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品防火與防爆方案
1、控制可燃物
①杜絕儲油容器溢油。對在裝卸油品操作中發生的跑、冒、滴、漏、溢油,應及時清除處理。
②嚴禁將油污、油泥、廢油等倒入下水道排放,應收集放于指定的地點,妥善處理。
③油罐、庫房、泵房、發油間以及油品調和車間等建筑物附近,要清除一切易燃物,如樹葉、干草和雜物等。
④用過的沾油棉紗、油抹布、油手套、油紙等物,應置于工作間外有蓋的鐵桶內,并及時清除。
2、斷絕火源
①、不準攜帶過火柴、打火機或其他火種進入油庫和油品儲存區、油品收發作業區。嚴格控制火源流動和明火作業。
②、油庫內嚴禁煙火,修理作業必須使用明火時,一定要申報有關部門審查批準,并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后,方可動火。
③、汽車、拖拉機入庫前,必須在排氣管口加戴防火罩,停車后立即熄滅發動機,并嚴禁在庫內檢修車輛,也不準在作業過程中啟動發動機。
④、鐵路機車入庫時,要加掛隔離車,關閉灰箱擋板,并不得在庫區清爐和在非作業區停留。
⑤、油輪停靠碼頭說,嚴禁使用明火。禁止攜帶火源登船。
3、防止電火化引起燃燒和爆炸
①油庫及一切作業場所使用的各種電器設備,都必須是防爆型的,安裝要合乎安全要求,電線不可有破皮、露線及發生短路的現象。
②油庫上空,嚴禁高壓電線跨越。儲油區和桶裝輕質油庫房與電線的距離,必須大于電桿長度的1.5倍以上。
③通入油庫的鐵軌,必須在入庫口前安裝絕緣隔板,以防止外部電源由鐵軌流入油庫內發生電火花。
4、防止金屬摩擦產生火花引起燃燒和爆炸
①嚴格執行出入庫和作業區的有關規定。禁止穿釘子鞋或掌鐵的鞋進入油庫,更不能攀登油罐、油輪、油槽車、油罐汽車和踏上油桶,并禁止騾馬和鐵輪進入庫區。
②不準用鐵質工具去敲打出容器的蓋,開啟大桶蓋和槽車蓋時,應使用銅扳手或碰撞時不會發生火花的合金扳手。
③在庫房內應避免金屬容器相互碰撞。更不能在水泥地面上滾動無墊圈的油桶。④油品在接卸作業中,要避免接卸鶴管在插入和拔出槽車口或油輪艙口時碰撞。凡是有油氣存在的地方,都不能碰擊鐵質金屬。
5、防止油蒸汽積聚引起燃燒和爆炸
①未經洗刷的油桶、油罐、油箱以及其他儲存容器,嚴禁修焊。洗刷后的容器在備焊前要打開蓋口通風,必要時先進行視爆。
②庫房內儲存的桶裝輕質油品,要經常檢查,發現滲漏及時換裝。桶裝輕質油的庫房、貨棚和收發間應保持空氣流動。
③地下、山洞油罐區,嚴防油品滲漏,要安裝通風設備,保持通風良好,避免油氣積聚。
篇2:夏季油品配送:安全控制要點
夏季是油品配送和各類安全事故發生的高發期,鑒于各交通事故情況我們敲醒了警鐘和予以警示!
基此,為確保夏季油品配送數質量與交通、消防、運營安全,真正杜絕各類重大、惡性事故的發生,特制訂公司夏季油品配送安全控制要點如下:
一、全體員工在夏季執行油品配送工作中,必須時刻以安全工作為己任,嚴格執行公司油品配送管理規定和各崗位安全操作流程與《中石化油庫7項、加油站6項禁令》,杜絕各類違章行為,遠離事故,并用行動去確保夏季油品配送安全。全體司押必須對已發到車上的《打泵安全操作流程》要認真學習與領會,對在現場發現API設備裂紋等故障的要鎮定應對與處置、報告,進而杜絕各類次生事故的發生。
二、在夏季油品配送過程中,全體司押人員必須做到:
①嚴格執行公司油品配送裝、卸油安全操作工作流程,遵守油庫7項禁令和加油站6項禁令與各項裝卸油安全規定,萬無一失確保油品配送數質量安全的準時送達(嚴禁發生各類油品溢灑事件);
②嚴格執行公司出車前車輛16檢規定,汽、柴油車隊長須與綜管部一道在每月對車輛的檢查中,重點檢查車輛以下部位,即:傳動軸、懸掛、管線、海底閥、API閥門等部位。凡對檢查中(或司押查車)發現的車輛故障(尤其是懸掛、傳動軸和下裝部位:海底閥、API閥、回氣閥、管線、靜電溢流裝置是否完好是安全配送油品的關鍵),技術部必須及時修復,禁止安排或開帶病車上路配送油品;
③在執行油品配送中,全體司機必須嚴格執行公司GPS限速與交管部門對各道路的具體限制、限速行駛規定,杜絕各類嚴重違章與各類交通事故的發生,同時,司機必須牢記行車安全七個控制重點:轉彎、并線、會車、進出路口、停車、掉頭時、倒車時,必須避讓正常行駛車輛與行人(或騎車人);
④在雨天行車前,司機必須認真檢查車輛各部系統(如制動、轉向、燈光、雨刷器等),嚴格控制車速并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對路上的騎車人、行人必須提前安全避讓,以確保行車過程中的安全;
⑤在裝卸油時,司押人員必須在現場進行監裝與監卸,嚴禁司押人員同時離開裝發油與卸油現場,對各種可能出現的泄漏、冒油、火源等不安全隱患,應當按照預案鎮定處置,特別是在連接裝油鶴管與API閥門的對接時嚴禁強行硬搬,因這樣極易導致API閥門螺栓滑扣而發生油品溢灑事故險情的發生;
⑥夏季由于氣溫較高,所配送的油品油氣揮發、泄漏現象較為普遍,故,在每天的裝、卸油過程中,必須正確接好靜電接地報警器(五行靜電插座)和正確擺放滅火器,否則,禁止裝卸油作業;
⑦油品配送中司押人員禁止在駕駛室和油罐車周圍20米范圍內吸煙,凡經舉報、查實,公司除對責任人進行加倍處罰外,還將對責任人一并解除勞動合同予以辭退;
⑧司押人員必須將檢查車輛制動、海底閥、人孔蓋、卸油倉API閥門、懸掛、傳動軸、靜電接地拖帶等作為日常的重點檢查項目,嚴禁由于司押人員的疏忽大意,導致油品泄漏或各類火災事故的發生;
⑨收車回公司后,司押人員必須對車輛進行認真清潔并停放在規定車位,鎖好車門,關閉總電源,違者,必予重罰;
⑩司押人員在執行任務時,必須著裝整潔并攜帶隨車證件與個人運營證件(駕駛證、從業資格證件年審與否是重點),凡因個人原因造成油品配送中斷,公司將按照有關規定對責任人進行加倍處罰。
三、運營中心車隊、綜管部要結合夏季運輸特點在每月召開兩次的安全例會上,加強對司機、押運員的安全教育與現場安全督察,對在夏季油品配送中發生嚴重違章的司押人員要立即進行公示、通報和處理,同時,應將全國各地涉及到的各類重大交通事故、化危運輸事故案例向司機、押運員進行通報,警鐘常鳴,進而杜絕各類惡性事故的發生。
四、運營中心技術部必須按照車輛保養、維修規定,定期完成車輛保養工作,并對司機報修的各項目進行安全處置,保證全公司車輛技術性能達標上路,從而杜絕各類機械事故的發生或由于機械事故導致的各類交通事故出現(技術部每月必須對全部車輛技術狀況進行檢查與鑒定,須有臺賬記錄為證)。
五、發油室各負責人必須加強對發油員的安全教育,經常檢查庫站內消防滅火器材,對在站內違規加油的車輛和人員,要及時制止其違章行為,萬無一失保證內部加油站的夏季安全。
六、公司各部門必須加強轄區內與所屬用電設備的管理,嚴禁下班后不關閉電腦、空調、廚房設備與熱水器等用電器材。當區域停電使用公司內部發電設備時,行政中心要及時通知各部門,以防止由于超負荷運行而發生電器短路起火事故的發生,洗車房、發電室和油庫轄區等屬專人負責管理崗位(洗車房、修理車間屬技術部負責),其部門負責人必須加強各工作人員的夏季用電安全教育,嚴禁私拉亂接各種電源,進而防止觸電事故與用電火災事故的發生。另:公司轄區動火必須經公司運營中心綜管部批準并辦理手續,違者,將按照制度嚴處。
七、運營中心車隊要結合夏季油品配送特點,加強司押人員的油品配送操作流程安全培訓與日常督查,增強司押人員油品配送安全防范意識,以確保每天的油品配送安全、準時送達個加油站或客戶。
八、經營中心各級當班人員,要合理優化調度車輛,嚴禁安排故障車或無通行證件的車輛去執行油品配送任務,對司機提出的合理化建議要甑別處置。
篇3:油品庫火災爆炸現場處置方案范本
1事故特征1.1危險性分析儲罐區、裝車臺的危險物質汽油、柴油、重油具易燃易爆性,在儲存、裝卸過程中,由于儲罐、設備設施、管道本體質量問題或者操作失誤,而導致油品泄漏,泄漏出來的液體具有易揮發性,若通風不良,會造成易燃蒸氣聚積,達到爆炸極限,一旦遇到火源(如火花、明火、高熱以及其他點火源),則可能導致火災爆炸事故的發生。油品初始火災受季節影響較大,如遇到夏天,溫度較高,泄漏出來的汽油,揮發更快,且易達到其閃點而發生閃燃。另外,在雷雨高發期季節,儲罐、設備設施、管道若防雷防靜電設施失效,則會發生雷電火災事故。1.2事故發生的區域、地點或裝置發生初始火災的區域、地點或裝置有:儲罐區、油泵房、裝車臺。1.3事故前可能出現的預兆(1)初始火災可能出現的預兆:(2)出現油品泄漏,可燃蒸氣積聚;(3)周邊有點火源存在:如電氣設施使用非防爆電氣設施、使用鐵制工具處理泄漏液體、法蘭靜電跨接或靜電接地失效、防雷設施失效、電器短路、過載等;或有其他點火源如有人帶火種進入廠區、維修作業的電焊作業等。2應急組織和職責2.1應急組織機構本現場處置方案的應急自救組織機構設置如下:成立現場應急小組,由現場負責人和班組長所組成。其中,現場負責人為現場應急小組組長。如無現場負責人則班組長為現場應急小組組長。2.2工作職責2.2.1崗位員工職責(1)發現初始火災,立即關閉相關管道閥門;(2)使用現場滅火器進行滅火;(3)呼喊周圍人員參加到滅火和報警;(4)報告班組長或應急小組組長;(5)接受并執行本應急小組的指令。2.2.2班組長職責(1)接到員工報告后,應立即到現場進行確認;(2)組織本班組員工,按現場應急處置措施執行;(3)若初始火災超出本班組控制能力,則立即疏散本班組人員,并立即上報現場應急小組組長;(4)接受并執行本應急小組組長的指令。2.2.3應急小組組長職責(1)接到報告后,立即組織本應急小組成員;(2)根據初始火災發生趨勢,下令按操作規程緊急停止作業;(3)組織本應急小組成員,按現場應急處置措施執行;(4)根據初始火災發生趨勢,組織疏散作業場所員工到指定地點;(5)若初始火災進一步惡化,超出現場控制能力,則立即上報應急指揮部,請求啟動事故專項應急預案;(6)及時將情況上報應急指揮部,接受并執行應急指揮部的指令。3應急處置3.1事故應急處置程序3.2現場應急處置措施3.2.1油罐及油罐區初始火災事故應急處置(1)報警及聯絡1)發現火警人員第一時間以對講機、電話等方式向現場負責人報警。報警要講清楚:起火部位、起火物質、泄漏量、火勢大小、有無人員受傷等。2)值班室接到報警后立即以對講機、電話等方式通知本班人員按預定方案處理,同時啟動消防報警器向全體人員報警,向總指揮、副總指揮。(2)處理措施1)油罐區內地面、管線等局部起火處理措施1.油罐區地面,水溝等處著火,立即用最近的消防器材撲救,力爭在初期將火災撲滅,以防擴大。可用消防器材有干粉滅火器、消防氈、沙土。2.油罐管線、閥門、儀表接口、焊縫等處著火:應立即用上述方法滅火,同時關閉有關來油閥門,打開有關泄壓閥門。若壓力較大,應用消防氈阻壓后再行滅火。若溫度較高,用濕消防氈阻壓后撲救,并用消防水冷卻,防止復燃。2)油罐起火處理措施1.庫區發現火情人員在發現火情后立即向值班室值班員報告火情,同時立即跑至現場將著火罐消防冷卻水和滅火泡沫液控制總閥打開,同時打開其他受影響相鄰罐的固定冷卻噴淋系統進行冷卻保護。2.現場負責人接到火情后,立即成立應急小組,應急小組啟動一臺消防冷卻水泵并打開泵出口閥向火場供水。之后立即啟動一臺泡沫供水泵并打開泵出口閥向泡沫液罐供水。3.泡沫供水泵啟動并打開出口閥后立即操作泡沫液罐,使泡沫液罐正常運行。4.據著火罐罐號,立即打開罐區外泡沫液環管上對應著火罐號的閥門向著火罐供應滅火泡沫。5.現場人員應根據火場的要求增加或減少消防泵的運行臺數,確保現場滅火用水和泡沫混合液的供應,運行中做好各種機泵和泡沫罐的檢查。6.如果油罐區發生大面積、多油罐、流淌燃燒,或著火罐的火勢已超出現場控制能力,應立即報告應急指揮部,請求啟動專項應急預案。3)裝車臺發生火災事故處理措施①未裝油前槽車余油著火:應立即將車蓋壓緊蓋好,窒息滅火,同時從消防栓處接水帶用水槍對槽車及其周圍設備進行冷卻。若此舉無效,可用毛氈、棉被、消防氈等蓋在罐口上,壓緊蓋好,火即可熄滅。還可用干粉滅火器直接向罐內噴射,同時應盡快將其他槽車撤離棧臺。②裝油時槽車口發生火災:應立即斷電停泵,關閉緊急切斷閥,提起鶴管,然后用上面的方法滅火。③裝油時冒罐外流發生火災:首先應斷電停泵停止裝油,同時用消防砂、消防氈等筑堤圍堰圍堵溢油,當火災初起、流淌面積不大時,應立即用干粉滅火器、推車式滅火裝置滅火。滅火方法是對準火苗根部來回掃射,先撲滅地面火,再撲滅槽車火,同時撤走其他車輛,在可能的情況下盡量設法提起鶴管,蓋好車蓋,并注意冷卻著火槽車罐。④裝卸作業過程中,附近地面、水溝、管線和閥門等處著火:應立即停止作業,一人提起鶴管,蓋好車蓋,另一人用滅火器材撲救,同時盡快將槽車撤離。⑤槽車冒罐未著火時:應立即停止作業,斷電停泵,提起鶴管,蓋好車蓋,此時禁止啟動任何車輛,嚴格控制火種,作好滅火準備,并立即使用不產生靜電和火花的器具進行清理,待完全清理干凈方可啟動車輛。4)變配電房發生火災事故處理措施①立即切斷起火電柜的供電電源開關。②發現人員立即用最近的消防器材撲救,以免延誤戰機火災擴大。用滅火器直打火點,直至滅火。3.3報告事項3.3.1報警電話及聯系方式報警電話及聯系方式見附件12.1。3.3.2報告內容(1)著火發生的地點和時間;(2)已著火液體的名稱、著火的原因,火勢情況;(3)已采取的措施;(4)人員有否傷亡;(5)是否有撥打119報警電話要求當地消防隊救援;(6)報告人及電話。4注意事項(1)進入現場人員必須配備必要的個人防護器具;(2)正確選用滅火器滅火。對于油品初始火災,用水滅火基本無效,應選用泡沫或干粉滅火器;(3)滅火時不應單獨行動,要有監護人;(4)火災涉及到電氣線路或設施時,不應用水及水溶性泡沫滅火器滅火;(5)滅火時,應查清火勢發展方向,防止火勢向外蔓延;(6)滅火時必須注意站在上風側。(7)當火勢無法控制,或火場中罐已變色或容器有明顯的、肉眼能見到的變形,所有搶險人員必須馬上撤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