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工貿企業土方施工安全操作規程

工貿企業土方施工安全操作規程

2024-07-16 閱讀 6194

1.使用時間較長的臨時性挖方,土坡坡度要根據工程地質和土坡高度,結合當地同類主體的穩定坡度值確定。

2.土方開挖宜從上到下分層分段進行,并隨時作成一定的坡勢以利泄水,且不應在影響邊坡穩定的范圍內積水。

3.在斜坡上方棄土時,應保證措方邊坡的穩定。棄土堆應連續設置,其頂面應向外傾斜,以防山坡水流人挖方場地。但坡度陡于或在軟土地區,禁止在控方上側棄土。在挖方下倒棄土時,要將棄土堆表面整平,并向外傾斜,棄土表面要低于控方場地的設計標高,或在棄土堆與挖方場地間設置排水溝,防止地面水流入挖方場地。

4在滑坡地段挖方時,應符合下列要求:

4.1施工前先了解工程地質勘席資料、他形、地貌及滑坡跡象等情況,并制定相應的施工方法和安全技術措施;

4.2不宜雨季施工,同時不應破壞挖方上坡的自然植被,并率先作好地面和地下排水設施;

4.3遵循先整治后開挖的施工順序,在開挖時,須遵循由上到下的開挖順序,嚴禁先切除坡腳;

4.4爆破施工時,嚴防因爆破震動產生滑坡;

4.5抗滑擋土墻要盡量在旱季施工,基槽開挖應分段跳槽進行,并加設支撐。開挖一段就要將擋土墻作好一段;

4.6開挖過程中如發現滑坡跡象〔如裂縫、滑動等)時,應暫停施工,必要時,所有人員和機械要撤至安全地點,并采取措施及時處理。

篇2:土方施工安全作業規定

1.所有作業人員上崗前必須進行本工種的安全操作規程、勞動紀律、技術標準以及安全防護用品使用等崗位要求的培訓教育;

2.每日工作前,必須進行班前安全教育,并檢查施工作業面無安全隱患后才能進行施工;

3.開挖前應作好場地的排水措施,特別是基坑(槽)邊界的排水溝;

4.分析地勘及設計資料,結合現場情況對可能產生流砂現象的土方開挖前,必須采取防治措施;

5.在山頂斜坡上施工時,必須檢查、清除施工作業面上方影響安全的松動石塊;

6.基坑(槽)周邊嚴禁超堆荷載,土方的堆放必須距離基礎邊沿1m,1m外堆土的高度不應超過1.5m;

7.對土方開挖后不穩定或欠穩定的邊坡,應根據基坑(槽)或邊坡的土質特征采取安全防護措施;

8.基坑(槽)與附近的建筑物距離不得小于1.5米,危險時必須采取加固措施;

9.基坑(槽)內土方開挖時,兩人之間的操作間距應大于2.5m,挖土應由上而下,嚴禁采取挖空底腳(挖神仙土)的施工方法;

10.基坑(槽)挖土深度超過3m以上,如使用吊裝設備吊土時,起吊后坑內人員應立即離開吊點的垂直下方,起吊設備距坑邊一般不少于1.5m,坑內人員必須戴安全帽;

11.人工挖孔樁開挖時,護壁須高出地面150-200mm,防止雜物滾入孔內;

12.人工挖孔樁孔下有人時孔口必須有監護;

13.人工挖孔樁開挖深度超過10米時,應有專門向井下送風換氣的設備;

14.基坑(槽、孔)開挖中須用電力時,現場的一切電源、電路的安裝和拆除必須由持證電工操作;電器必須嚴格接地、接零和使用漏電保護器,并且電線、電纜必須架空2.0米以上,嚴禁拖地和埋壓土中;

15.挖孔樁孔內須用電或照明時,孔內電纜、電線必須有防磨損、防潮、防斷等保護措施;照明必須采用安全礦燈或12V以下的安全燈;

16.基坑(槽、孔)上下應設置靠梯或應急軟爬梯,供人員上下,不得腳踏坑(井)壁凸緣或者土壁支撐件上下;

17.基坑(槽、孔)的周邊應設置防護欄桿或懸掛危險標志或警示標志;緊鄰交通道路時,夜晚還須設置警示照明;

18.土方作業時必須經常對基坑(槽、孔)土壁或護壁支撐進行檢查,是否存在土壁變形開裂、支撐松動等不安全跡象,特別是雨后,必須進行檢查無異常后才能繼續作業;

19.作業人員不得在基坑(槽、孔)內進行工間休息。

篇3:土方施工安全技術措施范本

土方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1、挖土應由上而下逐層、進行,嚴禁先挖坡腳或逆坡挖土。

2、開挖基坑,應在施工技術人員指揮下,根據土質和挖掘深度進行放坡或設置固壁支撐。挖土時,如果發現邊坡有縱向裂紋連續不斷地滾落土粒時,或邊坡有松散易掉之大塊土,存在坍塌危險時,坑內的人員應立即離危險地段,并及時報告施工負責人,采取有效排險措施后,方可繼續挖土。

3、雨后復工前必須對槽壁、支撐等進行認真檢查,確認安全后方可繼續施工。

4、安全員除對員工的安全教育及一般安全檢查外,還要加強對坑槽內安全的檢查,發現安全事故隱患時,立即報工程負責人或立即制止。

5、倒運土方堆放必須距挖方邊緣1m以外,高度不宜超過1.5m。

6、挖較深的坑,上部邊緣應經常進行清理,必要時加設擋板,防止土塊等落物傷人。坑下作業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

7、配合機械進行清坡、清底的作業人員,不準在機械回轉半徑下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