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藥運輸發放工操作規程
一、崗位責任制
1、服從生產指揮,遵守勞動紀律,堅守工作崗位,嚴格執行炸藥運輸發放作業等各項規章制度。
2、負責驗收、發放、統計和保管好爆破器材,確保爆破器材帳物相符。
3、嚴格控制庫房溫度在15~20℃,保證入庫爆破器材不變質報廢。
4、搞好安全,文明生產。積極參加安全日活動,填寫好原始記錄。
5、努力學習技術業務知識,達到本工種相應登記的應知應會標準。
二、安全操作技術規程
一、爆破器材領取
1、采購爆破器材時,應認真檢查爆破器材的包裝和數量。
2、監督裝卸人員按規定裝卸爆破器材。
3、運輸途中嚴禁吸煙和與明火接觸。
4、斜井運輸爆破器材應遵守下列規定:
①、事先通知卷揚工和信號工,爆破器材的運輸要專人、專車、專運。
②、在上下班或人員集中的時間內,禁止運輸爆破器材。
③、嚴禁炸藥、雷管混裝混運。
④、禁止爆破器材在井口或井底車場停留。
二、爆破器材存放
1、不得擅自設置存放和發放地點。
2、不得超過設計貯存量。
3、不同性質的爆破器材不得混存。
4、炸藥雷管必須存放在貨架上,貨架與墻壁距離不小于20㎝.炸藥存放不超過四層,雷管存放不超過1.3m.
三、爆破器材的管理
1、不得用燈泡燒烤爆破器材。
2、不得在庫區存放雜物,
3、非爆破工作人員不得進入庫區。
4、做到人離門鎖,不得將庫鑰匙交非本庫人員保管。
5、嚴禁在庫房內抽煙、生火。
四、爆破器材的發放
1、變質和性能不詳的爆破器材,不得發放使用。
2、發放爆破器材應在專門發放間進行。
3、爆破員未帶雷管袋、炸藥袋,未按規定填好領料單,發放員拒絕發放。
4、爆破器材應按出廠時間和有效期先后順序發放使用。
5、每天認真清點好爆破器材數量,填好原始記錄。
五、本工種員工從事其它工種作業時,應執行其它相應公眾的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篇2:檢驗報告單發放制度
1.目的:
檢驗報告單是疾病診斷及治療的重要參考依據,也是病人知情權的一種體現,因此,對檢驗單內容、格式、報告及發放有必要作詳細的規定,指導檢驗人員正確書寫檢驗報告,為患者提供完整、正確、規范、及時的檢驗報告。
2.適用范圍:
適用于本科所有檢驗報告單的書寫和發放。
3.職責:
檢驗審核/檢驗人員對檢驗報告的正確性、及時性及規范性負責。
科主任對檢驗報告發放流程及監督負責。
計算機中心對檢驗報告信息網絡傳遞的安全性、及時性、準確性負責。
4.要求:
(1)臨床醫生(具有職業醫師的資格)申請檢驗項目(電子申請或化驗單申請)必須規范填寫(包括病人姓名、性別、年齡、住院號、床號、臨床診斷、科別、標本種類、送檢日期、送檢醫生),對申請內容含糊不清或缺項的,本科人員應退回修改,并在標本拒收記錄本上登記。
(2)檢驗報告內容應包括檢驗項目中文名稱、報告單位、標本類型、參考范圍、異常值提示、唯一編碼、標本采集和接收日期時間、報告日期時間、備注、檢驗者和報告者的雙簽名。報告單書寫必須規范,嚴禁涂改,嚴禁使用熱敏打印或打印不清楚的報告。
(3)檢驗報告一經審核,就通過信息網絡自動傳送到門診服務臺和病區,病區的檢驗報告單統一由專人下午送到病房各科室,并由病房護士核實接收。在報告單發放過程中,要注意保護好病人的隱私,不得隨意泄漏病人檢驗結果,病區辦公室只限于醫務人員進入電腦(或病歷)查看病人檢驗報告,門診需憑病人的就診卡或條碼號取化驗單。門診服務臺工作人員負責檢驗報告單發放和咨詢。
(4)即時檢驗(POCT)檢驗報告:由檢驗科負責質量監督,報告單書寫要求與檢驗科報告單一致,檢驗科定期檢查POCT檢驗報告書寫質量,對書寫不規范、采用熱敏紙打印,單位用錯,缺項等報告單,應遞交本院質管科處理。
(5)發送報告單時嚴格執行查對制度,避免報告單的丟失、遺落。報告單如有丟失,務實驗室負責查找記錄補發報告。
(6)檢驗報告單應嚴格執行生物安全相關規定,污染的報告單必須經消毒后再發放。
(7)檢驗報告單發放時間的規定:急診優先原則,具體參照“檢驗報告公開承諾公示”
(8)臨床醫生和護士收到報告單應妥善保管,粘貼在病歷上應整齊,嚴禁在檢驗報單上任意的涂改、劃線做記號或列公式等不規范的行為。
(9)檢驗報告存盤由本院計算機中負責。
篇3:勞動用品發放規定(試行)
關于勞動用品發放規定(試行)
各部門,車間:
為加強對勞動安全防護用品的發放管理,經公司研究決定,在原勞動安全保護用品發放有關規定的基礎上進行如下修訂和調整:
一.發放范圍和規定:
1.各部門車間按照所屬工種和工作范圍,按領用標準每月五日前造冊交人力資源部審核同意,倉庫按照人力資源部審核標準及范圍發放勞動安全保護用品。
2.下崗,待崗等人員不屬勞動安全保護用品發放對象。
3.請事假,病假10天以上或曠工1天以上,本月不享受勞動安全保護用品。
4.探親,婚假期間不享受勞動安全保護用品。
5.全月待料停產不享受勞動安全保護用品。
二.發放人員及標準(見附表)。
三.本規定從2004年10月起執行,解釋權歸人力資源部。
湖南三九唯康藥業有限公司
2004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