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氣割安全操作規程

氣割安全操作規程

2024-07-16 閱讀 8887

1.進行氣焊(氣割)作業的人員必須持特種作業“操作證”方可上崗操作。

2.氧氣瓶、乙炔瓶的閥、表均應齊全有效,緊固牢靠,不得松動、破損和漏氣。氧氣瓶及其附件、膠管和開閉閥門的扳手上不得沾染油脂。

3.氧氣瓶應與其他易燃氣瓶、油脂和其他易燃物品分開保存,也不得同車運輸。氧氣瓶應有防震膠圈和安全帽,不得在強陽光下暴曬。嚴禁用塔吊或其他吊車直接運氧氣瓶或乙炔瓶。

4.乙炔膠管,氧氣膠管不得錯裝。乙炔膠管為黑色,氧氣膠管為紅色。

5.氧氣瓶與乙炔瓶儲存和使用時的距離不得小于5米,氧氣瓶、乙炔瓶與明火或割炬(焊炬)間距離不得小于10米。

6.點燃焊(割)炬時,應先開乙炔閥點火,然后開氧氣閥調整火焰,關閉時先關乙炔閥,后關閉氧氣閥。

7.工作中如發現氧氣瓶閥門失靈或損壞,不能關閉時,應讓瓶內氧氣自動跑盡,再進行拆卸修理。

8.氧氣膠管,外徑18毫米,應能承受20千克氣壓,各項性能應符合GB2550-81《氧氣膠管》的規定;乙炔膠管,外徑16毫米,應能承受5千克氣壓,各項性能應符合GB2551-81《乙炔膠管》的規定。

9.使用中,氧氣膠管著火時不得拆彎膠管斷氣,應迅速關閉氧氣閥門,停止供氣。乙炔膠管著火時,應先熄滅炬火,可用胳膊彎折前面一段膠管的辦法將火熄滅。

10.變質老化、脆裂、漏氣的膠管及沾上油脂的膠管均不得使用。

11.不得將膠管放在高溫管道和電線上或將重物或熱的物件壓在膠管上,更不得將膠管與電焊用的導線敷設在一起。膠管經過車道時應加護套或蓋板。

12.氧氣瓶使用時可立放也可平放(端部枕高),乙炔瓶必須立放使用。立放的氧氣瓶,要注意固定,防止傾倒。

13.不得將膠管背在背上操作。割(焊)炬內若帶有乙炔、氧氣時不得放在金屬管、槽、缸、箱內。

14.工作完畢后應關閉氧氣瓶、乙炔瓶,拆下氧氣表、乙炔表,擰上氣瓶安全帽;并將膠管盤起、捆好掛在室內干燥的地方,減壓閥和氣壓表應放在工具箱內;認真檢查操作地點及周圍,確定無起火危險后,方可離開。

篇2:礦井下電焊氣割作業安全管理制度

1?目的

為減少井下電焊、氣割作業的次數和作業時間,規范井下特殊作業秩序,確保井下電焊、氣割作業安全,防止電焊、氣焊、氣割和噴燈焊接(以下簡稱電焊、氣割)作業引發安全事故,保證礦井安全生產,根據《煤礦安全規程》相關規定,結合我礦井下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制度。

2?適用范圍

本規定適用于礦所屬井下所有區域已及井口房的電焊、氣焊、氣割和噴燈焊接(以下簡稱電焊、氣割)作業,約束對象為礦屬及礦建項目部所有井下職工(含勞務工、協作工)。

3?術語和定義

4?分工與職責

為了規范井下電焊、氣割作業,減少和縮短電焊、氣割作業次數和時間,確保井下電焊、氣割作業安全,礦成立電焊、氣割作業管理領導小組。

組?長:礦長

副組長:安全副礦長生產副礦長機電副礦長總工程師

成?員:各副總師、各科隊負責人

領導小組下設考核辦公司,負責日常的檢查、管理、考核工作。辦公室設在礦通風科(隊),通風科(隊)長兼辦公室主任。

5?管理內容與方法

5.1?原則上井下和井口房內不得進行電焊、氣焊等工作。如特殊情況必須在井下電焊、氣割的,必須按要求編制詳細的安全技術措施,《電焊、氣割作業安全技術措施》一式三份,一份送交礦調度室,一份由施工單位留存,一份現場作業完成簽字確認后交通風科(隊)備案留存。

5.2?各單位每月允許的電焊、氣割次數規定如下:礦直屬采掘一線隊伍和運轉隊每月不超過3次,通風隊、提升隊、膠輪車隊和機電隊等輔助區隊每月不超過2次;礦建施工項目部所屬的掘進隊伍每月不超3次,輔助區隊每月不超過2次;中煤電氣、十處、五處、洗選中心等每月不超過2次,一建安裝處安裝工程期間按照施工工期每月不超過30次,非安裝工程期間每月不超過2次。

5.3?為有效控制井下施焊作業,使施工單位從主觀上減少施焊次數,將能在地面焊接的工程不在井下焊接,各單位每月電焊、氣割總次數超過規定次數后,超出規定的電焊、氣割作業按照2000元/次進行處罰,若月底罰款未繳清將由經營科在工資總額中扣除。

5.4?電焊、氣割作業分電焊和氣割兩種類型,分別使用不同的安全技術措施進行審批,嚴禁混用。若同一地點同時進行電焊和氣割作業,可統一編制一份安全技術措施進行審批,且統計為一次電焊、氣割作業。

5.5?井下所有的電焊、氣割作業只能在檢修班進行(安裝工程期間除外),且每班最多允許有2個地點進行電焊、氣割作業。生產班若出現影響安全生產必須進行電焊、氣割作業的特殊情況時,可在瓦檢員、安檢員到達現場后且經分管礦領導同意并報調度室備案后,由調度室通知帶班礦領導到達現場統一協調安排進行電焊、氣割作業,且必須補簽措施。

6?監督與考核

6.1?電焊、氣割作業安全技術措施,要按照附件的統一格式和要求進行編寫。

6.2?違反本制度進行電焊、氣割作業時,一經發現,要立即停止作業,并參照以下規定進行處罰。

6.3?違反電焊、氣割安全措施處罰標準:

6.3.1?井下需電焊、氣割施工作業時,未審批電焊、氣割作業措施私自作業的給予責任單位10000元/次罰款,并給予責任單位負責人500元/次罰款。

6.3.2?井下電焊、氣割作業時,私自修改電焊、氣割作業時間、作業地點的視為無措施施工,給予責任單位10000元/次罰款,責任單位負責人500元/次罰款。

6.3.3?施焊現場安全設施不到位的,包括(2個8Kg滅火器、引到施焊現場的消防水管、便攜式瓦檢儀),缺一項給予責任單位500元罰款。

6.3.4?氣焊工、電焊工未隨身攜帶審批措施,電焊、氣割操作人員無證上崗的遵照《葫蘆素煤礦各工種崗位不安全行為管理辦法(試行)》執行。

6.3.5?電焊、氣割作業時,作業負責人未在現場監督作業的,給予作業負責人300元罰款.

6.3.6?電焊、氣割作業時,未向調度室進行三匯報,或匯報不及時,無記錄給予責任單位2000元罰款;

6.3.7?電焊、氣割結束后,必須留有留守人員,檢查現場無遺留火種及其它安全隱患,未指派留守人員或留守時間小于1小時的給予責任單位2000元罰款,留守人員未堅守崗位給予責任人200元罰款。

6.3.8?井下施工單位私藏氣瓶、電焊機等電焊、氣割設備的,以及電焊、氣割作業完成后設備未在一個班內升井的,每次給予責任單位1000元罰款。

6.3.9?井下生產班時發生設備損壞、管路撞壞等意外事故影響安全生產,急需電焊、氣割作業時,必須向調度室匯報清楚,施工單位在征得分管礦領導同意并報調度室備案,由調度室統一協調安排組織作業,但必須在當天補簽措施,且本次施焊計入規定的審批次數范圍內。

6.3.10?施工單位1天之內未將措施貫徹及現場操作記錄交回通風隊技術組存檔,形成閉環處罰責任單位1000元/次。

6.3.11?施工單位每月電焊、氣割次數超過本制度規定,超過的次數按照2000元/次進行考核,且電焊、氣割次數一旦超過本制度規定次數,下次審批電氣焊措施前必須先繳清罰款,否則不予審批。

7?相關記錄

8?附件

8.1?井下電焊、氣割作業安全技術措施審批流程圖

8.2?井下電焊、氣割作業流程圖

8.3?葫蘆素煤礦井下電焊作業安全技術措施范本

8.4?葫蘆素煤礦井下氣割作業安全技術措施范本

篇3:氣割操作安全規章制度

1、服從車間統一安排,不得私自擋班。

2、認真使用好公司發放的勞動防護用品。

3、氧乙炔瓶要有一定距離(3米以上)。每天上下班檢查好氣閥和氣管,下班離開崗位要關閉閥門。

4、劃線、氣割必須要正確無誤。

5、愛護好機械設備,保持機械設備清潔衛生。

6、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不得拖拉時間。

以上幾條必須嚴格執行,如違章,一切責任后果及經濟損失由違章本人自負,損失公司的機械設備照價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