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撲救煤氣火災戰術措施

撲救煤氣火災戰術措施

2024-07-17 閱讀 9495

1.煤氣及附屬設備,每班應定期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不得拖延時間,煤氣區域維修人員不得少于2人。

2.煤氣設備、管道和閥門應作出定期的檢修計劃,按項目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3.嚴禁在煤氣設備和管道附近設置易燃及有腐蝕液體的管道。

4.煤氣管道發生凍結或堵塞時,可用蒸汽加熱管道,絕對禁用明火烘烤管道,防止發生起火或爆炸。

5.煤氣設備停用時,應用氮氣(或蒸汽)吹掃管道1.5~2小時,然后堵上盲板。

6.煤氣切斷裝置、壓力表或蒸汽、氮氣接頭,應有專人控制操作。

7.煤氣危險區的CO濃度定期測定,在關鍵部位應設置CO臨測裝置。

8.在有煤氣的情況下,抽、堵盲板、修理閥門、導管時,必須佩帶氧氣呼吸器的,氧氣呼吸器的使用由經過專門培訓的人員進行,并且要有煤氣防護站人員在場監護。

9.凡處理煤氣設備內部時,要取空氣樣作CO含量分析。

10.凡處理煤氣設備和煤氣管道時,當放散管開著時,不準在管道附近有明火,以防引起火災或爆炸。

11.煤氣設施停煤氣檢修時,必須可靠地切斷煤氣來源,并將內部煤氣吹凈。長期檢修或停用煤氣設施,必須打開上下孔,放散管,保持設施內的自然通風。

12.每次進入設備內部的工作人員,時間間隔至少在2h以上。

13.經CO含量分析后,允許進入煤氣設備內工作時,應采取防護措施并設專職監護人。

14.進入煤氣設備內部工作時,安全取樣分析時間不得早于動火前半小時,檢修動火工作中每2h必須重新分析,工作中斷后,恢復工作前半小時,也要重新分析,取樣要有代表性,防止失誤。

15.帶煤氣作業時,工作場所應備有必要的聯系信號,煤氣壓力表及風向標志等,距工作場所10米內,禁止火源,并采取防止著火的措施,與工作無關人員要離開作業點40米以外。距作業點10米以外才可以安設投光器。

16.進入管內檢查前要先將管內有害氣體吹掃干凈,要設專人看管入口,檢查完畢經檢驗人數,以防誤封入口。在管內工作,管內溫度不得超過40℃,要打開兩頭入孔,將露在外面的皮膚涂上防護油、戴上風帽、風鏡和面罩。

17.在煤氣區動火時,在有安全動火證的前提下,在動火前必須準備好沙子、蒸汽管、黃泥和沙袋子等防火用具,并將易燃物帶走,用黃泥和石棉繩將泄露煤氣的地方堵嚴,才允許動火。并且由煤氣負責人同安全員等有關人員檢查工具、設備和氧氣呼吸器等。

18.在運行中的煤氣設備上動火,設備內煤氣應保持正壓,動火部位要可靠接地,在動火部位附近要裝壓力表或與附近儀表室聯系。壓力表必須有專人看守,而且必須用電焊,嚴禁用氣焊動火。

19.在停產的煤氣設備上動火,除取空氣分析以外,還應將煤氣設備內易燃物清掃干凈或通上蒸汽,確認在動火過程中不形成爆炸性混合氣體。

20.煤氣設施著火時,應逐漸降低煤氣壓力,通入大量氮氣,但煤氣設施內煤氣壓力最低不得小于100Pa(10.2mm)H2O)。嚴禁關閉煤氣閥或封水閥,以防回火爆炸。

21.當直徑小于或等于1000mm的煤氣管道起火,可直接關閉煤氣閥門滅火。

22.發生煤氣爆炸事故后,應立即切斷煤氣來源,迅速將殘余煤氣處理干凈。(保護現場)

23.搶救煤氣事故的所有人員,都必須服從統一領導和指揮。事故現場應劃出危險區域,布置崗哨,阻止非搶救人員進入。進入煤氣危險區的搶救人員必須佩帶氧氣呼吸器,嚴禁用不適合防止煤氣中毒的器具。

24.排放冷凝水注意事項:

(1)不要將煤氣放出,以防中毒。

(2)經常定期排放,以保證煤氣質量及安全,排放完應將閥門關死。

(3)非工作臺保員嚴禁進入冷凝水排放小房,防止煤氣中毒。

25.長期停用,大、中修或改修的煤氣設備,投入使用前必須作嚴密性試驗,試驗前做到以下幾點:

(1)檢查確有盲板,切斷煤氣管道。

(2)在檢查管道內部時,必須有安全照明。

(3)檢查所有水封,排水器進水,排水管上的開關位置,測量水封排水器,水位高度必須符合安全規定。

26.煤氣檢修高空作業時,一定要系好安全帶、注意安全。

27.冬季對煤氣設備要采取蒸汽保溫措施,以防凍結。

28.為保證煤氣工人的身體健康,煤氣工人每年要進行兩次體檢。

篇2:桶裝油料庫房火災撲救措施

油庫和加油站基本卜都有存放桶裝油料的庫房。一般人認為,桶裝油料庫房火災危險性不大(輕油桶裝庫房為2級爆炸危險區域),因而容易忽視其消防問題。其實,油桶火災,無論漏灑在地面上的油品燃燒,或是桶內、桶外油品燃燒,如果撲救不及時,都有可能引起油桶爆炸甚至連續爆炸,使桶內油料四處飛濺,火災迅速蔓延擴大,在短時間內即可造成一片火海的嚴重局面。

造成油桶火災的原因比較多,油桶滲漏遇明火,倒裝時鐵器磕碰出火,堆場日曬使溫度升高而發生爆炸燃燒,盛裝過滿油品膨脹使油桶爆炸后遇火燃燒等,都是油桶火災的常見原因。由于油桶火災極易爆炸,火災擴大蔓延的可能極大,且桶垛有較大空隙,

泡沫不易全部覆蓋,因此給撲救帶來很大困難。

油桶爆炸的情況不盡一樣,隨油桶質量好壞、桶內油品多少、油品種類不同,受熱溫度高低而各異。一般情況下,受熱溫度上升到700℃以上,桶內油品迅速氣化,油桶不能承受桶內壓力(超過0.2MPa)時,桶內氣化的液體炸開油桶,成火球狀沖入天空,火球升起可達到20m一30m,然后成焰火狀四散落下。輕質油品大多不等落地己燃盡,潤滑油則仍能繼續燃燒。若油桶質量低劣,則在被加熱后,桶內壓力不到0.2MPa就從質量薄弱處炸開。由于壓力不太大,有時尚不足O.1MPa,所以油品不會飛起,僅從裂口處不斷往外噴油燃燒。油桶在火焰的直接燒烤下,一般在3min-5min即發生爆炸。油桶爆炸之前,大部分將桶底、桶頂鼓起,隨后發生爆炸。油桶爆炸僅裂3cm-30cm的裂口,絕不是將油桶炸得四分五裂。

1、油桶火災的撲救

當油桶外部漏油燃燒時,應迅速用覆蓋物(如石棉被)覆蓋,用沙土掩埋或用滅火器撲救,切勿驚慌,以防止火災擴大,釀成大災。對于敞開桶蓋或掀去全部頂蓋的油桶內油品著火,可利用覆蓋法撲救,也可利用滅火器撲救。這種燃燒不會使油桶爆炸,可以在著火油桶的上風方向接近滅火。一切敞口容器都可用同樣方法撲救。

對于桶垛或盛裝油桶的車船著火,應注意不要急于去滅火,應首先疏散周圍的可燃物,或將車、船拉到安全地點,然后用水充分冷卻燃燒區內的油桶和附近油桶。在冷卻時,冷卻水可能會使捅內噴燃的油品漫流,應筑簡易土堤圍住油火。經一段時間的冷卻后,應使用各種滅火器材積極滅火。對于泡沫能夠覆蓋的火場,可用移動式泡沫滅火設備或泡沫消防車滅火;有較大空隙的桶垛則不宜用泡沫滅火,可用多支水槍,以強大水流打熄燃燒的火焰。無論桶垛或車船油捅火災,均要組織人力用沙土掩埋,這樣可有效地滅火。對于潤滑油桶火災,要防止爆炸后的燃燒油火引起附近建(構)筑物著火。

2桶裝庫房火災的撲救

桶裝庫房的建筑物發生火災,會引起庫房內油桶火災。油桶火災能引起可燃建筑物火災,其結果造成建筑物和油桶同時燃燒,油桶爆炸,油品流散,火勢擴大,導致整個庫房大面積火災。燃燒時間越長,爆炸的油桶越多,流散油品也越多。情況比較嚴重時,油品可能漫過庫房門檻至庫房外燃燒。若火災持續時間太長(達40min一50min,鋼筋混凝土結構的一、二級耐火建筑物在高溫作用下亦將遭到嚴重破壞。

撲救桶裝庫房火災,同撲救其他油料火災一樣,關鍵是抓緊時間撲救,積極采用防衛措施,盡快控制火勢。對于桶裝庫房著火而油桶尚未燃燒的火災,應迅速組織力量撲滅燃燒部位的火焰,同時用水槍保護受到威脅的油桶,防止火災蔓延。如果是部分油桶起火,但未爆炸,而建筑物尚未起火時,應用泡沫槍向燃燒的油桶噴射泡沫,及時地撲救油桶火災;同時應組織力量對未燃燒的鄰近油桶和建筑物進行冷卻,防止火勢擴大。若個別獨立的油桶發生燃燒火災事故,也可采用覆蓋物進行覆蓋滅火,或采用簡易的泡沫滅火器以及沙土等進行撲救。

對于油桶和庫房均在燃燒,且油桶不斷發生爆炸的火災,應根據火場特點,集中一定力量首先冷卻油桶,防止油桶繼續爆炸,同時組織一部分力量撲救建筑物的火災(撲救建筑物火災的水流落到油桶上亦有一定的冷卻作用)。然后集中優勢,采用泡沫滅火設備〔泡沫槍、泡沫炮等),向燃燒著的油桶和地面流散的液體火焰發起猛攻,迅速撲滅火災(在泡沫進攻時,可停止水槍對油桶的冷卻,以免水流對泡沫造成不必要的破壞作用)。應該指出的是,這種火場用水量大,流散液體火焰可能隨著積水擴大而擴大,應組織必要的力量,排除或堵截地面火焰(挖溝或筑堤等),防止火勢擴大和火災蔓延。

撲救桶裝庫房火災時,要注意撲救人員的安全。在油桶連續爆炸的情況下進攻,應防止油桶爆炸傷人。火場上需疏散油桶時,應派專人負責,采取必要的措施〔如用水流保護疏散人員〕,確保人員安全。排除庫內流散的積水時,應采取可靠的措施(如通過室外水封井、或在門檻下設臨時排油管),將流散油品和積水排到安全的地方。

篇3:小區物業撲救火災職責說明書

小區物業撲救火災職責說明書

1.0適用范圍:

適用于公司的撲救火災職責說明

2.0公司消防責任人的職責

2.1接到火災報警信息后,應盡快趕到著火現場或電話指示滅火工作。

2.2協調各小區之間滅火工作,要求小區之間相互配合,共同滅火。

2.3組織火災后的經驗總結工作,杜絕類似事件發生。

3.0小區消防負責人的職責

3.1及時趕到現場,組織指揮本小區員工進行現場滅火救人工作。

3.2進行火情偵察,及時采取救人、滅火和保護、疏散物資的措施,確定水槍陣地和拆除障礙構筑物的地點和范圍。

3.3組織人員做好后勤保障工作;部署救人、疏散物資和滅火、供水任務。

3.4確定需要疏散的重要物資、設備;向公司負責人提出所需人力、物力的請示。

3.5及時向公司負責人報告火場情況。

3.6公安消防大隊到達火場時,要及時向火場總指揮報告情況,服從統一指揮,按照統一部署,帶領員工貫徹執行。

4.0中心控制室值班員職責

4.1自動報警器顯示火警信號后,立即通知有關人員前往報警點進行察看。

4.2火災確認后,啟用消防設施和設備并按程序通報。

4.3組織現場與消防控制中心,火場指揮員及有關人員之間的通訊聯絡工作,傳達命令,反映情況。

4.4檢查通訊設備,保持聯絡暢通。

5.0工程部的職責

5.1保證供水、供電不斷。

5.2保證防、排煙設備正常運行。

5.3根據火場需要,及時組織供應消防器材裝備。

5.4組織重要設備的保護、疏散工作。

6.0護衛部的職責

6.1接火災報警后,立即攜帶滅火器到達現場觀察,及時撲滅火災。

6.2確定著火后,立即向中心控制室報告;明確地向屬下員工分配任務,并檢查執行情況。

6.3確定水帶鋪設的路線與水槍的設置地點,以及使用的滅火劑、滅火器材。

6.4確定疏散人員的安全出口,疏散線路,組織員工分別引導、護送人員有秩序地疏散至安全區。逐個檢查,認真核實疏散人員與居住的人員是否相符。

6.5接待、安置疏散下來的人員。

6.6當火場發生緊急情況來不及請示時,立即采取相應的措施,解決后報告火場指揮。

7.0員工職責

7.1堅守崗位,服從指揮,明確自己的戰斗任務,堅決執行上級的命令。

7.2組織人員自救,應做好保護工作,為自救人員準備好救生工具,穩定自救人員情緒,防止輕生自傷事故的發生。

7.3在使用水槍時要利用掩蔽物體,盡量接近火源,充分發揮水槍的作用。

7.4在滅火戰斗中要正確地使用消防器材工具,注意自身安全。

編制:審核:批準: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