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電纜預防火災措施范本

電纜預防火災措施范本

2024-07-17 閱讀 7299

電纜火災事故具有其特殊的危害,控制回路失效造成事故擴大,甚至損壞主設備,而且修復困難,長時間不能恢復生產。為了安全用電,防止電纜火災及阻止火災蔓延,特制定本措施。

一、使用礦用阻燃電纜

電纜驗收必須由機電科組織人員驗收,檢驗證書以及現場檢驗電纜質量,一切檢查合格后,方可驗收簽字,并入庫。

電纜使用時,使用單位通知機電科到現場檢查,確認為阻燃電纜,沒有破皮及劃傷在允許范圍內,證書齊全方可進行安裝。

二、創造良好運行環境避免電纜絕緣加速老化和損傷

電纜溝要有良好的排水設施,防止水、腐蝕性氣體或液體及可燃性液體或氣體進入。電纜溝、電纜隧道宜自然通風,應避免將電纜防火門處于常閉狀態、用防火隔板將電纜完全封閉、將電纜溝蓋板的縫隙統統填充封閉等影響電纜通風和散熱的做法。而且,將電纜完全封閉起來,也使對電纜的正常巡視成為不可能,不能及時發現電纜故障。

另外,要有完善的防鼠、蛇竄入的設施,防止小動物破壞電纜絕緣引發事故。

三、加強電纜的預防性試驗

電纜預防性試驗不能只看試驗數據合格不合格,還應該對數據進行比較和分析。既可以和相同電纜的試驗數據進行比較,也可以和本電纜歷史試驗數據進行比較,探求試驗數據的規律。如作直流耐壓試驗時,如果所測得泄漏電流值隨試驗電壓值的升高或加壓時間的增加而上升較快,或同相同電纜比較數值增大較多,或者和本電纜以前所測數據比較呈明顯的上升趨勢,或者,三者之間的泄漏電流不平衡系數較大等,都應認真分析。如非試驗方法不當所引起,則可適當提高試驗電壓或延長試驗時間,判斷電纜是否符合繼續運行條件。

四、加強對電纜頭制作質量的管理和運行監控

因電纜頭故障而導致的電纜火災、爆炸事故占電纜事故大多數。所以,必須嚴格控制電纜頭制作材料和工藝質量。要求所制作的電纜頭的使用壽命,不能低于電纜的使用壽命。接頭的額定電壓等級及其絕緣水平,不得低于所連接電纜的額定電壓等級及其絕緣水平。絕緣頭兩側絕緣墊間的耐壓值,不得低于電纜護層絕緣水平的2倍。接頭形式應與所設置環境條件相適應,且不致影響電纜的流通能力。電纜頭兩側各2~3米的范圍內,應采用防火包帶作阻火延燒處理。

電纜頭是電纜絕緣的薄弱環節,所以加強對電纜頭的監視和管理是電纜防火的重要環節。終端電纜頭一定不要放在電纜溝、電纜槽盒、電纜夾層內。對置于電纜溝、電纜槽盒、電纜夾層內的中間電纜頭必須登記造冊,并使用多種監測設備進行監測。發現電纜頭有不正常溫升或有氣味、煙霧時,應及早退出運行,避免電纜頭在運行中著火。

各中間電纜頭之間應保證足夠的安全長度距離,兩個以上的電纜頭不得放在同一位置,電纜頭同其他電纜之間應采取嚴密的封堵措施。

五、防止其他設備著火引燃電纜

可引燃電纜著火的充油電氣設備系統。對它們必須采取相應措施;充油電氣設備附近的電纜溝蓋板要密封,防止設備故障失火時油流到電纜溝里引燃電纜。

六、采用封、堵、涂、隔、包等措施防止電纜延燃

防火涂料具有涂層薄、不影響正常散熱,同時能起到良好的隔熱阻燃效果等特點,但也存在很多缺陷。

電纜不宜大量采用涂刷防火涂料的方式阻燃,而應大量采用封、堵、隔方式。在采用封、堵、隔方式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1.用封、堵、隔的辦法,要能保證單根電纜著火不延燃到多根電纜。電纜進入電纜溝、電纜槽盒;電纜夾層的管口要嚴密進行防火封堵,防止單根電纜或少量電纜著火而引燃大量電纜。控制電纜應采用全防火處理或采用阻燃電纜,以保證在任何緊急情況下主設備能安全地停止運轉。

2.必須保證防火封堵的嚴密性、厚度。防火封堵不嚴密就失去了封堵作用,特別是電纜集中的地方,最好用軟堵料以保證封堵嚴實。維護檢查時,應及時將破壞的封堵還原。封堵材料厚度不夠,電纜著火后火勢會穿過封堵的材料串延燃燒。封堵材的厚度應當與封堵面電纜根數成比例,電纜數量愈多封堵愈厚。

3.防火封堵層要有足夠的機械強度。因為電纜著火特別是發生電氣短路,會引起空氣的迅猛膨脹而產生一定的沖力,破壞機械強度低的防火封堵層,使防火封堵失去作用。

七、在變電所的各個高壓室和低壓室內,必須安放沙箱消防鏟以及足夠的滅火器,并準備足夠的沙袋。滅火器要派專人定期檢查其有效性。

八、變電所的值班人員要懂得必要的電氣防火知識,并不定期檢查。

林華煤礦機電科

2012年10月18日

篇2:電纜火災事故應急預案范本

應急處理:

1·應及時判明著火電纜所屬的系統和走向,調整運行方式,并切斷著火電纜的電源;

2·在電纜著火部位兩側設置阻火帶,延緩和阻止火勢發展。

3·進入火場應及時救援人員必須佩戴正壓式呼吸器或防毒面具,防止中毒,窒息,并且避免碰觸導電部位;

4·進入電纜間·隧道等密閉場所火場的應急救援人員必須兩人一組,佩戴正壓式呼吸器,進入時間不易過長,并充分預留出撤回時間所需要的呼吸器的供氣量;

5·電纜著火優先使用干粉式滅火器,若火災無法撲滅,電纜間,隧道用水滅火時,應確保排水系統正常。

6·電纜間,隧道電纜著火,消防器材不足時,導致火勢一時無法完全控制時,

應及時將救護人員撤離,關閉防火門,以使火焰窒息;

7·滅火施救人員在滅火過程中要采取相應的個人防護措施,防止燒傷及燃燒中產生的有毒,有害氣體引起的人員中毒,窒息,并嚴防觸電。

篇3:電纜火災預防和撲救措施

一、電纜火災發生的常見原因

1.電纜本身故障引發火災。

(1)電纜頭制作質量不良,導致運行中電纜頭過熱爆炸起火。

(2)電纜經長期運行絕緣老化,運行中擊穿短路引起火災。

(3)電纜長期過負荷運行造成電纜過熱、損壞,運行中造成短路引起火災。

(4)電纜受外力機械損傷,造成絕緣損壞,短路引起火災。

(5)充油電纜漏油引起火災。

2.外部火災引燃電纜。

(1)電氣設備故障起火,導致電纜著火。

(2)電纜周圍雜物起火,導致電纜著火。

二、防止電纜火災的措施

1.保證施工質量,特別是電纜頭的制作質量一定要嚴格符合規定要求。

2.加強電纜運行監視,避免電纜過負荷運行。

3.按期進行電纜測試,發現不正常時應及時處理。

4.電纜溝、隧道要保持干燥,防止電纜受潮,造成絕緣下降,引起短路。

5.定期清掃電纜上所積粉塵,防止所積粉塵自燃引起電纜著火。

6.加強電纜回路開關及保護的定期校驗維護,保證其動作可靠。

7.電纜敷設時要保持與熱管路有足夠距離,控制電纜不小于0.5米;動力電纜不小于l米。控制電纜與動力電纜應分槽、分層并分開布置,不能層間重疊放置。對不符合規定的部位,電纜應采取阻燃、隔熱措施。

8.安裝火災報警裝置及時發現火情,防止電纜著火。

9.采取防火阻燃措施。電纜的防火阻燃措施有:(1)將電纜用絕熱耐燃材料包扎,當電纜周圍著火時,包扎的電纜被絕熱耐燃材料與火隔離可免遭燒毀。如果電纜自身著火,因包扎體內缺少氧氣可使火自熄,避免火勢蔓延到包扎體外。(2)將電纜穿過墻壁、盤底、豎井的孔洞用耐火材料封堵嚴密,防止電纜著火時,高溫煙氣擴散和蔓延造成火災面擴大。(3)在電纜表面涂刷防火涂料。(4)用防火包帶將電纜需防燃的部位纏包。(5)在電纜層間設置耐熱隔火板,防止電纜層間竄燃,擴大火情。(6)在電纜通道設置分段隔墻和防火門,防止電纜竄燃,擴大火情。

10.配備必要的滅火器材和設施。架空電纜著火可用常用的滅火器材進行撲救,但在電纜夾層、豎井、溝道及隧道等處宜裝設自動或遠控滅火裝置,例如1301滅火裝置、水噴霧滅火裝置等。

三、電纜火災的撲救

電纜燃燒時會產生有毒氣體,所以電纜火災撲救需特別注意防護。撲救電纜火災時注意事項如下:

1.電纜起火應迅速報警,并盡快將著火電纜退出運行。

2.火災撲救前,必須先切斷著火電纜及相鄰電纜的電源。

3.撲滅電纜燃燒,可使用干粉、二氧化碳、1211、130l等滅火劑,也可用黃土、干砂或防火包進行覆蓋。火勢較大時可使用噴霧水撲滅。裝有防火門的隧道,應將失火段兩端的防火門關閉。

4.進人電纜夾層、隧道、溝道內的滅火人員應佩戴正壓式空氣呼吸器以防中毒和窒息。在不能肯定被撲救電纜是否全部停電時,撲救人員應穿絕緣靴、戴絕緣手套,撲救過程中,禁止用手直接接觸電纜外皮。

5.在救火過程中需注意防止發生觸電、中毒、倒塌、墜落及爆炸等傷人事故。

6.專業消防人員進人現場救火時,需清楚帶電部位、高溫部位及高壓設備等危險部位情況。

7.撲救結束后,應及時對著火現揚進行記錄、拍照、錄像,并保存起火處電纜殘留段,以便對起火原因進行分析。吸取教訓,防止再發生類似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