和重要附件要做到定期檢驗維護,注意有無異常聲響、閃爍放電、泄漏、破損等,特別要重點檢查安全附件是否正常,開關的接觸及線路聯鎖的可靠程度,電氣接地接零是否良好,系統保護裝置是否靈敏和完好等。一旦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報告和采取應急防范措施,如發現危及人身和有可能造成重大設備事故的情況,則立即停機。

4、加大培訓、宣傳工作力度,提高特種設備安全意識。加強相關人員安全教育培訓,增強安全防范意識和責任意識,提高應對突發事故的反應能力、處理能力,杜絕各類事故的發生,確保人身、設備和財產安全。

在集團公司領導的大力支持下,石橋煤礦將不遺余力的狠抓特種設備管理,為企業生產發展保駕護航。

速度立足效益管理立足發展,石橋煤礦堅持科學發展觀,立足安全生產,加強管理,降本增效,科技創新,開辟了一條企業快速、穩定、和諧發展之路。

收貨部制度

篇2:煤礦機電設備管理工作整改措施

煤礦機電設備管理是指利用企業管理的理論對煤炭企業機電系統的人、財、物和事進行科學管理,使之發揮最高經濟效益的全部活動。

就我國煤炭系統來講,一般都擁有從提升、運輸、通風、排水、壓氣到采掘、鉆探、通訊、洗選等一整套機械設備及與之相應的電氣設備,而且都有著一支操作、維修、管理這些設備的隊伍,并且還有為之服務的機電設備修理廠等。這些一般被稱為煤礦機電系統,而機電設備管理作為煤礦機電系統中的一個重要體系,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煤炭企業要發展,管理是關鍵。目前,我國一些較為成熟的煤礦開采已經逐漸轉入深部開采、礦井的延伸開采,對煤礦機電設備的性能和管理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煤礦系統工作的同行都清楚,煤礦生產中的煤炭開采、運輸、提升多種環節都需要依靠機電設備與機電設備管理人員來完成。由于煤炭行業的特殊性,給煤礦機電設備管理造成了諸多困難。筆者長期在煤礦機電設備管理工作崗位上工作,積累了一些管理工作經驗,經過對口專業進修及學習國內外先進的管理理念,使自己的專業知識與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筆者愿意與業內同行共同分析煤礦機電設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成因,探析煤礦機電設備管理先進的整改措施,以期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對煤礦機電設備管理工作中存在問題及成因分析

近年來,隨著煤礦機械化程度不斷提高,使得煤礦使用的機電設備品種越來越多,內容越來越復雜。特別是電氣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也為煤礦機電設備帶來了大發展,對煤礦機電設備管理也提出了更高、更嚴格的要求。但多年來形成的弊病達不到新的標準和要求,所以,煤礦機電設備管理出現了以下問題。

1.機電設備管理部門沒有充分發揮其作用,安全管理不到位。筆者經常與業內同行探析國內外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分析煤礦機電設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成因。發現好多煤礦雖然設置了機電設備管理部門,但機電設備科管理人員的主要精力卻放在應付生產上,沒有充分發揮出管理部門的作用。由于煤礦領導對機電設備管理不夠重視,大量地壓縮管理人員,造成機電設備管理人員不足,機電設備專業未能健全,機電設備管理網絡經常中斷,機電設備職能管理淡化的現象。還有一些煤礦根本就沒有設置機電設備管理人員,有的就是設置了,管理人員也是身兼數職。對電氣管理、電纜管理、小型電氣管理、防爆檢查、設備管理、配件管理等管理不到位或放棄管理。更有一些管理人員對安全管理、標準化管理意識淡漠,對固定設備和流動設備的管理未能按《國有重點煤礦生產礦井機電設備專業質量標準化標準》進行,導致機電設備從選型、購置、驗收、試驗、安裝、維護、修理直到報廢的全過程管理一些環節不到位。有的煤礦機電設備管理處在機電設備驗收、使用過程中管理制度執行的不嚴,不合格產品仍然使用,而正常使用的機電設備缺少編號,賬、卡、物不對應。還有的設備該報廢的不報廢,仍然超期使用。這些問題都嚴重干擾了煤礦正常生產,使機電設備安全生產處于被動狀態。

2.機電設備管理人員缺乏,在崗人員素質偏低。眾所周知,煤礦是一個危險性高、環境差、風險大的工作單位。從業人員長期在地下開采光明,但他們的收入往往比較低,所以,對專業管理人員、維修人員、操作人員缺乏吸引力。很多煤礦招不到技術人才,煤礦只好自行培養一些人才。可是,由于激勵措施不到位,這些人才經過一個時期鍛煉能獨當一面后,又被效益好的單位挖走,造成大批技術熟練的機電設備管理人員、維修人員、操作人員流失、青黃不接的現象。目前,煤礦機電設備管理崗位上有相當一部分工作人員是臨時工,這些人員文化素質低,不安心工作,安全意識淡薄,再加上煤礦機電設備系統培訓方式落后,教育方法單一枯燥,只是形式主義走一下過場,起不到預期效果。這就給機電管理帶來了安全隱患,造成機電設備管理人員文化素質低,專業技術水平不高的現象。由于煤礦機電設備管理系統負責培訓的部門沒有對這些管理人員進行過設備管理和企業管理培訓,使得一些管理人員經常違章作業,機電設備故障頻頻發生。嚴重影響了煤炭生產進度,給國家、煤礦經濟運行帶來了損失和障礙。因此,需要煤礦機電設備管理決策層用先進的技術武裝機電設備管理人員,提高他們的自身素質,要求他們按標準化的規章制度開展工作,全面提高機電設備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使他們的工作規范化、正常化、制度化。

3.忽視機電設備保養,機電設備超負荷工作。近年來,受經濟快速發展的強勁拉動以及我國將煤炭作為基礎能源重要原料的戰略地位的影響,煤炭需求產量激增。受利益、經濟效益所驅動,煤炭企業常把生產任務、經濟運行擺在第一位,而機電設備安全、使用壽命、機電設備規范化管理則擺在應付生產、充當配角的位置。機電設備連軸轉,人可以休息,但機電設備沒有維修保養的時間,再加上機電設備管理技術指標不過關,沒有配備相應的檢測設備,無法對購進設備進行必要的性能、指標、安全性能的檢測,運行中大型設備及電網供電采用的保護裝置不完善,維修、檢修需用的配件、工具不足等。雖然每個煤礦都制定了相應的機電設備管理規章制度,但實施力度不夠。同時,煤礦領導干部重視瓦斯、煤層、水災、火災等重大事故的防范,對機電設備事故重視不夠。業內同行都知道:機電設備需要定期進行清洗、潤滑、更換易損件等保養工作,一些領導及管理人員認為這些工作會增加工作量,加大生產成本,日常保養工作常處于缺失狀態,致使機電設備故障頻發,實際增加了生產成本。再者,煤礦的工作環境非常惡劣,粉塵大、溫度高、腐蝕性氣體長期包圍著機電設備,可是管理人員對此認識不足,機電設備在井下運輸、存放的過程中,沒有采取防塵、防銹、防潮等措施,造成機電設備的腐蝕和損壞。隨著礦井的延伸開采,礦井的垂深一般都在600~800m以上,多水平提升,接力排水,造成供電線路加長,負荷增加,網絡復雜的現象。深部開采地溫和壓力的不斷增加,使煤礦的巷道、泵房、變電所等場所底谷嚴重變形,導致管路、電纜受壓。這些超負荷的生產狀況給機電設備管理也帶來了一定的難度。筆者深深感到,如果不加強管理,不進行技術改造,不提高和改進管理力度與方法,就很可能釀成重大事故。因此,煤礦領導和機電設備管理人員切不可掉以輕心。

二、煤礦機電設備管理整改措施

煤炭機電設備管理工作直接關系到煤炭生產的經濟效益和經濟運行,因此,抓機電設備管理工作首先要從加強煤礦機電設備安全管理工作做起,對一些重要設備可能危及人身安全的電氣設備進行更新,以提高安全生產可靠性。對管理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并進行安全過程閉環管理。其次,加大培訓力度,提高機電設備管理人員的整體素質,做好對管理人員的培訓工作,建立健全一系列機電設備管理的規章制度,實行獎優罰劣的激勵制度。然后,定期對機電設備進行流程管理,維修和保養,以確保煤礦機電設備系統安全、可靠、高效的運行。

1.加強煤礦機電設備安全管理工作。任何一個煤礦如果對從業人員依照《煤礦安全質量標準化標準及考核實施辦法》進行管理,那么這個煤礦無疑是安全的,因為在做到這些工作的同時,不安全的隱患已經消除了。怎樣扎扎實實地做好煤礦機電設備安全管理工作呢筆者認為,煤礦機電設備安全的過程管理必須以科隊為單位,兼顧班組,實行過程安全閉環管理。過程安全閉環管理的過程是:制定安全目標,健全以機電礦長為首的安全管理網絡機構和安全生產責任制,開展安全隱患和危險點的分析預控,強化現場管理,按照四不放過原則進行事故處理,堅決執行安全獎懲考核制度,加強職工安全專業技術學習。煤礦機電設備安全過程閉環管理應該做到: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負責,凡事有人監督,凡事有據可查。(1)煤礦機電設備安全目標管理的設置應該在每年年初進行。各科室、班組、個人都應根據本科隊、本崗位的生產情況可能存在的安全風險進行全面分析,提出本科隊、本崗位的安全目標,在此基礎上制定出本年度煤礦機電設備安全生產管理目標。(2)開展安全隱患和危險源的分析預控。每項工作開始前,都應該對可能發生的危險進行預先分析,并制定相應的安全措施進行預防。班前會既要安排當班的工作任務,更要總結上一個班工作中機電設備存在的安全問題,提出本班應注意到的安全事項。(3)強化煤礦機電設備安全現場管理,建立設備維護保養制度并認真執行。定期做好設備保養和清潔工作,每個工作場所都要認真執行巡回檢查和交接班制度,嚴格按照規定的時間、線路和項目對作業現場、設備運行狀況進行巡回檢查,發現隱患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