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金屬切割氣割安全操作規程

金屬切割氣割安全操作規程

2024-07-16 閱讀 7071

1、氣割屬于特種作業,操作人員必須持有效《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方準許上崗作業;

2、氣割作業人員上崗時,要按規定穿戴工作服、安全帽、口罩、手套、防護鞋、眼鏡等個人防護用品;

3、氧氣瓶、乙炔發生器(乙炔瓶)與切割點、明火安全距離10米以上;氧氣瓶與乙炔發生器(乙炔瓶)安全距離5米以上;

4、氣割作業點10米范圍內嚴禁放置易燃易爆物品;

5、氧氣膠管為紅色,乙炔(電石)膠管為黑色或綠色,二者不準錯接;

6、嚴禁把氧氣、乙炔膠管掛在肩上或放在高溫(高熱)設備上,嚴禁用物件壓住膠管;

7、氧氣瓶和乙炔發生器(乙炔瓶)不能沾有油污,不準撞擊、滾動和曝曬;

8、氧氣瓶內氣體不能用盡,要留有余壓1-2公斤;

9、乙炔發生器的防爆膜必須使用合格的鉛箔片,嚴禁用鐵皮、膠皮、鉛皮等代替;

10、乙炔發生器在使用時,其水位應保持在規定高度上,防止因缺水致回火竄入發生器內引起爆炸;

11、氣割作業發生回火時,應立即關閉割炬的乙炔閥門,再關閉氧氣閥門,若來不及時應立即拔掉或彎折乙炔膠管;

12、切割盛裝過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或不明的封閉容器時,先要報告廠公司安全員同意;然后將容器清潔干凈,經測爆員測試合格,并打開所有孔、蓋后,才能進行切割作業。

篇2:機械廠數控氣割機安全操作規程

1、使用本機的操作人員必須熟悉本機的性能及特點,嚴格執行操作規范,憑操作合格證操作。

2、工作前按設備點檢卡檢驗機床各部位是否正常、良好,檢查氣割機的水、電、氣路的連接情況,防止出現漏氣、漏水、漏電的情況。氣割機附近,不可放置易燃、易爆品。

3、操作時應先接通電源、氣源及水源。

4、當被切割鋼板安放在切割工作臺上后,適當調整割矩上的手輪,使割嘴離開鋼板一定距離。

5、打開所有的手動閥門(噴水手閥視工作狀態開啟或關閉)。

6、縱向導軌及橫梁導軌的導軌面,在使用后必須檫凈并涂油。

7、本機的各減速齒輪箱,每半年加潤滑油一次,潤滑油宜用二硫化鉬九號油膏。

8、操作者休息或長時間離開機器時,必須關斷電源,以免電機及電器原件過熱燒毀。

9、氣割機用畢后,應將電源及水源關閉,并將管內剩余氣體放完。

篇3:企業氣割氣焊安全操作流程

1.氣割作業的安全流程

(1)氣焊與氣割的操作人員必須進行安全技術培訓,考試合格并取得操作證后,方可獨立工作。

(2)在禁火區內進行焊割前,必須實行動火審批制度,由有關部門出具動火許可證后,方可作業。

(3)搬運氧氣瓶、乙炔氣瓶時,必須避免碰撞、振動,要戴好安全帽、防振圈;使用保管中應避免曝曬和火烤。

(4)在焊接作業場地lOm范圍內,不得有易燃易爆物品。

(5)焊割工作前必須檢查焊割工具是否完好和性能正常,特別應檢查回火防止器、安全閥是否安全好用。

(6)使用氧氣時,應站在出氣口的側面,緩慢開啟閥門。乙炔瓶必須直立放置,不準臥放。

(7)焊割所用氣瓶離電閘及正在散發熱量的物體及設備不應小于2m,使用時,氧氣瓶與乙炔氣瓶之間不應小于4m。

(8)工作時必須按規定穿戴好個人防護用品,必須戴有色護目鏡。

(9)應經常自檢所用氣瓶上的壓力表是否完好、性能是否正常,并要按規定向計量單位送檢,以確保計量準確。

?(10)氧氣瓶及壓力表的部位,均不得沾染油脂。

?(11)氧氣表和乙炔表凍結時,不準用火烤或錘打,應使用熱水或蒸汽解凍。

(12)在容器及艙室內焊割時,要設監護人、通風裝置和采取防火措施。停止工作時,應將焊割炬關好,并帶出容器。

(13)登高作業之前,應先檢查作業點下面地面是否符合安全要求,腳手架、橋板是否牢靠。登高作業應扎標準防火安全帶,并要注意防止重物和工具下落傷人。

(14)氧氣瓶使用到最后必須留表壓0.1~0.2MPa,乙炔氣瓶使用到最后必須留表壓0.03MPa以上。

(15)工作結束后,要認真檢查現場,確認安全后方可離開。

(16)乙炔瓶、氧氣瓶、氫氣瓶及易燃物品等嚴禁同車運輸。

(17)在氣焊與氣割過程中必須注意防火、防爆。?

2.氧氣瓶的安全使用

(1)為了保證安全,氧氣瓶在出廠前必須按照《氣瓶安全監察規程》的規定,嚴格進行技術檢驗,并經有關部門進行監檢工作。檢驗合格后,應在氣瓶的球面部位作明顯的標志,標明瓶號,工作壓力和試驗壓力,下次試壓日期,瓶的容量、質量(重量)、制造工廠和制造年月等。

(2)充灌氧氣瓶時必須首先進行外部檢查,使用時還要化驗鑒別瓶內氣體,不得隨意充灌。氣瓶充灌時,氣體流速不能過快,否則會產生氣瓶過熱,壓力劇增,而造成危險。

(3)在運輸、儲存和使用過程中,都要防止氧氣瓶直接受熱。夏季用車輛運輸和在室外使用氣瓶時,應加以覆蓋,避免陽光曝曬。氣瓶庫房和氣瓶使用時,都要遠離高溫、明火、熔融金屬飛濺物和易燃易爆物質等。一般規定相距10m以上。

(4)在運輸、儲存和使用過程中應避免氣瓶受劇烈振動和碰撞沖擊。尤其是冬天,瓶體金屬更容易發生脆裂而導致爆炸。氣瓶應戴有安全帽,防止摔斷瓶閥,造成事故。搬運氣瓶時,必須使用專門的抬架或小車,不得直接用肩膀扛運或直接搬運,車輛運輸時,應用波浪形瓶架等將氣瓶妥善固定,最好墊上橡皮或其他軟物,以減少振動。應輕裝輕卸,嚴禁從高處滑下、在地面上滾動或用起重設備直接吊運氣瓶;

(5)氧氣瓶使用時,首先要作外部檢查,檢查的重點是瓶閥、接管螺紋和減壓器等是否有缺陷。如發現有漏氣、滑扣、表針動作不靈或爬高等,應及時報請維修,切忌隨便處理。禁止帶壓擰緊瓶閥的閥桿、調整墊圈等。檢查是否漏氣時應用肥皂水,不得使用明火。

(6)與電焊作業在同一工作地段使用的氣瓶瓶底應墊絕緣物,以防氣瓶帶電。

(7)氣瓶不得沾有油脂。焊工不得用沾有油脂的工具、手套或油漆工作服去接觸氧氣瓶閥、減壓器等。

(8)氣瓶內氣體不得全部用盡,至少保留0.1~0.3MPa的壓力,并關緊閥門,防止漏氣,使氣瓶保持正壓,以便充氣時檢驗和防止空氣或可燃氣體流人氧氣瓶內。

以上介紹的是氧氣瓶的使用安全,對氬弧焊和等離子弧焊等使用的壓縮氣瓶,如氬氣瓶、氮氣瓶、CO2氣瓶等基本上適用。

3.乙炔瓶的使用安全

除按照《溶解乙炔瓶安全監察規程》及《氣瓶安全監察規程》外,還應當滿足下列要求。

(1)乙炔氣瓶在使用、運輸和儲存時,環境溫度一般不得超過40℃,若超過,應采取降溫措施。乙炔氣瓶嚴禁敲擊或碰撞;不能靠近熱源和電氣設備,與明火的距離一般不小于10m,瓶閥凍結時,絕對不能用火烘烤,必要時用40℃以下的溫水暖化。若乙炔瓶、氧氣瓶同時使用,應盡量避免放在一起,其間距一般不小于10m。

(2)使用前首先檢查瓶內是否是乙炔。確認后稍微打開主閥,以沖擊充裝口的雜物。

(3)選擇安全的場所設置乙炔氣瓶。要有防滾落、翻倒的措施;要穩妥和豎直擺放,防止丙酮泄出。

(4)銅是乙炔的禁物!不準用含銅量高于70%的材料做使用器具的連接接頭;不準銀和汞與乙炔接觸。

(5)乙炔膠管要專用,不準與氧氣管混用。

(6)使用前必須安裝減壓器,并檢查安裝口及軟管接頭是否泄漏,確認無泄漏后,調整到規定壓力再使用。

(7)閥門上要安裝容器的開、閉手柄,保證偶然發生事故時能關閉閥門,避免事故擴大。

(8)在使用過程中,火焰發黃或者有效火焰縮短,說明瓶內壓力過低,或已沒有氣體,應立即停止使用。

(9)停止作業取下減壓器時,必須關閉氣瓶主閥,在確認無泄漏時,方可離開工作地點。

(10)在室內或密閉的環境下使用乙炔要杜絕泄漏,加強通風,避免發生燃爆事故。

(11)發現安全閥或主閥上部有泄漏,應立即停止使用,并搬到室外的安全場所,貼上封條,標明原因及時送回充裝單位處理。

(12)操作時,主閥一定要全開,以免產生乙炔從主閥上部泄漏。

(13)因休息而中止作業時或暫時停用時,必須關閉主閥,以防泄漏。

(14)由于溶解在丙酮中的氣體急劇地從容器里放出,容器內溫度下降,壓力降低,而使氣體的分離變得困難。為使容器內部壓力不致降得太快,要求每瓶每小時放氣不超過0.1MPa。使用超過這個數值的作業場所,必須采取匯流裝置。

(15)瓶內氣體不能用光,必須留有一定的剩余壓力。

(16)進行焊接作業現場,乙炔氣瓶不得超過5只。若為5~20只,應在現場或車間內用耐火材料隔成單獨的儲存間。若超過20只,應設置乙炔瓶庫。儲存間與明火的距離不得小于15m。乙炔氣瓶儲存時,要保持直立位置,嚴禁與氯氣瓶、氧氣瓶及易燃物品同間存放。

(17)現場搬運乙炔氣瓶,不得傾斜搬運和水平滾動,否則必須靜置10~15min才能投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