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油設備防火措施
1.油泵
輸送輕質油品的油泵應采用離心泵及防爆型電機。如為非防爆型電機時,應將油泵與電機用嚴密的磚墻隔開。
2.油泵房
泵房建筑,應全部由耐火材料建造,地面應為混凝土抹灰地坪,門窗開在泵房的兩端,門向外開;窗戶的自然采光面積不小于泵房面積的1/6,室內通風應良好。地下和半地下輕油泵房的通風排氣,應不使泵房內油蒸氣濃度超過1.58%(體積)。泵房內不得有悶頂、夾層;房基不能與泵基相連。泵房內應采用防爆型照明燈具。使用內燃機作動力時,內燃機所用的燃油箱,應設置在泵房墻外無門窗的不燃基礎上,并且引油管的兩端均應裝設控制閥門,引油管由地面向上引向內燃機。當一個泵房內安裝輸送不同油品的油泵時,泵房的要求均應符合輸送閃點最低油品的要求。泵房內禁止安裝臨時性、不符合要求的設備和敷設臨時管道;不得采用皮帶傳動裝置。當泵房相鄰的附屬建筑內布置10千伏電壓以下的變配電設備、計量儀表站、工作人員休息室時,都必須以不燃材料的實體墻同泵房隔開,隔墻只允許穿過與泵房有關的電纜(線)保護套管;穿墻套孔洞,應用非燃燒材料嚴密填實,并各有單獨出入門。泵房的門窗與變配電間的門窗之間最短距離不能小于6米。如限于條件,則應設自動關閉裝置,窗為不能開啟的固定窗。配電間地坪應高于泵房地坪0.6米。
設有真空系統的泵房,真空罐應設在泵房的外面。在泵房的閥組場所,應有能將油品經水封引入集油井的設施,集油井應加蓋,并有可以用泵抽除的設施。泵與泵,泵與墻之間的凈距一般為1米。平時應注意油泵系統的檢查維護,保證油泵、閥件、管線不滲不漏;附設儀表齊全、靈敏,配備足夠的滅火器材。
3.輸油管線
油庫各個作業區域都廣布有輸油管線,主要有地下敷設、埋地敷設和管線敷設三種布置形式。防火要求是:
(1)不得將油管敷設在建筑物的上面或下面。當穿越鐵路及庫內機動車通行的道路時,交角不宜小于60度,并應在管外裝保護的鋼制套管,套管外壁頂到鐵路軌面不應小于0.8米,道路路面應在0.6米以上,套管兩端越過路至少2米。套管內的油管應是焊接。
(2)地上油管應架設在不燃燒材料制成的交架上,其保溫層應為不燃的玻璃棉、石棉泥等材料。其與門窗、孔洞的建(構)筑物的墻壁保持不少于3米的距離,與無門窗、孔洞的建(構)筑物的墻壁保持1米以上的間距。當跨越鐵路時,其凈空高度應在5.5米以上;跨越公路時,應在4.5米以上;跨越人行道時,應在2.2米以上。
(3)地下輸油管路埋管深度低于相鄰建筑(構)物基礎深度時,應按地上管路規定執行。地下管線與電纜相交,油管應在電纜下方不少于1米深度;與下水道相交,應在下水道以下1.5米的深度位置通過。地下管路經過的地面上方堆放各種物品。
(4)多條管線平行敷設,其間距不應小于10厘米,蒸汽管線不準和輸送輕質油品的管線并行敷設。地上和明溝敷設的輸油管路應按要求裝設熱脹冷縮的補償器。
(5)油管應定期(一、二年一次)進行耐壓試驗,試驗壓力為工作壓力的1.5倍。
篇2:輸油輸汽管道安全防范工作方案
為貫徹落實“隱患治理年”,根據城北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關于印發的通知》的相關工作要求,為確保油氣田及輸油氣管道的安全,確保實現“平安地區”的工作目標,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方針,落實“隱患治理年”的各項措施,通過整治,完善輸油(汽)安全保護長效機制,加大對石油天然氣管道設施運行的安全監管力度,消除我地區行政區域內占壓輸油氣管道的安全隱患,確保油(汽)資源及生產設施運行安全,實現工作目標安全性。
二、監察范圍
全地區范圍內的石油天然氣管道。
三、主要工作
(一)加強對輸油氣管道、管線的安全檢查,重點對閥門、管線焊接點、壓力容器有無破損、泄漏進行檢查,防止震后發生次生事故。
(二)及時排查、清除隱患嚴重的占壓輸油氣管道的違章建筑物,防止新的占壓輸油氣管道問題的發生,確保不發生影響管道運行的重大安全生產事故。
(三)進一步修改和完善輸油氣管道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加強管道事故救援演練,提高企業和各村、社區安全防范能力。
(四)督促輸油氣管道企業認真貫徹執行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和標準,落實安全生產的主體責任,加大事故隱患的排查力度,加大安全投入,切實提高輸油氣管道的本質安全度。
(五)加強安全生產監管,依法查處輸油氣管道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生產安全事故。
四、整治的步驟與時間安排
整治行動分三個階段進行。
(一)動員部署階段(8月上旬)。各村、社區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實施方案和有關工作預案,細化目標和任務,確定重點和責任,明確措施和要求,搞好動員部署。
(二)檢查整治階段(8月中旬至10月)。督促指導石油天然氣管道營運企業認真開展安全生產隱患排查專項整治。油氣田及輸油氣管道營運企業要按照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和標準,認真開展自查,針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體系,完善各項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強化對輸油氣管道安全的日常監督管理和檢查,建立經常性事故隱患排查整治工作機制。
(三)總結階段(11月)。各村、社區辦及時總結專項整治情況,縣安監局將對專項整治行動工作進行督查,對隱患排查工作不力的村、社區及存在嚴重安全隱患的企業予以通報并責令限期整改。
五、整治的措施和要求
(一)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各村、社區要將專項行動納入震后安全生產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嚴密組織,周密部署,確保專項整治取得實效。
(二)突出抓好重點工作的落實。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管道設施沿線有關各村、社區要在當地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對已在管道設施安全保護范圍內的各類建(構)筑物、工程以及各類危及管道設施安全的行為認真進行清理,對非法占壓輸油氣管道或在輸油氣管道附近挖沙取土、非法施工等危及管道安全的違法行為要堅決依法查處。要督促石油天然氣管道營運企業嚴格落實安全生產的主體責任。一是要強化對輸油氣管道安全的日常監督管理和檢查,加大事故隱患排查力度,對查出的隱患要建立臺帳、及時整改;二是要加強源頭管理,嚴格執行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制度,保障安全生產投入,切實提高輸油氣管道的本質安全度;三是要加強油氣田及輸油氣管道設施、設備的安全保護工作和日常監督管理,抓好管道設施、設備的經常性巡查、維護,保持管道設施沿線各種安全標志、警示標識的設置完整、有效;四是建設時間早、運行時間長的管道設施,占壓情況嚴重和存在重大隱患的管線要全面清理、排查、檢測和評價,防止因泄漏引發事故;五是要制定石油管道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確保事故發生后能得到及時控制。
(三)搞好宣傳教育工作。管道設施沿線有關各村、社區和油氣田及輸油氣管道營運企業要抓好天然氣管道設施保護的法律、法規宣傳工作,通過事故案例宣傳天然氣輸送過程的危險性和管道設施破壞后的危害性,提高管道設施沿線群眾保護管道設施的安全意識,自覺維護管道設施安全,防止發生重大影響的涉油氣事故、案件。
(四)加強信息報送工作。加強企地之間、地區之間的信息共享和通報協查,暢通信息渠道,完善快速反應機制;各地對本地發生的涉油(氣)事故應立即報告。
朝陽街道辦事處綜治辦
2011年8月2日
篇3:輸油管路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1)熟悉管路情況為了正確的使用管路,必須熟悉管路的結構、連接方式、坡度方向;管路的規格及質量、技術狀況;閥門的位置及作用;地下管路分布位置等情況,還應繪制平面流程示意圖,以指導操作。
(2)加強對操作人員的技術培訓定期對操作人員進行培訓,尤其是對新上崗人員,使他們熟悉智路的情況和操作規程,提高他們的業務技術水平,增強安全意識。
(3)正確操作建立必要的操作檢查復核制度,實現作業程序標準化,按規程正確操作,這是預防事故的主要措施。
(4)操作完畢,及時放空管路
①防止因閥門滲漏使油料串混。
②避免潤滑油凝結在管內,影響輸轉。
③保證管路安全。若管路中存油,當溫度升高時,油料的膨脹大于管路金屬的膨脹,使內壓力升高,引起管路及法蘭連接處等滲漏,閘閥開啟困難,甚至脹裂管路。
(5)檢查與維護
①管線。每月應對管線外表面至少進行一次較全面的檢查,內容包括以下幾方面。
a.管線連接部位(如法蘭、行扣、焊縫等)有無裂縫、滲漏。
b.管線、管件的密封處(動、靜)有無滲漏。
c.管線支座及管線本身有無異常振動和變形。
d.管線上各種儀器、儀表指示值是否正常。
e.檢查管線法蘭連接處螺帽是否緊固,安裝是否符合要求,螺栓墊片是否遺漏。
f.檢查管線有無脫漆銹蝕情況,發現脫漆處,應及時除銹涂漆。
g.檢查管線周圍是否清潔,如有油跡、積水、雜草等易燃物,應及時清除,并分析管線周圍油跡的來源,是否是由于管線滲漏引起。
h.檢查靜電接地裝置是否牢靠,有無銹蝕現象,接地電阻是否穩定,是否符合要求。
i.檢查管線法蘭跨接電阻是否符合要求。
②閥門。閥門每月至少檢查一次,主要內容如下。
a.閥桿動密封及法蘭墊片靜密封處是否滲漏。
b.啟閉狀態是否正常。
c.閥體有無損傷及滲漏等異常現象。
d.將平日常開或常閉閥門(如罐前第一道閥門,排污閥等)轉動1~2圈或做一次升降試驗。
e.對平日常開或常閉閥門閥桿等部位潤滑。
f.檢查和調試電、氣動閥的動力頭及電、氣系統。
③使用閥門注意事項
a.開關閥門時,禁止用長桿或長扳手扳手輪。
b.明桿閥門的閥桿應定期加少量潤滑脂或石墨粉,室外露天閥門應加閥門罩。
c.長期開啟的閥門,在密封面上可能有污物或銹層,關閉時可將閥門輕輕關上,再開啟少許,利用高速液流將污物沖凈后,再關緊。
d.入冬前應放盡閥體內凹處積水,以防凍裂。
e.當閥門全開后,應再將手輪倒轉半圈,以防卡死。
f.備用閥門應放在室內干燥處,并用紙板或堵頭將接口密封,以防污物進入或銹蝕。
④管路的入冬保護。管路的入冬保護是油庫安全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尤其是對于嚴寒地區。在入冬前應將油罐及管路內的殘水徹底排凈,嚴防氣溫下降造成管路、閥門等設備凍堵、凍裂或回油罐內冰凍而影響正常使用。
⑤第二年對使用5年以上的管線進行下列項目的檢查。
a.對管線進行壁厚定點測量(可用超聲波測厚儀等)。
b.對管線及管件(閥門、過濾器、補償器等)進行抽樣(不少于管件數的10%)做水壓強度試驗。
c.對埋地管線使用防腐檢漏儀進行檢查。對發現的漏點,均應開挖或鉆孔取樣檢查。如無儀器,則應在低洼、潮濕的地方挖開或鉆孔數處進行檢查。
⑥每二年對使用5年以上的閥門抽檢10%以上,進行解體檢查或水壓試驗。
a.閥座與閥體接合是否牢固。
b.閥芯與閥座的接合是否嚴密,有無缺陷。
c.閥桿與閥芯的連接是否靈活、可靠。
d.閥桿有無彎曲、銹蝕,閥桿與填料壓蓋配合是否合適,螺紋有無缺陷。
e.閥桿與閥體有無裂紋,接合是否良好。
f.墊片、填料、螺栓等是否齊全,有無缺陷。